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健康攜夢人   》 第28節:瑞紅女士的金陵十二釵      劉心武 Liu Xinwu

  瑞紅女士的金陵十二釵
  個性畫?畫個性?
  人類漫長的歷史裏,貫穿着化個性。人必須群居生存,故個性往往必須化入群體之共性。曹雪芹的《紅樓夢》,其實無妨作如是觀:個體生命為維護個性尊嚴而抗爭。賈寶玉不願被化為國賊祿鬼。林黛玉、晴雯任個性張揚絶不顧忌其他。薛寶釵拼命壓抑自己以化掉個性但最後依然是個生存悲劇。有論傢說李紈“完美”,是沒讀懂讀通,曹雪芹在第五回判詞裏已經說明她不能“積陰騭”而到頭來被人恥笑,那該是八十回後的情節。人無法完美,也不必完美。人應該就是他(或她)自己,攜帶着絶非完美的個性,跋涉在人生之路。
  不要把個性化掉。人傢來化,要竭力抗爭。抗爭不來,至少也要盡量地保留。薛寶釵其實還是保留了小一半的個性。
  一個好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在維護群體共存利益前提下,盡可能尊重個性的空間。人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首先是維護個性尊嚴之權。
  抵製化個性。也不是說要搞什麽個性化。個性與生懼來,問題在於你是否自知?是否珍惜?
  觀瑞紅女士的金陵十二金釵油畫,不要問“像不像”。“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哲言,“一千個人心中衹許裝同一個被審定的哈姆雷特”卻實在是驚心動魄的戒律。樸素的哲言往往敵不過僵硬的戒律。連欣賞《紅樓夢》也會有人來判决對錯、釐定標準,這是我們生存環境中的悲苦一面。
  你來看這些畫,不是來找你心中的金陵十二釵,而是來旁觀他人(不是“他們”,更不是“群衆”、“人民”或“美術界”什麽的,僅僅是一位畫傢)心中的金陵十二釵。
  於是你會跟我一樣,問:個性畫?畫個性?
  噓——莫出聲。盡在無言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第2節:目錄第3節:自序
第4節:大吉魚第5節:打地鋪(1)第6節:打地鋪(2)
第7節:大碗第8節:河畔羊群第9節:換季詩
第10節:健康攜夢人(1)第11節:健康攜夢人(2)第12節:健康攜夢人(3)
第13節:客廳裏的嗡嗡聲第14節:母雞吃蛋第15節:一粒膠囊(1)
第16節:一粒膠囊(2)第17節:夏威夷黑珍珠第18節:替嫂
第19節:小圓攏子(1)第20節:小圓攏子(2)第21節:瓊花謎
第22節:果香滿溢夜光杯第23節:牙文明(1)第24節:牙文明(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