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二 礦監·稅監
柏楊 Bai Yang
但朱翊鈞這個吸毒犯的無動於衷,並不是絶對的。他對有些他認為重要的少數奏章,仍然會處理,如上世紀(十六)保衛朝鮮戰役,奏章便很少發生投入墳墓的現象。事實上,三十年中,除了上述“拿下”一次之外,朱翊鈞也偶爾跟宰相接觸過,如本世紀(十七)初,朱詡鈞曾因病危,單獨接見過當時的宰相瀋一貫。
然而,朱詡鈞對另外一些人的請求,他的反應卻像跳蚤一樣的敏銳。那就是散布在全國各地的礦監和稅監們的奏章,上午送進皇宮,朱詡鈞的“朱批”諭旨,下午就發了出來。其敏捷迅速的程度,使宰相們自顧形慚。
由宦官管理開礦和負責徵收賦稅,是大黑暗時代的暴政之一,依照儒傢正統的政治哲學,凡是祖先創立的制度,後世子孫絶不可以更改,而“礦監”和“稅監”,正是祖先創下來的制度之一。所謂礦産,主要的是金礦、銀礦和朱砂礦,某一個地方一旦發現礦苗,皇帝就指派一個宦官前去主持,官銜是“某地某礦提督太監”。所謂稅收,政府本有財政部(戶部)主持,財政部也本有它的稅務機構。但皇帝卻另外設立一個徵稅係統,由他指派的宦官負責,稱為“某地某稅提督太監”。簡稱為礦監和稅監。
在二十世紀,開礦是一件受人歡迎的生産性建設,但在大黑暗時代,卻是謀殺的手段。宦官在最初派遣時,固然衹有一個人,不過依當時官場的傳統習慣,他至少擁有一百餘人的隨從。在隨從中,他遴選十幾個負實際責任的礦務官員,此十幾個礦務官員,各又有一百餘人的隨從(這正是《紅樓夢》所形容的“奴才還有奴才”的現象),每傢以五口計算,一個礦監至少有五千人寄生在他身上,這種非生産的人事開支,就是最富有的金礦都無法負擔,而且還不把貪污的數目計算在內。礦監係統自有他們的特殊辦法,這辦法就是一律轉嫁到當地居民身上,那衹要隨意指認某一個富傢地下有礦苗,就可以了。一旦被認為地下有礦苗,那傢房屋就要全部拆除,以便開礦,唯一避免拆除的方法是賄賂。開礦時挖掘不到或礦藏不多,附近的富傢隨時都可被指控“盜礦”,富傢破産後,盜礦的罪名就延伸到窮人頭上,他們被投入監獄,苦刑拷打,直到全家盡死,或繳出全部“盜礦”的賠款。一個礦場即令枯竭,也不能關閉,因為關閉後五千餘人的生路便告斷絶,所以全部開支,包括呈獻給皇帝的數目,都由當地人民承擔。
稅監跟礦監相同,而更普遍,像天津的店鋪稅,東海沿岸的????稅,浙江、廣東、福建等省的海外貿易稅,成都的茶稅、????稅,重慶的木稅,長江的船稅,荊州(湖北江陵)的店稅,寶低(天津寶壇)的魚稅、葦草稅。普通稅吏本已是爛污人物,但比起稅監係統,他們簡直純潔得如同嬰兒。稅監係統衹要用手嚮某商店一指,說他漏稅,這個商店縱然破産都不能清償。
除了礦監、稅監,還有采辦太監和織造太監。前者如采辦木材,采辦香料,采辦宮花珠寶;後者如燒製瓷器,紡製錦綉綢緞。他們對人民的傷害,不亞於礦監稅監。用采木作為說明,在採購中心的四川省,便有一個沉痛的諺語:“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形容采伐一根供皇帝建築宮殿的巨木,一千人中要死五百餘人,才能砍倒和運出叢山。四川人民一聽到采木的宦官駕到,無不驚恐。
宦官係統因有皇帝支持的堅強背景,他們的兇暴更甚於官員和鄉紳,甚至騎到官員和鄉紳的頭上,平民就更不堪活命了。最聞名於世的湖廣(湖北省及湖南省)稅監陳奉,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徵稅,還公開地搶劫行旅,毆打維持治安的官員。他手下的稅吏在武昌(湖北武漢)經常假藉着緝查私貨的名義,闖入民宅,姦淫婦女,勒索財物,稍為不滿意,就逮捕到稅監所主持的稅務公署,用酷刑追繳漏稅。一六○一年,即本世紀(十七)第二年,武昌就因稅吏強姦一位婦女的案件,激起大規模暴動,二十餘萬人攻擊稅務公署,陳奉逃到親王府躲避,密令他的騎兵衛隊三百餘人(一個宦官竟有如此龐大的衛隊),嚮抗暴群衆衝殺,當場數十人死於非命。群衆更為憤怒,生擒了陳泰最親信的助手六人,投入長江。雲南稅監楊榮,比陳奉還要厲害,群衆起來攻殺他的隨從,楊榮就一口氣逮捕了數千人,全都用酷刑拷死,又逮捕被認為拒絶合作的一位中級軍官(指揮使)樊高明,拷打後戴枷示衆。一六○六年,民變與兵變結合,突擊楊榮,把他殺掉。
罪惡的根源事實上不是宦官而是皇帝,楊榮事件後,就發生一件肉麻當有趣的反應。酒肉皇帝朱翊鈞並不追問群衆暴動的原因,而衹對群衆膽敢犯上作亂,大為震怒。為了加強這種震怒的效果,朱翊鈞拒絶吃飯,宣稱:“楊榮算不了什麽,我痛心的是,那些兇手把國傢法律的尊嚴置於何地?”
朱翊鈞貪財而殘忍,他在宮中除了吸毒外,便是喝酒,每喝酒一定酩酊大醉,左右侍候他的宮女和小宦官,一不順眼,朱詡鈞就喝令撲殺(我們應牢記他“拿下”的威風)。截至上世紀(十六)一五九二年統計,死在他皮鞭下的已達一千人。我們無法得到準確數字,“一千人”是當時大臣公開寫在奏章上的。那一年朱詡鈞已在位二十一年,平均每星期都要有一個哀哀無告的宮女和小宦官,被他殺害。衹有一種情形才能使他回嗔作喜,和顔悅色,那就是嚮他奉獻開礦和徵稅所得的金銀財寶。礦監、稅監們不得不傾全力去搜刮,他們知道,如果奉獻太少,觸怒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吸毒犯,自己難逃一死。
一六○二年,朱詡鈞染病沉重,再邪惡的人,到了臨死,都會天良發現。朱詡鈞對深夜被召人深宮訣別的宰相瀋一貫說:“開礦收稅的事,大傢都反對,我因為宮殿沒有築成,所以采取權宜措施。現在可以停止了,江南的織造和江西的瓷器,也一齊停止,宦官一律撤回。”又親筆寫了一張諭旨交給瀋一貫。可是,到了明天,在全國都盼望那個暴君死亡的歡樂願望中,朱詡鈞卻竟然痊愈。他清醒後第一件事就是對撤銷礦稅宦官的事懊悔不迭,一連派出二十位宦官,到宰相所在地的內閣索回諭旨,瀋一貫最初還鼓起膽量拒絶,以致平常不把宰相放在眼裏的那些宦官,恐懼萬狀,嚮瀋一貫叩頭流血。瀋一貫不敢再堅持,衹好繳回。然而司禮監田義(一位有血性的宦官),嚮朱詡鈞勸阻說:“諭旨已經頒發,恐怕無法收回。”朱詡鈞怒不可遏,親自揮刀,要殺田義。撤銷礦監、稅監之事,就此告吹。
事情已十分明白,明政府跟全體中國人民,已不能共存。鳳陽軍區司令官(風陽巡撫)李三纔在請求朱詡鈞停止礦稅宦官的奏章上(這奏章照例地如石沉大海),有一段說話:“殺人父母,使人成為孤兒;殺人丈夫,使人成為寡婦;破人家庭,掘人墳墓(在二十世紀前,中國人一直強烈崇拜祖先);縱然對方是仇人敵人,我們都於心不忍,陛下怎麽忍心對一嚮被你稱為赤子的臣民如此?”
問題是,朱詡鈞硬是忍心如此。
在那個時代,整個國傢都是皇帝的私産。朱翊鈞還要搜刮這些財寶幹什麽?這是一個謎。這謎於一六一四年揭曉。鄭貴妃所生,被懷疑陰謀奪嫡的兒子朱常洵,封到洛陽(河南洛陽)當親王,除了國庫負擔一個可怕的數目外,老爹老娘把從“礦”、“稅”所得到的血腥錢,全部交給這個寶貝,希望任他怎麽花都花不完。二十七年後(一六四一),民變領袖李自成攻陷洛陽,這位寶貝兒子跪在李自成面前叩頭乞命,仍被剁成肉醬,跟鹿肉拌在一起,被憤怒的群衆吃掉,那些財富又回到民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