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龙卧紫禁城   》 第28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8)      李涛 Li Tao    姜晓东 Jiang Xiaodong

  钱太后身处的环境已经越来越艰难,周太后与明宪宗已经结成同盟。很快周太后的兄长与父亲分别被宪宗晋封为"庆云伯"和"庆云侯",而钱太后家族的唯一血脉钱雄却一无所获。钱氏家族是否封官加爵对于钱太后来说并不重要,她所希望的是明宪宗能用舒缓的心情对待自己,毕竟在他的身上能依稀看到丈夫的身影。怀着对丈夫的思念,钱太后于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郁郁而终,与其在相思与苦闷中度日如年,倒不如痛快地解脱。
  周太后的恨意并没有随着钱太后的离开而释怀,而是更加逼仄。当初大臣们担心的合葬之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明英宗将其全部的感情都投注在了钱太后身上,周太后绝不允许二人死后的灵魂依旧缠绵悱恻,于是要求明宪宗另选一块墓地来安葬钱太后。明宪宗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母亲的抵抗意识,对于母亲提出的要求也尽数无条件答应。大臣始终坚持明英宗的遗诏,不肯对皇帝让步。彭时认为合葬之事早已定好,没什么好商讨的,其他大臣也都声声应和。明宪宗见大臣们铁板一块,不肯松口,只能中断商讨。接连的几天,彭时等众臣不等皇帝张口,就立即表示反对,然后拼命为明宪宗戴上孝义的高帽。无奈之下,明宪宗只好跟大臣们实话实说,他担心钱太后入葬,就令周太后失去了与先帝合葬的机会。
  彭时总算是听到了皇帝的心声,找到症结,也就好对症下药了。他劝谏皇帝,要成全孝义之名,就不能不合乎礼仪。其他大臣也都纷纷表示,不让钱太后葬,定会损害皇上德名,孝顺之道贵在守大义,而不是守长辈一时之命。
  明宪宗处在夹缝之中,左右为难:不听亲生母亲的话,是为不孝;违背先帝遗诏,是为不孝。彭时知道皇帝的苦衷,于是建议将钱太后葬于先帝之左,将右位空置以等待周太后千秋万岁之后。这个建议曾经不了了之,大臣们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重蹈覆辙。彭时、商辂、刘定之联名上书,表示让钱太后与先帝合葬,既能成全二人夫妇之伦,又体现了皇帝对嫡母的孝义,两全其美。倘若将钱太后葬于他处,这与祖制不合。当年,汉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而与先帝合葬的是吕后。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太庙的仍然是刘后。如今如果陵庙与祖制不合,恐怕会遭人非议。
  这个方案,周太后当初没有答应,现在仍不可能答应。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明宪宗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能将这个疏章甩给了廷臣商议。原以为群臣能体谅自己的廉孝之心,帮助自己来对抗彭时等辅臣的倡议。没想到,群臣很一致,不过不是反对,而是支持。在礼部尚书与吏部尚书的带领下,一共99位朝臣表示支持彭时等人的倡议。明宪宗彻底没了对策,现在整个朝廷都在与周太后作对,自己偏倚哪边都不对。手足无措的明宪宗只好苦苦央求群臣,让他们理解自己的苦衷,母亲一直不同意,如果强行实施,自己就是不孝。一群大臣竟然能把皇帝逼得如此狼狈,也算是封建朝制中的一大亮点。
  明宪宗只考虑到违背母亲意愿是不孝,他却忘了钱皇后在众臣心中备受尊敬的地位。看到明宪宗优柔寡断,大臣们只好用更加激烈的方式来逼皇帝做决定。一夜之间,皇帝的案头就摆放着由四百多名大臣联名为钱皇后请命的疏章。然而周太后并没有顾及到儿子的处境,不管大臣们怎么说,都不改变为钱太后另觅葬地的谕旨。如此看来,周太后与钱太后相比,实在相距甚远,钱太后是万万不能让自己的儿子陷于这两难境地的。
  无论是哪个朝代,大臣们只要团结起来,就可以撼动整个朝政。他们潜在的团结力量一旦爆发,连皇帝都要畏惧几分。周太后固执,宪宗帝为难,大臣们索性将这场争斗推向高潮。几天之后,早朝刚毕,给事中魏元偕同僚39人,御史康允韶偕同僚41人,就集体跪于文华门外号啕大哭,这80位大臣哭得皇帝与周太后心烦意乱。
  皇帝几次下令命他们退去,可是群臣坚持不肯离开,边哭边要求皇帝下旨将钱太后与先帝合葬,否则绝不离开。大臣们在太阳下一跪就跪了几个时辰,很多人体力不支昏死过去,但这丝毫不影响群臣士气。周太后这才害怕,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明宪宗早就顶不住了,就等着母亲松口。这些固执的大臣用几十倍的压力逼得周太后与明宪宗妥协,为钱太后争得了公平。农历七月,宪宗封嫡母钱太后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并将神位入太庙,与明英宗并列在一起。同时宣布钱太后将于九月与明英宗合葬裕陵。大臣们兴冲冲地以为自己获得了胜利,哪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周太后的固执超出了群臣的预料,她明着不能达到目的,只好暗做手脚。
  在为英宗建陵的时候,由于当时周太后的阻挠没有预留皇后合葬的位置,因此只能为钱太后与周太后重新营建墓穴,然后从地下打出隧道与英宗墓室连通。然而负责修建墓穴的太监受到周太后的懿旨,将钱太后墓穴通往英宗墓室的隧道挖错,使两个墓室之间相差了几丈,而且还在中途把隧道堵住,而周太后的墓穴隧道却畅通无阻,宽敞笔直。不仅如此,就连在奉先殿的历代帝后神位中,钱太后的神位都被禁止放在英宗旁边。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四月,周太后上尊号为"仁寿皇太后"。孝宗皇帝即位,周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周太皇太后寿终正寝,谥号"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明孝宗朱佑樘亦是位贤孝之君,为了感谢祖母的养育之恩,将其与明英宗合葬裕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明宪宗用整个天下来孝敬自己的母亲,不惜与群臣对峙,然而这一切在周太后亡故之后还能留下什么。
  明孝宗在检阅裕陵地图的时候,才发现钱皇后的隧道被堵。他知道祖母与钱太后之间的争执与冲突,所以并没有像父亲一样选择了没有原则的孝。他打算将钱太后的隧道打通,并将祖母的牌位画像和自己母亲纪太后的牌位画像一起供于奉慈殿,而没有将其与明英宗共太庙。周太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生前处心积虑计划好的事情,竟被自己最疼爱的孙儿破坏了。尽管钱太后的墓穴隧道因风水方位问题最终没能打通,而周太后也实现了与英宗合葬的愿望,但她终究没能与英宗一起共食子孙香火。
  明英宗生前受尽劫难,死后仍不能与挚爱共眠。夕阳下的紫禁城依然庄严绚丽,里边的人依然在为了权力耗费人生,一段接着一段的辉煌与悲凉频繁上演。而在紫禁城的另一端,明英宗的亡灵仍旧在寻找爱人的灵魂,他始终没有明白,爱情在紫禁城中永远都有一墙之隔。无论怎么努力,纯洁的情感也会被无休止的尔虞我诈破坏。而周太后,用尽一生登上了后宫之首,可是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该如何释怀?日出日落,紫禁城日复一日地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之戏,又有谁听得到从那一端传来的低声叹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1)
第3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2)第4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3)
第5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4)第6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5)
第7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6)第8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7)
第9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8)第10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第1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2)
第1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3)第1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4)
第15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5)第16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6)
第17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7)第18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8)
第19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9)第20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0)
第2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1)第2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2)
第2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3)第2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