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青銅時代的蕨類戰爭   》 第八章 闔廬五戰(515B.C.-500B.C.)      瀟水 Xiao Shui

  (一)
  我們所能看見的太陽,2500年前,它也照耀着吳國大地,田野裏,撒滿了金錢豹子光燦燦的斑點,那是古代的陽光。莊稼們通過光合作用,為我們的先人製作活命的糧食。最早的吳國人,是刀耕火種,砍掉雜木樹林,放火燒掉荊棘雜草,然後把種子塞到地裏去,沒有施肥,也沒有澆灌,偶爾鋤鋤草而已,等待一年一次的老天爺的賞賜。後來,“火耕水耨”發明了,田間的稻桿雜草被放火燒掉,當作灰肥,而鋤斷的雜草,灌水漚腐,也作肥。公元前六世紀,我們已經開始懂得施肥了。
  不但有施肥,吳國、楚國的牛也開始學會拉犁了。楚大夫伯州犁的名字,也說明了“犁”是時髦物件(就象七十年代有給孩子取名“李衛星”的,標志着長徵運載火箭攜帶衛星的上天)。
  伯州犁名字雖然有時髦的“犁”,但恐怕他從來沒機會摸過。所謂勞力者治於人,伯州犁是個勞心者,從祖上傳下聰明的基因。他爸爸是晉國人,因為聰明且能解釋地震的科學成因,而被“三隙”嫉妒,遭譖而死。伯州犁被迫逃到長江中遊的楚國,曾幫助楚共王在巢車下觀察敵情,但在楚靈王奪位期間,站錯了隊,被楚靈王當絆腳石殺掉。
  伯州犁罹難後,兒子伯隙宛也未得善終。
  伯隙宛為人“直而和”,深得楚國人的敬仰和我國古代第一號姦臣費無極的忌恨。春秋時代的人們都鯁直可愛,很少姦佞之人,除了楚國的費無極大哥是個例外。
  就在公子光、專諸一夥人請吳王僚吃血腥大餐的那一年,費無極也攛掇“伯郤宛”請楚國令尹吃飯。
  “預備點什麽酒菜好呢?”伯郤宛大夫問。
  “令尹對吃飯沒什麽講究,就喜歡甲胄兵器,越精良他越喜歡收藏。”費無極說。
  伯郤宛不知費無極要害他,於是傻乎乎地翻出傢中全套甲胄、兵器,合計五副,堆在院子裏等令尹來吃飯時欣賞。令尹“囊瓦”如期造訪了,院裏甲光閃爍,殺氣層層,喔靠,要造反啊,令尹嚇得抱頭逃竄。費無極趕緊添油加醋說伯郤宛對政府不忠,蓄謀造反已久,是吳國的特務。令尹命令攻殺伯郤宛全家,把傢宅燒為了平地。國人都不答應了,因為伯郤宛傢族頗有正直名望,誰敢攥一把草放在老伯傢門口放,立刻被熱愛伯隙宛的群衆搶走,不許放火。這還了得,證據更確鑿了,煽動群衆造亂耶。令尹更怒了,強製執行命令,士兵們殺光了老伯傢上上下下,以及異姓朋黨,伯隙宛伏劍自殺。費無極樂了。
  費無極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個佞臣,這主要跟楚國一貫強化君權專製有關係。有強權的專製君主,就會有趨炎附勢的佞臣。專製君主往往喜歡佞臣,就是二者有目標上一拍即合的地方。伍子胥父兄一傢,伯郤宛一傢,無罪而被滅,固然和費無極的讒言有關,也體現了楚王有意識地打擊異姓傢族的心態。伍氏傢族是四代老臣,勢大位重,伯郤宛在國人中享有盛譽,這都讓王權感覺不安。楚王自己跟異姓傢族鬥,顯得身單力薄,還得尋求幾個信得過的幫手,於是費無極這種小人就脫穎而出了。這就跟後代皇帝為了維護皇權專製,而信用宦官鬥大臣,是一個道理。雖然宦官品性差、素質低,但不怕幹各種昧良心的壞事,去瘋狂咬那些威脅君權的重臣大族正合適,於是宦官被皇帝信用。專製君主總是與佞臣在歷史上派對出現。而先秦的“多傢族聯合體執政”,因較少君主專製色彩,所以整個春秋時期,還是顯得人心質樸,鮮有姦佞。
  但是佞臣往往也沒有好下場,君主藉他的手鬥完異姓傢族,往往把他當作替罪羊殺掉。沒過一年,“正直人的剋星”費無極,淹沒於國人的怒討聲浪中。楚王為了取悅於國人,並且覺得異姓傢族也滅的不少了,目的基本達到,就傳令屠滅費無極全家,開脫自己的責任。費無極算是圓滿無極了。
  伯郤宛的兒子伯嚭(讀匹),在傢族慘案中僥幸脫逃,撒腿一千五百裏,嚮東越過安徽,跑到東邊吳國去了。伍子胥接見了這位滿懷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宮宴上,伍子胥把伯嚭推薦給春秋第七大蜥蜴——吳王闔廬(公子光)。
  吳王闔廬剛剛主宰吳國,正缺捧場的人呢,於是他誠懇地說:“伯嚭,寡人的吳國老偏僻的。聽講儂阿爸被讒害,在楚國死脫了。儂好可憐。今朝儂不嫌寡人國傢僻遠,投奔來哉,有啥可以教給寡人的啦?”
  伯嚭的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我不過是楚之一介亡虜。先人無罪,橫被暴誅。聽說大王收留了窮厄亡命的伍子胥,所以不遠千裏,歸命大王。大王有什麽需要我效力的,萬死不辭1
  闔廬聽罷,頗為傷嘆,當即任命伯嚭為大夫,跟伍子胥一起圖謀國事。當時陪宴在場的吳大夫被離,對伯嚭很不放心,告誡伍子胥說:“您以為伯嚭可信嗎?”伍子胥神色莊重:“我與伯嚭怨仇相同,我們老伍傢也是被費無極給害得滅了門。同病相憐,同憂相救,沒什麽說的。”
  “可是我看伯嚭之為人,鷹視虎步,有專功擅殺之性,不可親也。您對他得限製使用。”
  “復仇男神”伍子胥對個人利益不甚關心,衹想伯嚭是個人才,可以幫我殺回楚國復仇,遂不戒備伯嚭。伯嚭此時還是外來戶,資歷沒法跟伍子胥比,更談不上爭寵奪利。兩人朝夕訓練吳師,倒也配合默契。
  當時,吳國的主力部隊,缺少戰車而主要是步兵。按理說,步兵沒什麽了不起,一直是戰車兵的影子,仿佛象棋裏的卒子,一拱一拱,像尺蠖一樣慢,裝備、素質、訓練、兵源,都沒什麽大講究,有兩條腿就行。其實不然,江蘇地區水網密佈,不適合戰車轉戰。而且,隨着正統的“觀兵”戰逐漸嚮殘酷的殲滅戰轉型,步兵以其便於近身肉搏的極具殺傷力的優勢,日益受兵傢註目。諸侯各國開始狠抓步兵建設,吳國也創建了一支“輕甲利劍”的步兵先鋒隊。它由五百名大力士和三千名善於奔走的勇士組成,善於長途奔襲,尾追攻擊,經常一日奔三百裏纔住下,把楚國戰車隊追打得無處喘息,是吳人的看傢部隊。能訓練出這樣一支著名步兵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伍子胥請來的著名的兵傢聖祖——孫武。
  (二)
  孫武的祖上也是闊氣過的,是陳國的大傢族,在傢族與傢族的鬥爭中失敗,跑到齊桓公那裏避難,叫做田氏,擔任國傢技術總監(“工正”)一職,搞技術改造工作,同時還兼管迷信占卜。有一次齊桓公喝酒喝到天黑,就讓陳工正占卜,預測未來的命運走嚮。陳工正說:“我卜其晝,未卜其夜。”意思是白天的事好預測,晚上的事可沒準,夜裏喝酒容易鬧矛盾,弄不好打起來出人命。齊桓公贊賞地罷了酒。
  “陳”與“田”在當時通假,陳工正也可以叫田工正。田工正的後代在齊國越混越牛,直至最後奪取了齊國君位,所謂“田氏代齊”。孫武原本也是田氏之一脈,但在他十幾歲時,爺爺討伐莒國有功而封得采邑,賜姓孫,遂改姓孫。十八歲那年,孫武風華正茂,懷着久高不下的豪情,暗藏捨我其誰的意氣,眼明心亮,嶄新得象黎明空氣裏一隻清脆的鳥啼,偶爾為絲絲屢屢的青春心煩意亂,但基本上健康如初,閤家歡樂。不想,齊國發生崔杼、慶封之亂,嘴上剛長出小仁丹鬍的孫武一傢也被捲了進去,越鬧越被動,被迫舉傢逃亡到吳國,飛黃騰達的夢一下子滅了,衹好到吳國當三無人員。
  孫武跋涉一千多裏,在蘇州市郊買了一塊稻子地,每天抱着罐子澆水,同時觀察螞蟻打仗,思索晚上的兵書創作。
  孫武雖然沒打過仗,但爺爺爸爸是齊國戰將,對於打仗他耳熟能詳,據說他還長於擊劍,最難得的是筆頭子好,善於寫文章,(跟司馬相如一樣,他的字也是字“長卿”)。暮色四合了,安寧的村子裏點綴着淡黃的光,孫武從箱子底下翻出姜子牙的《軍政》、《軍志》、《司馬法》,結合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商湯與夏桀的鳴條之戰、周武與殷紂的牧野之戰、齊魯長勺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等等古今戰例,上升到戰略高度地寫他的十三篇,就是如今被全世界軍事院校列為學習材料的《孫子兵法》。
  不要太多,一捲書一捲春天足矣。孫武拿起毛筆,在竹板上寫下了“道、天、地、將、法”五個字,提出戰爭的五要素。下面就該怎麽打仗了。“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為了湊字數,孫武繼續寫道:“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用現代話說,不打無準備仗,自然而然得出結論: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美軍海灣戰爭時期軍官必備的SunZi,theArtofWar,把這句話譯為:Thus,thebestpolicyinwaristoattacktheenemy’sstrategy,thesecondbestwayistodisrupthisalliancethroughdiplomaticmeans.Thenextbestmethodistoattackenemyinthefield.Theworstpolicyistoattackwalledcity.
  總之,上邊是說戰前謀劃至關緊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Tosubduetheenemywithoutfightingisthesupremeexcellence.)有點兒意思!孫武喜得急忙搓手。接下來是如何打仗了。孫武捏着毛筆,奮筆疾書,寫下戰爭進行中的最高境界:“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孫武想了想,一是“任勢”,二是“詭道”。任勢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如果你任勢,就會仿佛轉動石頭於千仞之崗,砸下來勢如破竹——Thustheenergydevelopedbygoodfightingmenisasthemomentumofaroundstonerolleddownamountainthousandsoffeetinheight。
  那麽,詭道呢?兵者,詭道也——Allwarfareisbasedondeception。孫武為自己破天荒的觀點興奮不已。以前打仗都講明着來,講奧林匹剋精神。現在孫武不要了,他根據城濮之戰、崤之戰等用詐的戰例,總結出“以正合,以奇勝”的偉大思想:堂堂正正的正規戰固然必不可少,但詐謀和出奇手段起到緻勝關鍵作用。
  “以正合,以奇勝”是整個《孫子兵法》的核心精華,我們一想起孫武,就想起這句話來就是了。他徹底否定作戰以禮而創造性地把兵不厭詐列入軍事典籍。“用奇用詐”是孫武最大的特色,也是他對傳統“為戰以禮”的正規戰的一場革命。具體來講,孫武在用奇用詐時強調:“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隱藏自己的行軍作戰企圖,製造敵人的錯覺,從而attackwheretheyarenotprepared(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終於使敵人“前後不相及,衆寡不相傳,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翻譯成現代漢語:使戰爭形勢朝着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向發展。
  接着,用間、火攻、遊擊這些正規戰所不齒的損招也出來了。禮崩樂壞了嘛。用間就是利用敵人的老鄉、軍官做臥底,派雙重間諜散布假情報。火攻,則把敵人的軍需輜重,倉庫糧道都燒掉。孫武還提醒我們註意:放完火,不要從下風發起攻擊,免得燒了自己。而“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則是遊擊運動戰的境界,用速度優勢突襲敵人,一旦成功了就給敵人以爆發式的重大打擊;不成功的話就利用速度優勢快速逃跑。這就是遊擊。
  從前,宋襄公泓水之戰講求“不二次傷害受傷者,不抓老年敵人,不利用險要地勢,不打尚未排好陣列的敵人”,表示出泱泱君子之風。而孫武時代,已經沒有過多的傳統文化包袱,在他看來,戰爭中不允許有任何溫情,衹要能達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戰爭的手段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兵以詐立”),於是促使戰爭手段和破壞程度越來越殘酷駭人。後來白起長平坑降卒四十萬,項羽新安殺俘虜二十萬,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孫武這種戰爭效益觀的邏輯結果。這個責任固然不應由孫武來承擔,但是君子之風日去、小人之氣競長,打仗越來越不擇手段卻是不爭的事實。在兵書中首倡此意的孫武若地下有知,也會感到不安吧。
  如今隨着人類社會的日益進化,道德因素對戰爭的規範越顯突出,宋襄公的思想再度被現代人揀出來,絶對戰爭嚮可控性戰爭過渡。所謂精確打擊、外科手術等等,正其實是對宋襄公“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做法的否定之否定。
  外邊隱隱的有人在說着軟語呢喃的夢話,夜來人聲模糊。孫武最後說:Youwishtofight,youmustcountthecostfirst。關於戰爭成本,曹操後來在給孫武做註時說:“從國內運送二十鐘糧食到前綫,最後衹能有一鐘抵達,因此,從敵國徵集一鐘糧,我國就可以少支出二十鐘。”雖然江南河網水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與物資損耗,但不管怎麽樣,“兵貴勝,不貴久”,時間打久了,給養消耗不起,成本太大。所以孫武一貫主張速戰速决,也反對圍城作業。然而到了未來戰國時期,運輸水平提高了,孫臏因此揚棄了孫武“兵貴神速”的主張,支持打曠日持久的圍城戰,一圍就是一兩年。
  靜以修身,簡以養德的孫武,刻苦地實現着自己光明的事業:思考、進步、耕墾、著書立說、帶劍封候。看看這個傳世兵典寫了大半,愜意之極的孫武打個哈欠,就丟下毛筆去睡覺。有人認為他應該是丟下刻刀。錯!竹簡上的字都是毛筆寫上去的,而不是刀刻。刀子衹用於把竹簡颳平以便書寫。對於寫錯的字,也用刀子颳掉,起到橡皮的作用。竹簡一片片地用繩連成册,叫簡策,用毛筆蘸着墨往簡策上寫,就是了。這個書寫方法從商朝就開始了。春秋時代筆、墨、紙、硯早已俱全,就缺紙了。
  次日清晨,孫武他起個絶早,洗洗臉,洗洗手上的墨跡。出門呼吸新鮮空氣,撲面而來的空氣中蕩漾着春意,星星點點的花骨朵兒禁不住一夜細雨的引逗,將一絲一縷的粉黃揉入深深淺淺的碧緑中。這接踵而來的一天孫武無比珍惜,作為兵傢奇才的他看着庭前的芍藥花開了。這時候,一個白頭髮的年輕人,出現在他傢的籬笆門外,正是伍子胥。
  伍子胥大哥聲如巨鐘:“先生,MynameisWuZixu,andIamhereonbehalfof…….算了我還是說中文吧,我是伍子胥,我是來請先生出山的,先生千萬不要推辭。先生善為兵法,妙手著作,我一天之內曾經七次嚮吳王推薦您。吳王聞一善若驚,得一策若賞,立刻請您出山。跟我走吧,以您的高才,取富貴如拾草芥爾。”
  孫武不願意去:“我孫武隱居偏僻,意曠神閑。傢有兩室一廳,仰俯隨意,樂得無事。早起打開雞窩門,擡頭悠然可見南山,富貴於我何加焉?”
  “可是,您不出山,如何周濟天下蒼生?我的仇又如何得報啊1
  “咦,這位白鬍子年輕人,我不出山跟你報不報仇有何關係1
  “我伍子胥跟楚國有血仇宿恨,國人盡知。吳王卻不肯為我報仇,他衹一言不發,登上高臺,迎南風長嘯,心事重重。我看,吳王嫌我是楚人,不願意把舉國之兵付與我。所以我特請先生出山伐楚。先生別忘了兩肩擔道義埃”
  於是二十幾歲的孫武,馱着自己的兵書,跟伍子胥大哥跑到蘇州去碰運氣。吳王闔廬逐篇拜讀孫武的十三篇兵書。十三篇文字,五千九百字真言,氣勢恢宏,論說精闢,令人耳目一新,闔廬不知不覺贊嘆出聲來。
  但是,就像現代企業招聘一樣,光看簡歷是不夠的,還要搞出個“情景測試”。闔廬於是派出了宮中美女三百人,交由孫武指揮,測測他的實戰能力。
  三百蘇州美女,皆操劍持盾,披甲頂盔,站立好了。(盔是青銅的,沉甸甸地像頂着個西瓜,小姐們又好氣又好笑。)孫武把這些女兵分成兩隊,派吳王愛妃兩人做隊長,命她們握戟。孫武下令說:“小姐們,請安靜一下,請安靜一下——你們知道心、背、左右手嗎?”
  小姐們回答:“知道。會綉花的是右手。”
  “好。嚮前,就是朝着心的方向走;嚮左,就是朝着左手的方向走;嚮右,就是朝着右手的方向走;嚮後,就是朝着後背方向退。都要隨我的鼓聲。知道了嗎?”
  “好地哇*—嘻嘻,哈哈。”
  “現在開始練耳目。戰場廣阔,既不可能聽見將帥的聲音,也不可能看到書面的命令,每個隊伍、每個戰士都衹能聽金鼓的聲音,看指揮旗的招動(現代海軍還在看旗語哩)。倘若鼓聲不停,前面就是有水有火也得往前邊跳。倘若鳴鑼,前面就是金山銀山也都給我回來。總之一句話,大傢共用一雙眼睛,一雙耳朵,一個心。聽到了嗎?”
  “是!——元帥1小姐們不無譏笑地對這個應聘者講。
  孫武宣佈:“擊鼓,嚮右——”
  不知是擊鼓官可笑,還是孫武可笑,還是誰吃錯了什麽藥,衆宮女們都不嚮右,反倒嘻嘻哈哈暴笑起來,你衝我扮個鬼臉兒,我嚮你吐個舌頭,有的幹脆拋了兵器捂肚子,“哎喲——啊喲”。孫武說:“不許笑。對不起,我忘了告訴這個規定了,不許笑。規定不明,號令不熟,是我將帥的罪過。”於是他三令五申,把各種規定重述明白:“大傢註意了,一聲鼓響,振作兵器;二聲鼓響,鼓噪前進;三聲鼓響,列成戰形。好!擂鼓——”
  小姐們又嘻嘻哈哈大笑起來,有的幹脆伴着鼓點,開始蹦迪扭屁股。孫武把旗子一撇,喝叫:“音樂停下!來人,傳我命令,把左右兩隊隊長,拉出去斬了1
  衆人沒聽明白,孫武又重複了一遍:“來人,把左右兩隊隊長,拉出去斬了1全場驚詫,左右兩個隊長,不正是吳王闔廬的兩個愛妃嗎?
  宮女們嚇得大氣不敢喘,扭屁股的也不扭了。擊鼓官也忘了擊鼓了。衆臣們下的巴驚訝地要脫臼了。孫武命令:“司刑官,再不動手,與之同罪1
  愛姬尖叫連連,被拖出隊伍。
  吳王闔廬在高臺上看見,大吃一驚,趕緊派人飛跑下去,傳:“寡人已經曉得儂善於用兵了,好了,排練可以結束了。寡人倘若沒了這兩個妃子,食不甘味,夜不安寢,千萬給我留下。”
  孫武回話:“將在軍中,君雖有令,臣不受之。傳令——斬1
  兩個美女渾身打顫,面無血色,被按在砧板上,看見鏗鏘有力的大斧子對準了她們美麗的腦袋,一個嚇死過去,一個拼命叫喚。當斧子揮下,一切嘎然而止,世界突然寂靜。闔廬騰地站起來,武士們已經拎着美女頭走着示衆了。Goodbye,StateWu’sroses!
  (女子應該用絞刑,此處殺頭,是把他們當作男子對待。)
  剛剛捧腹大笑的小姐們再不覺得打仗是什麽新奇好玩的事了,很多年以後她們回想起這個血腥場面時依舊小便失禁。在孫武的調教下,她們捏着武器,進退、迴旋、起跪,中規中矩。兩隊寂然,回頭的都不敢有。孫武使人報告吳王:“大王,隊伍已經訓練齊肅,大王可以下來看看,任憑大王怎麽用它,赴湯蹈火都可以1
  大王垂頭喪氣,臉色鐵青:“阿拉用不了將軍這樣的大賢!你還是回花果山去吧!去做隱士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吧。”
  孫武垂下令旗:“原來大王徒好其言而不敢用其實。”
  伍子胥趕緊上來勸:“大王,兵法雲,‘殺貴大’,要殺就殺領頭的。死人是常有的事,死個愛姬不算什麽,楚國漂亮姑娘有的是,我們可以去搶。大王虔心思士,招攬人材,沒有孫武這樣的大將,誰能逆淮河、逾泗水,越千裏而鬥強楚,佐您興兵以霸天下呢?”
  闔廬一聽稱霸,立刻像服用興奮劑似的蓬勃起來,遂拜孫武為將。孫武初出茅廬,牛刀小試,與伍子胥一起,嚮西攻破楚之屬國鐘吾、舒國,出奇製勝,奪得一些戰略要塞,殺吳王僚的兩弟弟於被占領區,又圍擊楚師於豫章,俘獲楚公子繁,滅楚之強友徐國。徐國是東夷諸侯中最強的一個,位於江蘇北部。闔廬得報喜不自勝,看來招孫武招對人了,趕緊命令吳軍長驅直入,嚮西千裏剋郢。孫武卻以為不可:“楚軍乃天下第一勁旅,非舒國和鐘吾國可比。我軍人馬疲勞,暫時等待時機為好。”這就是孫武的慎戰思想,打仗最好通過伐謀、伐交達到“兵不頓而利可全”的最佳效果。
  在伍子胥建議下,吳國三分吳軍,輪番襲擾楚人,使楚軍疲於奔命,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六年之中,吳人使楚國先後喪失許、舒、六、潛、巢、弦、豫章等附屬國(都在安徽省)。楚之四郊多壘,烽火連天,而國內盜賊橫行,民無所歸。楚國這個曾經所嚮披靡的大恐竜、大蜥蜴,如今疲矣。
  最終,孫武等人以三萬精兵長驅千裏深入楚境,節節剋敵,五戰及郢,破襲郢都(詳情報道,請見下節),擊敗楚國大軍二十萬。孫武橫行天下,以少勝多,表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成為我國最傑出的軍事傢、軍事理論傢。兵聖孫武子,大名垂宇宙,書篇顯諸侯!
  (三)
  楚國現任的大王,是楚平王和秦國美女(那個蒙娜麗莎)生下來的,叫做楚昭王,衹有十歲出頭。小傢夥從即位起“無歲不有吳師”,飽受騷擾,好在楚國前代打下的底子厚,肥大氣粗。
  於是小傢夥楚昭王,正處於發育求識階段,就整天忙着學習十萬個為什麽:祭祀為什麽用牲畜啊,為什麽大王和臣子用的牲畜不同啊,鼕祭秋祭的牲畜犄角為什麽不一樣啊,豢養多長時間再殺啊,等等等等,以及請客啊,討老婆啊,辦喪事啊,與臣子的見面禮啊,種種流程。於是,國傢的大事事權,就慢慢由令尹囊瓦說了算了。
  楚昭王七年,虛歲滿十四,準備過生日。河南上蔡地區的蔡國領導人(蔡昭侯)來覲見,獻給虛歲十四的楚昭王一件美麗的狐裘和一串高級佩玉(挂在裙子前面,結成好幾組,幾組構成吉祥圖樣,玉上還嵌着珍珠彩瑙,金銀雕鏤)。同樣的狐裘、佩玉,蔡昭侯還有一件,自己穿在身上跟楚昭王宴飲交接,動起來珠鳴玉響,羨煞了旁邊的看客。
  楚令尹“囊瓦”也想有這麽一件寶貝狐裘。好的狐皮裘價值不菲,李白所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不光狐狸,水貂、紫貂,黃鼠狼也都可以做皮裘。其他如水撻旱撻毛絲鼠、銀鼠、飛鼠、竹鼠、獾,這些嚙齒類小動物,生來都是為了被人類剝皮的。周朝專門有負責製皮裘的“裘官”,以官職為姓,形成了裘姓(後人比如裘千仞。)楚令尹“囊瓦”想,我如果能有一件上等皮裘,日日摸索不厭,半夜睡覺也穿着,該多爽埃於是他找到蔡昭侯,索要老蔡身上的狐狸皮。老蔡不樂意了:“我抓了一隻國色天香的狐狸,做了統共兩件狐裘。一件給了你們大王,一件我自己穿用。你跟我要,那我穿什麽?你這算不算政府公務人員利用職權索賄?我能助長貪污腐敗嗎?我不能。”
  囊瓦惱羞成怒,把蔡昭侯軟禁起來,不許歸國,一關就是三年。蔡昭侯也是要財不要命的人,寧肯坐牢也不交出狐狸皮。同時,在這次生日會上,楚國的另一個小尾巴唐國(湖北北部隨縣附近)獻上兩匹號稱“肅爽”的寶馬,“肅爽”其實是白頸大雁的名字,以象徵寶馬的俊逸神速。貪孌成性的令尹囊瓦同樣伸手要馬。唐侯不同意,也被扣押,跟隔壁的老蔡一樣,一關也是三年。
  到了楚昭王虛歲十七的時候,唐國人實在過不慣沒有國君的日子了。他們偷出寶馬,獻給囊瓦,纔把老唐贖回來。老唐還不樂意呢,誰教你們給他馬了。蔡國人也仿效唐人辦法,另準備一份狐狸皮和佩玉,喂給了囊瓦,纔把老蔡贖回來。老蔡穿着自己敝舊了的狐狸袍子,渡過漢水回中原南部時,把佩玉投入水中,立誓報仇。他聯絡了唐侯想打楚國,以雪三年牢獄之辱。但是,唐、蔡的力量怎麽夠呢?兩國領導人想了想,就一齊去找吳國,希望聯合吳人共同伐楚。
  孫武緊緊抓住這個難得機遇對吳王闔廬說:“從前,我們從長江下遊,嚮上攻打中遊的楚國,連年糾纏不休,雖有成功,但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徒事消耗,您知道為什嗎?”
  “因為我們是逆流作戰,吃虧。”
  “不惟如此。還因為楚國的重兵都在其東部江淮要塞駐守,所以我們很難突破。我建議修改戰略,改從北方進攻楚國。楚國北方的唐、蔡兩國如今想要投奔咱們,這就使楚國北方門戶洞開。如果我們從那裏迂回奔襲,南下攻擊楚國,避實就虛,必能直搗郢都。”
  (這就好比德軍繞過堅不可破的法國東部馬其諾紡綫,從法國北部進攻巴黎一樣)
  當年鼕天(公元前506年),孫武、伍子胥督導三餘萬吳軍,實行深遠的戰略迂回,繞過楚國佈置在其東側安徽地區的重兵,兜了大圈子,坐船繞到楚國東北部邊境(臨近南部中原),與等待在那裏的蔡、唐兩國聯軍匯合。然後孫武要求放棄戰船,從陸路南下。
  伍子胥問孫武:“南下進攻是對的。但為什麽不繼續坐船順漢水南下。我們是‘一日不可廢舟楫’的國傢。我們的戰士習於水性,善於水戰。Whygiveupouradvantage?”
  孫武說:“WearenotsomuchstrongasChuState.要想破楚,必須速戰,快速穿過楚國北部薄弱地區,打它郢都一個措手不及。如果我們坐船去的話,速度遲緩,繞來繞去,弄不好還得用纖夫拉纖,還沒人走快呢。楚軍必然乘機調動其東部重兵,赴其北方補充防禦,那我們就很難南下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連連點頭稱是。
  孫武以敏捷善跑的五千步兵為前鋒(一說三千五百人),身穿輕甲,手執利器,連續攻破大隧、冥阨、直轅三關險隘(均在楚國北部地區,今湖北北部,號稱義陽三關,非常險峻,可惜沒有重兵把守)。吳人越關南下五百裏,行動果敢迅速,直插楚國縱深。由於進攻方向選擇正確,沿途楚國防禦薄弱,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吳軍搶在敵人重兵調來堵截之前,已抵達漢水東岸的柏舉地區。(漢水為南北流嚮,嚮南註入長江,將楚國北部領土劈為左右兩半兒。吳軍一直在漢水右側穿插南下。而郢都——湖北江陵,在漢水左側。楚邊防軍趕緊在漢水左側調集主力設防。漢水上空戰雲彌漫,吳楚兩軍在這裏要展開了知名的“柏舉之戰”。兩軍作戰序列如下:
  吳軍楚軍
  統帥吳王闔廬(公子光)統帥令尹囊瓦
  總參伍子胥將領左司馬瀋尹戍
  大將孫武遽射
  伯嚭史皇
  步兵先鋒將領夫概武城黑
  公子山
  兵力:三萬餘人兵力:約十萬人
  突然看見浪潮樣的大量吳軍兇猛涌現在國土腹地,楚左司馬“瀋尹戍”並不慌張。他是個將纔,與昏聵的上司——大貪官“令尹囊瓦”達成作戰協議:把楚軍一分為二,西部軍沿江機動防禦,由囊瓦率領,與對岸的吳軍周旋;東部軍在吳人身後迂回牽製,由我瀋尹戍率領,去堵塞吳軍已然躍過的北方大隧、直轅、冥阨三關,破壞淮河舟船,以斷吳軍的來路,避免其從本土獲得補充戰鬥人員,切斷其給養綫與歸路(來個閉門捉雞,好狠!)。你一定要等我得手之後,你率領的西部軍再渡過漢水東進,我則從東北方攻吳軍身後,東西夾進,給吳人以殲滅性的打擊。好厲害,如果此計劃得到嚴格執行,不知道孫武如何應對。
  囊瓦聽了以後,也很贊賞,同意了。但是等“瀋尹戍”分兵走了以後,他老先生又變卦了——害怕瀋尹戍奪了頭功——這是中國人最常犯的毛病,如果老瀋的計劃勝算了,我這上司豈不沒了面子。於是令尹囊瓦搶先行動,拋棄漢水天險的有利憑依,令楚軍渡過漢水,去跟對岸的吳軍硬碰硬,孤註一擲地打一場,根本不待“瀋尹戍”摸到吳人身後。
  於是,破空的箭雨聲、人仰車翻聲、肅殺的戰鼓聲中,吳、楚兩股寬大的洪流猛烈碰撞在一起。吳兵馳騁疆場,突刺、攔啄、閃避,與楚人進行全綫廝殺。輪碾聲、蹄踏聲、馬嘶人喧混為一片烈嵐。漢水東岸柏舉地區擰起一條苦痛的蛟竜(今湖北麻城縣東)。楚軍雖然是吳軍兵力的三倍,但楚人和列國諸侯一樣衹註重戰車兵的選拔和訓練,步兵衹依附在戰車前鋒和左右翼,作為戰車的下屬兵種,在素質選拔、訓練和裝備上都不怎麽投入,屬於劣質兵種。但吳國孫武卻把訓練步兵當作戰略任務來抓,他訓練出來的精銳步兵與楚國步兵比較起來,就有職業軍人與民兵的不同。他們在戰場上把近身肉搏的殺傷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楚國步兵無以抗衡,噗哧噗哧被紛紛砍倒。而楚戰車兵雖然裝備精良,素質一流,但對付起吳國步兵卻是有勁使不出來,就像坐着輪椅的人試圖捉住一隻屋裏亂躥的貓。於是,楚國的劣質步兵們成千上萬地倒在吳國優質步兵的劍下。吳國步兵的劍,更是一寶。雖是短兵器,但削金如泥,吹風斷發,工藝在列國中最精良。他們直殺得劍把上都沾滿了鮮血,以至於手握上去都滑,需要纏繞上麻繩,再繼續砍殺。血肉攪拌着塵土,染紅了漢水東岸。
  囊瓦躲在指揮車上看看表,打了半天,身邊都是死人。囊瓦的鬥志,在黎明上升,在白晝降下,對吳軍無計可施,對春風力不從心,幹脆想棄軍逃走。他的部將力勸:“臨陣脫逃,是死罪。死戰而逃,即使敗了,也許大王還能饒您。”於是囊瓦又硬着頭皮鬥了一陣,覺得抵擋得差不多了,說得過去了,對得起大王了,遂撇下大軍而走。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部將史皇說:“您往北走,Icoveryou,我掩護。”史皇掩護囊瓦嚮北逃往中原鄭國,自己力戰而死。
  囊瓦一貫為禍於同僚,他曾殺死伯郤宛,又貪污索賄逼反了唐、蔡兩國。饒是楚卒精悍,遇上這樣畏死、貪財、狹隘與狠毒的統帥,十萬楚國子弟兵,在三萬吳人的利劍下,一樣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囊瓦不像是春秋時代的人,倒可與清朝末年喪權辱國之輩媲美。一般賢能的人,會遭到專製君主的忌憚,擔心他威脅君權,所以君主專製久了,提拔起來的也多是囊瓦這樣屍位素餐的爺,無能而位高。
  在柏舉之戰的同時,有大批楚軍奉命前來援助,他們抵達戰場後,因其統帥與囊瓦先生從前互相看不起,竟未參加會戰而自行撤離。唉!
  這幫撤退的援軍,以及囊瓦潰軍,一齊嚮郢都方向南撤,導引着後邊的吳人南下追趕。楚軍南撤到清發河水畔(湖北安陸縣),集結在渡口,準備過河。吳軍的先鋒隊已經跟蹤追擊而來。這些先鋒隊都是飛毛腿,力大腳快,戰鬥意志旺盛,是吳國的看傢部隊,一路攆着楚軍戰車的屁股。步兵要是跑快了,比戰車還快。按墨子的說法,這些闔廬的先頭部隊,一日奔三百裏而捨(三百裏纔住下,正常戰車部隊是一日三十裏就住下,為一捨)。但是這些步兵也有缺點,就是裝備簡易(否則跑不快),人數也少,不足五千,跟數萬楚軍鬥起來,必定吃虧。
  於是“夫概”按住先鋒隊,說:“敵人衆多,阿拉人少,又都是短武器,所謂睏獸猶鬥(成語出處),硬拼起來,阿拉沒戲(他也懂得孫武“歸師莫厄,窮寇勿追”的道理啊)。所以阿拉要放他們楚國一些人過河,後面的人羨慕前面的人,就會不顧一切爭先渡河,楚人必定大亂。阿拉再上去砍殺,那就跟切菜一樣easy啦。”這個“夫概”是吳王闔廬的弟弟。
  於是,吳軍先鋒隊停止進擊,蹲在岸邊“傻傻”地看楚軍過河。楚軍硬着頭皮在吳人的註視下渡過一半人馬,突然吳軍站起身來,揮劍發起進攻,撲嚮渡口猛殺。楚軍爭渡大亂,雖然人多勢衆,但驚慌無主。過了河的算是揀了條命,正在河中的同志還需努力,而剩在這邊渡口上的人,幹脆全部投降。近萬名楚軍輕易被幾千吳軍俘獲。
  其實,夫概這麽幹也不算很高明。楚軍潰敗,指揮體係混亂,軍心渙散,如果吳兵選擇別的渡河地點一同渡河,渡河之後作平行追擊,在超越楚軍之後作返身兜頭而殺,則敵人崩潰得將更加迅速。幾次下來,就可將其殲滅一空。我們解放軍當年在追國民黨軍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叫做超越追擊。
  不管怎麽樣,楚軍在清發河丟下一批俘虜,殘部渡水後穿着濕衣裳落荒而行,在湖北京山地區停軍造飯,飯剛熟,媽呀吳軍又來了,趕緊棄食奔逃。吳先鋒步兵吃完楚軍做的大米飯,打着飽嗝繼續追趕——但這不是平行追擊,是尾追,殺傷力不大。楚人則繼續逃跑,連飯都幹脆免了,不敢吃了——有曹操從“赤壁”去“華容道”旅行之風埃
  我們再說一下楚左司馬“瀋尹戍”(就是建議分兵東西夾擊吳軍的那位爺)。他聽說主力軍違約出戰,已經在漢水東岸覆滅,連聲跌足大恨。恨完了,衹好率領所部車馬馳救,正好遇上楚軍殘部,看看已是潰不成形。不等說話,吳軍夫概的先鋒部隊又追上來了。瀋尹戍不顧吳軍強大,當即揮動本部兵車分數路進攻,迎擊夫概,掩護楚軍敗退。瀋尹戍是個將纔,戰法高明,很快擊破夫概。
  夫概吃了敗仗,帶着先鋒隊在逃竄的路上撞見隨後趕到的吳軍主力,遂同伍子胥、孫武、伯嚭調頭,往回迅速推進,將瀋尹戍包圍。瀋尹戍奮勇力戰,三次接戰,三次負傷,見大勢已去,命令屬下割掉自己的首級,回報楚昭王(寧死不屈,捨身報國,有張自忠之風!佩服!)。瀋是楚國北方一個小國的名字,被楚國兼併後成為一個縣,縣長就稱“瀋尹”。瀋尹戍就是叫“戍”的瀋縣縣長。
  由於瀋尹戍的英勇抵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楚軍殘部得以嚮郢城繼續撤退,沿途不斷續抗擊吳軍。這些殘兵敗將收集起來,成為未來戰略反攻的基本力量。至此,吳軍從江蘇蘇州出發,逆淮河一千裏西行,在湖北北部登陸,陸地疾行五百裏,閃電一般南下插入湖北腹地,趕在楚兵增防之前,迅速通過三大險關,並在柏舉大破楚主力,又追在殘軍屁股後連揍四次,前後不到十幾天時間,五戰及郢,攻破了似乎不可能被攻破、也從來不曾被攻破的龐然大物——楚國的本土腹心,徹底體現了孫子“攻其所不備”的奇謀和“兵貴神速”的戰術,這是春秋戰爭史上的創舉,是偉大的孫子兵法的成功實踐,使楚國這個幾百年間不曾遭遇強敵來犯的郢都第一次面臨滅頂之災。《史記》說:“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四)
  吳王闔廬五戰及郢,兵臨郢城(湖北腹心的江陵,南靠長江)。郢城風聲鶴唳,人心動蕩。十七歲的楚昭王主張棄城逃跑,監護大臣子西、子期堅决反對。也許逃跑是明智的。一般國都附近都要有一道高山作為屏障,比如北京城外就有太行山、燕山蜿蜒麯折,互相聯繫,以為西部、北部天險。長安更有“四塞之固”,易守難攻。但郢都(即湖北江陵)南靠長江,還算可以防範,但嚮北則是地勢低下的江漢平原,一馬平川,被北方攻擊者所鳥瞰。北方的入侵者倘若撐着竹竿加一段助跑,一撐就能跳進城裏來。雖然十年前楚平王臨死修了城墻,不過楚昭王還是小腿哆嗦,不顧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帶了心愛的妹妹出城而逃。
  子西、子期正在城上戰鬥,聽說大王先跑了,子期趕緊抽出部分精兵去追趕保護,子西則繼續指揮一幫群竜無首、士氣消沉的士兵往下扔石頭。未經太大戰鬥,吳軍即踩着雲梯進占郢都。
  吳軍進占郢都以後的表現,使人聯想起了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南京後的姦淫殺掠。按《左傳》記載,春秋第八大蜥蜴吳王闔廬,進駐楚王王宮,強占了楚昭王臥室,強迫楚昭王的媳婦跟他睡在一起(楚昭王纔十七歲,他媳婦當然更年輕)。接着,闔廬命令,吳國臣僚將士按官階大小進駐楚國相應級別的大臣傢裏,睡主人的大床,娶主人的妻子(其實就是沒客拉夫)。沒客拉夫(makelove)完了,叫她真老公出來像奴僕那樣端着飯菜,送到床上來給吳國將官吃。
  東漢人寫的《吳越春秋》裏面甚至點名道姓地說:伍子胥、孫武、伯嚭這三個人,也參加了與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囊瓦”及司馬的wife們睡覺的行列。曠世兵聖孫武也未能免俗!這倒並非不可信。既然上邊領導安排大傢去睡,這就是政治任務,當然要完成。不單單因為楚國美女秀色可貪,還是為了打擊楚民族一貫優越的主子感覺——從前總拿我們吳國人當附庸,當奴才,當蠻夷!現在奴才要騎在主子頭上啦。這就跟把地主小老婆分配給村裏最窮的光棍一樣,一個道理。
  兩千四百年後,八國聯軍攻破北京,聯軍統帥瓦德西住進了慈禧太後的“閨房”,這倒不是因為他喜歡老女人的氣味,而是按他說的:“為了對大清國表示蔑視。”
  闔廬也把爪子搭在楚昭王的漂亮媽媽身上——當初的秦國公主,陝西的蒙娜麗莎,本來預備嫁給太子建,卻被楚平王娶了的,名字叫伯嬴。按劉嚮《列女傳》的說法:吳軍入郢,昭王逃,闔廬把後宮佳麗全部睡遍,按順序睡到了伯嬴。伯嬴持刀曰:“妾聞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國之儀也。是以明王之製,使男女不親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異巾櫛,所以遠之也……今君王棄儀表之行,縱亂亡之欲,犯誅絶之事,何以行令訓民?”於是吳王闔廬慚愧而退,放了伯嬴一把。伯嬴作風頑強、勇保貞潔,因此上了《列女傳》的光榮榜。(伯嬴是那秦國公主的名字,嬴是秦國的姓,伯表示她是大女兒——當時女孩的名字真簡單埃)
  有人從上邊帶頭,下邊吳軍將士遂肆無忌憚,姦污搶劫,無所不用其極。對這個楚文王、楚成王、莊王、共王、靈王、平王等歷代知名恐竜、蜥蜴所盤踞過的,有着兩百年經營歷史的名城,極盡蹂躪破壞之能事,把楚國的宗廟(祭祀祖先用的)、楚國的社稷(祭祀土地用的)全部拆毀(相當於絶了人傢香火),楚莊王、共王等知名大王的靈位,全部砸倒。
  跟楚國有仇的蔡、唐兩國領導人——老唐和老蔡,也隨軍到達,除了強姦以外,這兩個守財奴和鐵公雞,更一頭撲進了囊瓦傢裏,找到囊瓦的珍寶堆,樂得直抽風。名義是索回當年的皮裘和寶馬,實際搬走了全部細軟珍寶。接下來,闔廬的弟弟——先鋒官夫概,為了搶占囊瓦的宮邸,跟闔廬的太子“公子山”動武,夫概得勝,入住令尹宮(這叔侄倆實際是在搶未來吳國的繼承權)。
  “復仇男神”伍子胥則幹了一件最為出名的事,他跑到郊外掘開楚平王芳草萋萋的大墳,把平王的body挖出來,鞭屍三百,進行泄憤,報了父兄的大仇(他的“大仇”真是牽動了兩千五百年來所有中國人的心啊,如今在吳楚之地的農村,不論賢愚,都喜聞樂道伍子胥之事)。伍子胥一腳踩在楚平王肚子上,一手摳下楚平王眼睛,說:“你個獨夫,撒旦!聽信費無及讒言,殺害我父兄,你也有今天1
  更有嚴重的說法是,伍子胥甚至“戮屍”:把楚平王腦袋割下來,當燈籠提着到處走。還有較輕的說法,伍子胥帶領六千士卒,用鞭子抽打楚平王之墳,但並沒有開墳。不管怎麽樣,伍子胥都有了輕微精神病之嫌,雖屬報仇,但矯枉過正,兼以吳軍上下姦污燒殺的暴行遂激起楚國民憤,以及諸侯各國的警惕,在政治上使吳國陷於孤立。
  吳國畢竟起步晚,經濟文化落後,官僚團隊整體素質也不高,衹知道搞破壞。打完勝仗,連搞一次國際會盟確立自己的霸位都不知道。吳國攻打楚國,帶有蠻族進攻先進文明的色彩,所以就以掠奪和破壞為能事,如同匈奴、大金兵、蒙古兵搶掠中原一樣。以往的春秋諸侯間的兼併戰爭,是軍隊間的鬥法,對平民傷害不大,目的不在於摧毀文明,而是在兼併政權與國土,客觀上形成最終的統一,所以是進步的戰爭。
  暴露在楚國原野的楚卒屍骸,混同柯莽,一直沒有人收埋,這對於相信人死為鬼的楚國人,是莫大的不敬。楚國上下都隱忍着,等待大王回來號召他們。這時候的大王——楚昭王正在嚮北逃跑(而不是跨長江南下湖南,因為湖南在春秋時代剛剛接受楚人的開發,是流放人的地方。兩百年後屈原流放去了湖南,他詩中的湖南到處是猴子和大森林)。因為是嚮北逃跑,楚昭王當然遭遇了吳軍,但他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一夥大象,把燧木(古代的火柴棍兒)綁在大象尾巴上,大象驚了,直衝吳軍。吳軍從來沒見過這種甩着大鼻子的肉體坦剋,紛紛被踩在腳下,吳人抱頭鼠竄。楚昭王奪路而逃,暫時脫險。
  (遇上大象,最好使用廉價的豬來對抗。把豬尾巴點着火,猛衝象群。受驚的大象看見短鼻子“小象”,亂作一團,自相踐踏。希臘跟波斯之間就是這麽打過)
  楚昭王一路遭受吳人追趕,跑得鞋子都掉了,可是他每每跑回去揀鞋子。左右問他:“鞋子有這麽值錢啊?您的命不值錢嗎?”十七歲的楚昭王說:“楚國再窮,也不會缺這個鞋。之所以要揀它回來,是我希望有一天,能夠穿着這雙鞋回到郢城。”楚昭王的話,教育和鼓舞了被占領區群衆,大傢都以楚昭王為榜樣,死傷相扶,互不相棄,共度危難。這種精神流傳下來,成為楚文化中的一種民族凝聚精神。即便280年後楚國最終為秦所滅,但國滅精神不滅,楚人喊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號,並通過西楚霸王項羽的手,最終實現了這一口號。
  楚昭王接着逃入雲夢澤,卻受到盜賊攻擊,腦袋被戈鑿傷。他裹着紗布繼續往北逃跑,途中,他的同胞妹妹實在跑得沒力氣了,就叫侍衛鐘建背着她跑。小妹妹名叫“季芈畀我”(念做“季米必我”,名字很性感,芈是楚國王族的姓,季表示她是老四),這位芈四小姐長相隨她的秦國媽媽,漂亮得要命。鐘建背着芈四小姐的時候,耳邊吹來慌張的蘭氣,耳鬢廝磨之中,感到小妹妹懷中的小鹿砰砰亂撞,小妹妹耳根都紅了。鐘建覺得背着美女妹妹跑,比自己光身跑起來還輕快。
  後來,可愛的小四妹“季芈畀我”也到了出嫁的年齡。哥哥楚昭王給她介紹男朋友,他都不要。最後她說:“就鐘建吧。咱逃跑的時候,鐘建一直背着我,我好喜歡好喜歡他1
  哈哈。這段美好姻緣在儒教史學家的筆下,卻變了模樣,愣把芈四小姐的話改說成:“所以為女子,就是和男人授受不親,鐘建背了我,我被他背了,所以我必須嫁他了。”好一派道學家的口吻,從一而終的意思。其實楚國不是性壓抑的國度,哪有這多矯情。這幫老道學真會以己度人。其實“季芈畀我”是在被背着的時候,萌動了少女情懷,暗戀上了傻乎乎的鐘建。於是,漂亮的妹妹就嫁給了豬八戒背媳婦的鐘建。
  最後,楚昭王跑到了楚國北部的隨國,這裏是楚國的附庸國(當年老祖宗楚武王占下來的)。楚昭王第一次來視察自己的殖民地隨國,卻是以亡國國君的身份,他在隨國組建流亡政府,不提。而國內他的叔叔子西,則組建了偽政府,擺出楚王車馬旗幟,以安定楚國人心,到處收編遊擊隊。楚國大夫申包胥則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他晝馳夜趨,往西北徒步一千餘裏,去秦都雍城搬救兵。
  申包胥一路慘透了,衣裳全給劃破,途中估計還遇到老虎,衹好扔了隨身攜帶的肉包子砸它。申包胥用了七天七夜時間走完一千裏路,腳後跟、腳底板兒全部開裂,終於攜帶着一隻餓癟了的肚子來到秦國雍城(在陝西鳳翔市),嚮秦哀公遞書求援說:“吳人貪得無厭,簡直是封豕長蛇(“豕”念史,大野豬)。今天吳國吞了楚國,明天就要吞您秦國。況且,我們國君的媽媽,還是您的女兒哩,我們的國君是您的外孫。您不救我們可以,不能不救您外孫啊1
  秦國自從秦穆公以後,一百二十年來胸無大志,偏安一隅,沉湎安樂,幾乎不參加諸侯事務。所以秦哀公笑咪咪地說:“申大夫,你的事我都知道啦,請先入館驛休息吧。您看您蓬頭垢面的。”
  申包胥說:“寡君此刻身處草莽,卻是無處休息,下臣何敢安歇。”於是,凄愴絶望的申包胥就開始了他那著名的“哭秦庭”,立在大殿上長哭不止。申包胥在“哭秦庭”期間,創造了三項吉尼斯世界記錄:
  第一項是,絶食絶水。
  從前齊桓公也絶過食絶過水,但不是自願的,最終被活活餓死,試驗失敗。申包胥米水不打牙,“勺飲不入口”,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卻是自發的,創造了當時的世界記錄。
  第二,申包胥創造了單腿站立時間最久記錄,長達七天七夜(168小時)。他倚靠着墻壁,單腿而立,形如枯樹,哀憤兩集。為了防止夜裏睏的時候栽倒,他從破衣服上撕下一塊布纏住膝蓋,像鶴那樣單腿兒立着,表示期待(鶴獨立水邊,期待魚兒),期待老秦幫忙。這傢夥跟伍子胥一樣,十分的倔。他跟伍子胥從前是好朋友,雖然政見不同,但倔勁兒一樣。
  第三個記錄是,拉長音比賽。現在電視臺不都有拉長音比賽嗎?申包胥“晝吟夜哭,口不絶聲”,一連七天七夜,拉着長音不斷。他還編了大段大段兒俚詞兒酸麯兒數落秦哀公,實在沒詞兒的時候,童年兒歌都上來了。第一天唱的時候,沒有人聽他,終於到了晚上有一個工作人員拎着鑰匙串兒過來理他了:“申先生?申先生?請您出來一下。”
  申包胥睜開眼,以為有信兒了:“貴主公要出兵啦?”
  “不是,我是說,我這兒要鎖門兒了。”
  “啊?”
  “您要唱出去唱吧。”
  申包胥擡眼一看,秦哀公一大幫人早跑了,下朝了。原來,秦哀公惹不起躲得起,命令大夥全部放假了(當時的官員十天放一天假。秦哀公讓大傢連放三天)。申包胥不在乎,從大殿晃下來,換到庭院裏邊,擺出鶴的姿勢,單腿兒靠着墻,繼續哭唱:
  大王,我主!大王啊!(叫板)
  思想起楚國事好不傷懷。
  楚王爺據郢都相傳數代,
  劫宋盟爭霸業各國徵裁。
  傳到了平王爺綱紀衰敗,
  誤用了囊瓦賊貪鄙庸纔。
  嬴秦國與子建婚期有待,
  費無極媚君寵巧計安排。
  金頂轎更換了銀頂轎蓋,
  孟嬴女改做了馬氏裙釵。
  父納了子的妻倫常敗壞,
  老伍奢直言諫殺身禍來。
  狗姦賊奏一本把他殘害,
  聖旨下到午門外,(哪兒和哪兒啊,有午門嗎?)
  可憐他世代忠良,三百餘口,綁到法場,
  一刀一個,屍骨堆山,無處葬埋。
  那伍子胥投吳國藉兵自帶,
  領雄師直殺到楚國而來。
  實可恨我國兵連連打敗,
  君臣們出郢都好不悲哀!
  為大臣我豈能坐觀成敗,
  我主爺呀!
  悔昔日縱子胥惹下禍災。
  可憐我望祖國社稷何在?
  可憐我盼吾主不能回來,
  可憐我恨伯嚭牙根咬壞,
  可憐我怨子胥鞭王屍骸,
  可憐我一片心忠良臣宰,
  可憐我日夜行走鞋破難捱,
  可憐我盼秦師登山涉水,
  戴月披星,千辛萬苦,
  一步一步,雍門而來。
  我主爺呀……
  婚姻國不扶救甚是不該。
  息館驛食壺漿拋棄天外,拋棄天外,
  秦哀公佯不理好不傷懷。
  哭七天連七夜淚變血塊,
  怕的是精力竭命赴泉臺。
  唉呀,大王啊!
  三天以後,大臣們回來上班,一聽申包胥還在連哭再唱呢,偶爾細聽還不錯,再聽一聽,越聽越上癮。最後秦哀公也來了,一聽,越聽越感動,被申包胥的忠貞赤誠感動得一塌糊塗。第七天頭上,實在受不瞭瞭,秦哀公也哼着秦腔跟着唱了!倆人兩眼垂淚,戲子相惜。秦哀公拉着申包胥的手,答應派出兵車五百乘,出師救楚。
  申包胥也終於露出幸福的笑容,連連頓首九次(按常禮兩次就夠了,不過老申什麽都喜歡創記錄,所以頓了九次首)。秦哀公賦了一首《詩經》裏的《無衣》,送申包胥和大秦軍出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1好句子啊!後來收在《詩經·秦風》裏,慨然有力。
  瀟水曰:自從秦人“崤之戰”,吃了東邊的晉人大虧以後,秦就與南方的楚聯起手來,以為援救。秦、楚世代聯好結親,譬如楚平王的漂亮媳婦就是從秦國娶來的公女。秦國這次願意出兵救楚,倒不是為了救外孫子,而是為了復壯楚國力量,從而可以在南邊使楚國牽製晉國,減少晉對秦的壓力。一直到了後來的楚懷王時代,秦、楚友好,百年不變。當各國諸侯合縱攻秦,楚懷王號稱“縱約長”卻率先溜號,不肯出力,就是因為改不掉對秦人的友好態度。最後楚懷王受秦國張儀誆騙,卻喪兵失地,都是由於恪守秦、楚結好的老傳統,不善變化導致的。
  “秦庭之哭”後來成了一個成語。比如可以這樣造句: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介石讓宋美齡到美國作秦庭之器,讓張群去活動司徒雷登。這一切,均無結果,美已决定放棄扶蔣。
  (五)
  公元前505年的夏天惱羞成怒地來了,太陽圓滾滾的,象個二流子,冒着火焰。楚國人六神無主的日子,背時的日子,快要熬到頭了吧。
  吳王闔廬這時候,放浪形骸於郢都奢華的殿宇和後宮honey之中,已經七個月之久了,享盡了占領者的榮耀。天天在王宮裏泡妞作樂。闔廬不知道,是闔廬變成了蜜蜂呢,還是蜜蜂變成了闔廬。總之,他呆在花裏采蜜就是了。期間唯一的討厭是,趁着闔廬遠行入郢,狗日的越國居然偷襲了他的老窩吳國。越國從南邊的浙江跑來,在江蘇蘇州騷擾一通,又自行撤去。闔廬追也來不及了,就繼續呆在郢都玩兒。這時候,闔廬的弟弟——在楚國北部從事掃蕩工作的夫概,突然遭遇了地平綫上冒出的大秦兵。
  這五百乘大秦兵在申包胥引導下,從陝西進入楚國北境,第一次看見吳國兵,都是步兵,有點不習慣,就像人第一次看見螃蟹,不知道如何下嘴。為了摸清吳國步兵打仗的路子,秦國的戰車兵命令楚人打頭陣,對吳人發起火力偵察。楚人和吳人打得正酣,秦國兵大叫一聲跳將出來,出其不意地揍敗了夫概,地點是在河南正陽附近。
  接着,大秦兵又在楚國偽政府領導人子西所率領的楚國遊擊隊配合下,在湖北隨縣西南,幹掉了一大撥吳軍。具體過程是這樣:吳大夫伯嚭貿然指揮萬餘名吳軍衝嚮秦楚聯軍。秦軍從正面穿插直擊,把伯嚭軍分裂為幾段,楚人子西的遊擊隊則從左右兩側發動鉗形攻勢,壓迫伯嚭,伯嚭陷入包圍圈,形勢十分危急。幸虧伍子胥援軍及時趕到,笨蛋伯嚭纔率部突出,但其所屬兵力已損失大半。接着,秦軍在湖北北部佯動,伺機滅掉了吳國的盟國——唐國,斬斷了吳軍後援進入楚國的道路,把吳人封鎖在楚國領土上。
  這倒奇怪了,大秦兵居然所嚮無敵了,連吳國軍都打不過他們。其實,從戰鬥力上看,秦軍根本達不到吳楚的檔次,但忙於強姦的吳國領導人已經放棄使用大腦,而改用下身思考了,導致戰場應變不利。他們沒有吞滅楚國的大志與治理占領區的計劃,除了給伍子胥報仇以外,他們失去軍事行動的下一個目標。吳軍更是激起廣大楚人同志的惡感。吳人殺人父子,淫人妻女,燒高府之粟,破九竜之鐘,鞭平王之墓,捨昭王之宮。楚人憤怒已極,同仇敵愾,競起而逐之。楚國的大地像一張巨大的佈告,被通緝的吳國人在上邊無處可逃,三萬吳軍陷入楚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吳王闔廬看看連敗兩仗,趕緊重新布署,親自調動主力,要給秦國人點兒顔色看看。不料,他弟弟夫概(先鋒官)野心勃勃,趁着亂,拉了自己的隊伍秘密返回吳國,自立為王,關起門來當“皇帝”。闔廬不敢怠慢,老窩要緊,衹好火速帶兵回國,把弟弟夫概從寶座上打跑了。
  闔廬已經帶兵回國了,伍子胥還不肯回去呢!(不抓着楚昭王,誓不罷休。)於是他和孫武、伯嚭重新約束吳軍,在京山地區把楚軍胖揍了一頓,但由於疏於防備,立刻又被突然躥出的秦軍擊敗。接着,子西領導的偽政府和楚昭王的流亡政府匯合,在湖北襄樊放火,燒了吳兵一把(但是不厲害)。但是,焦頭爛額的吳軍在轉移途中又被痛創一次(這次厲害,是“大敗”)。
  看來,已不足三萬的失去後援的吳軍根本無法肅清楚國廣袤疆域中不斷偷襲他們的敵人。吳人今天被啃掉一點兒,明天被啃掉一點兒,暈頭轉嚮,動輒挨揍,持續下去,三萬人恐怕全要打光了。
  經過孫武婉言勸說,伍子胥的精神分裂癥才略微見好,不得不放棄捕捉楚昭王的幻想,他說:“自古以來,人臣復仇者,未有能如我這樣的呢。”(虧他還知道!)伍子胥結束了這場虎頭蛇尾的戰役,引兵回去。正是他的極端復仇手段,失去了被占領區的人心,吳軍衹好撤出楚境,與一場本來唾手可得的戰略全局勝利失之交臂,留下吳王的千古之恨。
  吳人破楚後,很快由勝轉敗,不得不退出,究其原因,一是從吳國總體力量看,是不可能獨吞楚國的,楚國畢竟是歷史悠久、經久不衰的大國強國;二是吳入楚後,面臨楚、秦、越等國的反攻與打擊,腹背受敵;三是吳國內部不和,如夫概有異志,陰謀篡位,竟鬧到內部火並程度。所以,儘管有傑出的軍事傢孫武、伍子胥在指揮,也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
  楚國人九個月的惡夢結束了。
  十八歲的楚昭王在闊別王宮九個月之後,終於在遊擊隊的簇擁下回到郢都,得到人民群衆的夾街歡迎。插說一句,如果這期間晉國趁機入楚,擊楚人,那麽楚國就徹底完了,被晉、秦、吳瓜分。晉國努一努力,甚至可以一統華夏。不過晉六卿衹知道保養私傢勢力,互相窩裏鬥,誰也不願意對外消耗,居然在整個過程中未見任何動靜。
  楚昭王回到郢都,收容難民,清理地雷,他率領大傢重建傢園。但郢都已經殘破不堪了,像一隻被老鼠啃過的破鞋子。於是,楚昭王遷都到二百五十裏以北的“鄀(念若)城”(湖北鐘祥西北)。楚國人很倔,他們不管走到哪裏,都一直把自己的國都叫“郢都”,大概是為了表示對先人的忠誠吧(當然這就給考古帶來了睏難)。
  楚昭王於其盛年三十五歲,不幸殤亡了。臨死時,他正出兵附屬國陳國,抗擊那裏的吳軍。楚昭王在軍中病倒,看見兩朵紅色的雲彩夾着太陽而飛。占卜的人說:“如果把令尹和司馬殺了,獻祭給上帝,您的病就能好。”楚昭王說:“我是國傢的胸肋,令尹、司馬是國傢的肱股,我活着,但他倆死了,對楚國有什麽好處呢?”遂不聽神漢意見,不殺人祭祀,於是他旋即去世。這時候正在周遊列國的孔子稱贊道:“楚昭王通大道矣。”
  楚昭王甚至還見過孔子,兩人的思想很容易溝通。當初孔子從魯國下崗後周遊列國,在陳、蔡交境被恐怖份子圍攻,多虧楚昭王發使者救了他們。孔子進入楚國以後,被一個叫接輿的“瘋子”嘲笑,隨及楚昭王要重用孔子,封給孔子25乘以700戶人傢(25個書社,每個700戶人傢)。令尹“子西”卻詰難楚昭王說:“大王,您手下的臣子,有比得上子貢那麽能言善辯的嗎?”
  “應該沒有。”
  “您手下的文臣有比得上大賢人顔回的嗎?”
  “肯定沒有。”
  “您的武將有比得上子路的嗎?”
  “可能也沒有。”
  “是埃如果孔子紮根楚國,又帶着這麽一幫厲害徒弟,我恐怕楚國的未來就是他們的了。”楚昭王遂收回發給孔子的offerletter(聘書)。孔子被迫離開楚國。後來,孔子在被人采訪時談到子西,孔子不願意多加議論,衹是無奈地、不懷好意地講:“彼哉!彼哉1(他這個人呀!他這個人呀!)。“彼哉!彼哉1及其它采訪資料,都被收入了《論語》。子西是怕孔子奪了他的令尹權位,纔鼓動楚昭王攆走老孔的——這是以小人之心來揣度他。用君子之心來想的話,也許是子西怕孔子瓦解分化楚國社稷。他們經過吳秦磨難,已經怕極了老外了。
  楚昭王臨死,讓二弟、三弟接班。二弟、三弟硬是請昭王自己的兒子即位。這種禮讓的作風在一貫骨肉相殘的楚王之中,非常難得。楚昭王是個不錯的國君,我們且不說他在流亡的時候撿回鞋子激勵楚人,臨死不殺令尹、司馬來祭天等可貴品格,光從個人素養來看,他還是一位音樂傢:“昭王垂涕深知琴麯之情”,並且他很疼愛他的老婆。一次楚昭王帶着夫人到山裏邊玩,讓夫人在離宮裏等他。不料發了大水,楚昭王趕緊派僕人來接夫人。但楚夫人說:“我跟丈夫有約定,沒有‘符’我不能離開這裏,雖然這樣我會被淹死。”
  等僕人返身取來“符”,楚夫人已經被淹死在宮中了(這是一個女中的“尾生”。蠻夷的楚人重信義,也一至於此)。楚夫人因此也上了《列女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青銅時代的蕨類戰爭 引子:人之初第一章 三皇神跡(46億——約5000年前)
第二章 黃帝蚩尤(約5000年前)第三章 堯風舜雨(5000-4000年前)
第四章 虛無之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第五章 商祖烈烈(公元前1600—前1046年,青銅時代)
第六章 大周天子(公元前1046—前771年)附錄
青銅時代的恐竜戰爭 引子 (關於上一本書)第一章 笑傲諸侯(770 B.C. --700 B.C.)
第二章 傾國二姬(700 B.C.—685 B.C.)第三章 大哉強齊(685 B.C.—645 B.C.)
第四章 江漢新貴(B.C.770—B.C.645的楚國)第五章 獻公之恨(B.C.768—B.C.650的晉國)
第六章 秦晉之好(B.C.650—B.C.645)第七章 晉文踐土(B.C.645—B.C.628)
第八章 獨霸西戎(628 B.C.—620B.C.)第九章 趙氏孤兒(B.C.620—B.C.607)
第十章 問鼎中原(B.C.607—B.C.590)附錄
青銅時代的蜥蜴戰爭 第一章 強哉驕,大晉風流(600B.C.-580B.C.)第二章 鄢陵舞蜥(580B.C.-575B.C.)
第三章 悼公再霸(575B.C.-555B.C.)第四章 禍起蕭墻(555B.C.-545B.C.)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