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四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2)      嶽南 Yue Na

  從1998年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與生物物理所合作)、北京大學考古係等兩個14C實驗室分別進入穩定測試軌道,這標志着建構夏商周斷代工程三代年代整體框架的關鍵性工作由此正式開始。
  根據“工程”領導小組的分工,“工程”首席科學家仇士華在主管整個14C測年課題外,兼管考古所14C實驗室的具體事宜。而北京大學考古係14C實驗室則由陳鐵梅、原思訓負責。
  按照14C測年的操作程序,首先要解决如何正確採集係列樣品的問題,14C測年專傢經過和工程專傢組研究,在工程所涉及的大量考古遺址中,選擇了鄭州商城、偃師商城、二裏頭、小雙橋等10多個關鍵性遺址作為測年重點,要求每個遺址按照不同的考古地層關係,提供30—60個採集樣品以供檢測。當然,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每個遺址的採集樣品是多多益善。為了盡可能地做到準確無誤,除采用原考古發掘時所出標本外,仇士華、陳鐵梅、原思訓等14C測年專傢親赴二裏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豐鎬等遺址,和考古學家一起進行小規模試掘,從中提取對測年研究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樣品。當樣品採集工作完成後,14C測年專傢根據有關田野考古發掘報告和樣品清單,進行選擇、排隊,然後按計劃分別測定,再經樹輪麯綫校正得出結果。
  以上提及的兩個實驗室的測年專傢仇士華、蔡蓮珍、陳鐵梅、原思訓、吳小紅、張雪蓮等,對二裏頭遺址採集的係列含碳樣品進行14C年代測定、擬合,並與考古分期成果相互整合後,所推定的二裏頭文化一至四期年代範圍見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直爭論不休的二裏頭遺址的年代範圍是公元前1880——1521年,其時間跨度為359年。顯然,這個時間長度和文獻記載的已被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傢組采用的夏代積年的471年說尚有110多年的差距,這樣一個不算太小的差距的出現到底意味着什麽?有學者認為,二裏頭文化衹是“後羿代夏”這一事件引起的夏代中晚期的夏文化而非早期文化,早期文化衹能到河南竜山文化晚期中去尋找。如果找到了夏代早期文化,那麽整個夏代積年便有可能和文獻記載相合。工程專傢組對二裏頭遺址的測年結果似早有預料,所以“工程”一開始,就列有“早期夏文化研究”這一專題,並决定對河南竜山文化晚期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和14C檢測。
  河南竜山文化又稱南王灣三期文化,是北京大學考古係教授鄒衡於20世紀50年代末發掘南王灣遺址後作出的一個文化分期。南王灣三期文化在年代上晚於仰韶文化嚮竜山文化過渡時期,又明顯早於二裏頭文化,其分佈主要在豫西地區。在以前的考古發掘中,除南王灣之外,河南登封王城崗古城、禹州瓦店等遺址都是規模較大的河南竜山文化晚期遺址,在這些遺址中,考古人員曾發現有大型房基、奠基坑及精美的玉器和陶器。所有這些發現為探尋早期夏文化提供了綫索,也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打下了基矗
  根據文獻記載,河南嵩山南北地區是夏人立國前後的主要活動區域,傳說中的禹之居陽城,啓之都陽翟,太康之都斟鄩就在嵩山南北的登封、禹州、鞏義境內。因此,嵩山南北地區的河南竜山文化和二裏頭文化是探索夏文化上限的主要對象。早在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就專門組織了一個夏代文化遺存調查組,根據文獻記載和前賢考證,以及有關歷史傳說中提供的夏代都城和夏人活動地點在河南豫西地區的地望為綫索,進行了一次探索夏文化遺存的考古調查。根據調查的綫索,從1975年起,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原文物工作隊)即把登封王城崗一帶作為探索夏文化遺存的發掘重點。
  1977年春,河南考古隊的安金槐與考古人員在一位當地老者的帶領下,來到一個被稱為“王城崗”的地方開始考古鑽探。在一個距地表深約1.2米處的探孔中,發現了土質堅硬類似夯土的跡象,接着又發現了竜山文化黑陶片。未久,在告城鎮西北約0.5公裏和東周陽城僅一條五渡河之隔的潁河與五渡河交匯處,也就是當地人傳說的“王城崗”上,接連發掘出兩座東西並列的竜山文化中晚期的夯土城垣遺址。從鑽探的情況看,兩座城址尚存面積1萬多平方米,其中西城內發掘出竜山文化中晚期殘存房屋的夯土基址,在夯土基址下面發現有奴隸奠基坑和成排的灰坑、窖穴等遺跡,並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緻、品種多樣的灰黑陶器、黑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遺物,甚至還有一件形似銅斝的殘片。根據出土的遺物和地層關係,安金槐等考古研究人員將王城崗遺址分為早晚五個文化期,並根據地理位置和有關文獻資料記載,結合前賢所考證的夏代早期“禹都陽城”或“禹居陽城”的地望、名稱,以及在附近發現的東周時代的陽城等等認為,王城崗竜山文化遺址就是夏代大禹王所居的“陽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