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移居臺灣的九大師 》
第28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8)
師永剛 Shi Yonggang
他也說,五四運動核心關註在於"外爭國權",打倒帝國主義,"內除國賊",打倒軍閥勢力;標榜科學、民主,因此是中國的啓蒙運動。他也提出五四運動的三階段論:認為五四第一階段是文學革命,推行白話文;第二階段是新文化運動,解放人民思想;第三階段則是愛國運動。
羅傢倫指出,五四遊行當天,雖然攻進曹汝霖住宅,毆打章宗祥,二十三名學生被捕後獲釋,畢竟屬於小規模衝突。也是因為愛國學生覺得,和約問題並未解决,親日政客也未打倒,必需再接再厲,纔有六三繼續遊行示威,北洋軍閥逮捕千餘遊行群衆,引發全國公憤,上海、天津等地陸續響應罷課、罷市,阻止巴黎和約簽字,讓親日政客下臺免職,纔初步達到愛國運動的目標。
為聲援羅傢倫,國民黨多次邀鬍適回國講學,鬍適說,五四就是青年的愛國運動,強調自由思想,抵製教條主義、刻板主義。
面對中共提出陳獨秀"文學革命論"帶領五四之前文學革命思潮,李大釗帶動學生共産主義信仰與行動的宣傳戰,乃至於魯迅等人在文學創作上的衝鋒效果;國民黨政府被迫必須肯定鬍適等人的歷史定位與發展新文學、新文化的努力,方能與對岸相抗衡,解决五四是否是由共産黨領導的重大問題。所以鬍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以及文學解放的觀點,被國民黨重新賦予極高的評價。
事實上,傅斯年、羅傢倫等人雖然發動並參與五四學生遊行,被當作五四精神導師的鬍適,卻是徹徹底底反對罷課抗爭的"復課派",他一度批判學生用罷課作武器是"下下策、不經濟",讓原先新文學運動的思想運動,意外觸發了政治運動。受到鬍適的影響,傅斯年、羅傢倫、段錫朋等人在五四後迅速退出抗爭,羅傢倫甚至批評,繼續發動罷課是"失敗、無聊",力主大學生應該把精力放在校園學術、西方科學新知的研究上,避免介入社會運動。因此《新潮》這種轉嚮探索西方現代科學,衹鑽研學問,不問外事的退縮、保守態度,長期以來遭左派與共黨人士嚴厲質疑批判。
在這場兩岸的五四定位論戰中,羅傢倫的角色不過局限於協助蔣介石在五四主導權之爭上,爭取發言地位罷了。反倒是與鬍適的密切關係,使羅傢倫成了為蔣介石傳話、拉攏鬍適的重要人物。1951年間,《自由中國》與國民黨、兩蔣因"政府不能入民於罪"一文發生摩擦,幾乎到逮捕、查禁的地步,羅傢倫曾銜命赴美與鬍適溝通,勸說鬍適不要繼續擔任《自由中國》發行人。
精神透支過世 書畫珍品捐贈故宮
1967年,記憶力急遽衰退,身體轉趨虛弱,畢生相信科學的羅傢倫,雖然無法接受腦功能衰退的診斷結果,以及需要更多時間休養的醫師建議,無可奈何下還是决定退休,於山明水秀的臺北外雙溪靜養。國史館館長由復旦公學的同學黃季陸取代,黨史會職務也在年底一並移交黃季陸;中國筆會會長則在次年交給林語堂。
不過羅傢倫退休後健康不見好轉,幾近神智不清,友人形容,嚮來精明的羅傢倫連盆栽與畫作都無法分辨,幾乎整天在病床上度過。
1969年12月25日,羅傢倫因肺炎、血管硬化並發,病逝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年七十二歲。一生重要著作有《科學與玄學》、《新人生觀》、《文化教育與青年》、《新民族觀》等。
羅傢倫葬於臺北陽明山第一公墓十二區,墓道正面刻有蔣介石所題"學淵績懋"輓詞,傢屬與學生並將羅傢倫於1934年親筆所書的"玉門出塞"歌詞刻在墓旁石碑上,以為紀念。
羅傢倫生前與張群、王世傑等約定,願將個人收藏的明末書畫捐贈臺北故宮,1976年3月,羅傢倫遺孀張維楨在美國托國民政府駐紐約總領事夏功權,將八大山人《山水軸》、石濤《自寫種鬆圖小照捲》、《詩畫捨裝捲》、石溪《岩穴棲真軸面壁圖軸》攜回臺,贈送故宮博物院。其中《詩畫捨裝捲》中的《海宴河清册》最珍貴,這是石濤為康熙南巡特別進禦的珍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1949年後的背影 | 第2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 | 第3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2) | 第4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3) | 第5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4) | 第6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5) | 第7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6) | 第8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7) | 第9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8) | 第10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9) | 第11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0) | 第12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1) | 第13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2) | 第14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3) | 第15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4) | 第16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5) | 第17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6) | 第18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7) | 第19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8) | 第20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9) | 第21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1) | 第22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2) | 第23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3) | 第24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