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小趨勢——决定未來大變革的潛藏力量   》 第27節:第四部分 健康與快樂(2)      馬剋·佩恩 Mark - Payne

  雖然在那些喜歡把皮膚直接暴露在陽光之下的人當中,皮膚癌是比較常見的,但皮膚癌如果出現在美籍墨西哥人或者非洲裔美國人身上便更有可能導致死亡(因惡性黑素瘤而死亡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鮑伯·馬爾雷[BobMarley])。
  在一個人18歲之前,至少有25%的皮膚危險會發生(雖然被廣泛報道的數字超過了這個數字)。如果說到壞習慣,你把你的孩子帶到海灘上去,實際上就是培養孩子的壞習慣。
  所以,不喜歡陽光的人决心保衛美國,而不僅僅是在飲料瓶子上貼上防陽光係數。就像1970年代反對吸煙的人和1980年代提倡吃有機食品的人一樣,他們成為最早提倡避免陽光暴曬的人,而且他們所提倡的東西很快將成為風靡全國的一種熱情。
  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為防曬衣鋪開了一個産業,這種防曬衣就是那種用比一般衣料織得更緊密的布料縫製的長袖襯衣和長褲。(一般夏天穿的白T恤衫都貼上防紫外綫係數[UPF],而且防紫外綫係數最低是5。)一些衣料中加上某些防曬産品或化學劑,比如能夠反射太陽輻射的二氧化鈦。實際上,在2000年,這個行業還不存在,但現在防曬衣行業每年的營業額差不多是1.8億美元。確實,這個行業還不是什麽了不起的行業。但它已經為進一步發展做好了準備,特別是如果防曬品的製造商們可以找到一個辦法,使那些耳扇看上去不像一戰的轟炸機起落架的話。
  不喜歡陽光的人還促發了將防曬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一些革新。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種被稱為陽光衛士的産品,將防曬劑添加到衣物之中的一種洗衣輔助液--這種輔助液能將衣物的防紫外綫係數從5提高到大約30--也投放到了市場。在化妝品行業中,1990年代之前還沒有人聽說過用防曬霜來梳妝打扮。而現在,大部分粉底霜和護膚乳都標有防紫外綫係數或防曬係數(SPF),而且至少是15。
  快速發展的防曬産品是私人專用的陽光房,它能夠改變陽光的顔色,這樣既能享受到陽光,又能保護自己的皮膚。顯然,這是不會受到紫外綫輻射的唯一安全的辦法。從1997年到2005年,這種産品的銷售量幾乎增加了80%。在2000年代初,散照式陽光房的銷售量猛增了67%。
  也許,有人會開發出耐久性防曬霜,就和他們曾經開發出耐久性化妝品一樣。
  這個不喜歡陽光的群體到底有多大呢?如果你把美國所有皮膚病專傢(大約14000人)及其傢人、最近因皮膚癌而死亡的人(從1997年到2006年大約有80000人)的傢人、最近皮膚癌患者(大約有50萬人)及其傢人,以及美國對什麽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人(這些人總是首先註意皮膚病專傢的警告、衹食用最安全的食品、開最安全的汽車)都算在內的話--至少有200萬不喜歡陽光,在8月份還戴着淺軟呢帽子的美國人。
  他們能夠影響到公共政策嗎?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對規範我們曬太陽的行為還沒有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既然陽光房與太陽崇拜是牢牢聯繫在一起的,那麽他們也許是害怕遇到像第一修正案一樣的挑戰。)但是澳大利亞這樣做了,因為他們的皮膚癌發病率已經達到了天文數字。另外,美國皮膚病學會(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也說,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因陽光導致的癌癥可能將超過肺癌,成為全國第一號癌癥殺手。
  紐約州和新澤西州剛剛通過了禁止14歲以下兒童在傢裏的陽光房暴曬的法律。但實際上,這條法律好像不大頂用。如果要動真格的,就應該去找聯邦有關機構或州總檢察長,讓他們像對待大煙草公司(BigTobacco)那樣對待陽光房的問題。如果不喜歡陽光的人真的想找到辦法,那就應該多看看海灘上的警告標示,並對那些沒有提供足夠數量警告標牌的海灘度假設施的所有人提出起訴。那最後的結果如何呢?私傢遊泳池也必須立上警告標示嗎?室外露臺的傢具上也必須擺着警告標示嗎?全國的公園也必須這樣做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簡介 編輯推薦第2節:媒體評論 目錄
第3節:目錄 中文版序言第4節:譯者前言(1)
第5節:譯者前言(2)第6節:譯者前言(3)
第7節:英文版序言(1)第8節:英文版序言(2)
第9節:英文版序言(3)第10節:英文版序言(4)
第11節:英文版序言(5)第12節:英文版序言(6)
第13節:第一部分愛情、性與男女關係(1)第14節:第一部分愛情、性與男女關係(2)
第15節:第一部分愛情、性與男女關係(3)第16節:第一部分愛情、性與男女關係(4)
第17節: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1)第18節: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2)
第19節: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3)第20節: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4)
第21節:第二部分 工作生活(5)第22節:第三部分 種族與宗教(1)
第23節:第三部分 種族與宗教(2)第24節:第三部分 種族與宗教(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