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窺視全球反美圖景:美國的敵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28節:朝鮮--美國心中無賴的流氓國傢(1)
李濤 Li Tao
第三章 朝鮮--美國心中無賴的流氓國傢
提及朝鮮,人們可能就會想起美麗的金達萊花,優美的朝鮮舞蹈,好吃的泡菜。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三面環海,風景秀麗,淳樸善良的朝鮮人民一直期望能夠過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據說,朝鮮曾經有一位國王,為了減少外國人對本國的興趣,甚至禁止開採黃金和白銀。但上天將朝鮮安排於朝鮮半島上,這就註定它會難逃大國不斷侵擾、爭奪的命運。朝鮮半島在經歷了700餘年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時期之後,公元7世紀,新羅國在中國當時的唐王朝協助下,吞滅了高句麗、百濟,完成了整個朝鮮半島的統一。
到了19世紀,隨着西方列強越來越意識到朝鮮半島對於自己本國利益的"好處",各國侵占朝鮮的野心不斷膨脹。西方列強不斷用"炮艦外交"打擊着朝鮮人"隱世"的夢想。直到二戰結束後,朝鮮人民終於從強國爭奪中解脫出來,他們歡呼雀躍,以為從此可以肆意呼吸自由的空氣,朝鮮將回覆原來獨立、統一的局面。
但是,這個簡單的夢想時隔不久就又一次破滅了,朝鮮成了美蘇兩個大國交易的籌碼。
一 三八綫:歷史的記憶 二戰結束,給朝鮮人民帶來了自由的喜悅,也帶來了分別的憂傷。
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美蘇就已經開始了對朝鮮半島的爭奪。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由大國托管朝鮮的主張,斯大林表示同意,但提出托管期不要太長。然而,就在四大國還沒有對朝鮮的托管問題達成共識的時候,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了,這就引起了遠東軍事和政治局勢的突然變化。
蘇聯突然宣佈對日作戰和日本天皇的無條件投降,是美軍始料未及的。當數百萬蘇聯軍隊兵分三路嚮滿洲和朝鮮的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時,離朝鮮最近的美國部隊還遠在600英裏之外的衝繩島。
怎能讓蘇聯占得先機?眼看着朝鮮半島這塊肥肉就要落入蘇聯之口,美軍參謀長連夜召開會議,命令陸軍部無論如何也要想出辦法,阻止大批蘇聯軍隊涌入朝鮮半島。一旦失去朝鮮半島的控製,美國在東亞的一切計劃將付之東流,在今後的國際形勢中也將失去與蘇聯抗衡的籌碼。
這一緊急情況的出現,讓陸軍部的助理部長約翰·麥剋洛伊犯了難,他立即召集了幾個高級將領在五角大樓的辦公室中商量對策。經過激烈的爭論,大多數人都認為必須要將朝鮮瓜分,因為這樣美軍便可以在蘇軍之前進入朝鮮北部。
但是究竟怎樣瓜分朝鮮纔不會被蘇聯拒絶呢? 就在將軍們都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負責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臘斯剋提出了决定朝鮮命運的意見:北緯38°綫是最合適的劃分綫。他認為如果這樣瓜分朝鮮,美軍就可以完全控製當時的朝鮮首都漢城,如果蘇聯不同意,美軍還可以再往南後退一點。臘斯剋的建議迅速得到了包括美國軍方和國務院的支持。於是1945年8月14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批準該計劃,並嚮斯大林發去了一封密信。斯大林很快回覆了杜魯門,表示同意"三八綫計劃"。
朝鮮的分割就在兩人的密信中被敲定了。
9月2日,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麥剋阿瑟將美蘇關於三八綫的决定公之於世。在此之前進入三八綫以南的蘇軍後撤,回到該綫以北。之後,美軍在朝鮮半島南端的釜山登陸。實際上,從8月下旬開始,這條綫兩側的人員來往、物資交流、通訊聯繫就已經被中止,鐵路也被中斷。朝鮮以北緯38°綫劃分為兩部分的分割狀態從此開始。誰也沒有想到,這條臨時的分界綫埋下了朝鮮長期分裂的種子。
其實,將北緯38°綫作為分界綫,至今仍是衆說紛紜。
三八綫的劃定衹是純粹的軍事策略,當初將它作為分裂朝鮮的依據衹不過是一個偶然的權宜之計。這條長約300公裏的分界綫,雖然將朝鮮半島分為大體相等的兩部分,但是它截斷了75條小溪和12條河流,將181條小路、104條鄉村土路、15條道際公路、8條高級公路、6條南北鐵路攔腰截斷。顯然,這樣的劃分無論從地理角度、行政管理還是經濟發展來說,都是極不合理的。
提出三八綫的臘斯剋認為,這是在當時美蘇力量對比權衡之後確定下來的。因為這條分界綫將當時朝鮮的政治、經濟中心漢城,還有仁川、釜山這兩個重要港口都包括在美軍受降的南部地區之內,這樣的劃分將使美國在朝鮮略占上風。
在當時,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空前強大,斯大林甚至還說過,二戰已經不比從前,誰的軍隊走到哪裏,誰就是這塊土地的占領者。照斯大林的想法,蘇聯當時為什麽會將可以獨享的美食與他人分享呢?有人指出,在斯大林給杜魯門的回電中,提出了將日本的千島群島和北海道北部交給蘇聯軍隊的意見。顯然,斯大林是想用朝鮮半島的部分領土來換取蘇聯對日本的部分占領。可惜,杜魯門並沒有買斯大林的賬,千島群島是被劃入了蘇軍受降區內,但斯大林的北海道計劃卻被巧妙地拒絶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1) | 第2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2) | 第3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3) | 第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1) | 第18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2) | 第19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3) | 第20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4) | 第21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5) | 第22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6) | 第23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7) | 第24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