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28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7)      彭林 Peng Lin

  鄉射禮所藴涵的人文精神非常豐富。比方說,要取得比賽的勝利,首先要外體直、內志正,儒傢的禮儀教育,特別強調形體和心志的正直,在這裏儒傢巧妙地把比賽時候的形體要求與道德要求融會在一起。其次,既是比賽,就會有競爭。鄉射禮提醒射手,要尊重競爭對手,彼此在人格上要互相尊重,當雙方拿了箭上堂,要互相謙讓,請對方先走。上堂的臺階比較狹窄,衹能走一個人,那麽先上去的人要等後來的人。射完了下堂,兩個人還是要彼此謙讓,請對方先走。下堂之後,遇到下面一對正要上堂的選手,彼此要作揖致意。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說,君子是不會與人作無謂的爭鬥的,如果一定要與人爭高下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吧!不過這種競爭,是與對手揖讓着上堂,比完了下來一起飲酒,這種競爭是君子之爭。我們古代這種君子之爭的風氣影響了整個東亞,不管是蒙古、朝鮮還是日本,都受到了這種體育精神的影響,摔交、相撲、跆拳道,選手上場都會互相行禮,這是西方人所沒有的。第三,既然是比賽,就一定會有贏和輸,鄉射禮要求選手正確對待失敗,要做到“發而不中,反求諸己”,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第四,單純的射箭比賽,衹是比力氣和技巧,那樣容易導致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鄉射禮要求射手按照音樂的節奏發射,這就要求身心有高度的和諧。第五,射箭時,要把靶子當作你的道德標準來瞄準。《禮記》上說,你是一個為君的嗎?你是一個為父的嗎?那麽,你在瞄準靶心時,就要想想自己的德行是否像一個君王、是否像一個父親?把我的精氣神等所有的東西都體驗到。這是一種存問和反思的功夫,不可以缺少的。發而不中,也要從自己的修為上找找原因。
  可見,我們的鄉射禮已經從普通的射箭比賽,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鄉射禮傳到朝鮮、日本之後,被稱為“弓道”,就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射箭,還有一種道德體驗在裏面。韓國人的“弓道”
  鄉射禮要求人們註重體魄和心性的統一與和諧,這種體育教化已經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我們古代講人的身心和體魄要和諧,體魄與人格並重。其實你僅是練箭也可以射中,但你這個人腦子是空的,這就不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原則。這就是為什麽你是水利係的、他是機械係的、我是工程物理係的,我們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外,還要學人文,還要學體育。人要全面發展。所以我覺得,我們古代不僅有體育精神,而且要比古希臘“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來得深刻,不知大傢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在中國古代,經過儒傢的改造,鄉射禮被註入了諸多的人文內涵,要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不能不瞭解的。
  孔子用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來教學生,其中的“射”,往往有人解釋成軍事教育的,甚至有人用它來討論孔子的軍事思想的。從上面的介紹大傢可以知道,那是一種對孔子的誤讀。為了證明我的看法,我們還可舉出一個例子。《禮記》上說,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在矍相之圃射箭,前往觀看的人很多,像墻一樣在外面團團圍住。孔子的學生“引而不發”,做出非常優雅的姿勢。許多人看了很羨慕,都想進去試試身手。於是,孔子就叫他的學生到門口宣佈:“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得入內!”賁軍之將,就是打敗仗的將軍;亡國之大夫,是對國傢滅亡負有責任的官員;為人後者,是指為了蠅頭小利,去做人傢幹兒子的人。除了這三種人,其他的人都可以進去射箭。比賽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孔子就讓學生提出新的道德要求,衹有符合條件的人才能進入下一輪。所以到最後一輪的時候,人幾乎都跑光了。所以說,射禮不是教人學習打仗的。
  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鄉射禮的精神已經成為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