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鬼哭      蒲鬆齡 Pu Songling

  謝遷之變[1],宦第皆為賊窟。王學使七襄之宅[2],盜聚尤衆。城破兵入,掃蕩群醜,屍填墀,血至充門而流。公入城,扛屍滌血而居。往往白晝見鬼;夜則床下燐飛[3],墻角鬼哭。
  一日,王生皞迪[4]寄宿公傢,聞床底小聲連呼:“皞迪!皞迪!”已而聲漸大,曰:“我死得苦!”因哭,滿庭皆哭。公聞,仗劍而入,大言曰:“汝不識我王學院耶[5]?”但聞百聲嗤嗤,笑之以鼻。公於是設水陸道場[6],命釋道懺度之。夜拋鬼飯,則見粦火營營[7],隨地皆出。先是,閽人王姓者疾篤[8],昏不知人者數日矣。是夕,忽欠伸若醒。婦以食進。王曰:“適主人不知何事,施飯於庭,我亦隨衆啗噉[9].食已方歸,故不譏耳。”
  由此鬼怪遂絶。豈鈸饒鐘鼓[10],焰口瑜伽[11],果有益耶?
  異史氏曰:“邪怪之物,惟德可以已之[12].當陷城之時,王公勢正烜赫,聞聲者皆股慄[13];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今終耶?普告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猶不可以嚇鬼,願無出鬼面以嚇人也!”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謝遷之變:指順治初年謝遷領導的一次農民起義。謝遷,山東高苑(今屬高青縣)人,順治三年(1646)鼕率衆起事,曾攻陷高苑、長山、新城、淄川諸縣。其據淄川縣城,在順治四年六月。旋遭官兵圍剿,血戰兩月,最後失敗。事見乾隆《高苑縣志·災祥》、乾隆《淄川縣志·兵事》、光緒《山東通志·兵防志·國朝兵事》。
  [2]王七襄,王昌胤(清代避雍正諱,改書昌、昌印、昌允),字七襄,一字雪園,山東淄川人。明崇禎九年丙子(1636)科舉人,十年丁醜科進士清初官至提督北直學政。傳見乾隆《淄川縣志》。又,後文謂其“不令終”,所指事狀待考。
  [3]燐飛,燐火飄動。《淮南子·汜論訓》:“久血為燐。”《說文解字》:“兵死及牛馬之血為燐(燐)。”燐火,俗稱鬼火。
  [4]王生嗥迪:事跡未詳。
  [5]“汝不識”句,據記載,王昌胤曾兩任學政。第一次,以福建道御史差順天學政在順治四年二月,次年罷,見《清代職官年表·學政年表》。第二次,以監察御史提督北直學政在順治七年,亦於次年離任,見《清秘述聞·學政類》。上文既說“公入城,扛屍滌血而居”,應是初罷順天學政傢居時事。
  [6]水陸道場,原為佛教舉行的一種時間較長、規模較大的法會;誦經設齋,禮佛拜懺,以飲食供品追薦亡靈。為超度一切水陸亡魂而設,故稱水陸道場。相傳始自梁武帝蕭衍。後世民間舉行此類法會常設僧道兩部,故下文雲“命僧道懺度之”。
  [7]營營:往來飛動的樣子。
  [8]疾篤:病重。
  [9]啗噉(dàn—dàn但但):二字音義並同,吃。
  [10]鈸(bō撥)鐃(náo撓)鐘鼓:法會上僧衆所用的四種法器。鈸、鐃是銅製打擊樂,各兩片,圓形,中間隆起有孔,穿以革帶,對擊作響;大的叫鐃,小的叫鈸。
  [11]焰口瑜伽(qié茄):指招僧衆作佛事,以超度亡魂。焰口,佛經
  中餓鬼名。密宗對餓鬼施食超度的儀式,稱為“放焰口”。瑜伽,指瑜伽僧,即密宗僧侶。密宗僧侶常受請為人念經作法事,故又被稱為應赴僧。瑜伽,梵語,與物相應之義。相應之義有五(境、行、理、果、機),密宗取行相應之義,認為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心觀佛尊,這能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12]“惟德”句:衹有憑藉崇高的德行,才能消除邪怪之物。已,去,消除。
  [13]股慄,雙腿抖戰,極端畏懼。慄,通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