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金庸與《明報》 》
第27節:第六章 五月人潮(3)
張圭陽 Zhang Guiyang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至5月結束,《明報》以出紙一張,共四版(賽馬日出一張半紙,共六版)的格局,幾乎每天都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報道移民情況。左派《大公報》衹是在5月20日在港聞第二版,以三欄標題五百字報道港府擴大禁區範圍,內文衹是提到收藏非法進入或逗留香港之人士,可被罰款二千元及入獄一年。對於移民人數及邊區所發生的兩次騷亂,衹字不提。5月16日,《明報》以新聞方式提及"讀者紛紛響應本報呼籲,自願參加救援隊,上梧桐山救人"。內文還說:"……大陸饑民來港,有如一幅悲慘之流亡圖,深印本港居民腦海。本報昨日社論,高呼'火速救命',獲得廣大反應,函電交詢關於捐款救濟同胞的情況。本報同仁已定今日再攜帶食物往邊境贈與各同胞。"
新聞以外,《明報》副刊也以此為題,三蘇"怪論"不斷響應《明報》社評觀點,籲請香港的慈善傢站出來;而許韻明所寫的"品格小姐"一天完小說,也以女偷渡客為題材,寫其與香港男兒結識經過。
《明報》社評發出嚮邊區移民救援的號召後,陸續有讀者捐款,有讀者捐一元,也有捐二十元,更有送出餅幹、香煙、糖果的。《明報》於5月18日公佈,共收得讀者捐款一千五百一十六元。一些工廠、商號及社團,更自行組織,前往邊境,嚮移民派糧。
香港居民的這類自發行動,無疑使邊區情況更加復雜,增加了警務工作睏難,也無形中鼓勵大陸移民再度非法入境。警務處長於5月18日嚮居民提出警告,不得擅闖邊境禁區,否則會被罰款五千元或監禁兩年。翌日港府亦擴大了邊境禁區範圍,希望拘捕及遣返非法入境者的工作更加順暢,免受居民的幹擾,《明報》亦馬上支持香港政府的决定,5月19日在第四版公佈"本報暫停接受讀者捐款",理由是"限於各種環境關係,未能順利展開救濟,故暫時停止接受捐款,祈讀者諒之……"。所謂"各種環境",就是港府擴大邊界禁區範圍,不希望居民因同情大陸偷渡客而與執行遣返任務的軍警發生衝突。
由於邊區局勢日趨嚴峻,港督柏立基爵士在5月18日再就非法入境者問題,嚮殖民地部大臣尋求指引,詢問在必要時,可否在邊界地區使用武力(開槍或用催淚氣體)控製局面。5月19日,殖民地部復函港督,同意港府在其他方法無效時,可以使用武力圍堵非法入境者,同時殖民地部又引述英國外交部意見,認為得到中國政府合作的機會很高,因此港府應盡可能避免使用武力。
兩天之後,5月21日,上水地區發生騷亂,一輛遣解非法入境者的警車在粉嶺賽馬會道嚮上水村行駛時,一小隊男女孩童嚮車上的移民投擲糧食,遣解車撞傷一男一女,人群鼓噪;現場一名外籍警司及警員上前維持秩序時,有警務人員被人襲擊,結果出動新界總部防暴隊,驅趕在場人群。兩天後,粉嶺地區又因學童被警車撞傷,幾乎釀成騷亂,防暴隊以藤盾及防暴棍驅散四五百名群衆。
《明報》亦兩度發表社評,呼籲居民勿阻礙警隊工作,加重警方睏難。社評立場,已由純人道式、中國同胞式的"火速救命"的呼籲,轉變為站在香港立場,更為現實地看待移民潮問題:"……我們呼籲市民,不要阻撓警方處理這難題,不要認為警方執行任務,是對我們中國人含有敵意。……不要輕視這個危機,我們是否能夠繼續安居樂業,和這個大炸彈是否爆炸,有極大關係。"
5月下旬,中國大陸方面加強邊界的警戒工作,由邊界涌入的移民人數開始減少。對於早已進入市區的非法入境者,臺灣國民黨方面提出,可以安排他們去臺灣,安置他們在臺東及臺中。但是香港政府考慮到此舉會給予國民黨一個宣傳機會,從而得罪大陸,因此並沒有同意把移民送去臺灣,反而是采取了"抵壘政策",即凡是已經進入市區的非法入境者,都可以嚮人事登記處登記,領取身份證。到了1962年6月7日,英國殖民地部緻函港督,轉達大陸感激英方處理5月非法入境者的手法。英國殖民地部檔案紀錄,北京方面曾明確嚮英方表示,"中國關心不要讓此事使臺灣國民黨得到正面宣傳,或讓美國得到甜頭。中國也不容許把移民問題說成是中國的危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1) | 第2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 第3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3) | 第4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 第5節:第一章 香港--1959年(5) | 第6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1) | 第7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2) | 第8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3) | 第9節:第二章 少年金庸(4) | 第10節:第三章 野 馬(1) | 第11節:第三章 野 馬(2) | 第12節:第三章 野 馬(3) | 第13節:第三章 野 馬(4) | 第14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1) | 第15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2) | 第16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3) | 第17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4) | 第18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5) | 第19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6) | 第20節:第四章 創刊的故事(7) | 第21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1) | 第22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2) | 第23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3) | 第24節:第五章 尋找讀者(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