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 》
第28节:第四章 苦水词人(4)
顾之京 Gu Zhijing
《味辛词》封面
词,自古以来,言愁者众,叙喜者寡,英雄如辛稼轩者,"少年不识愁滋味"时,也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辛词《丑奴儿》。。父亲的词自然未全脱古人词作的情感流程,一部分词抒写着与古人大致相似的"小我"之愁。况且"无病"、"味辛"时期,父亲独处青岛、独居津沽,离乡背井,知交分散,又是军阀混战的黑暗时代,凡有思想的人想不愁也不可能。但父亲毕竟生于现代,受了现代的教育,尤其是西方文艺、哲学的濡染,他词中愁的倾向、愁的属性很多都与古人别如天壤。
在两部词集中,父亲的并非"小我"之愁更多地表现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在"浪软温柔海,灯明上下街"的海滨城市夜景中,父亲想到的是社会的黑暗:"中原却被夜深埋,那更秋风秋雨逐人来。"《无病词·南歌子》。在"向晓阴阴向晚晴"的清明时节,父亲嗅到的是社会的腐朽:"黄云都带金银气,白雨还浮酒肉腥。"《无病词·鹧鸪天》。"春归"之际,他意识到"佛国仙山终泡影",现实是"江南江北起烟尘,风力猛,笳声动"的战乱《无病词·天仙子》。。"重五"时节,他敏感到"风惨淡,云苍茫。河山破碎"《无病词·水调歌头》。的惨象。他读了俄国丹钦柯的小说《大心》,感慨于内战不停:"沙场炮火,深沟弹雨","战云滚滚,江南直到江北"的连年内战,渴望着"万丈银河,可能倒挽,静洗平原血"的和平安宁。《味辛词·永遇乐》。尤其是1928年春发生了"济南惨案"之后,他所写的三首长调《八声甘州》,可说是父亲忧患意识最集中的体现。且看《味辛词》中"哀济南"的第一首:
记明湖最好是黄昏,斜阳射湖东。正春三二月,芦芽出水,燕子迎风。城外南山似幛,倒影入湖中。醉里曾高唱,声颤星空。此际伤心南望,有连天烽火,特地愁侬。便梦魂飞去,难觅旧游踪。绕湖边、血痕点点,更血花比着暮霞红。凭谁问,者无穷恨,到几时穷。
词题"哀"字赫然在目,定下"哀"的基调。而词的上阕却以名胜地大明湖极写古城济南之美:斜阳霞晖射向湖东,湖面有出水的芦芽,湖上有迎风的燕子,湖中更有青翠南山的倒影,其色调,其构图,足以令人悦目娱意,而入夜后词人的高唱与湖上的星空遥感呼应,更令人心醉神荡。然而这一切均以首句的一个"记"字领起,则又明示均非眼前实境。过片以"此际"二字领起,转入眼前,紧接的"伤心"二字与词题之"哀"字照应,于是接写连天的烽火,"湖边"比暮霞更红的点点"血痕",结之以由此而生的几时可穷的无穷仇恨,从而完成了"哀济南"的主题。而词中所言之"烽火"、之"血痕",究竟缘何而起?这要翻开我国的现代史。大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动乱年月里,1928年春蒋介石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出兵侵占济南,5月1日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日军炮轰济南,屠杀中国军民五千余人,构成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20年代中期,父亲曾任职于济南,对济南的山水草木自有一番深情,执教津门,传来"济南惨案"消息,"伤心南望",以这首"哀济南"的《八声甘州》对济南人民遭受的欺凌涂炭表示哀悼,同时也是对军阀官僚争战中原辱国害民的行径表示愤激,对帝国主义的暴行进行控诉。词的上片对"哀济南"的主题来说,是力重千钧的反衬,愈乐则愈悲,愈美则愈惨。在大氛围的反衬中,上下片具体的景与情也是前后映照的:旧日湖上绚烂的斜晖已被"此际"红于暮霞的血痕淹没;上片歇拍醉吟融会于无垠的星空,情与境相谐相融,而下片煞拍那不平的、愤激的、撼人心魄的反问,则是词人之情对"此际"之境的强烈抗议与愤争!"哀济南"的第二首,着重于自心对乱后济南的忆念,今昔,今后,悲凄情调甚浓,始之以"便将来重复到明湖,胜游总成空";继之以空有"荷风",难觅"残红",只有死难者化成的"点点青磷火",闪烁于"芦苇丛中",结之以"春归去、已匆匆了,莫再匆匆"的委婉而含蓄的哀情。第三首之"再赋"是因"忽忆历下是稼轩故里"而引发:"不道好山好水,胡马又嘶风。地下英灵在,旧恨还重。"结之以"神州事、须英雄作,谁是英雄"的热切呼唤。三首《八声甘州》是父亲发自内心最深处的爱与悲交织、美与仇交响的忧国伤时念乱恤民之曲,以词这种婉美的韵文形式,叙写一段现代史上的民族悲剧,寄托自己对民族与百姓命运的感怀。三首词都有稼轩词的味道,但对于传统的词的创作,仍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与开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 |
|
|
第1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1) | 第2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2) | 第3节:第一章 求学之路(3) | 第4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 | 第5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2) | 第6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3) | 第7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4) | 第8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5) | 第9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6) | 第10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7) | 第11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8) | 第12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9) | 第13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0) | 第14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1) | 第15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2) | 第16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3) | 第17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4) | 第18节:第二章 讲坛生涯(15) | 第19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1) | 第20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2) | 第21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3) | 第22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4) | 第23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5) | 第24节:第三章 渴望成为一个小说家(6)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