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   》 几千本藏书见证晚年岁月      佚名 Yi Ming

  与后院比起来,前院有南屋、北屋、西屋、东屋,一面不落,是个标准的四合院。院的前半部分有个方形的葡萄架,老人住着的时候在架上装了个秋千,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现在秋千不见,葡萄架还在。只是春天将暖未暖,它也仿佛没有从冬眠中醒来,颜色仍旧枯黄。院子靠后的地方是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半身雕像。
  以前,前院里住着茅盾先生的儿子儿媳,还有他的秘书、警卫。现在,西厢房仍旧是他的藏书房,几千本书在五排书架上整齐地列着队,其中一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外译作怕已是现在的孤本了。而北房和东厢房则已成了"茅盾故居"的"第一陈列室"和"第二陈列室"。收藏着茅盾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译著、大量的照片与画册,还有茅盾用过的墨盒、茶杯等物。一只已经停了的上海牌怀表,仍在为主人尽心地担负着受观瞻的职责。北房西侧是故居办公室,西边藏书房的右侧是一间小小的会客室,是茅盾接待不相熟的客人的地方。

    新京报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平淡里涌出了波澜壮阔之美弹劾严嵩的阵地松筠画社的摇篮公车上书的开山之地
感悟北京思想的审美远胜视觉的冲击人头攒动的"明星"老宅曾经文人荟萃
如今游客如织感悟北京从"隐于朝"到"隐于潮"晚清文人理想曾在这里激荡
老屋墙上不见青砖也曾俯瞰万日风雷会馆里的乡土情谊感悟北京
宣南会馆里散发的文化味道屋寒瓦陋难掩盛门气质宅院两次目睹历史开的"玩笑"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梁启超书斋感悟北京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