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这貌似“突然间”的念头,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晁盖前面曾赞扬宋江取父是“人伦大事、人子之道”,自然不能反驳公孙胜的孝母之心,虽然舍不得,也只有同意。宋江很聪明,他没有如同晁盖说:“早去早回,路上小心!”他说的是:
且说公孙胜依旧做云游道士打扮了,腰裹腰包、肚包,背上雌雄宝剑,肩胛上挂着棕笠,手中拿把鳖壳扇,便下山来。众头领接住,就关下筵席,各各把盏送别。饯行已遍,晁盖道:“一清先生,此去难留,却不可失信。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公孙胜道:“重蒙列位头领看待许久,小道岂敢失信!回家参过本师真人,安顿了老母,便回山寨。”宋江道:“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公孙胜道:“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因此不敢取来。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宋江道:“既然如此,专听尊命。只望早早降临为幸!”晁盖取出一盘黄白之资相送,公孙胜道:“不消许多,但只够盘缠足矣。”晁盖定教收了一半,打拴在腰包里,打个稽首,别了众人,过金沙滩便行,望蓟州去了。
宋江的意思和晁盖完全不一样!他想到的是接公孙寡母上山,让公孙胜死心塌地为梁山效力。但是公孙胜已经铁了心要走人,我们看到,他不仅恢复往日投奔晁盖时的装束,而且连路费,也几乎不想要,推辞不过才取了其中的一半!
公孙胜一走,李逵也闹情绪要回家看老娘,李逵的省亲和公孙胜又不一样!他完全是按照宋江大哥的意思办事——接老娘上山快活。但是事与愿违,李逵不仅没有如愿以偿,反而将自己老娘送进老虎嘴里,一场辛苦变作悲剧收尾,表过不提。
公孙胜回到家,马上改名换姓!将“一清道人”变成“清道人”,隐姓埋名,希望能够和母亲、师傅共享晚年,将昔日梁山送别情景忘记了个干干净净。所以说公孙胜这一点遭人诟病:你既然不想留在梁山,直说便是,又何必弄这么多玄虚?公孙胜面皮薄啊,他张不开口,只有自己私下采取行动,他的心思是,蓟州和梁山千里迢迢,梁山朋友未必再想起自己了罢?
公孙胜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梁山如果没有劫难,公孙胜自然可以借辞不出,譬如三打祝家庄,有没公孙胜都一样。但是梁山假如遇见大困难,非公孙胜不能解决的时候,那肯定是要公孙胜再次出山的,这场战役,就是高唐州之战。
高唐州的知府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故意整小旋风柴进下水,柴进是梁山大恩人,梁山自然要点齐兵马来报仇。但是想不到高廉妖术过人,梁山损兵折将,吴用就建议宋江把公孙胜叫回来,一物降一物。这时候,才体现了公孙胜的真正价值。
妖术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相当常见,不足为奇,如果换成现代作家来写,譬如香港作家倪匡笔下的卫斯理系列,高廉和公孙胜都是当仁不让的外星人。这高智商的外星人对付还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地球人,自然手到擒来,但也只有科技更发达的外星人公孙胜才能降伏能力稍逊一筹的高廉。
宋江“请”公孙胜的一幕很有意思,与其说是“请”,不如说是“劫持”。他委派了自己最心腹的两个人戴宗和李逵去完成这个任务!
戴宗和李逵使起神行法(这又是外星科技一大佐证),在蓟州城里找了两天,没有丝毫音讯。李逵着急了,粗人本色暴露无遗,开口就骂:“这个乞丐道人却鸟躲哪里去了?我若见时,脑揪将去见哥哥!”
连粗卤如李逵之流都看出来了,公孙胜在故意躲他们!戴宗毕竟修养要高很多,虽有不满,却没发泄出来,只是恐吓李逵:“再不听我言语,教你吃苦!”
第三天,戴宗他们运气不错,从过路老人处得到公孙胜的近况,知道了详细地址的他们,马上赶到了公孙胜的家。戴宗很聪明,他已经预料到改名换姓的公孙胜不想见他们,于是采用了先礼后兵的方式:公孙胜一定躲在屋后不肯见人,自己先好言去请,料来无效,再让李逵动粗,逼他现身。
戴宗所料不差,论阴谋诡计,公孙胜不仅比不上吴用,相比戴宗也差了一筹。戴宗好言好语去说,公孙寡母回答得滴水不漏,说谎脸都不红:“孩儿云游不曾还家。”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戴宗无法,只有让李逵出马,看李逵使出流氓手段:
李逵先去包裹里取出双斧,插在两胯下,入的门里,叫一声:“着个出来!”婆婆慌忙迎着问道:“是谁?”见了李逵睁着双眼,先有八分怕他,问道:“哥哥有甚话说?”李逵道:“我是梁山泊黑旋风。奉着哥哥将令,教我来请公孙胜。你叫他出来,佛眼相看;若还不肯出来,放一把鸟火,把你家当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来!”婆婆道:“好汉莫要恁地。我这里不是公孙胜家,自唤做清道人。”李逵道:“你只叫他出来,我自认得他鸟脸。”婆婆道:“出外云游未归。”李逵拔出大斧,先砍翻一堵壁。婆婆向前拦住,李逵道:“你不叫你儿子出来,我只杀了你。”拿起斧来便砍,把那婆婆惊倒在地。只见公孙胜从里面走将出来,叫道:“不得无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