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对古典诗很感兴趣,她觉得这个男生太偏执,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那么打火机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将火柴淘汰,相信你在大的星级酒店和宾馆的客房内还会看见火柴的身影。这些火柴制作,还是相当精良的。我还记得国外很多海军陆战队所使用的瑞士军刀手柄里,藏着的就有三件很重要的求生物件--火柴,针线,鱼钩。你的论断所表达的意思是:火柴在火机出现后就再没了存在的必要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论断么。"
那男生哑口无言,心想确实火柴还有它存在的必要,并没到淘汰的地步,心想这话怎么和屁有着同一个命运,一放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了。
尤美接着又说:"这也正如古典诗歌一样,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想写旧体诗的,只是才力不逮罢了。写旧体诗有很多的约束,用韵时要严格符合规范,这些人本身就没有好的国学基础,哪能去踏实地掌握古典诗的写法?所以当代真正能写旧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而年轻的一代又都受'五四'以后传入中国的新诗影响,觉得新诗歌可以替代旧诗--所以别看表面只是提倡新诗和旧诗,其实是重西方还是尊传统的区别。我这里不想说孰优孰劣,我只想说,哪一天国外把李白和杜甫不算作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诗人了,那古典诗确实可以淘汰了,我举双手赞成。哪一天还把中国古典诗看做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那么我们哪一天学古典诗都不能算过时。"
掌声又是如潮,那个拿火柴作喻的人无话可说,以香蕉掩嘴,再也吐不出争辩的"妙喻",仿佛这个比喻是他惟一的秘密武器,好比嗡嗡的蜜蜂,有也只有一招,蜇完人就死,断无持续的可能,他的才力由此可见。尤美本也不想说这番话,但是那"蜜蜂"咄咄逼人的样子实在看不下去。谢娴静听完,也夸尤美说得好。
很快,时间也过了两小时,朗诵会结束了。马克过来对沈周说,能否请尤美谢娴静两位一起吃午饭,只是尤美和谢娴静觉得很累了,谢过了马克,直接回到主校区。路上尤美问谢娴静刚才的英语诗真是自己写的么,怎么写得这么好,记得还这么牢。谢娴静知道尤美也上当了,只跟她道出了内情。
谢娴静笑着说:"第一句是颇普在《论批评》的一首长诗中的句子,意思是'当西风轻轻吹,声调应渐渐低柔,平川也应该更平静地流淌'。第二句是王尔德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里的一句台词,意思是'一生中我恨不得能忘却那一刻,为何现在会记起呢?'第三句是英国诗人Kipling的诗,意思是'东是东,西是西,东西自古不相期'。最后一句是华兹华斯《西敏斯特桥上赋》--就是ComposeduponWestminsterBridge里的句子,意思是'只有这欣欣自流水'的意思,这些都是我看书时记得的句子,四句合在一起,并不妨碍逻辑,他们居然一句也没听出来。我根本就不会写诗,看来他们的水平也假得很,呵呵,瞒天过海啦。"说完做了一个鬼脸。
尤美听得忍不住大笑,连声说谢娴静有一套,真是服了她了。
回到食堂,她们一起买了午饭,正坐下吃饭时,谢娴静发现食堂里悬挂的电视闪过一个镜头。谢娴静惊呆了,怎么刚才里面的人特别像尤美,而且画面闪过去的时候,谢娴静正好看见那个女模特也叫什么美,于是对尤美说:"小美,刚才电视里做洗发水广告的女生怎么这么像你啊?"尤美笑着说:"那就是我啊。"
谢娴静以为她在开玩笑,对尤美说:"开玩笑了吧,有句话怎么说的'说你胖你还真喘'啊。"
尤美说:"呵呵,真的是我,那是我在复旦本科毕业前一个广告公司找我拍的。"
谢娴静还是不相信,等着下一次穿插广告。现在的电视节目,可能就差《新闻联播》中途不穿插广告了,刚才是个娱乐新闻的节目,广告十分钟插播一回,谢娴静仔细一看,左下角广告模特的署名正是"尤美",而且脸型、长发和说台词的声音,和眼前的尤美一模一样。
谢娴静惊喜得要命,差点叫出来,心想怪不得上午参加朗诵会的时候,从他们的眼球中好像有种似曾相识的眼神呢,估计他们也是在电视里见过而一时想不起了。谢娴静让尤美一定要把这段经历对自己讲讲。
尤美让谢娴静回宿舍再对她说。其实尤美不想对金大同学提起这段经历的原因就是自己还是忘不掉汤铭新,现在对汤铭新的感觉稍微好了些,伤口长上了疤,这愈合的疤又好比是块老茧,皮质厚了,也就麻木了。在路上,尤美对谢娴静说的只是一个杭州的老乡正好在广告公司做总经理,所以起用了她,尤美已不愿意把这些往事重提。蓝璐也知道尤美的事后,激动不已,直说怪不得第一天刚进宿舍时就觉得尤美好像在哪见过。一传十十传百,尤美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事,男生兴奋得要命,在他们朋友之间也常提起班里有个拍过广告的杭州大美女。这事连刘文正后来都有所耳闻,直说这届班里确实人才济济。
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无论幼儿园还是研究生。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尤美班级的同学见着临班的学生去了皖南旅行,心里痒得仿佛长了癣。这春天的旅行文雅着说是踏春,俗气的说是春游。没有不想春游的学生,只有不许春游的学校,但是基本上没有学校能制止住学生外出踏青的心思。金大是属于比较开明的学校,本来对学生春游的事挺提倡的,不过一城市的高中学生外出踏青时,车倾人翻,惊动了教育部,金大对学生出游的提倡变成了不鼓励也不压制,只是让学生注意安全。这下学生都想起了班长赵诚明,想让他去和老师协商出游的事,赵诚明即以某学校翻车的事来说明利害,同学都背地里说这个山东人不够意思,"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大葱"。赵诚明的耳朵比德国黑背还灵,知道同学对他已经极度不满,半夜一想,万一官逼民反,自己不有"大权"旁落的可能么?吓出一声冷汗,第二天就主动对同学说要去和老师协商协商春游的事,不料副班长早已和老师协商过,抢了他的头功,老师已经同意。赵诚明心里一阵嫉恨,觉得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决定以后得防着点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