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柏楊訪談錄:新城對   》 怎麽看中國歷史(2)      柏楊 Bai Yang

  柏楊:而且越來越專製,越來越墮落。在宋王朝以前,宰相還可以坐,宋王朝以後,宰相就要站,座位被取消了。明王朝以後,宰相還要跪。而且,儒傢思想跟現實政治利益越來越結合,越陷越深,終於使人性扭麯。
  問:我想這是儒傢思想好的方面沒有能開發出來,而負面的影響一直存在。
  柏楊:中國的“治世”時間很短,而且,治世過去之後,一定發生一次大的動亂,它不是慢慢的動亂,而是一下子突然動亂,好像一塊石頭從山上被推下,滾動着墮落。不像大英帝國逐漸地沒落,而是一下子就摔碎。例如南梁一任帝蕭衍,有一段四十五年的平安日子;以後隋王朝一任帝楊堅,也有二十年左右的好日子;再就是唐王朝二任帝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二十餘年,唐王朝九任帝李隆基開元之治二十餘年,唐朝立國二百七十六年,總共也不過大概有六十多年的好日子,其他全是大小動亂。
  問:“治世”“亂世”循環不止,所謂“亂”的因素不外幾個,如宦官、外戚、農民起義、藩鎮及軍隊叛變等等。
  柏楊:實際上,中國沒有政府,衹有宮廷。政府是後來皇帝為了辦事方便起見,教一批傢奴從宮中搬到外廷去住就是了,實際上仍屬於宮廷大院。中國保持兩三千年的最高官位“侍中”,就是“宮中侍候”“侍候宮中”。有一件最奇怪的事,就是中國出了那麽多“大儒”,卻沒有一個人能像西方思想傢那樣,構想出一套製衡權力的方法。西洋思想傢硬是有這種能力,製衡辦法最初看來是不可行的,不可行沒關係,衹要能想得出來,就等於點燃了一盞明燈。中國思想傢因為連想都想不出來,甚至連想都不敢想,所以中國社會一直沒有變化。
  問:這就是說,中國的皇朝興替及權力之源的問題,從來就沒有動過。
  柏楊:可以這麽說。權力永遠高高在上,沒有下移,這是最根本的問題。所以革命的成果總是被野心傢吞吃下肚。
  問:換個話題,請問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上,處於一個什麽地位?
  柏楊:能有什麽地位呢?後妃嬪姬是皇帝的女玩偶,知識分子是皇帝的男玩偶而已,好比前面說的“侍中”,“侍中”就是宰相,可是他的職務卻是在皇帝身邊拿尿壺。一個知識分子,皇帝給他這個位置,準他拿尿壺,他就光榮得不得了,還有什麽地位呢?所謂地位,不過是跪在有權位的人面前,給他出主意,屠殺反對他的人,然後討一碗飯吃而已。陳勝、吳廣起義成功,孔丘先生的後裔,抱着“儒書”,馬上就投奔過去,因為秦王朝輕視知識分子。不過話又說回來,歷史上哪個皇帝尊重過知識分子?真正尊重知識分子的是宋王朝,也不過不殺知識分子而已,然而這也竟然成了美德,就感激得不得了啦。知識分子最可恨的就是無恥、冷血、沒有良知、睜着眼睛說謊。明王朝對知識分子那麽大的侮辱,竟然有人認為是光榮。現代中國人受那麽多苦,就是因為祖先前輩造孽造得太多。
  問:知識分子在文化上極有貢獻。柏楊你看中國歷史上文化發展最好的,是哪一個朝代?
  柏楊:我想是宋王朝。宋王朝是中國第二個“百花齊放”的時代(第一個是春秋戰國)。可惜的是,那個時代衹有一個花園,就是儒傢花園!儘管衹剩下一個花園,還是有許多花朵出來,好比王安石提出的政治改革就很突出,范仲淹也談改革,不過范仲淹這個人太聰明,一看改革不對勁,就馬上停止,不像王安石那樣,堅持改革到底。好比朱熹、二程(程頤、程顥),當時都自成學派。不過,即令有這麽好些學派,到最後衹使儒傢更僵固,一個花園是太小、太狹、太單調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城對》目錄歷史的鏡子(1)歷史的鏡子(2)歷史的鏡子(3)
歷史的鏡子(4)褻瀆君主的柏楊(1)褻瀆君主的柏楊(2)士大夫和中國人(1)
士大夫和中國人(2)爐邊漫談(1)爐邊漫談(2)爐邊漫談(3)
爐邊漫談(4)爐邊漫談(5)爐邊漫談(6)爐邊漫談(7)
爐邊漫談(8)爐邊漫談(9)爐邊漫談(10)臺灣海峽兩岸的對話(1)
臺灣海峽兩岸的對話(2)臺灣海峽兩岸的對話(3)臺灣海峽兩岸的對話(4)臺灣海峽兩岸的對話(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