|
随笔 》 忆往述怀 》
第28节:傻瓜
季羡林 Ji Xianlin
傻瓜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我先把我的结论提到前面明确地摆出来,然后再条分缕析地加以论证。这有点违反胡适之先生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这样做是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倡的演绎法,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做法是他和他老师杜威的归纳法,先不立公理或者结论,而是根据事实,用"小心的求证"的办法,去搜求证据,然后才提出结论。
我在这里实际上并没有违反"归纳法"。我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观察与体会,阅尽了芸芸众生的种种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后,才提出了这样的结论。为了凸现它的重要性,所以提到前面来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有一些人往往以为自己最聪明,他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锱铢必较,斤两必争。如果用正面手段,表面上的手段达不到目的的话,则也会用些负面的手段,暗藏的手段,来蒙骗别人,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结果怎样呢?结果是:有的人真能暂时得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大大地辉煌了一阵,然后被人识破,由座上客一变而为阶下囚。有的人当时就能丢人现眼。《红楼梦》中有两句话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话真说得又生动,又真实。我决不是说,世界上人人都是这样子,但是,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这样的例子还算少吗?
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这些人都把别人当成了傻瓜。
我们中国有几句尽人皆知的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这真是见道之言。把别人当傻瓜的人,归根结底,会自食其果。古代的统治者对这个道理似懂非懂。他们高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想把老百姓当傻瓜,但又很不放心,于是派人到民间去采风,采来了不少政治讽刺歌谣。杨震是聪明人,对向他行贿者讲出了"四知"。他知道得很清楚:除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外,不久就会有一个第五知:人知。他是不把别人当作傻瓜的,还是老百姓最聪明。他们中的聪明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不把别人当傻瓜。
可惜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犹烈。救之之道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生命的价值 | 第2节:我们面对的现实 | 第3节:谈老年(1) | 第4节:谈老年(2) | 第5节:养生无术是有术 | 第6节:回头看看(1) | 第7节:回头看看(2) | 第8节: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 第9节:一寸光阴不可轻 | 第10节:希望在你们身上 | 第11节:三思而行 | 第12节:园花寂寞红 | 第13节:人间自有真情在 | 第14节:老马识途 | 第15节:珍爱大自然 | 第16节:走向天人合一 | 第17节:我的婶母 | 第18节:我的妻子 | 第19节:回忆 | 第20节:寂寞 | 第21节:爽朗的笑声 | 第22节:毁誉 | 第23节:谈礼貌 | 第24节:漫谈撒谎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