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书 文獻通考   》 捲二百七十三封建考十四      馬端臨 Ma Duanlin

  ○後魏諸侯王列侯
  後魏道武皇始元年,始封五等,至天錫元年,減五等之爵,始分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之號。皇子及異姓元功上勳者封王,皇族及始藩王皆降為公,諸公降為侯,子亦此為差。於是封王者七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百有三人。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縣,子封小縣。其後復加伯、男焉。孝文太和十八年,詔:"凡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食邑者,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舊製,諸鎮將刺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貢獻而得假爵者,皆得世襲。延興二年,詔革此類,不得世襲。又舊製,諸以勳賜官爵者,子孫世襲軍號。後改降五等,始革之,止襲爵而已。凡公主,皆嫁於賓附之國,朝臣子弟,雖名族美彥,不得尚焉(後魏道武帝因見《漢書》婁敬說高帝,欲以魯元公主妻匈奴,良久,故立此製。又江陽王女卒,靈太後詔贈鄉主)。諸王侯亦各有師、友、文學、侍郎、掾屬、捨人等官(時王國捨人應取八族及清修之門,鹹陽王禧乃取任城王隸戶為之,深為孝文所責)。公主有傢令丞(高平公主薨,欲使公主傢令居廬製服。太常博士常景曰:"婦人無專國之理。婦人為君,男子為臣,古禮所不載。則傢令不得純臣,公主不得為正君,明矣。")乃寢。
  ◎後魏宗室王公
  上𠔌公紇羅,神元皇帝曾孫。道武即位,以援立功封,卒。子題,後進爵為王。悉,降爵為公。
  建德公嬰文真定侯陸,並神元後。仕太武,獲封爵。
  武陵侯因,章帝後。從道武平中原封,後改封。
  長樂王壽,章帝後。文成即位,有援立功封。後坐罪誅。
  望都公頽,昭帝後。隨道武平中原封。
  麯陽侯素延順陽公鬱宜都王晨,並桓帝後。事道武、文成,以功封。後並坐事死,國除。
  吉陽男比幹江夏公呂,並道武族弟。以軍功封。
  高涼王孤,平文皇帝第四子。昭成即位,以推戴功,分國半部封孤。道武時,追封高涼王,謚神武。子斤(構逆死)樂真(以襲孤孫封)禮那紇大曹,孝文時,例降封太原郡公。洪威(為高歡所殺)
  陵,禮弟。太武賜爵襄邑子。瓌鷙大器
  度,孤孫。道武初賜爵鬆滋侯。乙斤平萇子華
  樂城侯興都,烈帝之裔。文成時賜爵。提
  丕,興都次子。以告乙渾反功,封東陽公。孝文時進封王,後以非道武子孫例降爵為公,坐罪廢。雋邕俱丕子,以功封新安及涇陽縣男
  河間公齊,元帝元孫。太武時以徵伐功封。謚敬。子陵。蘭(陵弟襲爵)志
  扶風公處真,烈帝之後。位殿中尚書,賜爵。後坐事誅。
  文安公泥,魏之疏族。道武厚遇之,賜爵。子屈(後坐事誅)磨渾以勳拜長沙公。
  秦王翰,昭成皇帝子。徵伐有功,道武即位追贈,謚明。子儀,以從徵伐功封王。後以罪賜死。纂良(以弟襲封)禎瑞
  烈,儀弟。以功封陰平王。謚喜。求
  觚,烈弟。奉使慕容垂遇害,追封秦王。夔
  常山王遵,昭成皇帝孫。道武時,以佐命及徵伐功封。後坐罪賜死。子素嗣。可悉陵陪斤
  懋,遵之後。孝武時,以從駕入關,封北平王。
  順,懋弟。亦以從入關,封濮陽王。偉,順子。封南安郡王。
  毗,亦遵之後。孝武時,以定策入關,封魏郡王。
  陳留王虔,昭成孫。以戰功封,後沒於陣。謚桓。子悅嗣。崇(以弟襲)建降爵為公。
  毗陵王順,昭成孫。以功封,後坐罪廢。
  遼西公意烈,昭成孫。以戰功封,後坐罪賜死。子拔於受洛粟,太武時,以功進封為王。
  清河王昭,道武皇帝子。天興時封,後行弒逆,伏誅。
  平陽王熙,道武子。天興時封。子佗嗣。顯世遵
  河南王曜,道武子。天興時封。子提嗣。平原和鑒顯
  河間王修,道武子。天賜時封。羯兒(有罪國除)
  長樂王處文,道武子。天賜時封。無子,國除。
  廣平王連,道武子。天賜時封。渾飛纂
  京兆王黎,道武子。天賜時封。子吐根嗣。繼
  樂平王丕,明元皇帝子。泰常七年封。子拔嗣(坐罪賜死,國除)。
  安定王彌,明元子。泰常時封。無子,國除。
  樂安王範,明元子。泰常時封。子良嗣。
  永昌王健,明元子。泰常時封。子仁嗣(坐罪死,國除)。
  建寧王崇,明元子。泰常時封。後坐罪死。
  新興王俊,明元子。泰常時封。坐罪賜死。
  晉王伏羅,太武皇帝子。真君三年封。無子,國除。
  東平王翰,太武子。真君時封。子道符嗣(坐謀反誅)。
  臨淮王譚,太武子。真君時封。子提嗣昌彧孝文(齊受禪,國除)
  廣陽王建,太武子。真君時封。子石嗣遺興嘉深湛法輪
  南安王餘,太武子。真君時封。太武暴崩,宗愛矯詔立餘,復為愛所弒。
  陽平王新成,景穆皇帝子。太安三年封。子頤嗣。宗允(坐罪死,國除)
  衍,頤弟。封廣陵侯。子暢,從孝武入關,封博陵王。
  欽,衍弟。封鉅平縣公。子孝從入關,封義陽王。偳
  融,暢弟。從入關,封魏興王。
  京兆王子推,景穆子。太安時封。子太興嗣。子昂。悰仲景退衝
  濟陰王新成,景穆子。和平時封。子鬱嗣。暉業
  汝陰王天賜,景穆子。和平時封。後坐罪廢死。
  樂良王萬壽,景穆子。和平時封。子樂平嗣。長命忠
  廣平王洛侯,景穆子。和平時封。匡獻祖育勤
  任城王雲,景穆子。和平時封子。澄嗣彝
  順,彝兄。封東阿縣公。
  紀,順弟。從孝武入關,封華山郡王。
  南安王禎,景穆子。皇興時封。後坐罪奪爵,子英改封中山王。熙
  略,熙弟。封義陽王。
  怡,英弟。封魯郡王。
  城陽王長壽,景穆子。皇興時封。子鸞嗣徽延
  章武王太洛,景穆子。皇興時封。彬融景
  樂陵王鬍兒,景穆子。和平時封。永金景略
  安定王休,景穆子。皇興時封。子谿嗣。超琰
  安樂王長樂,文成皇帝子。皇興四年封。子銓嗣。鑒斌之
  廣川王略,文成子。延興時封。子諧嗣。靈道
  齊郡王簡,文成子。太和時封。子祐嗣。
  河間王若,文成子。琛
  安豐王猛,文成子。太和時封。子延明嗣。長孺
  鹹陽王禧,獻文皇帝子。太和九年封。後坐謀逆,賜死。坦
  趙郡王幹,獻文皇帝子。太和時封。子謐嗣。諶
  廣陵王羽,獻文子。太和時封。子恭嗣,是為節閔帝。
  欣,恭兄。孝莊初,封沛郡王。
  高陽王雍,獻文子。太和時封。後為爾朱榮殺之河陰。斌
  彭城王勰,獻文子。太和時封。後為高肇等所譖,賜死。子劭嗣。韶
  北海王詳,獻文子。太和時封。後為高肇所譖,賜死。子顥嗣(後奔梁,為梁所立,送之北還,終敗死)。
  京兆王愉,孝文皇帝子。太和二十一年封。後坐謀反死。
  清河王懌,孝文子。太和時封。後為元又所殺。
  廣平王,懷孝文子。
  汝南王悅,孝文子。遭爾朱之亂奔梁,梁立為魏主,北還遇害。
  ◎後魏列侯
  衛操,代人。桓、穆二帝時,以佐佑功,封定襄侯。
  莫題,雁門繁畤人。道武初,以封賜爵東宛侯。後坐罪賜死。
  雲,題弟。以功封安定公。
  劉庫仁,獨孤部人,為南部大人後。為慕容文等所殺。
  眷,庫仁弟。羅辰,眷子。拜南部大人。道武時,以從平中原功,賜爵永安公。子殊暉襲。求引爾頭仁之
  尉古真,代人。道武時,以從平中原功,賜爵東州侯。子德萬嗣。
  眷,古真弟子。以功封漁陽王。子多侯嗣。
  穆崇,代人。道武時,以從平中原功,封宜都公。子遂留。乙真泰(以反伏誅)
  觀,崇子。襲爵贈宜都王。壽平國伏幹羆
  亮,羆弟。封趙郡王,孝文時,例降為公。紹長嵩
  奚斤,代人。道武時,以徵伐功,賜爵山陽侯,進爵宜城王。長子他觀嗣。緒
  叔孫建,代人。登國初,封安平公,後進封丹陽王。子瀎蒲
  安同,遼東鬍人。以功積封至高陽公,卒,贈高陽王。子原(後以謀逆誅)。
  頡,同子。以禽赫連昌功,封西平公,後進爵為王。
  庾業延,代人。以從平中原功,賜爵西昌公。子陵。
  王建,廣甯人。以從平中山功,封濮陽公。
  羅結,代人。以功封屈虵侯。子斤嗣。敢伊利
  婁伏連,代人。以徵伐積功封廣陵公,後進爵為王。子真嗣。
  閭大肥,蠕蠕人。以徵伐積功封滎陽公。
  奚牧,代人。以從徵伐功,封任城公。後坐事誅。
  和跋,代人。以從徵伐功,封定陵公。後坐事誅。
  莫題,代人。以徵伐功,封高邑公。後坐事誅。
  奚眷,代人。以戰功,封南陽公。後坐事誅。
  燕鳳,代人。太武時,以舊勳封平舒侯。子纔嗣。
  許謙,代人。以平並州功,封高陽公。子洛陽嗣。
  崔宏,清河東武城人。以籌策功,封壽光侯。子浩嗣(後坐修史事誅夷)。
  張袞,上𠔌沮陽人。以從平中山功,封臨渭侯。子度嗣。白澤
  鄧彥海,安定人。以參定朝儀功,封下博子,後坐事誅。子穎嗣進爵為侯。怡侍
  長孫嵩,代人。世為南部大人,以軍功封鉅鹿公。太武即位,以定策進爵北平王。子敦嗣。道,降為公。悅
  儉,嵩五世孫。事周以功封索盧侯,後封鄫國公。
  道生,嵩從子。以勳封汝陰公,後進封上黨王。子嗣。觀冀歸彥兕熾晟(熾弟)
  紹遠,冀歸子。以從孝武西遷功,封文安縣子。子覽嗣。洪
  澄,冀歸從子。以功封西華縣侯。子嶸嗣。
  長孫肥,代人。以軍功封琅琊公。子翰嗣,後封平陽王。成,降為公。
  陵,翰弟。封吳郡王。
  於慄磾,代人。明元時,以徵伐功,封新安侯,後進爵為公。子洛拔嗣。烈祚
  忠,祚弟。明帝時,以定策功,封常山郡公。
  勁,忠弟。以後父封太原郡公。暉(勁子嗣)
  謹,亦慄磾之後。西魏時,以戰功封新野郡公。周閔帝即位,進封燕國公。子實嗣。僟世虔
  仲文,世虔弟。以功封延壽郡公。
  翼,實弟。以尚主封安平縣公,後進封國公。子璽嗣。
  義,翼弟。封廣都縣公。宣道
  崔頤,清河武城人。道武時,賜爵清河侯。
  晁,頤之裔。孝武時,以預定册功,封武城縣公。
  王憲,北海劇人。道武時,以功進爵至北海公。子崇嗣。祖念昕僟
  封懿,渤海人。道武時,封章安子。元之回隆之纂
  古弼,代人。太武時,以功拜靈壽侯。後坐罪誅。
  張黎,雁門平原人。明元時,封廣平公。後坐罪誅。
  劉潔,長樂信都人。太武時,以從徵討功,封會稽公。後坐反誅夷。
  邱堆,代人。太武時,以佐命封臨淮公。後坐事誅。
  娥清,代人。明元時,以戰功積封至東平公。子延嗣。
  伊,代人。太武時,以戰功積封至河南公。子蘭嗣。盆生
  乙瓌,代人。太武時,以尚主封西平公,後進爵為王。子乾歸嗣。海瑗
  周幾,代人。明元時,以軍功封交趾侯。子步嗣。
  豆代田,代人。太武時,以戰功積封至長廣公,贈王爵。子周求嗣。
  車伊洛,焉耆鬍人。世為東境部落,封前部王。子歇嗣
  王洛兒,京兆人。明元即位,以佐命功,封新息王。卒,贈建平王。子長城嗣。
  車路頭,代人。明元初,以佐命封宣城侯,卒贈宣城王。子眷嗣。
  盧魯元,昌黎徒河人。以功封襄城公,卒贈王。子統嗣。彌娥
  陳建,代人。太武時,以從徵伐功,積封趙郡公,後進封魏郡王。子念生嗣。
  來大幹,代人。太武時,以戰功封廬陵公。子邱頽嗣。
  宿石,朔方人。太武時,以尚主封泰山公,後贈太原王。子倪嗣。
  萬安國,代人。獻文時,以尚主封安城王。後坐罪賜死。子翼嗣。
  周觀,代人。太武時,以軍功封金城公。
  尉撥,代人。獻文時,以功纍封至安城侯。
  陸真,代人。太武時,以戰功積封至河南公。子延嗣。
  呂洛拔,代人。太武時,以功封武城侯。子文祖嗣。
  薛彪子,代人。道武時,以部落歸國,封河東公。子叔嗣。允
  尉元,代人。獻文時,纍封太昌侯,後進封至淮陽王。子詡嗣。
  慕容白曜,晃之元孫。文成時,以秉政封南鄉公,後進爵濟南王。坐罪誅。
  和其奴,代人。文成初,封平昌公後贈王。子受嗣。
  苟頽,代人。太武時,進爵至河南公,後進爵河東王。子愷嗣。
  宇文福,其先南單於之遠屬。以勳封襄樂縣男。
  許彥,高陽新城人。太武時,以參預謀議,封武昌公。子熙嗣。安仁元康
  宗之,熙弟。封潁川公。後坐罪誅。
  刁廱,渤海饒安人。明元時,以功賜爵東安伯。子遵嗣。楷衝
  韋閬,京兆杜陵人。太武時,以功賜爵高平男。子範嗣。子粲
  韋道福,閬從叔。本仕宋,以徐州內附功,封高密侯。子欣宗嗣。
  珍,閬族弟。以招降群蠻功,封霸城子,後進爵侯。子纘。彧彪
  杜銓,京兆人。太武時,封新豐侯。
  屈遵,昌黎徒河人。道武時,以功封下蔡子。子須嗣,進爵信都侯。恆,以破平涼功,賜爵濟北公。道賜拔
  張蒲,河內修武人。太武時,以謀策功,封壽張子。子詔嗣,以軍功進修武侯。
  𠔌渾,昌黎人。太武時,封濮陽公。子闡嗣。洪晁士恢
  公孫表,燕郡廣陽人。明元初,賜爵固安子。後坐罪死。子軌以奉使稱旨,封燕郡公。叡良以別功封昌平子。衡(良弟,襲父爵)
  張濟,西河人。父千秋,事慕容永,來奔,封成紀侯,濟襲封。子多羅嗣。
  李先,中山廬奴人。明元時,以先帝舊臣,封壽春侯。子國嗣。
  賈秀,武威姑臧人。太武時,封陽都子。子雋嗣。叔休
  竇瑾,頓邱衛國人。以功封衛國侯。後坐事誅。
  李崇,範陽人。事馮跋,以城降。太武時,封固安侯。子訢,增封扶風公,後坐事誅。
  韓延之,南陽堵陽人。本仕晉,後奔秦入魏。明元時,為鎮將,封魯陽侯。
  袁式,陳郡陽夏人。本仕晉,奔秦入魏,為上客,封陽夏子。子濟嗣。
  毛條之,滎陽陽武人。始仕晉,為劉義真司馬,沒統萬。夏之亡入魏,太武時遷尚書,能煎調,主太官,封南郡公。子法仁嗣,贈南郡王。
  朱修之,亦宋臣。守滑臺被禽,明元嘉其固守,封郃陽侯。子幼王嗣。
  唐和,晉西宜安人。本仕涼,涼亡,臣於蠕蠕。文成時,以歸化功,封酒泉公,後進爵王。子欽嗣,降為侯。景宣
  冠贊,上𠔌人。世仕苻秦,以歸化功,封軹縣侯,後進爵河南公。子元寶嗣。
  酈範,範陽涿鹿人。世為燕臣,以地降魏。範,太武時,以舊勳進爵至永寧侯。子道元嗣。
  韓秀,昌黎人。世仕燕,歸魏,封遂昌子。子務嗣。
  堯暄,上黨長子人。祖父仕燕,來歸,封平陽伯。子洪嗣。傑師
  陸俟,代人。世領部落,太武時,以剋武牢功,封建業公,後進爵東平王。子嗣,改封建安王。琇景祚
  騰,俟之裔。以從爾朱榮平葛榮功,封清河縣伯。子元嗣。
  麗,俟子。以建大策立文成功,封平原王。子定國嗣。昕之彰晁義
  叡,麗次子。封鉅鹿郡公。希道土懋
  源賀,西平樂鬱人。本河西王禿髪檀之子。檀滅,奔魏。太武時賜姓,以從平涼州功,封西平公,以策立文成功,進爵西平王。子延嗣。鱗懷子邕彪
  劉尼,代人。祖父世為方面大人,尼以太武時以功封昌國子,後以迎立文成功封東安公。子社生嗣。
  薛提,大原人。封太原公,後為宗愛所殺。弟浮嗣。
  司馬休之,本晉嗣譙王,討劉裕不剋奔秦,秦亡入魏,贈始平公。子文思賜爵鬱林公,後進爵譙王。
  司馬楚之,晉宣帝弟太常馗八世孫。劉裕誅翦司馬氏,楚之以四郡之衆來降,封琅琊王。子金竜嗣。徽亮降為公。僼鴻孝政
  裔,僼弟。西魏時,以率衆歸關中,封琅琊縣伯,後進爵為公。子侃嗣。運
  司馬景之,晉汝南王亮之後。明元時來歸,賜爵蒼梧公。卒,贈汝南王。子師子嗣。
  司馬準,景之兄。以太常末歸魏,封新安公。子安國嗣。
  司馬國、叔,晉安平獻王孚之後。劉裕時奔慕容超,超亡入秦,秦亡來歸,國封淮南公,叔封丹陽侯。
  司馬天助,晉驃騎將軍元顯之子。歸闕封東海公。
  劉{日永},宋文帝子、義陽王。廢主子業立,疑{日永}有異志,{日永}乃北降魏,封丹陽王,後加號宋王。子承緒(早卒)暉(以孫襲爵)
  蕭寶夤,齊明帝第六子、建安王。梁武將移齊祚,寶夤逃奔魏,封丹陽郡公、齊王。後坐反誅。
  贊,寶夤兄子,梁武以為已子,封豫章王。後奔魏,封高平郡公、丹陽王,後沒於魏。
  蕭祗,梁武帝弟南平王偉之子。侯景之亂,奔魏,封清河郡公。子放嗣。
  蕭泰,梁武帝弟鄱陽王恢之子。於謹取江陵,入魏,封義興郡公。子寶嗣。
  蕭撝,梁武帝弟安成王秀之子。為益州刺史,周伐蜀,以城降,纍封至廣臺郡公。子濟嗣。
  蕭圓肅,梁武陵王紀之子。周取蜀,與撝同降,積封至棘城郡公。
  蕭大圜,梁簡文帝之子。侯景之亂,遁於江陵,為元帝使魏,江陵亡,留魏,封始寧縣公。
  盧元,範陽涿鹿人。太武時,以儒雋封固安子。子度世嗣,後進爵為侯。伯源道舒
  同,元之裔。莊帝時,以功封章武縣伯。子裴嗣。辯,裴子。以從孝武遷長安,封範陽縣。子慎嗣。
  光,辯弟。以從西遷,積封至燕國公。子貴嗣。
  高允,勃海人。以謀平涼州功,封汶陽子,後進爵梁城侯。子忱嗣。貴賓
  高濟,允從叔。同徵封浮陽子。子矯嗣。
  遵,矯弟。封安昌子。
  祐,允從祖弟。以從滅夏功,封南皮子,後進爵侯。子和璧嗣。顥德政,齊時以佐命封藍田公,後為文宣所殺。王臣
  翼,祐從父弟。孝宣末,封樂城縣侯。子乾,孝武時,以預定策封長樂郡公。呂兒
  昂,乾弟。莊帝時,以建義功,封武城縣伯,後進爵侯,戰死於西魏,追封永昌王。子道額嗣。
  季式,昂弟。以功封乘氏子,後進封陽平縣伯。
  崔鑒,博陵安平人。與盧元、高允等俱被徵,封桐廬縣子。子合嗣。
  巨倫,鑒族孫。莊宗時,以不附元顥功,封漁陽縣男。子子武嗣。
  士謙,亦鑒族裔。西魏恭帝時,以功積封武康郡公。子曠嗣。
  彰,曠弟。隋文帝時,以佐命功,積封至安陽縣公。子寶德嗣。
  說,士謙弟。西魏時,以戰功積封至安平縣公。子弘度嗣,隋初,以佐命封武鄉郡公。
  弘昇,弘度弟。以佐隋功,封黃臺縣侯,後進爵為公。
  挺,鑒族裔。以工書,封秦昌子。子孝芬嗣。猷,西魏時,以功封平原縣伯。隋文時,進爵汲郡公。子仲芳嗣。
  李靈,趙郡平棘人。以授文成皇帝經,封高邑子。子恢嗣,進爵為侯。悅祖瑾
  顯甫,悅祖弟。以軍功封平棘子。子元忠,以佐高歡起兵,封晉陽縣伯。搔
  渾,靈曾孫。齊初,以參禪代儀註,封涇陽縣男。子湛嗣。
  璨,靈弟均之子。以參定徐州功,封始豐侯。子茂元嗣。秀之。
  順,靈從父弟。太武時,以籌略封平棘子,後進爵侯,坐罪誅。敷,封高平公(後坐罪誅)。憲祖悛
  祖勳,祖悛弟。齊文宣時,以女為王妃,封丹陽王。
  孝伯,順從父弟。太武時,以侍軍國機密,封南昌子,後進爵宣城公。子安仁嗣。
  裔,孝伯族。以參齊神武軍定策功,封固安伯。子子旦嗣。
  子雄,子旦弟。隋初,以戰功封高都郡公。子公扌延嗣。
  育,靈族裔。武定時,以拒葛榮功,封趙郡公。子愔嗣。
  遊雅,廣平任人。太武時,與高允等俱徵,積封至廣平侯。明根,雅從祖弟。獻文時,封新泰侯。子肇嗣。祥
  高閭,漁陽雍奴人。獻文成,時以功纍封至安樂侯。子元昌嗣。
  鬍叟,安定臨涇人。自涼歸魏,封始復男。弟繼之嗣。
  鬍方回,臨涇人。以徵涼功,封臨涇子。
  張湛,燉煌人。本仕涼,涼亡歸魏,封南浦男。
  張徹,湛兄。封西平縣公。子敢之嗣。
  宗欽,金城人。本仕涼,涼亡入魏,封臥樹男。後與崔浩同誅。
  宋繇,燉煌人。為涼使魏,太武時拜為河西王、右相,封清水公。涼亡入魏,改封西平侯。子岩嗣。蔭季預
  王慧竜,太原晉陽人。本仕晉,祖父為劉裕所殺,慧竜北奔。太武時,以戰功封長社侯。子寶興嗣。瓊
  鄭羲,滎陽開封人。孝文時,以功積封滎陽侯。子懿嗣。恭業
  道邕,羲從曾孫。孝武時,以軍功及從西遷,封永寧縣侯。子詡嗣。
  譯,詡弟。周宣弟時封歸昌縣公,後進封沛國公。子元璹嗣。
  先護,羲族裔。莊宗時,以納爾朱榮功,封平昌縣侯。後奔梁死。
  薛辨,河東汾陰人。初仕秦,秦亡入魏,以軍功封汾陰侯。子謹嗣。拔以功積封至河東公。允裔孝紳
  慶之,拔從孫。封竜邱子。
  端,慶之弟子。西魏時,以戰功封交城縣伯。周受禪,進爵至文城郡公。子胄嗣。
  濬,胄從祖弟。周天和中,襲父琰爵虞城侯。
  孝通,聰從孫。以平定關中之亂,封汾陰侯。子道衡嗣。
  溫,道衡兄。周武帝時,封齊安縣子,後進博陵縣公。子褒嗣。
  慎,善弟。周閔帝時,封淮南縣子。
  薛寞,河東汾陰人。魏孝武西遷,以從行功,封郃陽縣子。周受禪,進爵為侯。子明嗣。
  薛忄登,河東汾陰人。從孝武西遷,封夏陽男,後進爵為伯。子舒嗣。
  韓茂,安定安武人。太武時,以從徵伐功,封蒲陰子,後進爵安定公。子備嗣。均
  皮豹子,漁陽人。太武時,纍封至淮陽公。子承宗嗣。
  封敕文,代人。封天水公。子翰嗣。
  呂羅漢,東平壽張人。文成時,以宿衛及徵伐功,纍封至山陽公。子興祖嗣。
  孔伯恭,魏郡鄴人。父昭,封魯郡公,伯恭襲父爵。
  田益宗,光城蠻。世為蠻帥,太和時歸魏,封光城縣侯。子纂嗣。
  孟表,濟北蛇邱人。本齊馬頭太守,太和時,據郡歸魏,封譙都縣侯。
  奚康生,河南陽翟人。本姓達奚,世居代為部落大人。以戰功封安武縣男,後為元乂所殺。子剛嗣。
  楊大眼,武都氐難當之孫。以戰功封安城縣子。
  崔延伯,博陵人。初仕齊,後入魏,以功賜爵定陵男,後改封新豐子。
  李叔仁,隴西人。以戰功積封至陳郡公。後坐事誅。
  裴雙碩,河東聞喜人。位弘農太守,封安邑子。子駿嗣。
  裴果,河東聞喜人。西魏時,封冠軍縣侯。子孝仁嗣。
  裴寬,河東聞喜人。西魏時,以戰功封夏陽縣男,後進爵子。後南沒於陳。
  裴俠,河東解人。西魏時,以從入關功,封清江縣伯,後進爵為侯。
  裴文舉,河東聞喜人。西魏時,以掠地功,封澄城縣子,後進爵為伯。子胄嗣。
  薛安都,河東汾陰人。真君五年奔宋,宋明帝立,安都為彭城刺史。復叛魏,封河東公。子道標嗣。
  道異道ɡ弟。以功封安邑侯。
  道次封河南公。
  真度,安都從祖弟。以來歸功,封臨晉伯。子懷徹嗣。
  房法壽,清河東武城人。初仕宋,後降魏,以功封壯武侯。子伯祖嗣。翼
  畢衆敬,東平須昌人。始仕宋,明帝時,以兗城降魏,封東平公。子元賓嗣。義允僧安
  祖虧,元賓子。封須昌伯。子義暢嗣。
  祖暉,祖虧弟。以全守功,封新昌縣子。子義勰嗣。
  羊規之,泰山鉅平人,本仕宋,太武南伐來降,封鉅平子。子祉嗣。深
  李{日永},頓邱人。西魏時,封臨黃縣伯。子丹嗣。
  楊播,弘農華陰人。孝文時,以戰功積封至華陰伯。子侃嗣。純佗
  愔,播族裔。魏時,以軍功封魏昌男。齊文宣時輔政,積封至華山郡公。後為孝昭所殺。
  敷,播族孫。封臨貞縣伯,後進爵公。子素,周末以功封清河公。隋文帝時,以平陳,封越公。子元感嗣,坐逆誅。
  約,素弟。以軍功封安城縣公,後以佐廢太子勇,進修武公。子元挺嗣。
  晁,約從弟。周時,以軍功積封至樂昌縣侯。
  寬,敷叔父。孝武時,以從入關,積封至華山郡公。子文思嗣。紀
  王肅,琅琊臨沂人。父員,仕齊武,為所殺,肅奔魏。孝文時,以功封開陽伯。子紹嗣。紀遷
  郭祚,太原晉陽人。孝文武時,以贊遷洛功,封東光子,後進爵伯。子景尚嗣。
  張彝,河東武城人。幼襲祖幸爵平陸侯,後為羽林兵所殺。子暠之嗣。
  邢巒,河間鄭人。襲父封平城子,以戰功進平舒縣伯。子遜嗣。
  李崇,頓邱人。以後兄誕之子襲封陳留公,後例降為侯。子神軌嗣。
  平,崇從弟。襲爵彭城公。子奬嗣。諧
  世哲,崇子。賜爵衛國子。
  崔光,清河人。孝文時,以參贊遷都功,積封至朝陽伯。子勵嗣。
  裴叔業,河東聞喜人。本齊徐州刺史,廢帝誅殺大臣,叔業北降魏,封蘭陵郡公。子譚嗣測
  芬之,叔業子。以父勳封上蔡伯。
  彥先,叔業兄子。封雍邱子。子約嗣。
  植,叔業兄子。封崇義侯。
  李元護,遼東襄平人。本仕齊,與裴叔業同降魏,封廣饒縣伯。子會嗣。景宣
  席法友,安定人。仕齊,與裴叔業同降魏,封苞信縣伯。子景通嗣。郾
  王世弼,京兆霸城人。仕齊,與叔業同降魏,封慎縣伯。
  江帨之,濟陽考城人。本仕梁,後降魏,封安平縣子。子文遙嗣。
  張讜,清河武城人。本仕宋,後降魏,封平陸侯。子敬叔嗣。
  李苗,梓ㄅ涪人。父仕梁被誅,苗降魏,後禦爾朱世隆敗死,贈河陽縣侯。子曇嗣。
  劉藻,廣平易陽人。本仕梁,後降魏,封易陽子。子紹珍嗣。
  傅永,清河人。世仕宋,後降魏,以戰功封貝邱縣男。
  張烈,清河東武城人。宣武時,以戰功封清河縣子。
  李述,渤海人。以册祭燕王廟,還賜爵縣男。子象嗣。
  孫紹,昌黎人。永安時,以議歷事,賜爵新昌子。子伯元嗣。
  祖瑩,範陽遒人。莊宗時,以參議律歷事,封爵容成縣子。子珽嗣。
  爾朱榮,北秀容人。世為部落酋帥,祖、父皆封梁郡公,榮襲爵。正光中,以討賊功,封博陵郡公。擁兵入洛立莊宗,封太原王。後為莊帝所殺。
  兆,榮從子。榮入洛,兆封潁川郡公。榮死,兆據晉陽,進爵為王後為高歡所破,死。
  彥伯,榮從弟。祖父世為始昌侯。節閔帝立,彥伯以預定功,封博陵郡王,後為高歡所殺。子敞,後奔西魏,封靈壽縣公。隋時,改封邊城郡公。子最嗣。
  仲遠,彥伯弟。孝莊立,封清河公。節閔帝立,進爵彭城王。後奔梁,死。
  世隆,仲遠弟。莊宗立,封平樂郡公,後進封王。後為長孫承業所殺。
  弼,世隆弟。節閔帝時,封河間郡公。後為其帳下所殺。
  度律,榮從父弟。莊帝初,封樂鄉縣伯,後封常山王。高歡討誅之。
  天光,榮從祖兄子。莊帝封廣宗郡公,後進爵為王。為高歡所殺。
  朱瑞,代郡桑乾人。為爾朱榮腹心,封陽邑縣公。後為爾朱世隆所殺
  叱列延慶,代西部人。世為酋帥,延慶娶爾朱氏,封北海郡公。後為高歡所殺。
  解斯椿,廣牧富昌人。從爾朱榮徵伐有功,封麯陽縣公,後纍封至城陽郡公。從孝武西入關,卒,贈常山郡王。子徵嗣。該政
  元壽,椿弟。從孝武入關,封桑乾公。
  賈顯度,中山無極人。以從爾朱榮破葛榮功,封石艾縣公。後從孝武入關,坐事死。
  智,顯度弟。以軍功封義陽縣伯。後從入關,坐事死。
  樊子鵠,代郡平城人以。功纍封至西陽郡公。後為兗州刺史,據城應關中,高歡討而殺之。
  侯深,神武光山人。莊帝時,以戰功積封至厭次侯。後坐反誅。
  賀拔允,神武光山人。世為鎮將封侯,允襲侯,積封至壽陽縣公。高歡入洛,進爵為王。後為歡所殺。
  勝,允弟。孝莊帝初,以定策功,封易陽縣伯。後降梁而復歸西魏,以功積封至琅琊郡公。子仲華嗣。
  嶽,勝弟。孝莊立,以預定策封樊城男,後進爵清河郡公,鎮關中。後為侯莫陳悅所殺。子緯嗣。
  侯莫陳悅,代人。莊宗初,封桓人縣侯,後進爵白水郡公。殺賀拔嶽,宇文泰討而誅之。
  念賢,金城骱比恕R躍Ψ饌土糲夭嶠汧糝漣捕すW踴藐
  梁覽,金城人。世為西羌部落酋帥,積封至安德郡公。
  雷紹,武川鎮人。西魏時,積封至昌國伯。
  毛遐,北地三原人。世為酋帥,積封至始昌縣伯。
  鴻賓,遐弟。以功封縣侯。
  乙弗朗,其先東部人。世為部落大人,以功封長安縣公。
  高恭之,遼東人。孝莊時,賜爵竜成侯。子士鏡嗣。
  綦雋,河南洛陽人。孝武時,封章武縣伯。
  山偉,河南洛陽人。以功封東阿縣伯。子昂嗣。
  費穆,代人。以爾朱榮黨,積功至平原郡公。後為元顥所殺。
  賀悅,代人。道武母黨,其先世為君長,以從平中原功,封鉅野侯。子泥嗣進爵為琅琊公醜建
  杜超,魏郡鄴人,密皇后兄。初封陽平公,後進爵為王。子鳳皇嗣。
  遺,超從弟。封廣平王。子元寶嗣。
  閭毗,代人,文成母恭皇后兄,初封河東公,後與弟紇並進爵為王。自餘子弟賜爵為王者二人,公五人,侯六人,子三人。
  馮熙,長樂信都人,文明太後之兄。初封肥如侯,後進爵昌黎王。子誕嗣,例降為侯。穆
  李惠,中山人。思皇后之父。初襲父爵南郡公,後進爵為王。後坐事誅。
  高肇,渤海人,文昭皇后之兄。封平原郡公。後坐罪誅。
  鬍國珍,安定臨涇人,靈太後父。封安定郡公。子祥嗣。
  梁越,新興人。魏初,為禮經博士。明元時,以師傅恩,封祝阿侯。
  盧醜,昌黎徒河人。太武時,以師傅恩,封濟陰公。
  張偉,太原中都人。太武時,與高允等俱徵,後封建安公。
  李業興,上黨長子人。孝武登極時,以預行禮事,封屯留縣子。
  乞伏保,高車部人。獻文時,襲爵寧國侯。
  段進,不知何許人。太武時,蠕蠕入塞被擒,駡賊,死,贈顯美侯。
  郭琰,京槃人。孝武時,封新豐縣公;西遷,封馮翊郡公。
  乙速孤佛保,北秀容鬍酋。孝武時,從入關,封蒲子縣公。
  李崇,渤海{艹脩}人。孝武時以歸關中功,封廣宗縣公。敞
  竇瑗,遼西人。以從平葛榮功,封容城縣伯。
  李洪之,恆農人。太武時,封安陽男,後進爵任城侯。
  劉靈助,燕郡人。爾朱榮入京師,以卜筮封長子縣公。
  周澹,京兆人。明元時,以善醫封成德侯。
  王顯,陽平樂平人。宣武時,以營療功,封衛國縣伯。
  王叡,太原晉陽人。文明太後臨朝時,以恩倖封太原公,後進爵中山王。子襲嗣,後降為公。
  王仲興,趙郡人。宣武時,以恩倖封上黨郡公。
  侯剛,河南洛陽人。明帝時,以恩倖積封至武陽縣公。
  宗愛,不知何許人。太武時,以恩倖封秦郡公。後坐弒逆誅。
  仇洛齊,中山人,本宦者。太武時,封零陵公。子儼嗣。
  王琚,高平人,亦宦者。孝文時,積封至高平王。
  趙默,本涼州隸戶,為閹人。封至河內公,後進爵為王。
  孫小,鹹陽石安人。以閹封至中都侯,後進爵彭城公。
  張祐,安定石塘人。以閹入宮,孝文時,至新平王,後降為公。
  李堅,高陽易人。文成時,以閹入宮,封魏昌伯。
  劉騰,平原城人。以閹入宮,靈太後時,封長樂縣公。
  楊範,閹人。封華陰子。
  成軌,閹人。封始平縣伯。
  王溫,閹人,封欒城縣侯。
  孟鸞,閹人。封元城縣侯。已上並靈太後臨朝時。
  右,元魏時,封爵所及者尤衆,蓋自道武興於代北以來,凡部落之大人與鄰境之降附者,皆封以五等之爵,令其世襲,或賜以王封。逮中世以後,則不緣有功而封者愈多。《程駿傳》載:"獻文崩,初遷神主於太廟,有司奏:舊事,廟中執事官例皆賜爵,今宜依舊。詔百寮詳議,群臣鹹以為宜依舊事。駿獨以為不可,表曰:'臣聞名器為帝王所貴,山河為區夏之重,是以漢祖有約,非功不侯。未聞預事於宗廟,而獲賞於疆土。雖復帝王製作,弗相沿襲,然一時恩澤,豈足為長世之軌乎?'書奏,從之。"可見當時封爵之濫。然高允在太武時,以平涼州勳封汶陽子,至文成時,史言其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時百官無祿,允第唯草屋,衣唯緼袍,食唯????菜,恆使諸子采樵自給。則其時雖有受封之名,而未嘗與之食邑。又道武以來,有受封為建業公、丹陽侯、會稽侯、蒼梧伯之類,此皆江南土地,未嘗為魏所有。可見當時五等之爵多為虛封,前史雖言魏製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然若真食五分之一,則不至如高允之貧乏;且受封丹陽、會稽等處者,雖五分之一,亦於何而取之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自序抄白捲一田賦考一
捲二田賦考二捲三田賦考三捲四田賦考四
捲五田賦考五捲六田賦考六捲七田賦考七
捲八錢幣考一捲九錢幣考二捲十戶口考一
捲十一戶口考二捲十二職役考一捲十三職役考二
捲十四徵榷考一捲十五徵榷考二捲十六徵榷考三
捲十七徵榷考四捲十八徵榷考五捲十九徵榷考六
捲二十市糴考一捲二十一市糴考二捲二十二土貢考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