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講義   》 為政第二(7)      李裏 Li Li

  上面四段話是孔子講孝,第一是不違,第二是不憂,第三是敬父母,第四是和顔悅色。你看,前兩段是不要讓父母擔心、操心、難過,後兩段是要讓父母高興。《二十四孝》裏面有個老萊子,七十多歲了,為了使他父母親高興,他還經常穿着彩衣,像小孩一樣戲耍,以博父母開懷。在四川樂至縣有位劉剋生老先生,今年剛好一百歲,是一位碩儒、大詩人。他和柳亞子、於右任是好朋友。他的兒子都八十二歲了,他的母親去世已五十多年,他的妻子也死了二十多年。但他侍奉他父親,仍相當周到,不管他父親怎樣,他都和顔悅色的。孝的最高境界是“色”,臉色好不好,表面上看是形式,但事實上它並不僅僅是形式,“色”還體現內容,體現你的心,慈愛仁孝之心。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講孝就是講子女侍奉父母之道,至此,孔子將孝道推廣開來,講弟子如何對老師。
  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我對顔回講學,從早談到晚,“不違”,他一句反對的話都不說,一個問題都沒有,“如愚”,像個傻子一樣。“退而省其私”,當他退下去以後,我觀察、考察他,發現他不但把我講的話在生活當中一一奉行,而且還有所發揚,做得比我講的還好,“回也不愚”,顔回並不愚鈍啊。這是稱贊顔回的德行。
  一個人能做到跟老師或者長者講話的時候,不管怎樣都不反對,那是大賢人的境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有的人,你和他講話的時候,往往是你說上句,他接下句,你說前邊,他就接後邊。又比如現在講課,大傢表面上看是不違,都沒有說話,但那是被課堂秩序所限定了,內心不一定不違,很可能在想,講的啥子哦,還沒有我講得好……應該那樣講的,都沒講清楚……表裏不一,這是第二種情況。還有一種,聽了上半句,他就以為他懂了,他還不知道下半句是什麽,就認為他的理解和你說的是相符合的了。在交流的時候,很少有人從頭到尾聽完人傢說的話,再從頭來梳理對方的思路,判斷對方的觀點,多數人是憑自己已有的觀念來取捨,符合我的觀念的,就是對的,不符合的,就是錯的。所以,“不違”是一個很不容易達到的境界。這個“不違”並不是表面上不違背,而是真心誠意地認同。之所以要多聞多思,是因為多聞,才能廣博心智,多思,才能有所領悟。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一句話是儒傢判斷人的最好的法寶。先看“廋”字,讀sōu,就是隱藏的意思。“人焉廋哉”,就是哪一個人能夠隱藏呢。使一個人不能夠隱藏,孔子說了三個步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視”,是宏觀地看、全面地看;“觀”,是微觀地看、細緻地看;“察”,是考察,不光是看,還要從生活當中去考察。“視其所以”,看他做的事情,宏觀地看他做什麽事;“觀其所由”,看他做事的方法;“察其所安”,看他做事以後的心理狀態。
  舉個例,大傢就明白了,用這個方法去考察人,什麽人都逃不過你的法眼。比如來了一輛公共汽車,上來四個青年甲、乙、丙、丁,都找到位置坐下了。下一站上來一個八九十歲的老太太,甲、乙、丙都起來給老太太讓座,丁卻坐在那裏視而不見。“視其所以”,看他們的行為一下子就判斷出甲、乙、丙是有覺悟的,丁則是覺悟較低的。接下來,“觀其所由”,看他們怎樣讓座,甲、乙都非常熱情,“老太太,快來坐”,把老人扶過來;丙則喊:“老太婆,快點兒過來,我讓你坐!”從細節就能夠判斷甲、乙既有品格,做事也很細心、周到,丙雖然心腸好,可是做事粗疏,性子急。第三步,“察其所安”,考察他們讓座以後的心態。甲讓了座,很高興:“今天讓了座,又做了一件好事,對自己來講是一個提高,是完成自己。”乙雖然也給老太太讓了座,看起來沒有什麽異樣,但他內心裏想的卻是:“好不容易今天乘車有座位,又讓給老太婆坐了,真倒黴。”這樣一來,對這四個人的情況我們就清楚了:甲是做得最好的,其他三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用這三個步驟來考察人,“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哪個人能夠隱藏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序三 讀《〈論語〉講義》
序論(1)序論(2)序論(3)學而第一(1)
學而第一(2)學而第一(3)學而第一(4)學而第一(5)
學而第一(6)學而第一(7)學而第一(8)學而第一(9)
學而第一(10)學而第一(11)學而第一(12)學而第一(13)
學而第一(14)為政第二(1)為政第二(2)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