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说三国   》 第27节:死得可惜的书生大将      Lu Chengjiang

  大败刘备后,陆逊又和魏军有几次交战。周鲂断发诱来曹休后,陆逊奉命迎击。曹休自恃兵强势众,无所顾忌。陆逊兵分三路,同时进攻,冲乱了曹休的伏兵,一直追到夹石。这一仗,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全部缴获。陆逊大获全胜。
  后来,他又随孙权北征,和诸葛瑾攻打襄阳。这次因有意外,只好中途退军。退军时,陆逊又虚张声势,假装向敌进攻,使魏军不敢追来。虽未获利,也使吴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陆逊最得意的战绩,当然还是和吕蒙一起袭取荆州,此外还有后来的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此外,他的战绩似乎不如吕蒙。
  不过,理政治民方面,吕蒙却比不上他。还在为海昌屯田都尉时,因为县里连年干旱,他便开仓谷,济贫民,鼓励农民发展农桑,使百姓度过灾年。打下荆州后,他考虑到荆州士人新附,仕进不得其所,便上疏提出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最后官至丞相,兼内外之任。还在这之前,他就花了不少精力过问朝政。比如,有一次他上疏提出,现在科法严峻,将吏罹罪者太多。天下没有统一,应该多施恩贷,忘过记功,既可安下情,又可尽人之能,以成王业。
  孙权要派军队去攻取夷州和朱崖,陆逊又上疏反对,提出,不远万里打这两个地方,得不偿失,干戈未戢,民有饥寒,应该育养士民,宽其租赋。
  针对有人提出的兴利改作的主张,陆逊又发表看法,认为,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因此应该宁济百姓,待国用丰富了,再考虑这类举措。
  陆逊理政治民似乎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儒家的德治、民本。这可能与他世代儒学的家族教养有关。
  他不但理朝政,还管过宫廷内的事。孙权外出巡视时,曾让他辅助过太子。当孙权要废立太子时,陆逊上疏极谏。不过他也因此而卷入宫廷内的权力之争,使他死得很可惜。孙权是执意要废太子的,陆逊极谏,自然触怒孙权。陆逊外甥顾潭、顾承、姚信都因亲附太子而被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因为和陆逊书信来往密切,也下狱而死。陆逊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孙权虽然没有直接处罚他,但却数次派中使责备他。结果,陆逊“愤恚致卒”,这时他六十三岁。
  《三国演义》写陆逊,和写吕蒙一样,既赞赏他的将才,又不满他让西蜀吃败仗。因此,火烧连营之后,安排了一个他兵困八阵图的情节。这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事实上,陆逊打败刘备,并没有贸然追到白帝。他知道魏国正在北方聚合兵马,对东吴虎视眈眈,不可能为逐小利而招致大祸。
  第75讲三郡是智取的吗(略)
  第76讲孟达败亡始末(略)
  第77讲真假“空城计”
  讲到“空城计”,人们最熟悉的当然是《三国演义》写的那个诸葛亮弹琴退仲达的故事。但是,这个“空城计”其实是小说家们虚构出来的(个中缘由待后详说)。不过,这之外,历史上倒还有不少这类故事。我们先说说这些“空城计”。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这一年秋天,楚国大将子元率领六百辆车乘的强大兵力进攻郑国,一下子就攻破了郑国都城远郊的桔秩之门,很快,六百车乘又气势汹汹地杀进了都城外郭的纯门,开到了郭内道上的逵市。郑国只剩内城的城门一道防线没有被突破了。内城的城门有一道闸门悬在城门楼上,叫“县(即悬)门”,只要放下“县门”,虽然郑国兵力很少,但总可以抵挡一阵。郑国却“县门不发”,不把闸门放下来,让城门大敞着。只要六百车乘一冲,郑国就……
  也就在这时,楚军大将却觉得不对头:郑国一定有埋伏。子元下令,火速撤回。郑国也因此争得了时间,约定的齐国、宋国的救兵赶来了,一下子反败为胜,打得楚军连夜逃跑。
  这或许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空城计”。
  到三国时代,则有赵云的“空营计”。那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的兵力都给黄忠带走了,他只有数十轻骑,却与曹军大部队遭遇上了。赵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营垒。有人主张闭门拒守,赵云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赵云有伏兵,急忙退去,赵云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又以弓箭从背后射曹军。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死了不少人。这件事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有记载。
  吴国朱桓也用类似的计谋打败过魏军曹仁。曹仁当时正率领数万兵马向濡须扑来,声东击西,假装要东攻羡溪。镇守濡须的朱桓见状忙分兵赴羡溪。刚派走部队,突然得到情报,说曹仁大军已进到离濡须七十里的地方。他派人去追回部队,但部队尚未追回而曹仁军马却已杀到。这时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众将不知所措,朱桓却十分沉着,命令偃旗息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曹仁果然被迷惑了。朱桓不仅因此化险为夷,而且紧接着又抓住时机,发起反击,反而把魏军打得大败。这是吴黄武元年、二年间(222年、223年)的事,记载在《三国志·朱桓传》中。
  《三国志·文聘传》注引《魏略》也记载了魏将文聘拒退孙权的一个“空城计”。事在魏黄初七年(226),孙权亲率五万大军突袭文聘据守的石阳。时逢大雨,石阳城防崩坏,未及补治。文聘听得孙权军卒至,起先也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想到一个疑兵之计。他命令城里人都藏起来,让人看不见,自己也躺在官舍里不起来。孙权见状果然大惑不解,对部下说:“北方人都说这人是曹氏的心腹忠臣,所以才委以重任,镇守此城,现在我打来了却不见一点动静,这不是有诡计,就是很快有救兵。”于是不敢攻打,引兵而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话说三国
第1节:桃园结义的由来之迷第2节:关羽是怎样从人变成神的第3节:三国人眼中的曹操
第4节:曹操杀人如麻第5节:曹操挨骂何时了第6节:三英战吕布之谜
第7节:张飞吕布这两个对头第8节:孙坚何以成了油滑的小丑第9节:大闹石榴园到煮酒论英雄
第10节:古城聚义纯属虚构第11节:千里走单骑之谜第12节:曹操残暴的另一面
第13节:曹操的御人之术第14节:诸葛亮身世之迷第15节:诸葛亮羽扇的来历
第16节:诸葛亮长于奇谋吗第17节:揭密历史真实上的张飞第18节:《三国演义》委屈了鲁肃
第19节:周瑜赚蒋干,演义成真计第20节:周瑜不曾打黄盖第21节: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原因
第22节:马超起兵颠倒了因果第23节:守户之犬刘璋第24节:蜀中四英是怎么回事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