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中国黄河调查   》 第28节:黄河调查(28)      张华侨 Zhang Huaqiao    王健 Wang Jian

  很明显,资方要在由几代工人创造的财富以及计划体制留下的破落厂房里,以重组的方式或搞活企业的手段来获取最后的利润,而工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巨大的推土机在资方的指挥下,将他们以低收入甚至义务劳动建立起来的这些设施推倒并无情地击碎他们寄托在国有企业身上的美好梦想。
  退休费得不到保障,资方又以企业还处于亏损为由迟迟不将他们的养老金打入社保局。老工人们忍无可忍,只得挺身而出,他们愤怒地指责资方拆除厂内工人休息的设施,是发个人横财而置工人利益于不顾。
  退休的杨师傅对我说,新来的管理者以企业亏损为由,向政府提出了要求。目的是使政府让步,不要让工人向他们施加压力,以图达到占有企业财产拖延向工人支付养老金的目的。
  面对如此现状,杨师傅痛心地说,她们这些老工人大多在厂里干了三四十多年。当初进厂干活头脑非常单纯,一心只想着把事办好为企业多作贡献。没有想到的是,退休后竟要为退休费能否得到保障来回奔波。
  她们悲哀地看到,由于棉纺织厂破产,企业被新的老板收购后,自己的孩子还是在这棉纺织厂上班,拿到的工资只有300多元,竟然还比不上她们过去拿的收入。她们的孩子在资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中,已经没有什么劳保、法定休息日,生活的艰难比她们在计划经济时代还要严峻。
  如果说因生活所迫工人不得不接受资方提出的条件而使自己处于恶劣的劳动环境中,那么,为包头棉纺厂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时光病倒在家里的工人,她们的生活则陷入了极度危困之中。
  我走进一个工人家里时发现,一间17平方米的房子里挤着两张床,床头边立着一个生火的炉子,一把生锈被烟熏得漆黑的铝壶放在上面;铁锅里放着半块发黄的馒头,看样子是没吃完放了好几天。一个碗里放着几个红薯,早晨没吃完留作午饭吃。
  床上的被子已被炉内的烟熏得发黑,一些衣服杂乱地堆在一起。一口缸内用石头压着的白菜散发出一阵霉味,房内堆放着几块煤与木头,没有发现家里有油、米。
  房子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墙壁上的石灰已经脱落,整个房间让人感到压抑。在这间让人感到窒息、气味难闻的房子内住着在包头棉纺织厂干了20多年的王师傅,还有他的老伴和一个女儿。他拄着拐杖浑身哆嗦地站在房子内,病痛正折磨得他抬不起头来。那发黑布满皱纹的脸上已看不到一丝活力。
  很难想像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王师傅以每月330元的退休费维持着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在他那无神的目光里看不到生活的欢乐,也似乎是在诉说一个没有让他积累财富却消耗了他青春的时代,留给他的只是被病痛包围的晚年,并一次次去追问那个时代到底给他带来了什么?
  不一会,他老伴回来了,我看见她发白的头发如同寒冷的冬天里被霜冻结的几根树枝。一身灰色的布衣似乎是洗了又洗,那苍白的色调使人感觉到她仿佛还活在那个物质极为短缺、没有鲜艳色彩的时代。
  她淡漠地对我说,上午到一家去要了一点饭吃,将剩下的饭带回让老伴吃。家里很少做饭,只是到外面乞求别人给一点。老伴那点退休费看病以后就没有多少钱用于生活,这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没有看见她家里有大米、面粉、食油等食品。
  说完话后,她神情显得消沉,变得茫然若失。不一会,她又带着悲伤的语调向我诉说她一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她绝望的眼神使我感到生活的艰难犹如一股巨浪把她卷到了一个无人援助的荒凉岛屿上,仿佛她再也没有力量能与这个社会融到一起。
  她面容憔悴、神情忧郁、眼光呆滞,好像这个都市中的高楼,吃不完的宴席,穿不尽的名贵时装,奔驰的轿车与她一家没有缘份!有谁能体验到她在寒冷中挣扎的悲凉?难道这个世界上的光明与温暖已经离她远去?
  楼里还有一位与王师傅一样在病痛折磨中挣扎的董师傅,他因病已做了三次手术,但仍没摆脱病痛的阴影。因身体原因53岁就退休了,那时他已在棉纺织厂干了32年。32年的贡献除了得到每月470元的退休费以外,命运带给他的疾病使他再也不能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黄河调查(1)第2节:黄河调查(2)第3节:黄河调查(3)第4节:黄河调查(4)
第5节:黄河调查(5)第6节:黄河调查(6)第7节:黄河调查(7)第8节:黄河调查(8)
第9节:黄河调查(9)第10节:黄河调查(10)第11节:黄河调查(11)第12节:黄河调查(12)
第13节:黄河调查(13)第14节:黄河调查(14)第15节:黄河调查(15)第16节:黄河调查(16)
第17节:黄河调查(17)第18节:黄河调查(18)第19节:黄河调查(19)第20节:黄河调查(20)
第21节:黄河调查(21)第22节:黄河调查(22)第23节:黄河调查(23)第24节:黄河调查(2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