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传   》 第28节:第十六章 漫游欧洲 倪匡代笔写天龙(2)      Leng Xia    Xin Lei

  在《天龙八部》里,查良镛第一次以佛教“大悲大悯”的思想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贪、去爱、去取、去缠的经义来开导读者,既增强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又充分显示出查良镛博大精深的学问。
  自这部小说在《明报》连载后,读者反应强烈,众人都公认这是至今为止查良镛最好的武侠小说。
  查良镛远赴欧洲漫游时,《天龙八部》的故事还没有完结,也就是说还须写下去、连载下去。但这一外出就是一个多月,查良镛已没办法兼顾武侠小说的事。但总不能断稿开天窗,那怎么办?查良镛于是找人“代笔”。查良镛找来“代笔”的人,就是倪匡。
  倪匡是查良镛的好朋友,两人诸多往来,时常在一起品酒论文。倪匡文才了得,下笔如神,就文章数量而言,香港无人能比。他以武侠小说和推理科幻小说著称于世,是香港以文致富的佼佼者。查良镛找倪匡“代笔”,当然是欣赏他的文才。早在两年前,《倚天屠龙记》刚连载完毕时,新加坡一位报馆老板曾要求查良镛续写《倚天屠龙记》,但查良镛当时已着手写《天龙八部》,不能两部小说同时写,于是曾向这位老板推荐倪匡,要倪匡写《倚天屠龙记》的续篇,但倪匡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续写金庸的小说”为由,婉言拒绝。这次,查良镛又找来倪匡,但不是“续写”,而是“代笔”。“倪匡,我这趟外出时间较长,你帮帮忙,代写《天龙八部》三四十天吧!”承蒙查良镛看得起,倪匡高兴得哈哈大笑:“你说该怎样写?”查良镛认真地说:“我看不必照原来的情节,免得不能连贯,最好写一段自成段落的独立故事。”
  查良镛的要求正合倪匡心意,倪匡于是点头答允:“那好吧,我就放胆自由发挥了。”
  当时,在场的还有香港名作家董千里。倪匡答应“代笔”后,查良镛又特别说明一句:“老董的文字功夫很好,你的稿子写好之后,我想请老董看一遍,改过后再见报,你看怎么样?”倪匡也很佩服董千里的文才,所以满口允诺:“这没问题,有老董在旁监督,我还求之不得呢!”就这样,倪匡操笔上阵,为查良镛代写《天龙八部》;而查良镛则远在欧洲开会、游玩。那段时间,查良镛每隔一两天就写信回报社,以“旅游寄简”的形式写下欧洲开会、旅游的情况,交由《明报》刊登。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已代写了6万多字。一见面,倪匡就说:“金庸,很不好意思,我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原来,倪匡讨厌《天龙八部》中的阿紫,于是一怒之下,故意将她给弄瞎了。查良镛一听,哭笑不得,满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接着,他自己就潜下心来,把《天龙八部》写完,对阿紫的瞎眼,也作了别出心裁的处理。对于这部自己有份撰写的武侠小说,倪匡推崇备至。他说:“《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几百丈。”
  而倪匡自己,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也像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他认为,《天龙八部》堪称世界小说的杰作。对于代金庸写《天龙八部》的这段经历,倪匡后来曾自撰一副对联,上联是“屡替张彻编剧本”,下联就是“曾代金庸写小说”,以此聊以自赏。在这之后,倪匡还与查良镛合著过武侠小说。1966年在《明报》连载的《血影》和1967年在《明报》连载的《长铗歌》,就写明由“金庸”和“岳川”(倪匡笔名)所著。后来,《明报周刊》出版,杂志上又赫然出现“金庸”和“倪匡”合著的武侠小说——但倪匡后来透露说,作品乃他一人执笔,只是借“金庸”之名推销作品而已。查良镛结识满天下,但经常与他在一起的,是倪匡和名导演张彻、名作家董千里,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喝酒玩乐。其中查良镛与倪匡之间的一些生活趣事,在香港文化界流传很广。从这些趣事中,人们或许可以了解到查良镛立体的一面。《明报》一创刊,查良镛便邀倪匡为《明报》写稿。一天,一班朋友聚在一起,倪匡趁机对查良镛说:“金庸,《明报》可真是越办越好啊!”查良镛谦逊地说:“全靠大家支持!”倪匡紧接着问:“听说《明报》赚了不少钱,是吧?”查良镛不做否定,只说:“不多,赚一点点,赚一点点!”倪匡看时机已到,连忙直入正题:“赚了那么多钱,我的稿费也该加一加吧?”查良镛一听,方知中了“圈套”。但他急中生智,应付倪匡说:“这问题先不谈,我回去给你回信答复。”
  过两天,倪匡果然收到查良镛的信。信中详列十条理由,解释稿酬不能加。倪匡捧着信,只能兴叹:“金庸啊金庸,真奈何不了你。”
  此事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查良镛吝啬,但当事人倪匡并不这样认为,他还时时称赞查良镛慷慨大方够朋友。据倪匡自己说,他有时等钱用,查良镛会预付他的小说的版税给他,数目都不小;每次预付版税,查良镛总忘不了说这一句:“倪匡,钱不要乱花呀!”原来他知道倪匡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倪匡也曾经在一篇写查良镛的文章中,写到查良镛对他的两件趣事:“……金庸嗜玩‘沙蟹’(话事啤),蟹技,段数甚高,查府之中,朋辈齐聚,通宵达旦,筹码大都集中在他面前。笔者赌品甚差,有一次输急了,拍桌而去,回家之后,兀自生气,金庸立时打电话来,当哄小孩一样哄,令笔者为之汗颜。又有一次也是输急了,说输了的钱本来是准备买相机的,金庸立时以名牌相机一具见赠,其对朋友大抵类此,堪称是第一流朋友。”
  在公开场合或办公室,查良镛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所以不少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但据倪匡说:“金庸本性极活泼,是老幼咸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闹,甚至委屈自己,纵容坏脾气的朋友,为了不使朋友败兴,可以唱时代曲‘你不要走’来挽留朋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1)
第3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2)第4节:第一章 家族显赫 已领风骚数百年(3)
第5节:第二章 与书为伍 八岁开始读武侠第6节:第三章 文章惹祸 被联合高中开除
第7节: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学(1)第8节: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学(2)
第9节:第五章 进大公报 身无分文走香江第10节:第六章 北上求职 垂头丧气返香港(1)
第11节:第六章 北上求职 垂头丧气返香港(2)第12节:第七章 新晚报里 常与梁羽生对弈
第13节:第八章 偶试身手 书剑恩仇露锋芒(1)第14节:第八章 偶试身手 书剑恩仇露锋芒(2)
第15节:第九章 文坛佳话 三剑客彩笔争辉(1)第16节:第九章 文坛佳话 三剑客彩笔争辉(2)
第17节:第十章 雪山惊天 射雕奠宗师地位第18节:第十一章 编导电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第19节:第十一章 编导电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第20节:第十二章 自立门户 八万港元创《明报》(1)
第21节:第十二章 自立门户 八万港元创《明报》(2)第22节:第十三章 经营惨淡 自撰小说撑报业(1)
第23节:第十三章 经营惨淡 自撰小说撑报业(2)第24节:第十四章 倾力报道 逃亡潮带旺《明报》(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