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圓通的人際關係 》
一表人才(1)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中國人從小就被培養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的意識,中國人的一切都是從人際關係開始的。成功的人際關係,是中國人共同的願望。中國人普遍相信一條定律:在傢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的意思,當然是 “依靠關係”。於是靠得住或靠不住,便成為中國人十分重視的變量。靠不靠得住,必須經過比較長時間的考驗。而朋友衆多,選擇靠得住的朋友的幾率也比較大。中國人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便是希望廣泛地結交朋友,然後從中尋找知己。就算不能成為知己,朋友也總比陌生人要好得多。
很多人用其一生來尋覓若幹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知己,以期成大功、立大業。如果說中國人一生都在努力建立靠得住的關係,大概並不為過。伯牙、子期雖然譜寫了《高山流水》的千古絶唱,但在現代社會,像伯牙這樣的人卻不值得推崇。知己難逢,我們最好擴大交友的範圍,然後由疏而親,由淺及深,在衆多的朋友中尋覓知己。
為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慶幸的是,中國人善於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人際關係的建立技巧可以簡化為十大要領,分別是一表人才、兩套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遊、六出祁山、七術打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這十個要領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要訣,缺一不可,必須合理應用,以確保成效。十大要領通俗易懂,學會以後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要領雖然衹有十個,但內涵豐富,不可局限於字面上的意思。按照這十點去做,基本不會産生太大的衝突。
十個要領可以歸納成五個方面:人際關係的起點、人際關係的媒介、人際關係的交往、人際關係的技巧、人際關係的修養。這五個方面,中國人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即一陰一陽之為道。這十個要點就是道,歸納成的五個方面都是一陰一陽、兩兩相對的,例如,一表人才是指先天的,兩套西裝是指後天的。
一表人才
一表人才有三個重要的含義:第一,一表人才通常叫做第一印象。當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會對他有個初步的印象,這就是第一印象。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用第一印象來論斷一個人,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因為外表看起來很忠厚的人,內心可能非常陰險;外表看起來很聰明的人,實際上很可能是個草包。外表不能夠代表人的全部,有很多人就吃過這個虧,衹憑第一印象判斷別人,這種做法太武斷了。
第二,很多人都會憑第一印象來論斷你。這就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你不要犯這個錯誤,但是你無法禁止別人犯這個錯誤。太多的人都是憑第一印象來决定他喜不喜歡你,甚至很多年輕人憑第一印象來找自己的終身伴侶,即所謂的一見鐘情,結婚後纔發現彼此根本不適合,結果衹能草草結束婚姻。
第三,外表有利也有弊。並不是說人長成什麽樣,就一定有什麽樣的成就。人的臉孔是經常改變的,這是自然的轉變,而不是要做整容手術。所謂相隨心轉,就是說心在改變,相貌就跟着改變。所以你跟別人見面時,不要再講這種老話:“好久不見,你一點都沒有變。”這是駡人傢不長進。從生理的角度講,人體一直在進行新陳代謝,經過一個周期,人體的大部分細胞都會更新,所以人時時刻刻都在變。
不要以貌取人
我們都知道,不要以第一印象來論斷別人,因為人不可貌相。一眼就要看穿別人,實在非常不可靠。但是,別人常常以第一印象來論斷我們,往往在第一次見面時,就表現出欣賞或不屑的樣子。
人際關係與人的長相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不是說人長得漂亮,人際關係就好,人長得醜,人際關係就差。但不可否認,有人靠長相,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占了很大的便宜,同時也有人因長相吃了很大的虧。舉個例子,在《三國演義》中,最出色、最具傳奇色彩的恐怕要屬諸葛亮了。但不要忘了,當時還有一個與諸葛亮齊名的人,就是龐統,“伏竜、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可以說二人的實力差不多。可是二人的際遇卻大不相同:劉備三顧茅廬,纔請得諸葛亮出山,並奉諸葛亮為軍師,以師禮待之。而龐統雖然巧獻連環計,幫了劉備一個大忙,卻需要拿着諸葛亮的薦書去謀個一官半職,最後劉備衹派他當個耒陽縣令,要不是張飛誤打誤撞,使龐統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估計他一輩子就是“縣太爺”的命了。諸葛亮成為蜀國的丞相,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龐統可以說寸功未立,就慘死於落鳳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
|
|
引言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1) | 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2) | 人際關係需要倫理道德規範 | 首先要瞭解中國人的特性 | 聽話不如“看”話 | “隨便”並不隨便 | 不反對並非贊成 | 先弄清對方是誰 | 小心纔不會上當 | 凡事都追求合理 | 圓通而不圓滑 | 遇事先求自保(1) | 遇事先求自保(2) | 就怕吃虧上當 | 衹愛占小便宜 | 自私又愛面子 | 正視自己 | 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 | 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 | 善待他人 | 待人需要誠心 | 待人需要友善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