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者 》 佛陀紀事 》
第28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8)
朱岩 Zhu Yan
此後,悉達多王子繼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法,又在進行一種新的嘗試。他開始斷食,徹底地拒絶食欲,並希求得到最後的覺悟,在《中部·第一捲·第三十六經》中,他回憶道:
接下來我這樣想:如果逐漸地減食,衹喝少量的緑豆汁,吃一些水果、扁豆等,那又會怎樣?
於是,我嘗試着衹喝一點稀薄的湯水,食用極少量的幹糧。
《中部·第一捲·第三十六經》繼續談到,斷食後他的信念雖然異常堅定,但他的身體卻每況愈下,這種狀態很可能嚴重幹擾了他正常的禪定修習,他曾這樣描述此時的狀態:
我骨瘦如柴,由於缺少食物,身體的各個部位如同燈心草的枝節,屁股就像駱駝的脊背。
由於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條串起來的珠子。
由於缺少營養,我的肋骨看起來好像一根根破殘房屋的椽子。
因為挨餓,我的眼珠深深陷入眼眶,如同沉落水底的星星。
由於營養不足,我頭上的皮膚枯萎,臉上布滿皺紋,就像一隻帶生割下來的南瓜,風吹日曬之下,完全幹癟不堪!
由於缺少足夠的食物,肚皮緊貼着背脊骨。當撫摸肚皮時,我就會抓着背脊骨;當觸摸背脊骨時,就會碰到我的肚皮。
由於營養不足,大小便時,我會因站立不穩而倒下,使勁地捶打我的肢體,想使身體恢復知覺。但糟糕的是,由於缺乏營養,我身上的積垢塊塊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這樣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呈黑色。還有人卻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非黑色亦非藍色,而是黃褐色。由於缺少飯食,純淨的膚色被損壞到如此地步。
對苦行不遺餘力地實踐,並沒有給他帶來預期的收穫。這不是自古以來,聖人們津津樂道的"解脫"之法嗎?他反復這樣問着自己。難道這些被前人們反復實踐過的法,不能達到最終的"解脫"嗎?他開始懷疑這些苦行之法是否能夠使他達到最終的覺悟。
我如此想:無論過去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了多麽劇烈的痛苦,難以忍受的感受,我所經歷的痛苦他們不會超過的。無論未來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了多麽絞心的痛苦,難忍的經歷,但不會超過我所經歷的一切。但是,這些痛苦和難忍的經歷並沒有給我帶來超越世間,乃至獲證究竟圓滿的智慧。也許有另一條通往覺悟的途徑。
此後,他開始對自己將近6年的極端苦行進行了必要的總結和徹底反省。他意識到,這種極端的行為,可能是一條無法走通的歧路!
菩提樹下的孤獨行者
通過認真地思考,他終於明白了,極端的"苦行"與極端的縱欲,同樣是缺乏理智的行為,更是違背人性的。要想徹悟真理,就不應實踐這種違背真理的方法。這類苦行,完全是非理性的自我折磨。一個人如果時刻掙紮在生死的邊緣,在身體羸弱、智能昏聵的狀態下,如何能徹悟真理,而達到最終"解脫"呢?此時,他的頭腦裏漸漸形成了一個結論:6年的苦行是有害無益的!既損害了身體,又影響了正常的智能!所實踐的禪定是"斜定",而非"正定"!雖然得到一些"神通",但那與悟道"解脫"毫無關係!
此後,他的思想愈發清晰起來。既然無度縱欲與極端苦行都是無法走通的路,那麽不苦不樂的"中道",可能就是唯一正確的道路。這一重大發現,令他感到興奮。事實證明,這一思考,確實成為當時思想界劃時代的一項成果。它既為他後來成道鋪平了道路,也形成了佛法的重要理論基礎。這一"中道"思想,在後起的大乘佛教中,被廣泛運用到佛教理論的詮釋上,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獨特的哲學理論體係。不僅影響到後期的印度教,也曾為中國的孔孟之道和老莊哲學,註入了一針療效柔和的"營養劑"!
問題清楚了,錯誤應該盡快糾正!他毅然决定立即放棄持續了近6年的"苦行"。當他緩步走到美麗的尼連禪河岸邊時,虛弱的雙腿已經無法支撐他的身體……當他醒來的時候,一位牧羊女將一碗拌有奶油的稀飯,供養給他,他沒有拒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
| 第1節:名傢評論(1) | 第2節:名傢評論(2) | 第3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1) | | 第4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2) | 第5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3) | 第6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4) | | 第7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5) | 第8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6) | 第9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7) | | 第10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8) | 第11節:第一章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9) | 第12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1) | | 第13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2) | 第14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3) | 第15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4) | | 第16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5) | 第17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6) | 第18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7) | | 第19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8) | 第20節:第二章 披枷戴鎖的王子(9) | 第21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1) | | 第22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2) | 第23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3) | 第24節:第三章 苦行與漫遊(4)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