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抱樸子內篇校釋   》 葛洪撰述書目表      王明 Wang Ming    葛洪 Ge Hong

   抱樸子內篇二十捲 抱樸子內篇序。抱樸子外篇自敘。隋志作二十一捲。今存。
   抱樸子外篇五十捲 自敘。隋志作三十捲,並雲梁有五十一捲。今存。
   碑頌詩賦百捲 自敘。晉書本傳頌作誄。仙苑編珠引陳馬樞道學傳同。
   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捲 自敘。本傳作檄移章表。
   神仙傳十捲 自敘。本傳。今存。
   隱逸傳十捲 自敘。本傳。
   兵事方伎短雜奇要三百一十捲 自敘。本傳作方伎雜事。
   金匱藥方一百捲 本傳。
   玉函方一百捲 抱樸子雜應篇。疑即前金匱藥方。
   肘後要急方四捲 本傳。雜應篇作救卒方三捲。隋志作肘後方六捲。舊唐志作肘後救卒方四捲。四庫全書目錄作肘後備急方八捲。今存。道藏正一部肘後備急方八捲,誤題作葛仙翁。
   神仙服食藥方十捲 隋志。
   太清神仙服食經五捲 新唐志。
   服食方四捲 唐釋法琳辨正論捲九。
   玉函煎方五捲 隋志。
   黑發酒方一捲 崇文總目。通志略。
   渾天論 晉書天文志。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簡稱補晉志)
   幕阜山記一捲 補晉志。
   潮說 補晉志。略見於外篇佚文。
   兵法孤虛月時秘要法一捲 新唐志。
   陰符十德經一捲 新唐志。
   抱樸子軍術 補晉志。雲此外篇中佚篇也,嚴可均全晉文輯得四十二條。今別錄其目。
   金木萬靈訣一捲 宋志通志略。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蓋刪改金丹篇而成。
   太清玉碑子一捲 宋志。葛洪與鄭思遠問答。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
   大丹問答一捲 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
   還丹肘後訣三捲 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
   四傢要訣一捲 通志略。集劉嚮、陵陽子、抱樸子、狐剛子所記煉丹事。
   抱樸子養生論一捲 宋志。今存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稚川真人校證術一捲 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
   神仙金汋經三捲 通志略不着撰人。今存道藏洞神部衆術類。
  嚴可均曰:抱樸子養生論,前半即地真篇也,後半與極言篇相輔。稚川真人校證術是後人所演。神仙金汋經三捲,其中下二捲,即金丹篇也。見鐵橋漫稿捲六代繼蓮龕為抱樸子敘。孫詒讓札移十抱樸子微旨條雲:金汋經,晉宋間人依傅抱樸子假托為之。
   要用字苑一捲 舊唐志。顔氏傢訓書證篇作字苑。馬國翰有輯佚本。
   史記鈔十四捲 新唐志。
   漢書鈔三十捲 隋志。
   後漢書鈔三十捲 舊唐志。
   良吏傳十捲 本傳。
   集異傳十捲 本傳。
   西京雜記六捲 舊唐志。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子部十二雲:舊本或題漢劉歆撰,或題晉葛洪撰,實則梁吳均撰。但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子部七考定為葛洪作。今存。
   漢武內傳一捲 隋志不着撰人。文廷式補晉志雲:日本見在書目題葛洪,今從之。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子部七考定為晉葛洪撰。今存道藏洞真部記傳類。
   老子道德經序訣二捲 舊唐志。
   修撰莊子十七捲 釋法琳辨正論。補晉志。
   喪服變除一捲 隋志。
   遁甲肘後立成囊中秘一捲 隋志。登涉篇作囊中立成。
   遁甲返覆圖一捲 隋志。
   遯甲要用四捲 隋志。
   遯甲秘要一捲 隋志。
   遯甲要一捲 隋志。
   三元遁甲圖三捲 舊唐志。
   龜决二捲 隋志。
   周易雜占十捲 隋志。
   抱樸君書 隋志集部。
   序房內秘術一捲 隋志稱葛氏撰。新唐志。或即葛洪。
    太一真君固命歌一捲 宋志。
   抱樸子別旨一篇 通志略。今存道藏太清部。蓋後人掇輯吐納導引之訣而成,殆與胎息術相類。
   胎息要訣一捲 通志略。
   胎息術一捲 補晉志。
   郭文傳 補晉志。明案: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與葛洪同時亦遭世亂而隱者。先洪卒。見晉書隱逸本傳。
   五金竜虎歌一捲 崇文總目。
   五嶽真形圖文一捲 崇文總目。
   老子戒經一捲 通志略。
   關中記一捲 宋志。玉海引中興書目。
   馬陰二君內傳一捲 宋志。
   隱淪雜訣一捲 宋志。明案抱樸子雜應篇答問隱淪之道,或為雜訣之所本。
   元始上真衆仙記一捲 宋志。今存道藏洞真部譜籙類。劉師培讀道藏記雲:此書“次行題葛洪枕中記五字,中志各仙官位號及治所,即今所傳枕中記也”。明案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另有枕中記一捲,言養生接命之術,與衆仙記內容迥異。通志略著錄唐孫思邈枕中記一捲,未知孰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枕中書一捲,舊本題晉葛洪撰。考隋、唐、宋蓺文志但有墨子枕中記及枕中素書,而無葛洪枕中書。此本(枕中書)一名元始上真衆仙記。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捲十九謂枕中書提到許穆與許玉斧,而洪當長於穆,許玉斧更其後輩,二人之去世,洪皆不及見,安得取而着之書中。是枕中書(上真衆仙記)之“不出於(葛)洪亦明矣”。餘先生之說是。
   抱樸子玉策記 補晉志。
  明案此蓋抱樸子引玉策記,非葛洪所撰之玉策記也。徐堅初學記捲二十九狐第十三條引抱樸子玉策記曰:“狐及狸狼,皆壽八百歲,滿三百歲暫變為人形”。正是抱樸子對俗篇引玉策記之語(參校敦煌殘捲文字)。遐覽篇已著錄玉策記一捲,足徵葛洪曾見其書。而初學記始誤以玉策記屬抱樸子。嚴可均鐵橋漫稿捲六雲此記恐後人依托之書。亦不確。餘意並非後人有意假托,實乃唐人徐堅輩誤題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抱樸子內篇捲之一暢玄抱樸子內篇捲之二論仙抱樸子內篇捲之三對俗抱樸子內篇捲之四金丹
抱樸子內篇捲之五至理抱樸子內篇捲之六微旨抱樸子內篇捲之七塞難抱樸子內篇捲之八釋滯
抱樸子內篇捲之九道意抱樸子內篇捲之十明本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一仙藥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二辨問
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三極言抱樸子內篇捲之十四勤求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五雜應抱樸子內篇捲之十六黃白
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七登涉抱樸子內篇捲之十八地真抱樸子內篇捲之十九遐覽抱樸子內篇捲之二十袪惑
抱樸子內篇佚文抱樸子內篇序抱樸子外篇自敘晉書葛洪傳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