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末,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名长达两年之久的《达·芬奇密码》最终跌到了第六名。消息传来,出版界一片哗然。但是就算跌到了第六名,这仍意味着每周25000册到30000册的销售量,光是版税就足以让许多小说家高兴得昏死过去。不过,相比六个月前每周百万册的销量,《达·芬奇密码》似乎已是强弩之末。
出版业的同行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布朗的第五部小说上。在全美最大图书集会——美国图书展上,许多人猜测,出版社很可能借机宣布《所罗门钥匙》的确切出版日期。不过遗憾的是,出版社并没有这么做,这引起了多方猜疑。
众人都在拭目以待布朗的新作,各出版社自然不会放过布朗透露的任何细枝末节。听说这部小说与共济会和华盛顿市有关,大小出版社全都闻风而动,开始大量出版,或者再版此类久已绝版作品。一些预测《所罗门钥匙》情节内容的书也抢先上市。许多作家也不甘落后,开始密切关注这类书籍和资料。
许多作家相信,共济会的奥秘就隐藏在《天使与魔鬼》和《达·芬奇密码》里。因为每次有人问起这两本书的线索和密码是否会在下几本书中出现时,布朗总是咧着嘴笑笑。
如今,书迷们正目不转睛地期待着罗伯特·兰登历险记中的又一个传奇故事的问世,尽管《所罗门钥匙》上市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
广大读者要是想一睹深居简出的丹·布朗的“庐山真面目”,就租一张约翰·特拉沃塔的电影碟子《酷》看看吧。布朗出席的一场音乐会被摄制成电影里的一个场景:布朗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十分开心。
作家成名之后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和困惑:成功是命运女神对自己的偶然眷顾?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这种心理很常见,但是让行内人士颇为不解的是,既然《所罗门钥匙》第一版的市场销量肯定火爆,布朗为什么还这么杞人忧天。
时至今日,布朗还是坚持一大早就起床,到没有电话和网络连接的办公室进行创作,他对自己的生活却总是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
布朗总是将这一功劳归功于他的妻子,称是布莱斯让他时刻清醒,明察事理。布朗计划继续呆在新罕布什尔的老家。对他而言,这片故土总是那么的温馨备至。而居住在这个别名为“花岗岩州”的居民对于这个世界都为之疯狂的名人从来都不另眼相待。
为了让罗伯特·兰登系列的小说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布朗在《达·芬奇密码》出版没多久就向媒体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是那么热爱音乐,他甚至表示接下来的几部小说中书中至少有一部将围绕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及相关的秘密组织展开故事情节。
有传言称布朗将让莫扎特和他的父亲在书中一展身手。这个年轻的作曲家是共济会的一名老会员,他谱写的音乐经常用于共济会的各种仪式场合,《旅人之歌》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在共济会里晋升而专门创作的。
莫扎特还谱写过《共济会快乐颂》和《共济会哀乐》,但真正引起布朗高度关注的或许是他的歌剧《魔笛》。据说此剧实际上是为了歌颂共济会而创,但后来却又传说共济会谋杀了莫扎特,杀死他的原因是这个作曲家在歌剧中透漏了共济会的一些秘密,有叛教的嫌疑。还有一种说法称莫扎特之死只是共济会阴谋的一部分,因为没多久,瑞士的斯古塔夫三世和奥地利的莱奥波尔多二世也被神秘暗杀了。
这些都只是猜测,布朗也可能正在考虑其他某个根本与此不相干的秘密组织,但共济会一直引以为荣的众多一流会员——包括三分之一的美国总统——其中的故事、无法参透的谜团、刺激的历险场景和紧张的故事氛围足够让一百个兰登去体验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