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全面解析李敖權威傳記:李敖檔案 》
自述:“特立獨行”的作傢天性(2)
竇應泰 Dou Yingtai
“我從1949年5月12日登陸臺灣,一天也沒離開,轉眼已滿50年。一個外省人,50年在孤島上,一天也沒離開過,還不算稀奇。稀奇的是,這個外省人,‘殘山剩水我獨行’,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統治下,挺身與國民黨當權派鬥爭,一往直前、二入牢獄、三頭六臂、四面樹敵;又挺身與臺灣人當權派鬥爭,五花八門、六親不認、七步成章、八面威風。
“在所有鬥爭中,總是以人不可及的大人格、大節操、大頭銜、大才華、大手筆、大刀斧、大有為和大不敬,去斬將搴旗,外加踹走狗、小卒一腳。李敖的敵人是不分大小的,從外省人民族救星到臺灣人民間乩童,衹要看不慣,都可成為我嫉惡如仇的敵人,然後動用大量的資料與黑資料,筆力萬鈞,把死人鞭屍、把活人打倒。在這種得理不饒人的作業中,我是獨行俠,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又‘時髦不能動’。畫餅樓主在《臺北日記》中說:‘對整個知識界、思想界來講,李敖纔當得起真正的孤星,因為他耐得住寂寥,忍得住高處不勝寒。’正因為有這種氣魄,所以我不為‘時髦’所動,‘雖千萬人,吾亦往矣’。在往矣以後,口頭以先知姿態作弄別人。別人永遠跟不上我。別人是羊的時候,我是老虎;別人變成了老虎,我又是武鬆。這樣的外省人,在這樣的孤島上,豈不是怪事麽? 亞歷山大大帝見到思想傢狄阿傑尼斯,告訴他說:‘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願我是狄阿傑尼斯。’而我的自負是:
“如果我不是李敖,我願我是李敖第二。50年在臺灣,我自負得不做第二人想,雖然如此,作為一個來自白山黑水的人、作為一個午夜神馳於人類憂患的人、作為一個思想才情獨邁千古的人,我實在生不逢時,又生不逢地。嚴格地說,我根本不屬於這個時代、這個地方,就好像耶穌不屬於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樣。我本該是50年後纔降世於大陸的人,因為我的境界,在這個島上,至少超出50年。我同許多敵友,不是‘相見恨晚’,而是‘相見恨早’。今天的窘局,衹是他們媽媽小産和我媽媽早生的誤差。這一誤差,湊合了許多根本不該碰面的人碰在一起。也許,衹有從這個謔畫的角度來看我難以見容於這個島,大傢纔舒服一點、開展一點,纔少一點怒容、多一點苦笑。
“耶穌說沒有先知在自己鄉土上被接受,大陸是李敖的鄉土,但我不在其內;臺灣是李敖的鄉土,但我被見於外,不過,對我說來,在內與見外,皆屬過眼煙雲,總歸中國是我的鄉土,在這鄉土上,大陸也好,臺灣也罷,對我都是一樣,我的終極是在無何有之鄉、在廣漠之野、在中國與人類的歷史上定位。在那定位深處,我英靈不泯,也會驀然回首、回首‘嚮來蕭瑟處’的臺灣、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臺灣,而有以渾然一笑。—我會自語:‘那個孤島嗎?我曾經住過50年,從青春到老去,我都在那兒。那是一個奇怪的島,不論我住多久、不論我多少快意恩仇,總覺得衹有我一個人在那兒。雖然如此枯寂,我還是忘不了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
|
|
李敖身世履歷 | 引言:56載尋根夢(1) | 引言:56載尋根夢(2) | 引言:56載尋根夢(3) | 引言:56載尋根夢(4) | 目錄(1) | 目錄(2) | 目錄(3) | 檔案 | 述評 | 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1) | 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2) | 自述:“臺獨”與“美國佬”(1) | 自述:“臺獨”與“美國佬”(2) | 自述:為什麽駡“臺獨”(1) | 自述:為什麽駡“臺獨”(2) | 紀事:最大的快樂是駡人 | 紀事:筆伐蔣氏父子(1) | 紀事:筆伐蔣氏父子(2) | 檔案 | 述評 | 自述:中學生的四千字華章 | 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1) | 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