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王謝門庭   》 感受老手工藝品方寸中的溫暖(1)      佚名 Yi Ming

  這幅名為《九竜彙聚》的作品共需要耗費近萬米金綫,而且作品僅由康玉生的徒弟王國英一人操作完成。
  讀過《留住手藝》一書的朋友想必大多會記得書中這樣一句話,“當沒有了手工業以後,我們纔發現,原來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的磨合與溝通之後製作出來的物品,使用起來是那麽適合自己的身體,它們自身都是有體溫的,這體溫讓使用它的人感覺到溫暖。”說實話,????野米鬆的這句慨嘆,仿佛特為手工地毯量身定製,“溫暖、細膩、精緻”,是手工地毯的三大特徵。
  北京手工地毯的主流産品為90道和120道,道數越多,毯子的密度就越大,質地越有彈性。以120道為例,說明每平方英尺的節點多達14400個,每個節點都需要工匠扣一下經緯,都傾註了工匠的心血。因此,這方寸之間的地理更迭,其實也在默默彰顯着地毯工藝的細緻精妙。
  從更廣袤的地理空間來看,北京手工織毯更可以看作不同民族藝術集中交融的成果。想當初,波斯人夢想駕着飛毯遊歷四方的時候,地毯對於北京人而言恐怕還是未知數,國內衹有維、藏、蒙古等有着席地而坐習俗的民族纔用地毯。到了明清時期,從維、藏、蒙古等民族進貢到紫禁城的宮毯,在經過宮廷氣息的薫香攪拌後,纔有了對稱穩重的北京式圖案。不單是織毯,“燕京八絶”其他工藝大多也呈現這一特點。由此不由想到,我們若以地理為經緯來考量“燕京八絶”等昔日宮廷藝術,會發現它們有着極其相似的生存軌跡,即:盛於宮廷、散落至民間作坊、國營廠再現輝煌、輝煌漸落回歸民間。如今,包括手工織毯、景泰藍、漆雕、牙雕等在內,技藝精湛的工美大師往往已經退休,因此己傢居室成了玲瓏的民間“小作坊”,一批真正的大師級作品應運而生;反觀那些曾經輝煌的老手工藝工廠,如今或倒閉關張或“劍走偏鋒”幹起了三産。難道衹有隱退,纔是“留住手藝”的解决之道?
  答案或許和盤金毯的技法一樣難解,但至少我們知道,織毯的正反兩面都需要花費心血,才能織出真正的精品。同樣道理,在呼籲老手工藝吸引青年纔俊、轉變經營機製、創新藝術思路的同時,作為北京傳統手工藝的消費者(或鑒賞者也好),我們得去感受它們與生俱來的“溫暖”。這一點,或許更重要。
  ● 民間記憶
  古紋地毯曾在三十年前流行
  ●蔣衛東(北京市地毯五廠辦公室主任)
  北京式地毯的傳統吉祥紋樣包括輪羅傘蓋、花罐魚腸、琴棋書畫等,我們習慣稱之為“四菜一湯”。上世紀70年代,又陸續開發了幾十種古紋毯,形式非常多樣,比如根據元代青花瓷設計的飛鳳紋、仿故宮禦花園建築的竹園鸚鵡紋、仿絲竹工藝的鸞雀紋、仿商代青銅器的喜相逢紋等等,把其他藝術載體給嫁接過來了,結果很受歐美買傢的喜愛。
  當時,廠裏的員工每周都要出去寫生,如果設計作品被外貿公司選中的話,還有50元物質奬勵。
  故宮裏的地毯也要清洗防蟲
  ●方安保(北京市地毯五廠副廠長)
  故宮所藏地毯稱得上是北京宮廷地毯精品中的精品,我曾經到故宮去實地參觀過,古毯被放置在一個庫房內,滿屋子都是瑰寶呀,足有上百條之多。由於年代久遠,其中大多數地毯被蟲蛀得厲害,灰頭土臉得已經看不清原來的圖案和色澤。為了妥善保管文物,從2000年開始,地毯五廠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清洗並復製一些最為重要的古毯,比如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以及坤寧宮內光緒皇帝大婚時的喜毯。現在,遊客去故宮參觀時都能看到這些名貴的古毯。
  經過我們清洗的古毯共有十多條,流程大致是這樣的:先用棍子把灰打掉,然後用吸塵器吸,接着用進口幹洗機洗滌,完畢後再用蒸汽熨鬥把毯面上的毛理順,作噴霧防蟲處理。
  ● 工藝流程
  工序主要有六步
  康玉生大師嚮記者簡單介紹了手工織毯的六大工序。一為紡毛,多采用內蒙古等西北地區的土種綿羊毛;二為設計圖案;三為編織;四為平、剪、片,用滾刀將毯面梳理光滑,剪出圖案層次,片出立體感;五為清洗,洗出綢緞般的光澤來;最後一步為整修,若洗滌後毯形不正就將其邊角綳直,紋樣有細節瑕疵再作修改。
  對應六大工序的織毯工具主要有圓刀(用來砍栓頭)、鑷子(用來剔除花刺)、剪子(用來鉸毛)、耙子(用來砸位)。
  ● 靈魂人物
  擅長傳統藝術的織毯大師康玉生
  康玉生,今年72歲,北京工藝美術大師,也是北京手工織毯碩果僅存的一位大師。13歲時即進入當時位於德內大街的“聚順成”織毯作坊當學徒,1956年西城地毯廠成立後,他是首批員工。康玉生擅長傳統藝術挂毯的編織,風格較為多樣,涵蓋花卉、水墨、工筆等範疇,代表作《國色天香》上的牡丹花嬌豔欲滴,花瓣的色彩漸變柔和雅緻,獲評北京市首屆工藝美術作品展金奬,另有《仙壽圖》、《柳毅傳書》等優秀作品。

    新京报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四大名旦”光彩奪目一出生就為達官貴人服務流落民間照樣富有創造力從陷入低迷到再創輝煌
市場看似興盛的背後賣得好的還是大師作品講究人性與個性從“玉器街”看老北京玉器行
名冠玉器行的“四大怪”玉器製作重在“琢磨”靠手藝吃飯(1)靠手藝吃飯(2)
玉器行的工匠被稱為“先生”周末去動物園上寫生課千年老手藝足夠人琢磨一輩子的老手藝
在哈德門外很是熱鬧過一陣繁榮過後尋找新的活法等不到“遲來的愛”朱德曾多次看望老藝人
解放前老藝人傳技藝思想保守(1)解放前老藝人傳技藝思想保守(2)編織宮廷藝術的錦綉“格律詩”昔日佈局穩重為皇傢專用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