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评论 》 笛声何处 》
世纪的丰收(15)
余秋雨 Yu Qiuyu
有一位戏剧理论家指出:“孔尚任事实上是在实践中,对前人的编剧方法做了一次‘总结’。”孔尚任的时代,确实是需要对许多方面作一点总结的时代。他的集大成的手笔,先于曹雪芹,担当了替中国封建社会进行某些归结性描写的任务。《桃花扇》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众多而各别的人物形象,吞吐万汇的大容量结构,深沉而苍茫的历史感叹,组合成了一种惊人的恢弘气概。恢弘中笼罩着悲凉,恰似薄暮时分群山间沉重鸣响的古钟,嗡嗡锽锽。
清代还没有度过它的繁盛期,但从两千年的整体历程来看,中国封建社会的黄昏,已经逼近。
明清传奇的黄昏,也已经到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自序 | 绪论 | 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1) | 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2) | 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 | 美学格局的多方渗透 | 魏、梁改革(图) | 丰收的世纪(1) | 丰收的世纪(2) | 丰收的世纪(3) | 丰收的世纪(4) | 丰收的世纪(5) | 丰收的世纪(6) | 世纪的丰收(1)(图) | 世纪的丰收(2) | 世纪的丰收(3) | 世纪的丰收(4) | 世纪的丰收(5) | 世纪的丰收(6) | 世纪的丰收(7) | 世纪的丰收(8) | 世纪的丰收(9) | 世纪的丰收(10) | 世纪的丰收(11)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