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原來李鴻章 The original Li   》 中國第一批留學生(1)      牛貫傑 Niu Guanjie

  1863年,曾國藩、李鴻章聯名上奏,請求清廷批準選派中國學生出國留學。李鴻章在奏摺中大聲疾呼:選派留學生,培養人才,實在是中國自強的根本。
  李鴻章本人是以科舉起傢的官僚,然隨着洋務運動的發展,他開始轉而贊賞西方的教育制度,認為要想把洋務推進到“富強相因”的層次上,必須培養出精通西方科學的各類專門人才,要麽在國內設立洋學堂,聘請外國教師傳授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知識;要麽選派中國學生出國留學。
  1863年,曾國藩、李鴻章聯名上奏,請求清廷批準選派中國學生出國留學。李鴻章在奏摺中大聲疾呼:選派留學生,培養人才,實在是中國自強的根本。
  清廷詔準。很快,一套完整的公派出國留學人員實施方案出臺:
  1.設“幼童出洋肄業局”即預備學校,對學生進行出國前的培訓。“肄業局”下設監督二人,由翰林出身的陳蘭彬擔任正監督,容閎任副監督。李鴻章選擇陳蘭彬是因為他“老成,謹慎,品行端正,中學根底深”,一方面可以保證留學生在美國的中文學習,防止派往美國的幼童丟棄儒傢經典、四書五經。一方面,可用陳蘭彬的翰林招牌抵擋朝中頑固派的阻力。
  2.選拔一百二十名候選幼童,分四批出國,每批三十人,每年遣送一批。
  3.學生出身須清白,年齡最小不得低於十二歲,最大不得超過二十歲。
  4.學生傢長或監護人須簽署志願書,聲明自願送子弟赴美留學十五年,不得中途退學或加入外國籍。此十五年內,學生死亡或發生事故政府概不負責。
  5.學生以學習西學為主,但仍配備中國教師教習中學。學習期間,一切費用由政府承擔。學生學成後不準自謀職業,聽候政府調用。
  當時的人多以參加科舉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升官發財為正途,對於到外洋學些洋學問則嗤之以鼻。免費學習十五年,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再說,誰也捨不得把自己的骨肉置於“虎狼”之地。這樣一份留學計劃,應該說考慮得較為完備,可是在19世紀70年代,它的實行仍然受到各種阻力。來自朝中頑固派的阻力自不待言,老百姓也多持懷疑態度。但幾經波折第一批三十名幼童還是於1872年8月11日登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李鴻章等人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經過容閎的精心安排,第一批留學幼童起初大都被安排在新英格蘭的一些家庭中,讓他們與美國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同時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孩子畢竟是孩子,第一批留學幼童腦子裏的中外區別沒有那麽深,他們說英語、吃西餐,很快融入了美國家庭之中。但寄居不是長久之計,1874年,李鴻章授權容閎在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柯林斯街興建一座房屋,作為“幼童出洋肄業局”的駐美總部。房子很快修起來,而且條件不錯,學習、休息、洗澡的地方一應俱全,幼童們在美國有了自己的傢。
  1873年6月,第二批留學生由黃勝率領赴美。
  1874年9月,第三批留學生由祁兆熙率領赴美。
  1875年10月,第四批留學生由鄺其照率領赴美。
  在李鴻章的主持下,一百二十名留學生按原計劃全部派到美國。
  從到處充滿個性壓抑、綱常倫理的中國社會,一下子進入自由開放的美國,留學幼童們就像從籠中放出的小鳥,自由自在地呼吸着異國的新鮮空氣。並不像李鴻章等大臣們想象的那麽睏難,留學幼童很快適應了國外的生活環境。他們和美國學生一起打球、做體操,有些還成了學生中的活躍分子。十幾歲正是思想最為活躍、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時候,事實上這也是李鴻章和容閎將留學幼童的年齡規定在十二到二十歲之間的原因。
  隨着時間的推移,留學生們陸續從中學畢業,他們大多按照李鴻章的要求,選擇了各類工科專業學習。而多年的國外生活使他們轉變了許多,中西文化的衝突和鬥爭也在他們身上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有的留學生喜歡教堂中那種安寧神聖的氣氛,隨着所在的美國家庭去教堂做禮拜,為基督教義所感染,加入了基督教;有的學生厭惡樣式繁瑣陳舊的長袍馬褂,穿起了西服、係上了領帶,要求在體育活動時能和美國孩子一樣穿上運動衣,甚至偷偷剪了辮子;有的學生受西方較為平等的禮節影響,提出見到長官時不再下跪磕頭,改為鞠躬或別的表示尊敬的方式;更有許多學生希望在安排課程時,多上一點科技課,少上一點沒有實際用處的封建倫理課,在科技之外,他們更喜歡讀些西方的哲學、歷史、小說、詩歌等書,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薄伽丘的《十日談》都是留學生們喜愛的作品。正如《紐約時報》所報道的:“中國的學生們,除去書本和老師傳授的知識外,同時受到美國政治及基督教的影響,這是可以意料中的事情。如果認為這些聰明的幼童,僅僅由工程、數學、科學的領域中已得到滿足,而他們對美國政治及社會的影響無動於衷,則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實際上,留學生這些變化和愛國並不矛盾,他們衹不過是想改變一些中國文化中陳腐的、壓抑的東西,想多見一點世面,多接受一些其他種類的知識和文化,這些都是極正常、無可厚非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傢世苦撐危局(1)苦撐危局(2)苦撐危局(3)“叫花子兵”(1)“叫花子兵”(2)
“叫花子兵”(3)招降納叛(1)招降納叛(2)遣散常勝軍(1)遣散常勝軍(2)淮軍的去留(1)
淮軍的去留(2)“海”“塞”之爭(1)“海”“塞”之爭(2)創立海軍衙門(1)創立海軍衙門(2)創立海軍衙門(3)
派遣留學生(1)派遣留學生(2)北洋海軍覆亡(1)北洋海軍覆亡(2)北洋海軍覆亡(3)炸炮三局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