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批評於丹 》
第2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8)
李悅 Li Yue
於丹也許不知道她所說的法,其實就是建立在對“私利”的認可的基礎上,國傢也不過是保障“私利”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種組織形式。
為什麽謀取私利就是小人呢?
為什麽不能維護個人既得利益呢?
為什麽一個人不能惦記自己傢的事情?
為什麽不能算計着自傢的衣食住行?
為什麽一個人的心就不能拘囿在一點點利益上?
正當的獲得個人物質利益並努力維護個人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有什麽不好?
於丹的價值觀衹能令“大衆讀者”無所適從,不看她的書,“大衆讀者”還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麽,看了她的書就莫明其妙不知何為了!
於丹的概念的混亂,也反映出其價值體係的混亂。她衹有一個價值是明確的,那就是動員我們每一個人都“回到內心”。這正反映出於丹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觀。
從職業上來看,易中天和於丹都是大學教授,該算是知識分子了。知識分子該有一種為真理和學術獻身的精神,擔當起對這個時代和後代的教化工作,從這項重要的工作中産生出未來各代人的道路。然而他們的作品不但沒有追求真理和學術品格,反而散發着強烈的有毒的思想。我擔心被他們教化後的“大衆讀者”衹能與真理背道而弛,未來各代人也衹能因中毒而走上思想的邪路。
如今各種媒體對易中天與於丹二教授的包裝與炒作,並沒有正確的人文追求,衹是形成一種製作運動,造成一種文化的墮落與戕害。將“不斷強化媒體為受衆着想的服務意識”(央視《百傢講壇》的宣傳用語)誇大到不適當的位置,就成為了一種泛化了的絶對尺度。從而造成真正的文化精神的缺席,其後果是嚴重的。所以在於丹教授出了這樣一本書之後,我還擔心她的《莊子》心得,又會散出怎樣的毒素。當一個知識分子喪失了文化恥辱感之後,其作品和演講都是十分恐怖的。
在文章結尾處還應該嚮大衆讀者交待一下我對儒傢文化的看法。
由孔子創建的儒傢文化,並不是像西方哲學家所說的衹是一種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學、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教育、法律於一身的係統的思想體係,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期所形成的最為發達的學說體係。儒傢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它曾經為社會的進步起過重要推動作用。
進入現代以來,儒傢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文化的衝擊,其在人類文化上的先進性和發達日益減弱,失去影響力。但它並不會消失,而是與異文化碰撞之後,以官僚資本主義的形式存活下來,成為中國社會變革與前進的攔路虎。在以“五四”為標志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和李大釗開創了對儒傢文化的批判運動,衹可惜因歷史的原因剛開了頭又煞了尾。新中國成立後,沒能夠對儒傢文化進行深入本質的批判。沒能夠從理論上剔除這種文化的專製主義成分。所以改革開放之後,官僚資本文化(儒傢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數腐敗的公職人員及其子女,以權謀私,倒賣國傢權力,侵吞國有資産,貪污受賄,形成其私有資本,構成了官僚資本主義存活並發揮其社會影響的社會條件。同樣,官僚資本主義也成為了腐敗群體的精神溫床和文化依托。
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儒傢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它衹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創造性轉化。對儒傢文化的批判則是創造性轉化的開始,今後的歷程還是漫長而艱辛的。
於丹這本書的後記為《〈論語〉的溫度》,稱《論語》為“簡單真理”,為“一口奇特的‘嚮病’泉”。她的身心感受着泉水的“略高於體溫”的溫暖,承受着“溫泉的恩惠”,並希望她的大衆讀者也“溫暖地浸潤其中”,還要“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惶”。
不獨有偶,那位曾在央視《百傢講壇》上與於丹同臺獻藝的易中天教授為於丹寫了一個序,名曰: 《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用“色彩”去呼應“小妮子”的“溫度”,可謂“色聯溫和”,頗有些溫馨和諧的審美味道,猛一看去這個世界真是像易教授說的那麽“多彩”了。易教授說他“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於教授就喚來了一位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過上“快樂的生活”的孔子。易教授希望“灰色的孔子”“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衹有溫暖”。於教授就給大衆讀者喚來了一個“略高的體溫,千古恆常”的孔子。對於教授喚來的孔子,易教授當然是歡迎的,那序就是他緻的歡迎詞:“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衆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他還接着用歡迎詞慣用的口氣強調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 | 第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 | 第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3) | 第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4) | 第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5) | 第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6) | 第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7) | 第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8) | 第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9) | 第1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0) | 第1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1) | 第1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2) | 第1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3) | 第1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4) | 第1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5) | 第1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6) | 第1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7) | 第1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8) | 第1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9) | 第2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0) | 第2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1) | 第2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2) | 第2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3) | 第2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