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34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9)      崔耀華 Cui Yaohua

  雪芹之筆甚是厲害,脂批之語更可殺人。歷史上官匪一傢和官商一傢的事不少,現在叫做致富有門。寶釵是這個階級中的有識之士。作者寫道:
  “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十倍;……見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書字為念,衹留心針黹傢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解】
  脂曰對賈赦不能“作一人看”,對賈政和作品中其他人,亦不能“作一人看”。既不能作一人看,故“針黹傢計等事”,不能當一人之事去解,這段對寶釵的描述,是指寶釵代表的商賈階級中美的一面性質。寶玉的“不愛讀書”是指與賈政、賈雨村等追求“時尚之學”相對立,寶釵的“不以書字為念”:指這類人物的務實思想,不死讀書、讀死書,而是結合社會實際、重視解决社會實際問題。“留心針黹傢計”:不應理解為沒理想、因循守舊,而是指寶釵代表的思想“留心”社會實際問題——即所謂“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在《紅樓夢》中除了點出黛玉讀《四書》外,寶釵絶對不會去讀《四書》。寶釵的品貌是:
  “品格端方,容貌美麗,人人都說黛玉不及”;“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解】
  “品格端方”:為人正派。“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此二句常被貶釵派抓住當成寶釵守舊、保守的重要把柄兒。其實這是對寶釵老莊思想性質的一種表述。“豁達”:思想開通,氣度開闊。“隨分從時”:老子認為,人要效法水的性質,在處世中不爭,這樣才能産生“利萬物”、“謙下”的效果。“夫莫之而命而常自然”:道和德,不是由人有意的安排萬物的命運,而是順應自然規律。故寶釵曾在《臨江仙》中寫道:“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故脂批認為在作品中對黛玉是褒中貶,對寶釵是貶中褒。從老莊思想而言,黛玉的“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是不符合老莊處世哲學的。
  寶釵的病根是從“母胎”裏帶來一種“熱毒”。對寶釵的病根:寶釵說“我那宗病又發了,所以且靜養兩天……‘再別提這個病!也不知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藥,花了多少錢,總不見一點效驗兒,後來還虧了一個和尚,專治無名的病癥,因請他看了,他說我這是從胎裏帶來的一股熱毒,幸而我先天壯,還不相幹;要是衹吃丸藥,是不中用的。他就說了個海上仙方兒,又給了一包末藥作引力,異香異氣的,他說犯了時吃一丸就好了。——倒也奇怪,這倒效驗些。”周瑞傢道:“不知是什麽方兒?說給人知道;要遇到這樣的病,也是行好的事。”寶釵道:“最難得的是‘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夏天開的白荷花蕊……秋天開的白芙蓉蕊……鼕天開的白梅花蕊……曬幹,和在末藥一處……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埋在花根底下……現埋在梨花樹底下。”
  【解】
  (1)“靜養”:“靜”和“靜養”,是老莊思想進行品德修養的重要原則之一。“緻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修道必須清靜無為,使心靈虛寂到極點,一心一意堅守於清靜之中。這樣在萬物生長發育的時候,才能仔細觀察它們生死循環的道理。
  (2)“和尚”:所謂和尚為寶釵“治病根”,給一個海上仙方:指用作者的老莊思想去改造寶釵思想中從産育她的那個社會基礎中帶來的不足之處——“熱毒”。
  寶釵的病根和黛玉的病根不同,黛玉從母胎裏帶來的病根,可能一生都無法治好;而寶釵的病根,雖然治起來“麻煩”些,但總能見效。
  為什麽寶釵的病可以治好而黛玉的病為什麽一生都不能治好呢?因黛玉的父親是儒林似海,母親是賈政賈存周的胞妹,其啓蒙老師是賈雨村。所以她的病根難治。寶釵的母親和鳳姐、王夫人有血脈關係。鳳姐是王者之法的化身(後面詳述)。所以,寶釵的思想基礎是法傢思想,然後在“識通靈玉”的過程中又增加了老莊思想的性質,她代表新興“貨殖”階級的思想,所以她的病可以醫治。作者對人物性質的描寫,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基於“兩賦論”和寶玉代表的老莊思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