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28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6)      張鐵志 Zhang Tiezhi

  華麗搖滾毋寧更像是一種特定時空脈絡下的時尚潮流、青年亞文化,而非音樂形態;不像其他的青年運動,華麗搖滾從來無法被復製、再現,無法成為一種固定存在的亞文化。所以當其他音樂類型如朋剋、重金屬、雷鬼在獨領風騷的時代過後,都能各自有延續的音樂次類型,華麗搖滾卻衹能有限地滲透到其他音樂類型:如八○年代的後朋剋(TheCure,SiouxsieandtheBanshees)、新浪漫派(DuranDuran、BoyGeorge),以及華麗金屬(glammetal)。
  如今,也有人說華麗搖滾在九○年代復活了,那些在七○年代初就現身的"二十世紀男孩"的美麗靈魂,十年後又在二十一世紀來臨前重新化成肉身:從最具華麗搖滾扮相的早期ManicStreetPreacher,到Placebo(鮑伊曾說Placebo是他最喜歡的新樂隊),或是未化女妝,但更具陰柔氣質的BretAnderson(Suede的主唱)及JarvisCocker(Pulp的主唱)--後者的確無法不讓人聯想起RoxyMusic樂團主唱BryanFerry--乃至以雌雄同體加上未來主義造型,而宛如ZiggyStardust僵屍版的瑪麗蓮·曼森(MarilynMason)。
  但這些終究衹是表象的復製。離開了那個既有性別關係剛崩解、年輕人自我認同睏惑的七○年代初,這些九○年代的角色復製縱然有絢麗的外殼,卻再也無法攪動一個新時代的華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