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六 天崩地裂的農民大暴動
柏楊 Bai Yang
朱由檢坐上寶座後,對人人切齒的閹黨加以清算,魏忠賢和他圈圈裏的人物,先後自殺或被殺,生祠也被拆掉。但朱由檢雖有力量鏟除閹黨,卻沒有力量應付迎面而來的兩項威脅。一項是新興的像巨魔一樣的後金汗國,我們前面所敘述的五次入塞挖心戰術,就是在朱由檢即位後的第三年(一六二九)開始的。另一項是民變更加嚴重,武裝群衆像野火一樣,燎原並起,他們粉碎一切舊有的社會秩序,嚮四方蔓延。
朱由檢坐上寶座的當年(一六二七年),整個北中國發生可怕的蝗災和旱災。普通情況是,水災的面積比較小,而旱災一旦形成,即赤地千裏,寸草不生。旱災必然引起蝗災。災難於是擴張到旱災以外地區,使千裏之外的青青麥禾,數天之內,被吃個精光。我們在下面引用一段評議部委員(給事中)馬懋纔給朱由檢上的奏章,代作說明:
我是陝西省安塞縣人,地方官員的報告中,常說“父親遺棄兒子,丈夫出賣妻子,或挖掘草根吞食,或挖掘白石充饑。然而所形容的距事實仍遠。我的家乡延安府,自去年到今年,一年沒有落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鄉民爭着采食山中的蓬草,雖然勉強也算作𠔌物,實際上跟糠皮一樣,味道苦澀,吃了僅能免死。到了十月,蓬草食盡,衹有剝樹皮來吃,所有樹皮中唯榆樹皮最為上等,但仍要混雜其他樹皮同吃,也不過稍稍延緩死亡。到了年終,樹皮又被吃完,衹有挖掘山中的石塊來吃,石塊冷硬,其味腥澀。衹一點點,即可吃飽。但數天之後,因不能消化,就腹部發脹,無法大便,下墮而死。一些不甘願吃石塊而死的鄉民,衹好集結起來當強盜。另一些稍有積蓄的家庭,被搶劫一空,也變成饑餓的群衆。他們知道當強盜是犯法的,非死不可,但他們與其坐着等死,寧願當強盜犯法被處死,即令當鬼,也願當一個飽死鬼。最可憐的是,在安塞城西一帶地方,每天必有一兩個嬰兒或幼童被遺棄在那裏,哀號呼喚爸爸媽媽。在力竭肚餓時,就揀吃地上的糞便。到明天,全都餓死。更可怕的,幼年人或獨行人,一出城外,便告失蹤。以後見城外的貧民用人的骨頭當木柴燒,烹煮人肉,纔知道失蹤的人,都被饑民吃掉。可是吃人肉的人也不能維持殘生,他們用不到幾天,就頭部腫脹,渾身燥熱而死。
(奏章中所稱的“石塊”、“白石”,就是鄉民們所稱的“觀音石”、“觀音土”,産於黃河中遊兩岸地區,用水煮沸,可溶化為漿糊狀態,吃下去可以壓製暫時的饑餓。但不久就在胃腸中凝固,還原為石塊,使人墮脹而死。)
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仍隱約的聽到那些被遺棄在荒郊的孩子們呼喚爸爸媽媽的哭聲,也依稀的看到那些小身軀蹲下來揀吃糞便的背影。一個政府把人民陷入如此悲慘之境,實在是不能原諒的罪惡。善良的中國人痛苦地嚮上蒼呼喊:“天老爺,耳又聾,眼又花。為非作歹的享盡榮華,持齋行善的活活餓煞。天老爺,你年紀大,你不會作夭,你塌了吧。”一些有頭腦的饑民為了活下去,他們拒絶吃觀音石,集結起來,嚮官員和鄉紳強行奪取食物。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從陝西省到河南省一,從武昌(湖北武漢)到成都,全國沸騰。武裝群衆的領袖中,以張獻忠和高迎樣最為著名,他們正是馬懋纔所說的陝西省安塞縣附近的饑民。張獻忠是安塞縣西北一百三十公裏延安衛柳樹澗(陝西走邊東)人,號稱八大王。高迎祥是安塞縣東北一百三十公裏米脂縣人,號稱闖王。高迎祥在後金汗國改稱清帝國的那一年(一六三六),被明政府軍生擒,送到北京,以叛亂罪用酷刑磔死。他的外甥李自成被推舉繼任闖王。
李自成從沒有想到他會成為一個傳奇人物。他本是一個安份守己的貧苦農夫,曾嚮姓艾的鄉紳藉過錢,限期到時,在大旱成了上述那種情況下,他無力償還,艾傢通知米脂縣政府把李自成逮捕,拷打後戴上重枷,押到市場上,在毒烈的太陽下示衆。艾傢更教他的僕人們在一旁監視,不準李自成的傢人給他送飯,艾傢的意思是要李自成在刑具下活活餓死或曬死,用以威嚇其他那些欠債的窮人。看守李自成的獄卒於心不忍,把李自成移到有樹蔭的地方,給他一點飲食,艾傢僕人們咆哮着上前阻止,李自成悲憤地說:“我就是被太陽曬死,也沒有關係。”踉蹌地仍爬回到烈日之下,拒絶吃獄卒們的東西。圍觀的群衆不勝憤怒,在吶喊聲中擁上去,把重枷打碎,一齊逃到城外一帶的樹林中,商議如何善後。一直到這時候,他們仍沒有跟政府對抗的意思。但縣政府已出動軍隊圍剿,群衆知道一旦被捕後的結果是什麽,於是拿着樹枝木棍,從樹林中一擁而出,為首的軍官大吃一驚,從馬背上跌下來,竟跌死了,軍隊潰散,弓箭刀槍,全被群衆據獲。他們有了殺人武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在當天夜間,進攻米脂縣城,很順利地把縣城占領,附近饑民們聞風而至,立即集結一千餘人,進軍富裕的地區。他們在戰爭中成長茁壯,又因為懷着過度的悲痛和憤怒,所以每攻陷一個地方,對官員和鄉紳所作的報復,也非常殘酷(我們不能想像那個艾姓鄉紳跟他僕人們的命運)。
明政府認為這種到處覓食的武裝饑民是流寇,流寇的頭目都是一些本性兇惡狡獪、人人得而誅之的叛亂匪徒。明政府用兩種傳統的老方法對付他們,一是討伐,一是招降。
討伐是軍事行動,但腐敗的明政府軍隊所到之處,大肆姦淫燒殺,比饑民們僅加之於官員和鄉紳身上無情的報復更甚。一六三四年,評議部主任委員(給事中)吳甘來的彈劾案,可代作說明,他在給皇帝朱由檢的奏章上說;“山西軍區總司令(山西總兵)張應昌兵團所殺的,一半以上是逃難的鄉民,用他們的人頭冒功領賞。中原(河南省)人民對曹變蚊所屬軍隊的恐懼,遠過於流寇。陛下想使人活下去而不能,軍官們卻一點不動心的把他們屠殺。”就在上世紀(十六),民間就有一首歌謠:“盜賊(饑民)好像梳子,軍官好橡蓖子,士兵好像剃刀。”
招降是政治解决的手段,但饑民投降之後,即令幸而不被指控為“詐降”而加屠殺,也會終於被迫再叛。一六三八年,張獻忠曾嚮明政府投降,被安置在𠔌城(湖北𠔌城)一帶。第二年(一六三九),忽然呼嘯着拔營而去。臨走時,在城墻上公佈使他們不堪負荷的勒索賄賂的官員們的名單和已經勒索到手的款數,在名單後他們聲明說:“不嚮我們要錢的,衹有兵備(中級軍官)王瑞(木冉)一人。”張獻忠如果不早日脫身,一旦財貨被勒索罄盡,而官員們卻不相信已經罄盡時,他的結局可以預卜。
朱由檢也曾用嚴刑峻法製裁貪官污吏,但明政府已失去肅清貪污的能力,因為貪污的根恰恰就是朱由檢。任何高級官員,文官包括宰相,武官包括總司令,都必須靠宦官支持,才能保持他的性命、地位和有希望擢升,而宦官的支持是非錢不行的,那些債官債帥當權之後,要想他不貪污,絶不可能。朱由檢殺的貪污官員越多,貪污反而更熾,官員們互相警惕的不是停止貪污,而是不被發覺。
饑餓的武裝群衆也開始轉變。一六四○年,李自成得到兩位知識分子(舉人)李岩和牛金星的合作。李岩所以背叛明政府,是一個另一類型的官逼民反的故事。他是河南杞縣人,一位高級官員的兒子,家庭富有,屬於鄉紳階層,但在遍地饑謹的時候,他拿出糧食作救濟工作,饑民們感激他,互相傳揚說:“李公子救了我們的命。’當時有一位江湖上賣藝走繩索的美麗女郎,名紅娘子,因沒有人再看她表演的緣故,她的生路斷絶,就也加入饑民的行列,成為一支武裝力量的首領。她在一次攻擊杞縣的戰役中,把李岩擄去,強迫他跟她結婚。李岩不甘心做流寇,婚後不久就逃了回來。但明政府卻把他逮捕下獄,通匪的證據既然如此確實,所以任何解釋都沒有用,他被判處死刑。在行刑的前夕,紅娘子攻破縣城,把丈夫救出,李岩衹好死心塌地叛亂到底,勸紅娘子投奔李自成,他跟另外也是舉人出身的牛金星,共同成為李自成的智囊。
他們所以選擇李自成,跟紀元前三世紀,張良、韓信所以選擇劉邦一樣。不是每一個群衆首領都有政治頭腦的。像張獻忠,他衹能成為真正的流寇。李自成在李岩、牛金星的輔助下,停止報復性的屠殺,發出“迎闖王,不納糧”的政治號召。四年後(一六四四),李自成攻陷陝西西安,就在那個唐王朝的故都,正式組織政府,建立順帝國,並立即北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