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清王朝绝密档案:权臣回忆录   》 二、临危受命佐幼主(1)      Tang Bo

  就在我借助皇上的赏识,逐步提升自己在八旗贵族中的地位之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五十二岁的皇上带着“储嗣未定”的遗憾猝死。
  皇上的驾崩很突然,但皇上的身体在崇德七年(1642年)之后日趋恶化的事实,作为护军统领,我却有所察觉。由于宸妃的意外病故,皇上整日愁眉苦脸,痛苦不已;由于松锦大战的紧张,皇上食不甘味,寝不能寐;皇上的脾气越发暴躁,随着脾气的见长,健康却每况愈下了。我每每为皇上的身体担忧,但又在皇上性情急躁之时无法劝说,无奈间只有忠于职守而已。
  皇上尸骨未寒,一场激烈的皇权争夺战就打响了。皇上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是最具实力的皇位争夺者。由于我隶属于镶黄旗,是皇上生前亲自统领的,所以我理所应当地支持皇上的长子豪格,而不是握有两白旗的多尔衮。为了结成支持豪格即位的有力联盟,我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召开前,主动与索尼、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等支持豪格的两黄旗大臣“共相盟誓,愿死生一处”,并相约齐往豪格家,策划立其为帝。
  崇德九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议政王大臣会议在盛京皇宫的崇政殿召开,与会的诸王贝勒将主要讨论皇位继承问题。会前,以我和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迫不及待地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并部署两黄旗的护军营张弓挟矢,环卫崇政殿。图尔格、遏必隆也所部护军,护卫大清门。剑拔弩张,气氛紧张。我当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一旦豪格和多尔衮在会议上翻脸,我就率军立即冲进皇宫,杀掉多尔衮,拥立豪格!
  会议由六十一岁的礼亲王代善主持,作为先帝的二哥,他在朝廷里威望最高。我和索尼首先倡言“立皇子”,这时多尔衮突然厉声呵斥我和索尼:“这里是亲王、郡王们说话的地方,你们算是什么东西,还不赶快退下1我立即觉得自己很尴尬,颜面丢尽,一怒之下,本想上去宰了多尔衮这个短髯混蛋,但怕惹起事端,把豪格的好事办砸,只好退出大殿。但我退出大殿后,传令护军营包围崇政殿,密切注意里面的动静。
  豪格表现得比较愚蠢,让我很失望。权力博弈的最后结果,是多尔衮和豪格谁也没有获得皇位。最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立皇九子福临为帝,改次年为顺治元年。由于福临年仅六岁,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摄政王,总揽朝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多尔衮是实际的胜利者。
  现在想起来,遇事鲁莽的我幸好没有动手!多尔衮的兄弟和两白旗的实力也很强,一旦两黄旗和两白旗在宫廷内外兵戎相见,自相残杀,那么受损害的还是我大清的利益。一旦因为皇位问题闹得众叛亲离,王朝分裂,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我能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吗?还好,总算是皇子即位,大清没有分裂。虽然我还没有进入朝廷的最高决策层,但我从此也肩负起保卫幼主的责任了。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次年,朝廷论功行赏,我升任一等昂邦章京。受到升官鼓舞的我,求战欲望极浓。很快,我就加入了阿济格进攻李自成农民军的部队,直奔湖广。顺治三年(1646年),我随豪格等进兵陕西,在汉中打败了李自成的余部贺珍以后,得知我们的主攻目标张献忠农民军已经抵达川北西充一带,这时候我自告奋勇,担任前锋,率先头部队前往阻击。在激战中,张献忠本人被我军射杀,其农民军主力被我军击溃。而后我又率军深入四川、贵州,为清朝经略西南地区立下大功。然而,这次我不仅没有因功受禄,反而还倒霉了好几年。
  由于在皇位争夺过程中我始终反对多尔衮即位,这肯定让此刻如日中天的这位摄政王怀恨在心。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各种利益为诱饵,瓦解了崇政殿议政时两黄旗大臣结成的同盟。我、索尼、图尔格和表哥图赖一直拒绝顺从多尔衮。这位小肚鸡肠的摄政王很快就开始对我们下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多尔衮简历
一、丧父殉母的少年贝勒二、屡立战功的青年才俊(1)
二、屡立战功的青年才俊(2)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1)
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2)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3)
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1)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2)
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3)悬案发布会:我与太后的是非真相(1)
悬案发布会:我与太后的是非真相(2)范文程简历
一、从书生到奴隶,从奴隶到书生(1)一、从书生到奴隶,从奴隶到书生(2)
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1)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2)
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3)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1)
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2)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3)
四、我的议政生涯——风烛残年的荣誉流水账(1)四、我的议政生涯——风烛残年的荣誉流水账(2)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