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僧眼看台湾 Taiwan Buddhist sixty days participating school in mind: Taiwan sight monk 》
第27节:僧眼看台湾(26)
体恒 Ti Heng
上星期天去的台北一家佛具店,本来没有打算买什么物件。可是,到那里一看,非但地方大、物品全,而且真假分明、优劣明确,让人心里特别舒服。比如,他们那里,真珊瑚就标真珊瑚,染色的就标染色,山上出产的就标明为山珊瑚,海里的就标明海珊瑚。上等物品的价格极高,专门设一个区域;而中下等的价格则非常便宜,也集中在一个区域。外形看似一样的物品,高低档次价格相差可以达几十、上百倍,这么一区分大家就十分清楚明白了,谁要哪个档次,就去哪里挑,一点儿也不会让人产生怕假被骗的担心。
于是,我忍不住挑了这个拿那个,片刻工夫就选了十来样商品。我看到,不仅我这样,店里很多客人也都信心十足地拿了东西就付款走人。
听说,因为公开、诚实、守信,这家佛具店的生意非常之好,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平方米小店扩张为了遍布台湾的连锁店,他们的经验值得其他的同行们认真借鉴!
2007年11月14日星期三
他们不容易
这些年,虽然大陆佛教与台湾佛教的交流日益密切,可是往往局限于法会活动或参观访问,多数来台者都是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式的交流而已。场面热闹,结束就走,真正能够深入台湾佛教僧团生活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对台湾佛教的了解并不深入。双方交流非但不够深入,因为某些表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大陆人士甚至对台湾佛教界存在很大误解。
比如,我身边的许多同修就认为,台湾出家人的生活条件一定非常好,工作一定非常轻松,可以自由自在,想怎样就怎样。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随着在法鼓山僧团一个多月的生活,加之五年前来台近一个月的经验,我觉得台湾的出家人并不比大陆的出家人轻松。相反,他们生活得很不容易。
以法鼓山僧团为例,他们三四个人合住一间寮房,宿舍之中几乎没有什么私人操作空间,也没有什么私人用品,无论学习、饮食、交流,都是集体的。而且,僧团的寮房每半年就要转换一次,从来不让一个人在一间房子里住的时间太长。
他们每天的修学程序十分紧凑,一项接着一项,从早到晚,没有间隙时间。他们的活动非常之多,随时都可能会安排。他们除了宗教性质的修学之外,还会有很多文化上的课程与事务性质的工作必须参与。因此,每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之中度过。
这里,让我来附上法鼓山的《法鼓山僧团作息时间表》,看看他们每日的生活情况。
法鼓山僧团作息时间表:
早上4:10起板(起床)
早上4:30禅堂运动(八式动禅)
早上5:00禅坐时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僧眼看台湾(1) | 第3节:僧眼看台湾(2) | 第4节:僧眼看台湾(3) | 第5节:僧眼看台湾(4) | 第6节:僧眼看台湾(5) | 第7节:僧眼看台湾(6) | 第8节:僧眼看台湾(7) | 第9节:僧眼看台湾(8) | 第10节:僧眼看台湾(9) | 第11节:僧眼看台湾(10) | 第12节:僧眼看台湾(11) | 第13节:僧眼看台湾(12) | 第14节:僧眼看台湾(13) | 第15节:僧眼看台湾(14) | 第16节:僧眼看台湾(15) | 第17节:僧眼看台湾(16) | 第18节:僧眼看台湾(17) | 第19节:僧眼看台湾(18) | 第20节:僧眼看台湾(19) | 第21节:僧眼看台湾(20) | 第22节:僧眼看台湾(21) | 第23节:僧眼看台湾(22) | 第24节:僧眼看台湾(23)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