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十八
顧祖禹 Gu Zuyu
◎北直九
◇萬全都指揮使司東至延慶州四海治三百三十裏,南至山西廣昌千戶所四百五十裏,西南至山西大同府四百三十裏,北至長峪口四十裏。自司治至京師三百五十裏,至南京二千九百裏。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戰國皆為燕地。秦為上𠔌郡地。兩漢因之。晉置廣寧郡,治下洛縣。後魏置郡,孝昌中陷。高齊屬北燕州。後周屬燕州。隋屬涿郡。唐屬媯州。光啓中,始置武州於此《新唐書》:河東道有武州,領文德一縣。《唐紀》:大順初,幽州帥李匡威之子仁宗為武州刺史,將兵侵河東,為河東將李仁信所殺。蓋武州,幽州鎮所表置。李剋用並幽州,始屬河東。尋復為劉仁恭所據。尋改毅州。後唐復曰武州明宗時,仍曰毅州。潞王從珂又改為武州。石晉初,入於契丹,改曰歸化州亦曰雄武軍。金天眷初,改宣德州,屬大同府。大定七年,又改宣化州。明年,復曰宣德州。元初,為宣寧州,尋改為山東路總管府。中統四年,改宣德府屬上都路。至元三年,改順寧府以地震更名。明洪武四年,府廢詔盡徙其民於居庸關內,遂虛其地。二十六年,改置萬全都指揮使司,領衛十五、守禦千戶所三、堡五其蔚州、延慶左、永寧、保安四衛,廣昌、美峪二千戶所,散建於各州縣,而屬於萬全都指揮使司。今為宣府鎮。
司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彈壓上遊,居然都會。後漢末,劉虞牧幽州,開上𠔌鬍市之利,通漁陽????鐵之饒,境內以殷庶。唐乾寧初,李剋用侵幽、燕,拔武州,進圍新州,而李匡籌敗亡。朱梁乾化三年,晉將李嗣源攻劉守光,分兵徇山後八州,皆下之,進取武州,而守光窮蹙矣。其後金人由此以逼燕雲。蒙古再攻宣德,蠶食山北,遂並山南。蓋鎮境不守,則藩垣單外,而薊門之禍,所不免也。明初,開平、興和列戍相望,此猶為內地。自興和移,開平棄,鎖鑰由是特重,張皇於平日,捍禦於臨時,此閫外之職矣。《邊防考》:居庸,京師門戶。宣府,又居庸藩衛也。其地山川糾紛,號為險塞。且分屯置軍,倍於他鎮,氣勢完固,庶幾易守。獨是糧援易竭,輸輓宜先。陸運由居庸抵鎮城,事屬已試。舟運從盧溝出保安,未之或講也《邊略》:宣府邊墻,東起昌平、延慶州界之火焰山,西屹山西大同境之平遠堡,延袤千三百餘裏。計其險隘如西路之萬全右衛、張傢口、西陽河,北路之獨石、青泉、馬營,中路之葛峪、青邊,東路之四海治諸處,俱極衝要,而獨石尤為咽喉重地雲。
宣府左衛附郭。漢下落縣地。唐置文德縣。契丹因之。金大定二十九年,改曰宣德。元為宣德府治。明初,府縣俱廢。洪武二十六年,改置今衛。二十七年,築城。正統五年,以磚石。隆慶二年,增修。今有門四,城周二十四裏。又有南關城,周四裏。
宣府右衛附郭。廢置同上。今左、右二衛省。
宣府前衛附郭。廢置同上。今仍設前衛。
興和守禦千戶所附郭。初置於興和舊城。永樂二十年,阿魯臺乘間襲陷,因棄舊城,徙置於此。今所廢。
○文德廢縣在鎮治東南。唐末,析懷戎縣,置文德縣,為武州治。契丹因之。《遼志》雲:漢下落縣地。金改曰宣德。元因之。明初廢。○陽門廢縣,在鎮西百二十裏。《唐志》:媯州有陽門城,為戍守處。遼置陽門鎮,屬順聖縣。金貞二年,升為縣,屬弘州。元初廢。
順聖川東城鎮西南百四十裏,西南至山西蔚州九十裏。舊《志》:東南至奉聖州二百八十裏。唐末為安塞軍地。五代時為永興縣地。遼析置順聖縣,屬奉聖州。尋改屬弘州。金因之。元屬宣德府。明初廢。天順四年,修築為戍守處。嘉靖四十三年、萬歷四年,皆增修。今城周四裏有奇。南臨大川,北枕崇岡,原壤遼闊,元時牧場也。今以馬房名堡者,十餘所,號為順聖馬房川。《邊防考》:東城近為西城犄角,遠為紫荊藩籬。東有水峪,西有牛房,皆為極衝。嘉靖中,北人入犯。城東南有千傢堡,受禍最酷。《志》雲:東城相近又有丁寧鰲魚等口。嘉靖中,餘子俊以丁寧、鰲魚、水峪為東城三隘。是也。
順聖川西城在東城西百裏,東南至蔚州九十裏。漢代郡陽原縣地。後魏置長寧縣。高齊置齊德、長寧二郡於此。後周廢齊德郡。隋初,並廢長寧郡,改長寧縣曰開陽,屬朔州。唐廢。《遼志》:唐初,為突厥所據。開元中,嘗置橫野軍於此。天寶以後,廢為襄陰村。石晉初,沒於契丹。宋端拱初,潘美自寰州進軍,取其地,旋復沒於契丹,置弘州博寧軍,治永寧縣。金因之。尋改軍名曰保寧,既又廢軍,而弘州如故。復改縣曰襄陰。元初因之,尋以襄陰縣省入州。明初,州廢。天順四年,築城為戍守之所。嘉靖二十四年、萬歷二年,皆增築。今城周五裏有奇,當南路,極西與大同鎮之天成、陽和衛接壤。而一吐泉等處,無險可恃,汛守尤切。《邊防考》:成化十九年,虜寇大同諸堡,長驅入順聖川,散掠蔚、朔諸州。因設南路參將,駐順聖西城,轄東西兩城及蔚州境深井、滹沱、黑石、桃花等堡。本路阻山帶河,為紫荊、倒馬之障蔽。正德八年,虜復入宣大塞,別部自懷安入順聖川,官軍拒卻之,即西城也。《志》雲:順聖川西城南十裏,有漢陽原故城。
古城鎮東六十裏,城周一裏。舊有此城,元時增築之。明復修治,為戍守之所。
○天德山鎮西北三十裏。又鎮北三十五裏,有東望、西望二山。又有沙嶺,在鎮西二十裏。宋元四年,契丹主洪基如沙嶺,遂至奉聖州。明永樂中,車駕北徵,次沙嶺。是也。與諸山環帶,鎮境稱為形勝。又有湯池山,在鎮東六十裏,溫泉出焉。遼置黎園於山下。宋雍熙五年,契丹主隆緒如炭山,至黎園溫湯。即此。
炭山鎮西百二十裏,灤水源於此。《遼史》:歸化州有炭山,謂之陘頭,契丹嘗遊獵於此,有涼殿,承天皇后納涼所也。山東北三十裏,有新涼殿,為景宗納涼處。惟鬆棚數陘而已。山有斷雲嶺,極高峻。宋鹹平六年,高陽關將王繼忠為契丹所獲,見契丹主隆緒於炭山。即此。《五代史》:契丹阿保機告其部落,請帥漢人居古漢城,別為一部。歐陽修曰: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鐵之利,乃後魏滑????縣,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宋白曰:漢城在檀州西北五百五十裏,城北有竜門山,山北有炭山,炭山西即是契丹、室韋二界相連之地,其地在灤河上源,西有????泊之利,即後魏滑????縣也。按:滑????本漢縣,屬漁陽郡,其界不能至此。今大寧以東,皆漢北平、遼西二郡地,地肥饒,宜五穀,有????濼????場,所謂漢城,亦概言之耳。
盤崖山在順聖西城北十五裏,山高險。又溜雲山,在西城西南三十五裏,高出雲表。又有獨山,在西城南三十裏,迥出群山之上,因名。○十八盤山,在順聖東城東六十裏,以高峻盤折而名。《志》雲:東城南三十裏,有榆林山。西北十五裏,又有鰲魚山,有大石如鰲,山水暴溢至此輒止,俗呼鎮水魚。
五岔嶺順聖西城東南四十五裏。嶺當通衢,岐路四達,因名。其旁曰樺嶺。又枳兒嶺,舊《志》雲:在西城東北,自都司城至此百六十裏。是也。又滴水崖,在西城西南三十五裏,半崖水滴如珠。正統末北徵,嘗駐蹕於此。
○濡水在鎮西百裏,即灤水也。源出炭山。《音義》雲:濡,乃官反,讀曰灤。今鎮境即後魏所云濡源地也。東北流經云州馬營二堡間,而入廢開平衛境。《水經註》:濡河從塞外來,西北經禦夷鎮城,又東北經孤山南,又東南流。水流回麯,謂之麯河鎮。今詳見大川灤水。
洋河鎮城南五裏,源出塞外。自萬全左衛流經此,徑鎮東南十五裏,有泥河自東北流入焉。又東流達保安州界,下流入於桑乾河。《志》雲:鎮城西二裏有清水河,南流七裏,合洋河。
愛陽河在炭山西北二十裏,深僅尺許,中多浮草,性涼,宜牧馬。又有柳河川,在鎮北三十裏。金大定十年,如柳河川。《邊防考》:柳河發源大白陽堡北三十裏,西流入長峪口鎮城,樵采灌溉,悉資於此。
順聖川在順聖東城南,即桑乾河支流也。東西延袤二百餘裏,多美芻,故牧場也。明亦牧馬於此。《一統志》:川在宣府西南百裏,上接蔚州界,下至保安州之桑乾河。又川有竜池,永樂間,嘗産竜馬於此。《志》雲:鎮東九十裏有九竜池,九泉涌出,南流入延慶州界,入於清水河。又柳園泉,在順聖西城西二裏,居民引以溉田。
○雞鳴驛堡鎮東南六十裏。永樂十八年,設站於此。十七年,因民堡增築。隆慶四年,修治堡。周四裏有奇,為鎮城入京要路,正北達竜門堡,西北達趙川堡,實當兩路之衝。堡傍皆流沙積石,行旅苦之。近山可耕之田,不過五十餘頃,儲蓄為艱。嘉靖四十二年,北虜由此突犯,為戍守重地。
葛峪堡鎮北五十裏。宣德五年創築。嘉靖四十二年、萬歷六年增修。堡周四裏有奇,四山壁立,路徑崎嶇,中路參將駐此。分邊東起赤城,西盡張傢口,沿長一百三十一裏,轄竜門衛一、堡十,蓋鎮城北面之藩籬也。葛峪所轄墩臺,以預築鎮虜諸處為最衝。邊外東北則有興和、靖邊等城。西北則東勝衛所等城。皆中國故地,後為屬夷駐牧。《志》雲:堡北有松樹梁,旁多鬆堡。東三裏有柳溝泉,南流成河,居民資以灌溉。
長峪口堡鎮西北四十裏。亦宣德間置,萬歷十五年增築,周三裏有奇。有黃草、灘駱、駝鞍等衝,而壩口在堡北五裏,尤為極衝。自壩口而外,靖邊城、晾馬臺、兔鶻崖諸處,舊皆內地,後為屬夷駐牧。《志》雲:堡西七裏有小尖山,北十五裏有東高山,三十裏有饅頭山,皆望處也。○閻傢堡,在衛西南四十五裏,亦戍守處。
青邊口堡鎮西北五十裏。在長峪堡西,亦宣德中置,萬歷九年增築。周三裏有奇。墩臺則滴水崖、北嘴溝、麯丁、寧遠四處為最衝。口外則段木嘴、三道川、犭回々墓、馬頭山,皆屬夷駐牧。《邊防考》:本堡沿邊山形中斷,故曰青邊口。臨口依平地為墻,迤北則山岩溝壑崎嶇相錯,夷酋亦以部落拒守。蓋中路最衝之地也。嘉靖中,虜酋俺答再犯宣府,青邊口首被其患。《志》雲:堡北八裏有青山,十餘裏有石嵯山,西北十二裏有西高山,皆望所資。
羊房堡在青邊口西南,距邊十裏,接壤張傢口,西為中路盡界。成化元年創築,弘治二年、嘉靖四十三年、萬歷十七年俱增築。周二裏有奇。雖重岡為險,而何傢堰、鎮夷、鎮口諸處,皆要徑也。墻外有紅崖兒、竅頭嘴、擦鬍石數處,皆諸部落駐牧。《志》雲:堡西北十五裏有鰲頭山,山上巨石突出,高闊數十百丈,因建墩臺,以便。
大白陽堡在鎮東北。《唐志》:媯州有白陽鎮。即此。成化初置堡,景泰、嘉靖間修築,萬歷十三年增修。周三裏,堡地平坦。其鎮虜墩、古道梁、毛傢墩等口,皆極衝。邊外鬍嵯兒諸處,為諸巢穴,竊發不時,防禦最切。《志》雲:堡南十裏,又有椴樹山。
小白陽堡在大白陽堡東,與竜門衛接界。宣德五年創築。嘉靖四十三年、萬歷二十四年增築。周二裏有奇。其邊墩馬圈兒、石塘子,為最衝。邊外近地有東西古道、韭菜衝等處,皆賊巢也。萬歷八年,敵由此入。因議於竜門關娘娘山舊有捷徑盤道,稍修平之,以通東西互援之路,自是稱便。又邊外有泉引入,可資灌溉,較諸堡差為饒沃。《志》雲:堡西二裏有馬鞍山堡,北有碾槽溝。○趙川堡,在衛東北六十裏。又東北至竜門關二十裏。《邊略》:堡在大小白陽二堡間,宣德五年築,嘉靖十三年、隆慶四年增修,周二裏有奇。邊墩有沙嘴子為最衝。邊外西古道,即夷巢也。《志》雲:堡東八裏有白廟堡,白廟東北七裏有竜潭。
竜門關堡在小白陽堡東南。宣德三年置,嘉靖四十三年、萬歷十三年增築,周二裏有奇。關門在堡東五裏,俯關下瞰堡城,若在平原然。溝河盤錯,近實難逾。正統間,北路不守,全鎮倚為東偏半壁。蓋雖視小白陽諸堡差為腹裏,而烽火由此以達南山,往來應援,恆出於此,備未可疏也。《志》雲:竜門堡,即故竜門鎮,在鎮東八十裏。元嘗移置望雲縣於此。其南鄉産銅。又鎮北百二十裏,有牙恰村,舊産銀。○固疆堡,今鎮治也。《宋志》:宣和五年,歸化州內屬。六年,築固疆堡,南去新州七十裏,尋為女真所陷。又老鴉莊,在鎮西北四十裏。遼、金時,頓捨處也。《志》雲:元築,明因遺址增修,為戍守之所。
天橋關口在鎮南百八十裏。南至懷來衛境之沿河口四十五裏,與宛平縣接界。
萬全左衛鎮西六十裏。西至懷安衛六十裏,西南至山西蔚州二百五十裏。
唐初為媯州地,後為武州地。契丹屬歸化州。金屬宣德州。元為宣德府地。明初廢。洪武二十六年,置今衛。後遷改不一洪武三十一年,調山西蔚州,尋又調通州,而衛名不改。永樂初,復為萬全左衛。今仍之。
衛唇齒鎮城,翼帶雲、蔚,西偏之屏蔽也《邊防考》:衛雖近內地,而為東西孔道,往來絡繹,汛守不可不密。
○宣平廢縣衛西十裏。本文德縣之大新鎮。金承安二年,置宣平縣,屬宣德州。大安三年,蒙古敗金於野狐嶺,進薄宣平,剋縉山縣遊騎,遂入居庸。明年,復剋宣平,陷德興府。元仍曰宣平縣,屬宣德府,移治於辛南莊。明初廢,尋改置今衛,築衛城。正統九年,增築城,周九裏有奇。議者以城大難守,嘉靖四十二年,截三分之一。今城方六裏有奇。
沙城在衛西北。隋開皇三年,突厥寇幽州,總管李崇拒之於沙城,突厥圍之,敗沒。即此城也。自是常為戍守處。明永樂中,北徵,道宣府,次沙嶺,次萬全,次沙城。是也。景泰二年,設沙城堡。正德八年,寇入萬全,鹹寧侯仇鉞自大同馳救,戰於沙城,敗績。隆慶二年,增築。五年,又修東西兩關,共周五裏,資為保障。《志》雲:衛北五裏有九王城,相傳遼時所築,今廢。
○瓦窯山衛東南五裏,以陶甓所在而名。《志》雲:衛西南四裏有香爐山。又六裏有沒皮山,以山無草木也。又有紅塘山,在衛南十裏,下有紅塘河。
○洋河衛北五裏。自塞外流經此,東南入宣府衛界。又東河,在衛東一裏,自德安衛流入,即水溝口河也。北流與洋河合,可資灌溉。○西海子,在衛城西,水環三十餘裏,東南流入於洋河。
○會河堡在衛西。遼、金時所置戍守處也。宋嘉定四年,蒙古敗金人於獾兒嘴,追至會河堡,遂進薄宣平。即此。
寧遠站堡衛東三十餘裏。永樂初,設站於此。嘉靖四十一年,被兵毀。萬歷六年,改築,周三裏有奇。堡當張傢口之衝。萬歷二十七年,復於堡北劉平寺灣,新置土墩一座,周回建甕城以翼之。往來行旅,恃以無患。堡本屬鎮城,萬歷六年,改屬上西路管轄。
萬全右衛鎮西八十裏。西至懷安衛四十裏,西南至山西大同府三百五十裏。
唐武州地。元屬宣德府。明洪武中,與左衛同置,曰萬全右衛。今仍之。
衛控禦邊陲,為東西聲援。漠南有事,每當其衝,防維不可略也。
○德勝城即今衛治。《邊防考》:右衛初與左衛同城,永樂二年,城德勝口,移衛治焉。本曰德勝堡,洪武二十六年所置,至是改築為衛。城東北面河,西南平坦,去邊三十裏,屢有邊患。成化十年,設上西路參將於此,所轄邊墻一百二十四裏有奇。其近衛城者鎮河、平夷等墩臺,俱極衝口。外莊窠溝一帶,為部落駐牧。萬歷二十六年,增修衛城,周六裏有奇。
○翠屏山衛北三裏。兩峽高百餘丈,望之如屏。宋嘉定四年,蒙古攻金西京,金將鬍沙虎棄城遁,蒙古主追敗之於翠屏山,遂取西京。西京,即大同府也。○大尖山,在衛東北六裏。又衛西北三十裏,有小尖山。
馬頭山在衛西北。《志》雲:在洗馬林堡西北四裏,山下出泉,盛暑極寒。山之陽有水關洞。又東孤山,在堡北四十裏,以獨出群山而名。堡西北三十裏,又有西孤山,陡峻突立,産赤石脂。又有北高山,在堡西二十五裏。○寨兒嶺,在堡南五裏,其山四合若寨。又堡西南有黑竜洞。已上皆洗馬林之險也。
野狐嶺衛北三十裏。勢極高峻,風力猛烈,雁飛遇風輒墮地。宋景四年,契丹主宗真獵於野狐嶺。又北有獾兒嘴。嘉定四年,蒙古破金撫州將南下,金將完顔九斤駐兵野狐嶺以備之。蒙古進至獾兒嘴,金人遁走。元至元十九年,如野狐嶺。明初洪武三年,李文忠北伐,出野狐嶺,敗元兵於察罕腦兒。景泰初,上皇自北還,乜先遣兵送至野狐嶺。撫州,即今廢興和所。察罕腦兒,見開平衛。○興寧嶺,《志》雲在衛南八十裏。又衛西北五裏,有紫岩,有泉出焉。
○西陽河在衛西北。永樂二十一年,徵阿魯臺,次西陽河,進次上莊堡,遣將追之於宿嵬山。是也。《志》雲:西陽河東南流註於灤河。亦曰西洋河,在今柴溝堡北百步。又東洋河在柴溝堡西北八裏,南洋河在堡西南五裏,至堡東七裏,而合如燕尾,然俗謂之燕尾河。皆會於西洋河。又有紅草溝,在衛城西北十二裏。又孫柴溝河,在洗馬林西南十裏,下流皆註於西洋河。○竜池泉,在衛城東南,其水清泠,引入城中,資以灌溉。宋雍熙二年,契丹主隆緒如儒州,尋至竜泉。即此。又沙城暖泉,在柴溝堡東北八裏,其水鼕溫夏涼,資以灌溉。
○張傢口堡衛東三十五裏,東南至鎮城四十四裏。宣德四年築,嘉靖十二年、萬歷二年增築。堡周四裏。其滅虜臺等處,為最衝口。外有獅子屯一帶,諸部落駐牧處也。堡為互市之所,關防最密。《邊略》:張傢堡西北有黑山墩。嘉靖中,督臣翁萬達議曰:宣府西路黑山臺,直望馬營堡之威遠墩,不過百三十裏,興和十八村在焉。地沃饒可耕,自永樂中陷失,於是自右衛張傢口、羊房、竜門,以至馬營,回環三百餘裏,北路受敵愈多,懸絶難守。若引垣直之,由黑山以至威遠,則掣三百裏戍為百三十裏戍,利甚大也。《志》雲:堡北四裏有水泉山。又有紅崖,在堡東北十裏。
膳房堡在衛北二十裏。成化十五年築,嘉靖十二年、萬歷元年增築,堡周二裏有奇。其野狐嶺、平山臺,為最衝口。外大紅溝一帶,為諸部落駐牧。《邊防考》:膳房堡沿邊關口,永樂中北徵之路也。弘治九年,從此入犯。鎮城及南路東西順聖城一帶,防禦最切。有大水泉,在堡北三裏。
新開口堡衛西北四十裏,膳房堡西。宣德十年築,嘉靖七年、隆慶四年增修,周二裏有奇。其寧遠、德勝、鎮鬍等墩臺,為最衝口。外榆林莊一帶,諸部落駐牧處也。《邊防考》:堡逼近虜境,嚮來屢被侵犯,俗稱為東馬營,比於北路之馬營堡。又正南泉,在堡城南。城西南,又有清水泉。
新河口堡衛西四十裏。宣德十年築,嘉靖六年、隆慶五年增修,周二裏有奇。堡設在平川,西北兩面皆沿邊,孤懸為最。有水溝、平安等墩臺,為最衝口。外牛心山、甜水海等處,皆夷酋駐牧地,往往由此窺犯右衛。萬歷中,增修治世臺等處。山險塹深,足為保障。《志》雲:堡東北有桃山,又東北九裏有虞臺嶺。弘治末,由此入犯,為衛境之險。已上四堡,俱上西路管轄。
柴溝堡衛西北四十裏,南去懷安衛五十裏。正統二年築,景泰、成化、嘉靖間,及萬歷二年皆增修,周七裏有奇,北去邊二十裏。有平頂臺、黑水關等處,為最衝口。外草垛山一帶,皆駐牧之處。《邊防考》:舊設西路參將駐札右衛。嘉靖初,以沿邊多事,右衛去各堡隔遠,應援未便,因更設參將一員,駐札柴溝。以右衛為上西路,此為下西路。分邊東起新河口,西至大同平遠堡界,長一百十五裏有奇,當西北之要害,為東南之重障。與上西路互相形援,勢如臂指雲。
洗馬林堡衛西北七十裏,西南至柴溝堡四十裏。宣德九年,北巡至洗馬林。十年,築城置戍。隆慶五年增修,周四裏有奇。其鎮河臺為最衝。邊外大謊堆、桂柏山,皆諸部落所駐牧。嘉靖四十四年,黃臺吉從此突犯。俗稱西馬營,以近邊平坦難守,與東馬營相埒也。
渡口堡在柴溝堡西南二十裏。《志》雲:堡東北至蔚州深井堡六十裏。弘治九年築,萬歷五年增築,周二裏有奇。沿邊有牛心、大尖等山,險峻足恃。○西陽河堡,在渡口堡西南十五裏,去衛城八十裏。正統五年築,成化十年、萬歷三年展築,周四裏有奇。堡為宣鎮極西,西北與大同平遠堡接壤,兩面皆邊,最稱衝要。其永平臺、鎮靖臺等處,俱邊外駐牧之地。《邊略》:西陽河堡西有陳傢堡,東去萬全右衛百裏,西達大同之天成衛。嘉靖中,翁萬達言:張傢口、洗馬林、西陽河一帶,與大同天成接境,最為要衝,當指臂聯絡,休戚一體,疆場始可無患。《志》雲:堡東南十裏有華山,下有靈潭,雖旱不涸。又有雪嶺,在堡東南八裏。
上莊堡在衛北。永樂中,車駕北徵,嘗駐於此。又衛北三裏有大勝甸。《志》雲:蒙古與金人戰,大敗金人,因名。元人嘗築城於此,亦曰大勝城。
懷安衛鎮西百二十裏。東至萬全左衛六十裏,西南至山西大同府二百八十裏。
漢上𠔌郡地。唐屬新州。契丹屬奉聖州,尋屬大同府。金因之。元屬宣德府,後屬隆興路。明初廢。洪武二十六年,改置懷安衛。今仍設衛如故。
衛捍禦衝邊,翼蔽雲、朔,東西形援,屹為要地。
保安右衛在懷安城內。永樂十五年,以天策衛為保安右衛,治順聖川。十七年,調西沙城,即萬全衛之沙城也。二十年,移建於此。
○懷安城今衛城也。本漢上𠔌郡地。唐末置懷安縣,屬新州。契丹屬奉聖州。《遼志》雲:懷安,漢夷輿縣地。按《水經註》夷輿在居庸故城東北,《遼志》誤也。又云:自魏至隋,皆為突厥所據。唐剋突厥,廢為懷荒鎮。遼始析文德縣,置懷安縣。亦誤也。金亦曰懷安縣,屬大同府。元改屬宣德府。中統三年,改屬隆興路。明初廢,尋改置今衛,築城置戍。隆慶三年增築,周九裏有奇。
威寧城衛東北百二十裏。金承安二年,以撫州新城鎮置威寧縣。元改隸宣德府,尋屬隆興路。明初廢。《志》雲:縣北有昌州城,金置州,元城其地,尋廢。今為蕁麻林堡。蓋在蕁麻嶺旁也。昌州,即元之寶昌州,在今開平衛境。《志》誤。
禦夷鎮城在衛西北,所謂濡源之地也。後魏初,拓跋祿官分其國為三部。一居上𠔌之北,濡源之西,自統之。魏主燾始置禦夷鎮於濡源西北,為六鎮之一。即此。《水經註》:密雲戍,在禦夷鎮東南九十裏,鮑丘水徑其西。似鎮與密雲境相近。賈耽曰:密雲去禦夷鎮,幾九百裏。道元時,六鎮已陷沒,豈傳聞之誤歟?抑紀載之訛歟。
○水溝口山衛南十五裏。兩山巍峙百餘丈,下有水溝口河,因名。又云頭山,在衛西南三十裏,山高聳,雲覆其上即雨。中有班石洞,稱幽勝。其相近者,曰虎窩山,崖畔水出,盛暑結為冰柱,隆鼕反釋,亦天地之異氣也。○良山,在衛西十五裏,舊名狼山。《志》雲:魏主天賜二年,如狼山,至延水,《志》以為即此狼山也。明永樂中,車駕駐此,因改今名。又平頂山,在衛西三十裏,內有天窖洞,四圍俱山,一穴而入,可避兵。
花山衛西北三十裏。春夏多花,上有池,歲旱不涸。又白腰山,在衛東北三十裏,高聳壁立,腰有白土如帶,因名。又蕁麻嶺,在衛北八十裏,嶺路崎嶇,塞口要地也。《志》雲:衛西至枳兒嶺二十裏,接順聖西城界。
○水溝口河在衛城南。自順聖境流入,經水溝口山下,東北流至萬全左衛,入洋河,亦名曹河。衛西七裏有柳河,亦東流入於西水溝口河。
○李信屯堡衛西北四十五裏。嘉靖十六年,撫臣韓邦奇言:李信屯,宣府咽喉也。其地兩山俱盡,又與大同接境,守此不惟防遏虜衝,亦可潛消意外,因創築堡城。萬歷十八年增修,周二裏有奇。西北去大同永嘉堡十裏。其地有兩山對峙,為宣、大兩鎮交錯之所,西當瓦窯口之衝,亦要地也。堡與二衛俱下西路分轄,與大同陽和衛相犄角。
興寧口在衛西。外接極邊,南抵順聖川。虜每由此闌入,恃此為南路之蔽。汛守最切。
懷來衛鎮東南百五十裏。東至延慶州六十五裏,西南至山西蔚州二百四十裏。
漢上𠔌郡地。晉及後魏因之。北齊置長寧、永豐二郡,並改置北燕州於此。周曰燕州。隋屬幽州。唐初亦置北燕州。貞觀八年,改曰媯州武後時,置清夷軍於州城內。天寶初,曰媯川郡。乾元初,復曰媯州。五代晉初,沒於契丹,曰可汗州《遼志》:五代時,奚王去諸以數千帳屯媯州,自別為西奚,號可汗州。契丹因之,亦曰清平軍。金州廢,改屬德興府。元屬奉聖州。延三年,改屬竜慶州。明初,改置守禦懷來千戶所。永樂十五年,改為懷來左衛。十六年,改曰懷來衛。今因之。
衛密邇居庸,為關門之外衛。蒙古敗金人於媯川,進薄居庸。明靖難初,燕王起於北平,引兵拔居庸,曰:懷來未下,居庸有必爭之理。遂襲懷來而守之。山後諸州,以次降附。於是北平之肩背益固。正統末,北騎充斥,懷來且為戰地,而震驚及於宮闕矣。衛為畿輔襟要,宣鎮咽喉,疆索有事,衛每當其衝,不可不為苞桑慮也。
延慶右衛在懷來城內。舊置於居庸關,宣德五年,移建於此。本曰隆慶右衛,隆慶初,改名延慶右衛。今仍置延慶衛。
○廢媯川縣今衛治。漢沮陽縣地。高齊移燕州治此,置懷戎縣。隋大業初,屬涿郡。唐為媯州治。武後垂拱初,置清夷軍於州界。聖歷初,突厥寇清夷軍,即此。契丹得其地,改曰懷來縣。金明昌六年,又改曰媯川縣,屬德興府。貞初,蒙古薄宣平,金主命鬍沙虎軍媯川。鬍沙虎欲移屯南口,蒙古襲敗之。南口,即居庸南口也。元復為懷來縣。明初廢。永樂十六年,改置今衛。二十年,展築衛城,北倚高岡。正統、景泰間,及嘉靖四十五年,修築,周七裏。萬歷十四年,展築城西,共周八裏有奇。衛當東路之中,與昌平橫嶺相表裏雲。
廢且居縣在衛西北。漢縣,屬上𠔌郡。後漢廢。《水經註》陽樂水出且居縣東北,是也。又廣邊城,亦在衛北。唐置廣邊鎮,亦曰廣邊軍。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李嗣源略劉守光山北地,剋武州。燕將元行欽攻武州,嗣源馳救,行欽引卻,追至廣邊軍,行欽敗降。《唐會要》懷戎縣北有廣邊軍,故白雲城也。宋白曰:軍在媯州北百三十裏,近雕窠村,蓋即今之雕鶚堡。○寧武城,在衛西,唐所置寧武軍也。乾符五年,李剋用作亂,據大同,侵幽州境,進擊寧武軍。宋白曰:雲州東取寧武媯州路,至幽州七百裏。又懷柔城,亦在衛西。《唐志》:先天初,於媯、蔚州界置懷柔軍。即此城也。又有長城,在衛北九十裏。《唐史》:開元中,張說所築。
○蠃山衛北十餘裏。下有奉化寺。山多材木,資民用。《括地志》雲:懷戎縣北三裏有釜山。黃帝合符釜山,蓋謂此。或以為蠃山,即釜山之訛雲。○大海陀山,衛東北三十裏,高百仞,下有竜潭。又《括地志》雲:懷戎縣東南有羹頡山,漢高祖封兄子信為羹頡侯,蓋取此以名。
軍都山衛南五十裏,東西高聳。《志》雲:漢軍都縣,以此山名。又水𠔌山,在衛南十六裏。一名竜山。又南五裏,有水頭山。又鬆峰山,在衛南三十裏。
唐傢嶺在衛東南。景泰初,上皇北還,自懷來行一日至唐傢嶺,即此。一云嶺有唐兒庵。嘉靖三十四年,虜由此入犯。又火石嶺,在衛南二十裏,産五色火石,因名。嘉靖二十九年,虜由此入犯。又桃花岩,在衛南三十裏。衛西南三十裏,又有乳香岩。
棒棰峪衛東南三十裏,接延慶州界。舊有邊墻,東達大小紅門、岔道諸處,謂之南山口,宣鎮之內阻也。
○媯川在衛城東南。又西南流入保安州界,合於桑乾河。金人謂之合河。有合河鎮,在今保安境內。
殷繁水舊在衛北。晉義熙十二年,魏主嗣大獵於牛川,臨殷繁水。《北史》:魏主嗣登釜山,臨殷繁水。是也。今堙。牛川,見山西大同府。
馬蘭溪在衛東北。《括地志》以為即上蘭水也。漢初,周勃代樊噲擊盧綰,破綰軍於上蘭,蓋即此溪雲。
○土木驛堡衛西南二十五裏。東北至延慶州八十裏,西至保安州四十裏。地界相錯,為往來之孔道。本名統漠鎮。唐末高開道據懷戎時所置,後訛為土木。永樂初,置堡於此。正統末,車駕自大同還,為虜酋乜先所逼,駐蹕此堡。堡無水泉,南去十五裏有河,為虜所據。軍中鑿井,至二丈餘,不得水。其旁有麻峪口,敵騎自此入,挾駕北出雷傢站,成蒙塵之禍,堡遂毀。嘉靖四十五年,就故堡修築。隆慶三年,復修治,周二裏有奇,當長安嶺紅站口之衝,為襟要之地。今紅站、麻峪口、雷傢站,俱見保安州境。又雷傢站,一作傢站,即今保安州治。
榆林驛堡衛東南三十裏。元置榆林驛。緻和元年,上都兵討燕帖木兒,次於榆林,燕帖木兒軍於居庸關。遣兵襲敗之,追至懷來而還。明初亦置驛,東至岔道口二十五裏,至居庸關五十八裏。永樂十二年,北徵,自竜虎臺次榆林。二十年,親徵,次榆林。是也。《志》雲:堡初置於衛東羊兒峪北,正統末移於此。隆慶三年增築,周二裏有奇,介岔道、懷來之間。逾此而南,即昌平之白羊口,為控扼之所。
沿河口衛南百三十裏。東南達宛平縣之王平口九十裏,西南至淶水縣馬水口百五十裏,沿邊次衝也。○橫河戍,在衛境。《唐志》:媯州有橫河、柴城二戍,永定、窯子二關。今皆堙。
開平衛鎮東北三百裏。又東北至故開平衛四百裏,東南至竜門衛百七十五裏。
漢上𠔌郡地。唐為媯州地。契丹屬奉聖州。金因之。元為雲州地。明宣德五年,始移置開平衛於此。今設衛如舊。
衛孤懸絶塞,最稱衝要。明初,大寧未棄,興和未移,舊開平氣勢聯絡,為我藩輔。謀之不臧,始患開平隔遠,且虞獨石虛縻矣。《邊防考》:宣鎮三面皆邊,汛守特重,而獨石尤為全鎮咽喉。其地挺出山後,入犯宣、薊,往往出沒於此。土木之變,議者欲棄獨石不守。於忠肅曰:棄之,不獨宣、大、懷來難守,即京師不免動搖。於是命將出竜門,剋復舊境,始不致為大患時科臣葉盛亦曰:獨石、馬營不棄,則六師何以陷土木?紫荊、白羊不破,則虜騎何以薄都城?蓋以獨石城為藩籬重地也。蓋京師之肩背,在宣鎮,而宣鎮之肩背,在獨石也。
○獨石城今衛治。本元雲州之獨石地。明初,為戍守之所。宣德中,移置開平衛於此。孤懸北路,稱為絶塞。正統末,陷於乜先。景泰三年,恢復。屢次增築,萬歷十年,復加修治,城周六裏有奇。上北路參將駐此。舊分邊東起靖鬍堡,西止中路竜門關,沿長七百餘裏。尋改東面牧馬堡屬下北路,西面金傢莊屬中路。所轄大邊,五百一十四裏有奇,二邊一百八十六裏。而本衛所轄,大邊百六十三裏,二邊百三裏。有柳河墩等衝口。外舊開平、明沙灣一帶,皆諸部落駐牧。
○東山衛東三十裏。極高峻,上有墩臺,可三百餘裏。《志》雲:衛東北十裏有總高山,登之,遠見遼海。又有東勝山,在衛東五裏。衛東南十裏,有崆峒山。○氈帽山,在衛西北十裏,圓聳卓立,遠望如帽,因名。下有氈帽川。又有常寧山,在衛西十裏。
白廟兒山在衛東北境。邊人謂之三間房,土名插漢根兒。乃薊、宣通路,灤河經其北,東去密雲縣白馬關四百五十裏。或以為即白山也。《漢紀》:建武二十一年,烏桓屢寇代郡以東,其居上𠔌塞外白山者尤強,命馬援將三千騎擊之,無功而還。
偏嶺衛北四十五裏。或曰即天嶺也。鬍嶠《陷虜記》:自歸化州行三日,登天嶺。嶺東西連亙,有路北下,四顧冥然,黃雲白草,不可窮極。契丹謂曰辭鄉嶺。陷虜者至此,輒南望慟哭而去。蓋訛偏為天也。成祖北徵,自獨石度偏嶺,至開平之隰寧驛。是也。又獨石,在今城南。一石屹立平地上,廣數楹。有獨石神廟,城因以名。
○韭菜川在衛東。源出東山,流經衛南,與氈帽山水合,南流至赤城堡,為東河之上源。○獨石水,在衛南,流經云州堡,合於竜門川。
○清泉堡在衛東北邊外。山下有清泉涌出,繞堡東,因名。景泰四年創築,隆慶五年、萬歷十五年增修,周二裏有奇。地雖孤懸,四塞頗險。正北至柵口不過三裏。口外有大鬆林、雙水海子,皆夷巢也,防禦最切。
半壁店堡在衛南二十裏,去雲州四十裏。堡在平川,其東西兩面皆山,壁立道傍,因名。舊本民堡。明嘉靖三十七年,北騎由獨石、深井、鎮門等墩,入犯貓兒峪。道路為梗,因改為官堡,設防於此。隆慶元年、萬歷十一年增修,周一裏有奇。雖在邊內,而當南北往來之衝,實獨石噤喉處也。
貓兒峪堡在半壁店堡南,雲州堡北二十裏,道出開平者,此為中路。與伴壁店同時修築,周一裏有奇。東北控大川,當清泉口之衝。正統以前,往往由此長驅,北睏獨石,南陷雲州。此堡設而東柵口恃此障蔽,虜氛稍息。已上三堡,俱上北路管轄。
涼亭驛衛東北百裏。明初所置八驛之一也。太宗北徵,嘗駐蹕於此。宣德中,朵顔入犯獨石,守將楊洪遮擊之於涼亭驛,又追敗之於白塔兒、三岔口,其地俱在邊外。
竜門衛鎮東北百二十裏。西北至開平衛百七十五裏,南至延慶州一百八十裏。
漢上𠔌郡地。唐末屬新州。契丹屬奉聖州。金屬弘州,尋屬德興府。元屬雲州。明初廢。宣德六年,始置竜門衛。今仍設竜門衛。
衛為鎮城肘腋,道路四通,防維或疏,則所在皆荊棘矣。東面之防衛,為最切也。
○竜門廢縣今衛治。唐末置竜門縣,屬新州。契丹屬奉聖州。金仍曰竜門縣,尋屬德興府。明昌二年,又改屬宣德州。元廢縣為竜門鎮,屬宣德縣。至元二十八年,復置望雲縣於此,屬雲州。明初,州縣俱廢。宣德中,置今衛。正統末,為敵所陷。景泰中,收復。嘉靖中,復毀於寇。隆慶二年修築,周四裏有奇。城依山為險,有製獸、石門等墩臺為最衝。邊外太子城、大小莊窩,皆諸部落環聚處也。《邊防考》:衛城為宣鎮門庭,寇若突犯,則雕窠、竜門所、小白陽、長安嶺諸處,皆騷動矣。防衛不可不豫也。
○大鬆山衛西十裏。上有古鬆盤麯,因名。宋天禧四年,契丹主隆緒如鴛鴦濼,遂獵於鬆山,即此。明永樂中北徵,駐蹕於此。又塔溝山,在衛西十五裏,一名雙塔山,兩峰極高,各有浮圖,元至元中建。又娘子山,在衛西二十裏,山高聳,而無險惡之勢,因名。○紅石山,在衛東五裏,以石色紅潤而名。又雙峰山,在衛北二十裏,兩峰相嚮,高出衆山。
洗馬嶺在衛北。太宗北徵,次竜門,獲北賊遺馬二十餘匹於洗馬嶺,即此處也。又剪子峪,在衛東二十裏,其形如剪,一名大嶺山。
○紅山水在衛東。源出紅石山,東北流經云州所,合於竜門川。又樣田河,在衛南二十裏,源出獨石塞外,流經此,又東北合於紅山水。○娘子泉,在娘子山下,泉水溢出,勢甚浩瀚,可資灌溉。正統十四年竭,後漸溢出,為民利。
○三岔口堡在衛東。東北抵赤城,南通雕鶚,西達衛城,為行旅三岐之路,因名。本民堡。嘉靖二十八年,始議築城置戍。萬歷十七年增築,周一裏有奇。舊屬下北路,後改屬中路。蓋堡界中、北兩路間也。《志》雲:衛東南三十裏,有羊城,元人市易處。
金傢莊堡衛西北七十裏。成化二年築,正德十三年、萬歷四年增修,周二裏有奇。堡跨據高阜,南北兩山夾峙,最為險要。有鎮邊墩為極衝。堡北十五裏,為靜盤道、進遠墩,皆寇門也,捍禦尤切。《邊防考》:竜門衛及二堡,俱中路參將管轄。
竜門守禦千戶所鎮東北二百四十裏,本元雲州之東莊地。宣德六年,築城建所於此。隆慶四年增築,周四裏有奇。萬歷十八年,以北路地勢隔遠,添設下北路參將駐此,分管大邊長一百六十裏,二邊九十一裏。邊外有白草、瓦房諸處,為北騎往來之衝。而本所轄大邊八十五裏,二邊五十三裏。墩臺則平鎮等處,其極衝也。邊外白塔兒、水塘一帶,皆其駐牧處。今仍置竜門所。
○西高山所西五十裏。山高聳,登其巔,可以遠望。又北高山,在所北二十裏,亦峻拔,經夏冰雪常存。○鷹窠山,在所東南四裏。《志》雲:所西南十裏,有鷹嘴山,以形似名也。又聚陽山,在所東南三十裏。
黑峪山所南十裏。峪中有仙鶴洞,洞最深。又有燕窩、石窩,內可容數十人。○竜王嵯,在所西北八裏,嵯峨高聳,雲出則雨至。又磨盤嵯,在所西十裏,亦以形似名。
○白河在所東。《薊門考》:滴水崖之水,懸崖而下者,即白河之上源。又東有白河堡、鎮河墩,皆白河所經也。又清水河,在所城南,流合於白河。
○牧馬堡在所北,故牧場也。弘治十年創築。嘉靖二十五年、萬歷十五年增築,周一裏有奇。北距永寧口二十裏,為最衝。口外地名七峰嵯,即諸部落駐牧之地。由永寧口下青揚,犯本堡,則竜門、雲州皆騷動矣。捍禦不可不早。
滴水崖堡在所東北。據懸崖,崖水瀑布而下,因名。弘治八年築,隆慶三年增修,周三裏有奇。東去大邊二十裏,即薊門古北口之後也。堡山徑錯雜,距守為難。邊外大石墻、慶陽口等處,皆為虜巢。而盤道口等墩,悉通大舉,議者欲自盤道墩,迄永寧縣靖鬍堡之大衛口,修墻塹崖,創為重險。俾北路之兵,由此入衛南山,東路之兵,由此出援獨石,庶為得策雲。
寧遠堡在滴水崖東。舊為朵顔易馬市口。景泰以後,北騎屢由此入犯。嘉靖二十八年,築堡於此。四十五年增築,周二裏有奇。東去盤道口邊十五裏,最為衝要。
長伸地堡在寧遠東北。舊為朵顔所竊據。萬歷七年,收復。十年,築堡戍守,周一裏有奇。邊墩有鎮安臺等衝。口外亂泉寺一帶,皆部落駐牧。堡北有巡簡寺,其扼險處也。
樣田堡在所東南。舊名雞田,民堡也。嘉靖三十七年,始改為官堡。萬歷十六年修築,周二裏有奇。堡雖距邊稍遠,而往來絡繹,為應援要地。已上五堡,俱下北路管轄。
李傢莊在所東北。嘉靖二十八年,敵犯滴水崖,大同帥周尚文馳救,遇敵於李傢莊,敗卻之。《邊防考》:朵顔別部常駐此。其北有萬鬆溝,亦夷地也。又有蔣傢莊,在所北,舊為要衝。
長安嶺堡鎮東百四十裏。元為懷來、竜門二縣地。明初,置豐峪驛。永樂九年,築城置堡,改今名,周五裏有奇。弘治三年,增置守禦千戶所。萬歷中,分屬下北路。《邊防考》:獨石、馬營一帶,地雖懸遠,然寇不能徑下者,以長安嶺為之阻也。其城東西跨嶺,中通綫道,旁徑逼仄,居庸而外,此為重關之險。嶺北有東山廟等堡,今皆殘破。而東西鬥子營、施傢衝等地,悉為諸部落錯據,未可恃險而忘備矣。今設長安嶺營。
○八仙山堡西二裏。八峰高聳,中有石室。又堡西南二裏,有馬鞍山。東南裏許,有鬆山。《志》雲:堡城南有鳳凰山,堡西一裏有竜潭山,有瀑布泉。○雙尖山,在堡北十裏,有雙峰並聳。又石盤山,在所東南二十五裏。
長安嶺即堡治。本名槍竿嶺,或曰桑乾嶺之訛也。永樂中,改今名。嘉靖二十七年,敵由獨石逾長安嶺,掠隆永。即此。又有李老峪,在堡北三十裏。
○鷹窩山泉堡西北三裏。引入堡中,匯而為池,可給居人。又洪贊井,在堡西洪贊山下,井甚深,汲之不竭。
雕鶚堡鎮東北百七十裏。元雲州之雕窠站。明初,置浩嶺驛。永樂中,增置雕鄂堡。二十八年,北徵還,次榆木川,大漸,太孫奉迎於雕鶚堡。宣德六年,築城置戍。成化八年、隆慶四年增修,周二裏有奇。萬歷十八年,分屬下北路。堡當北路之中,為往來要道。境內有清水潭,起竜溝等處,皆諸部落駐牧之地也。
○浩門嶺堡北二十五裏。明初以此名驛。上有鬆數百株,鬱然蒼秀。○碧落崖,在堡東四十裏,亦名滴水崖。石崖滴水去地百餘仞,隆鼕不凍。又東有香爐峰。
○南河在堡南。自堡西北之剪兒峪、狗兒村,合流至此,東南流入密雲北境之白河。
大海陀潭堡東三十裏。在大海陀崖𠔌間,有泉下匯為潭。堡南蓋與懷來衛接境也。
赤城堡鎮東北二百裏。其地有古赤城,相傳蚩尤所居。後魏主登國二年,幸廣寧,遂如赤城。即此。亦謂之東赤城,以別於平城之西赤城也。登國三年,賀蘭部內亂,魏主與後燕共攻之。燕慕容麟擊擒賀訥於赤城。既而魏主幸東赤城。又神瑞二年,復如赤城。皆此城也。五代晉天福六年,遣使如契丹,見契丹主德光於赤城。元為雲州之赤城站。明初,置雲門驛。宣德五年,築城置戍。正統間,陷沒。景泰初,恢復。嘉靖三十三年,北人入犯,大掠而去。萬歷二十四年增修,城周三裏有奇。近邊有玉石溝等衝,邊外野雞川所屬部落也。今設赤城營。
○赤城山堡東五裏。山石多赤。《志》雲:古赤城在北山,坐據高險,最得形勝。蓋即此山矣。○青羊塞山,在堡西南十五裏。又堡西北四十裏,有劉不老山。北六十裏,有偏頭山。西北七十裏,有野雞山,以山多雉也。《志》雲:堡西七十三裏,又有玉石溝山,迫近大邊,為扼要之地。
○東河在堡東。自獨石雲州東南流,經古北口,為通州白河上源。○西河,在堡西五裏。又西十裏,有溫泉流合焉。東流分為二,一從西北入城,一從城南流合於東河。宋鹹平三年,契丹主隆緒如赤城,浴於湯泉。或曰即溫泉也。一云:堡西南六十裏有赤城湯,自竜門山根涌出,北流成池。其水暴熱,傍有冷泉。相傳此為湯泉雲。
○鎮寧堡在堡西北四十裏,當赤城、馬營二邊之衝。弘治十一年築,萬歷十五年增修,周二裏有奇。堡去邊密邇,惟東面鄰山,西南北皆平地,距東西二柵口不過十餘裏。有擒鬍等邊墩,為最衝。邊外光頭嵯、小莊窠、野雞川等處,皆通大舉,悉為駐牧之地。《邊防考》:赤城、鎮寧,俱屬上北路管轄。
雲州堡鎮東北二百十裏。本望雲川地,契丹常為遊獵之所。遼主賢初建潛邸於此,其後號為禦莊。尋置望雲縣,屬奉聖州。金因之。元置雲州治焉。至元二年,廢縣存州。明初改置雲州驛。宣德五年,於河西大路築城置戍。正統末,陷沒。景泰初,收復。五年,增置新軍千戶所。隆慶二年,展築堡城,周三裏有奇。堡當南北通衢。堡北五裏,曰竜門口、岐路西直馬營,東北直獨石、鎮安,為衝要之處。今設雲州堡城守營。
○白城堡東北百裏。金世宗雍納涼之所也。又章宗生於此。又有黑城,在白城西南九十裏。○長城,在堡北。《地志》:望雲縣有古長城。
○竜門山堡東北五裏。兩山石壁對峙,高數百尺,望之若門,塞外諸水,皆出於此。亦曰竜門峽。《遼志》:竜門縣有竜門山,徼外諸河及沙漠潦水,皆經其下。雨則俄頃水逾十仞,晴則清淺可涉,塞北控扼之衝也。宋寶元初,契丹主宗真如竜門山。即此。又有東貓兒峪,在竜門峽北十裏。○金閣山,在堡西南十五裏,有遊仙峪、長春洞,稱名勝雲。《志》雲:堡東北四十裏,有棋盤山,峰巒高峻,人罕能陟,其頂平正,因名。又拂雲堆,在堡北四裏。又北裏許,有捨身崖。
○灤河堡北六十裏。自宣府西境之炭山東北流經此,入廢桓州界。《一統志》:灤河發源炭山,亂泉四註,合為此河。詳見大川灤河。
竜門川堡東北五裏。合獨石、紅山二水,從竜門峽南流,下流合於白河。
金蓮川堡東北百裏。川産黃花,狀若芙蕖,因名。金主雍大定六年,至望雲,將如金蓮川,不果。十二年,如金蓮川納涼,後數至焉。元主忽必烈為諸王時,總治漠南,開府金蓮川。即此地也。
鴛鴦泊堡西北百餘裏,周八十裏。其水停積不流,自遼金以來,為飛放之所。宋宣和四年,金人自澤州襲遼主於鴛鴦濼,遼主走雲中。五年,女真完顔至儒州,尋至鴛鴦濼。即此。澤州,今大寧廢惠州也。
○鎮安堡在金蓮川東。成化八年築,正德六年、萬歷十五年皆增修,周二裏有奇。堡重巒疊嶂,四面皆山。東逼兩河口,徑通邊外。山嶺高峻,北騎乘之而下,勢若建瓴。闌入內地,堡輒被睏。且兩河口外,林木叢雜,偵尤難。其三間屋、軸艫灣諸處,俱北人駐牧,防禦不易。《邊防考》:雲州、鎮安二堡,俱上北路管轄。嘉靖二十七年,敵入宣、大塞,督臣翁萬達策其必趨鎮安堡,遣將趙卿備之。敵佯攻獨石,卿違命馳援。敵遂趣長安嶺,掠隆慶、永寧堡。蓋控扼要地矣。
牙頭寨在堡北。元置,今廢。明初,華雲竜出雲州,襲破元兵於牙頭寨。即此地也。
馬營堡鎮東北二百六十八裏。元為雲州之大貓兒峪。宣德七年創築。正統八年增修,十四年陷沒。景泰初收復。隆慶初增修,周六裏有奇。分管大邊百七十餘裏,二邊四十裏有奇。其威遠等墩,為最衝。邊外三道溝等處,即其駐牧處。《邊防考》:馬營、獨石、長安嶺,為宣府北路之險。葉盛言:馬營、獨石不棄,則六師何以陷土木?是也。
○冠帽山在堡城西北隅。《志》雲:堡兩角枕山,而西面更為險隘。然三面平川,敵登山俯瞰,城中患無遁形,守禦為艱也。《志》雲:堡北二裏有紗帽山,即冠帽山矣。○鶴山,在堡東二裏,上多檜柏,一望森然,俗名東山。又堡東五十裏,有雷山,山高峻,下多積雪堅冰。
紅山堡東南二十裏。山高險,石色多赤。下有紅泉,東流合大河,入竜門峽。又樺嶺,在堡北五十裏,以多産樺木而名。又蒼崖,在堡南二十裏,上有飛泉。
○灤河在堡南。自宣府流入境,與雲州堡分界。正統十四年,敵圍馬營三日,據河斷流,營中無水,遂陷。○神泉,在堡北三裏。池方一畝,其水迸出,轉流成河,東流合於灤河。
○松樹堡在馬營之西。嘉靖二十五年築,萬歷二年增修,周一裏有奇。堡一望平川,無險可倚,距二邊營盤道、梁柵口,不過十裏。近堡有孤山、雙溝、磨天嶺等處,俱要衝也。
君子堡在馬營西北。宣德初置。五年,毀於賊。嘉靖二十五年修治,萬歷八年增修,周一裏有奇。堡山坡漫衍,北距大邊鎮、遠鎮、門盤道等口,不過二十裏,而得勝墩為最衝。又距二邊西柵口,不過五裏,寬敞易於突犯。敵若從此逼馬營堡,其首衝也。
倉上堡在馬營東南。舊為蓄聚之所,因名。嘉靖三十七年創築,隆慶六年、萬歷十六年俱增修,周不及一裏。四面皆鳥道相通,賊從馬營犯雲州,此其首衝也。自馬營以下諸堡,俱屬上北路管轄。
附見:
廢開平衛東至大寧廢衛四百三十裏,東南至古北口四百裏,西南至宣府鎮七百裏,北至沙漠四百七十裏。自衛至京師六百三十裏,至南京三千二百裏。
《禹貢》冀州北境。秦、漢時為上𠔌郡地,後為東夷所據。唐為奚、契丹地。金滅契丹,為桓州地。蒙古主蒙哥使其弟忽必烈鎮漠南,漸置城郭。中統初,建開平府。五年,號為上都。至元五年,曰上都路。明初改置開平衛。宣德五年,以饋餉艱遠,移衛於獨石,而開平遂廢。
衛北控沙漠,南屏燕、薊,山川雄固,回環千裏。《元史》:世祖命劉秉忠於新桓州東四十五裏建開平府,竜岡蟠其陰,灤河經其陽。東北十裏有大鬆林,鬱蔥盤衛,山多材木,水饒魚蝦,????貨狼藉,畜牧蕃息,居民利之。尋建為上都,歲嘗巡幸,與大都並稱兩都,為輔車之勢,地利誠得矣。明初洪武二年,常遇春取開平,遂建衛於此洪武二十七年,置驛傳。自北平中路至開平七百六十五裏,置十四驛。西路至開平六百三十裏,置十三驛。
成祖嘗曰:守開平、興和、大寧、遼東、寧夏、甘肅邊境,永無事矣。既而大寧內徙,興和復廢。開平孤懸絶塞,左右無援,遂棄其地。馴緻宣、薊艱危,關門淺露,而窺伺及於畿輔矣。夫漢、唐都關中,開朔方、城受降。明都燕京,乃廢大寧,棄開平,孰得而孰失哉?葉嚮高嘗言:自開平失,而要害藉於他族。宣、遼隔若鬍越,燕、薊多事,蓋自棄開平也。
○開平廢縣衛東百裏。《志》雲:舊有東陽古城。元至元初,置開平縣為附郭,尋省。後復置縣。《都邑考》:上都城周四十裏,內有大明、儀天、寶雲、宸慶、玉德、慈福等殿,延春、紫檀、連香、凝暉諸樓閣,星拱、雲從、日精、月華諸門。而縣治在其西南,明初並廢。
興和城衛西南四百餘裏,去宣府三百餘裏。後魏柔遠鎮地。唐新州地。契丹建為撫州。金為柔遠鎮。明昌三年,復置撫州,治柔遠縣。又升為鎮寧軍,屬西京路。元亦曰撫州,尋升為隆興路,亦曰興和路。明初洪武三年,李文忠剋興和。七年,藍玉敗虜於興和。尋改為興和守禦千戶所,以重兵駐守,與開平並峙。永樂二十年,阿魯臺襲陷其城,因移守禦所入宣府城中,遂棄其地。《志》雲:興和,開平之通道,宣府之外藩也。元主往來上都,嘗駐蹕於此。成祖北徵,亦每駐蹕焉。其度漠之處,在開平者曰榆木川、盤石鎮,在興和者曰楊林戍、禽鬍山。明初,置戍漠南,以興和、開平為兩大鎮,故宣、薊之患寡。又高原廢縣,即興和舊治也。金曰柔遠縣。《金志》:縣置於燕子城,初隸宣德州,後為撫州附郭。元改為高原縣,隆興路治焉。明初廢。《宣府志》:高原廢縣,在懷安衛北百六十裏。又高原縣境有比羊城,相傳亦遼金時置。
集寧城在興和西百五十裏。金置集寧縣,屬撫州。元置集寧路治焉。明初廢。又西為豐利廢縣,亦金置,屬撫州。元廢。《志》雲:二縣近大同邊界。
桓州城在衛西。本烏桓所居。金置桓州,亦曰威遠軍,治清塞縣。州有二城,南為新城,北為故城,相去三十裏。元初廢入開平。至元初,復置。明初,置桓州驛於此。《志》曰:明初設開平衛。洪武三十一年,置馬驛八:東曰涼亭、瀋河、賽峰、黃崖四驛,接大寧;西曰桓州、威虜、明安、隰寧四驛,接獨石。開平廢,而八驛亦為棄地矣。《一統志》:桓州城,在雲州堡北三百六十裏。
興州城衛東二百裏。本漢上𠔌郡女祁縣地,東部都尉治此。後漢省。唐為奚王府西省地。遼置北安州,亦曰興化軍。女真將粘沒喝敗遼奚王於北安州,拔其城。即此。金改為興州,兼置興仁縣為州治。又改軍名曰寧朔軍。元仍曰興州,屬上都路,以附郭興化縣省入,俗謂之大興州。明初洪武二年,常遇春追敗也速於全寧,進次大興州,敗其守兵,遂進剋開平。是也。三年,以興州隸北平府。四年,州廢,改立左、右、中、前、後五衛。永樂初,移入內地。○興安城,在州西南,漢上𠔌郡地。遼置利民縣,《志》以為即漢且居縣地。《水經註》:且居縣在涿鹿西北境。《遼志》誤也。金廢為利民寨。元置興安縣,屬興州。或曰金末興州嘗寄治此,後又徙密雲,俗因名為小興州。《志》雲:興安廢縣南去古北口一百三十裏。《山水記》:大興州直密雲縣曹傢寨東北,距古北口可三日程。小興州直古北口外九十裏而近耳。
宜興城在興州西。《金志》:本興化縣之白檀鎮。泰和三年,置宜興縣,屬興州。元因之。緻和初,燕帖木兒以脫脫不花守古北口,與大都兵戰於宜興。是也。明初縣廢。《一統志》:宜興廢縣在雲州堡東四百五十裏。
寶昌城在興和西北。金置昌州,尋改為建昌縣,屬桓州。明昌七年,復置昌州,屬德興府。元曰寶昌州,屬隆興路。明初廢。又寶山廢縣,在城南,地名狗濼。金明昌中置縣,屬昌州。元廢。
應昌城在衛東北二百裏。元置應昌路,領應昌縣。明初洪武三年,元順帝殂於應昌,其子愛猷識理達臘嗣立於此。李文忠自開平襲之,剋應昌,獲元太子買的裏八剌。是也。又有泰寧、德寧等路,俱在衛北,分領泰寧、德寧二縣,元置。明初廢。○寧昌城,在衛西北。元置寧昌路,領寧昌一縣。明初廢。
○臥竜山衛北三裏,元人所謂竜岡也。又城西四十裏有牛心山,城南四十裏有南屏山。○閔安山,在衛西南,近明安驛。明宣德中黃直敗敵處也。又大伯顔山,亦在衛西南。其下為鳴鑾戍,成祖嘗大閱於此。
大青山在衛西南,或曰即青嶺也。宋宣和四年,金粘沒喝敗遼奚王於北安州,拔其城。知遼主窮迫,乃約斜乜出青嶺,己出瓢嶺,期會於羊城濼,共襲遼主。瓢嶺,在青嶺之北羊。城濼,見山西大同府。
駱駝山在衛西。又有紅羅山。明洪武三年,李文忠敗元兵於駱駝山,進剋紅羅山,遂次開平。是也。
禽鬍山在興和西北。明初,王師擒寇乃兒不花於此,因名。成祖北徵,凱旋至擒鬍山。又南至清流泉,皆勒銘而還。又有宿嵬山,在興和北,亦曰宿嵬口,度漠處也。永樂二十一年,北徵,遣先鋒陳懋追阿魯臺至宿嵬山,不及而還。《北徵錄》雲:宿嵬口在飲馬河北,成祖追寇至此。
路兒嶺在興州東,或曰即鹿兒嶺也,在永平府遷安縣之景山北。元至正二十四年,孛羅帖木兒屯大同,與太子有隙,遣兵犯闕,入居庸關。太子迎戰,不利,東走古北口,趣興、鬆,至路兒嶺。詔追及之,還宮。興,興州。鬆,鬆州。鬆州,今見大寧衛。○新開嶺,在興州西。明初,常遇春剋大興州,道新開嶺,進剋開平。是也。又扼鬍嶺,在衛北。元順帝至元初,幸上都,駐扼鬍嶺。即此。
凌霄峰在興和東北。永樂八年,北徵,登凌霄峰,望漠北。又煞鬍原,在桓州北境,其南百餘裏有威遠川。永樂二十年,北徵,由隰寧進,次威遠川,又進次煞鬍原,獲阿魯臺輜重處。
翠微岡在漠北,其南為雙流濼。又東南為蒼崖峽,亦名蒼山,亦曰蒼崖戍。成祖北徵時,嘗駐此。又東南即榆木川矣。○大石崖,在衛東,近大寧高州境。明初,華雲竜出塞,至大石崖,破劉學士等寨。又李文忠亦破敵於此。
○灤河在衛南。自宣府界流經桓州開平境,東南流入永平府界。土人謂之商都,元人亦謂之禦河。大德七年,瀎上都灤河。延四年,城南禦河西北岸為水衝嚙,命及時修治。泰定三年,上都言大西關南馬市口,灤河侵嚙北堤,復命修塞。今詳見大川灤河。
兔兒河衛西南百餘裏。出沙渦中,東流合於灤河。○香河,在衛東北,出鬆林中,南流入灤河。又有簸箕河、閭河,俱出鬆林中,西南流,與灤河合。
可溫河在應昌西北。又西北地名哈喇莽來,乃度漠處也。明初洪武四年,李文忠討元遺孽,取道於此。○麯律運河,近漠北。明初,俞通海分道追元孽,駐師於此。
白海子在衛西南,大青山之北。亦曰長水海子。夷人因其四望白沙,呼為插漢惱兒。插漢,譯言白。惱兒,譯言海子。相近有苦水海子。又西即駱駝山也。明初,李文忠自萬全出師,北至察罕惱兒地,進敗元兵於白海子之駱駝山。即此。
榆木川在衛西北,當磧口往來之衝。成祖晏駕處也。川之西,曰盤石鎮。又三不剌川,在衛境。元主鐵木耳立於上都,狩於三不剌川之地,以董文周諫,遂還大都。又百查兒川,亦在衛境,元順帝至元中,大獵於此。
魚兒濼在興和西。《金志》:柔遠縣有大漁濼,即魚兒濼矣。宋嘉定八年,蒙古鐵木真屯撫州。既而駐軍魚兒濼,遣三哥拔都帥萬騎,自西夏趨京兆,攻金潼關。是也。又安同泊,在開平北境。元元貞二年,駐安同泊,以誕節受朝賀。即此。
鐵幡竿渠在衛城內。《元史》:大德二年,開渠於上都。郭守敬言:頻年山水暴下,非大為渠堰廣五六十步不可。執政吝於工費,縮其廣三之一。明年大雨暴至,山水註下,渠不能容,漂沒甚衆,幾及行殿。即此渠也。○玉沙泉,在衛北。永樂十二年,駐蹕於此。
○鳴鑾鎮在大伯顔山下,亦曰鳴鑾戍。永樂八年,北徵,次鳴鑾鎮。即此。○楊林戍,在興和西北,亦曰楊林城。其北為徹裏怯兒地,成祖度大漠時,經此。又有大泉戍,亦在楊林戍北。蓋磧口之要地也。
烏沙堡在廢興和西。宋嘉定中,金主永濟命獨吉千傢奴詣撫州,以備蒙古。至烏沙堡,未及設備,蒙古奄至,陷之。進至烏月營,破白登城,遂攻西京。烏月營,或曰在烏沙堡西南。
黑山峪在衛東北。永樂二十一年,親徵兀良哈,駐蹕於此。又正統七年,楊洪出黑山,與成國公朱勇東西齊舉,進擊兀良哈。洪至剋列蘇,俘斬福餘都指揮安出部酋。即此。
三峽口在衛西北,度磧處也。其西即蒼崖峽。自峽而西,為蘭忽失溫地,成祖敗寇於此,賜名殺鬍鎮。又九竜口,亦度磧處也。成祖北徵,太孫從駕,與敵戰於九竜口,敵遁走。《志》雲:九竜口與飲馬河相近。
涼亭在衛城南。有東西二涼亭,乃元時巡幸駐蹕處。又衛北有北涼亭,亦元時遊獵處也。明永樂二十年,車駕次西涼亭。正統三年,兀良哈西侵葭州,引還。邊將楊洪出獨石,邀敗之於西涼亭。即此。《山水記》:開平南五十裏,曰東涼亭。又四十裏曰瀋河,五十裏曰叭八,六十裏曰黃崖,五十裏曰灤河,又五十裏曰灰嶺,六十裏曰古城,又五十裏曰青鬆。又南五十六裏,即古北口矣。此洪武二十七年所置驛路也。永樂中,移古城驛於大喜峰口內,為朵顔入貢道。餘並廢。
八兒思地在衛西。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羅帖木兒以大同叛,使其黨禿堅帖木兒攻上都之附太子者。會孛羅被誅,禿堅以輕兵走至八兒思地,上都兵追擒之。
王忽察都地在衛西北。元天歷二年,和世束即位於和林北。引而南,自兀納八地,次於哈兒哈納禿。自七月至八月朔,乃次於王忽察都。圖帖睦爾入見,遂崩。圖帖睦爾還至上都,復即位。○木兒古徹兀地,在衛南境。元至正二十年,北邊諸王阿魯輝帖木兒擁兵南犯,屯於木兒古徹兀之地,將犯京畿,元主遣兵討之,不剋。
察罕腦兒地在衛西。元至元二十年,復議徵日本,糴糧於察罕腦兒,以給軍匠。又至治初,元主如上都。以察罕腦兒行宮制度卑隘,欲更廣之,以解任諫而止。明洪武四年,李文忠出野狐嶺,至察罕腦兒。是也。
苦脫孫地在應昌東北,李文忠敗敵處也。相近有落馬河,即偏將孫虎戰死處。《明史》:開平東南百裏有敖目舊巢,四圍皆山,壁立如削,林木茂密。其中平衍,周百裏。水斥鹵,可煮????。土肥饒,可屯種。東西皆有小徑,崎嶇陡削,惟攀援可行。東徑通古北一帶近路,其隘口一夫可扼也。崇禎三年,王師出剿,其族遠遁。若取而守之,亦陵寢外衛雲。又西北三十裏,為灤河所經。河之東,其地亦名白海子。賊犯宣、薊,此其往來大道也。
廢大寧衛東至泰寧夷衛界七百裏,南至永平府邊四百五十裏,西南至喜峰口邊四百八十裏,西至開平廢衛四百三十裏。自衛至京師八百裏,至南京三千四百五十裏。
古營州地。夏商時冀州地。周為幽州地。春秋時亦為山戎地。戰國時屬燕服虔曰:古東鬍地也。在匈奴東,故曰東鬍。其後燕將秦開襲破之。秦屬遼西郡。兩漢因之。漢末為奚所據。三國魏為昌黎郡地《通典》:建安中,魏公操北徵,始復舊境。晉初因之。建興中,鮮卑慕容有其地《燕錄》:慕容,昌黎鮮卑也。曾祖莫護跋,魏初自塞外入遼西,從討公孫淵有功,拜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之北。父涉進拜鮮卑單於,遷邑遼東之北。晉太康中,嗣立。元康四年,徙於徒河之青山,又移居大棘城。建武初,拜昌黎公。太和中,屬於苻堅,尋又為後燕所有隆安初,慕容寶保據於此。其後馮跋據之。宋元嘉十三年,後魏取其地,亦置昌黎、建德等郡,兼置營州治焉。後屬於高齊,為建德、冀陽二郡地齊亡,其疏屬高保寧據此。隋開皇三年,取其地,廢郡,仍曰營州。大業初,改州為遼西郡。唐初為韓庫莫奚所據。貞觀十九年,徵高麗,駐蹕於此。諸奚臣附部帥蘇支從徵,奚長可度帥衆內附,因復置營州,並置饒樂都督府府即今衛治也,以饒樂水為名。開元二十三年,改為奉誠都督府。天寶後,府廢。鹹通中,契丹始大,奚族皆臣屬焉。遼主隆緒統和二十五年,始城其地,實以漢戶,曰中京大定府。金貞元初,改曰北京路。元至元七年,改曰大寧路。十五年,改曰武平路,後仍為大寧路。明洪武十三年,收復。二十年,建大寧衛,又置北平行都司二十七年,置驛傳,自大寧東路,至廣寧四百八十五裏,置十驛。鄭曉曰:行都司置於惠州。似誤。永樂初廢。
衛居宣、遼之肘腋,為燕、薊之屏翰。自秦漢以上,皆為中原地。晉室不綱,鮮卑強恣,遂竊其土疆,為中原患。慕容令言於其父垂曰:守竜城以內撫燕代,外懷群夷,肥如之險,足以自保。垂不從而奔秦。其後慕容寶還據其地,立國猶數十年。唐置營州,鎮攝蕃落。天寶中為平虜鎮,犄角範陽,襟帶遼、碣。安祿山並帥其地,遂成唐室之禍。五季濁亂,營州先入於契丹,因而窺伺河北,拾取燕雲。萌芽於朱梁之季,泛濫於弱宋之時。履霜堅冰,信非一日之故矣。《遼志》:中京幅員千裏,多大山深𠔌,阻險足以自固。自遼以後,皆為北偏重地。明初,分藩置戍,所以東臂遼東,西肘宣府,使藩垣鞏固,門庭無覬覦之隙也洪武十四年,封子權為寧王,守北藩。二十年,命宋國公馮勝等徵納哈出,諭令據大寧塞,分兵列戍,以控製之勝,遂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峪四城。師出,輒留重兵為守,卒破降納哈出,尋盡平朵顔三衛地。永樂初,雖徙興營等衛於內地,然城守猶存,三衛未敢侵軼。自土木之變,三衛益恣,遼河東西及三岔河北故地遼河、三岔河,俱見遼東,悉為所據,薊遼從此多事。詰爾戎兵,以陟禹跡,營州可終棄乎哉鄭曉雲:永樂初以大寧地盡畀兀良哈,譬之左臂癰腫,則上𠔌孤孑;後背傴僂,則盧竜單薄;哽其喉吭,則遼海坐隔;扼其胸腹,則陵寢震驚。失計甚矣!誠欲為保邊固圉計,而可使宣、遼中絶,諸夷得以裂我險阻,闖我門庭乎?
大定廢縣舊為衛治。《志》雲:漢遼西郡之新安平縣也。後漢縣廢。隋末,地沒於奚。唐太宗置饒樂都督府於此,以授降夷酋長。唐末沒於契丹。宋景德四年,契丹始建中京大定府,並置大定縣為府治。宋王曾《上契丹事》:遼上京城垣卑小,方圓纔四裏許,門但重屋而已。其南曰朱夏門,內有步廊市樓。城外一望皆長鬆深𠔌,所産多青????、黃豕。是也。金、元仍曰大定縣。明初改置衛,尋廢。《邊錄》:大寧城,即遼金時故址,洪武二十二年改拓,有門五,城周十二裏有奇。正統以後,故址遂墟。
長安廢縣在衛南。《志》雲:漢遼西郡賓從縣地也。契丹置長安縣,屬大定府。金改為長興縣。元省入大定縣。又文定縣,在衛東南,又南為升平縣,俱遼置金廢。○勸農廢縣,在衛東南,亦漢賓從縣地。遼置勸農縣,屬大定府。金廢。又富庶廢縣,在衛東,亦漢新平縣地。遼置富庶縣,屬大定府。金元因之。明初廢。又歸化廢縣,亦在衛東,遼置,屬大定府。金廢。
營州故城衛東三百裏,南至遼東錦州百五十裏。《通典》:州城東至遼河四百八十裏,南至海三百六十裏,西至北平郡七百裏,北至契丹界五十裏。是也。商周為孤竹國地。春秋時為山戎地。戰國屬燕。秦漢及晉俱屬遼西郡。晉建興以後,屬於慕容氏。鹹康七年,慕容以柳城之北、竜山之西,為福德之地,乃營製宮廟,改柳城為竜城。八年,遂遷都焉。尋號新宮曰和竜宮,宮門曰弘光門。永和六年,慕容雋遷於薊。八年,建留臺於竜都,即竜城也。隆安初,慕容寶復都於此。義熙三年,馮跋等作亂,廢其主慕容熙,攻弘光門,推高雲為主。五年,雲為寵臣離班等所弒。馮跋升弘光門觀變,遂自立為天王,仍都竜城。宋元嘉九年,魏主燾攻和竜。穿圍塹以守之,不剋。十三年,魏取和竜,置鎮於此。二十一年,仍置營州。魏收《志》:永安末,陷於群賊。天平初,收復,領昌黎等郡。後屬於高齊。齊亡,其疏屬高保寧據於此。隋開皇三年,幽州總管陰壽擊之,保寧走死,和竜諸縣悉平,復置營州。煬帝曰遼西郡。唐復為營州。武後萬歲通天初,營州為契丹李盡忠所陷。神竜四年,州移治漁陽。開元四年,契丹、奚皆內附。五年,復置營州於柳城,兼置平盧軍於城內。六年,以宗室女為公主妻契丹。契丹作亂,公主走平盧。八年,營州都督許欽澹遣兵討契丹,兵敗,遂移軍入渝關,仍寄治漁陽。十年,復還故治。天寶初,改為柳城郡,尋置平盧節度使於此,以安祿山為鎮帥。及祿山以範陽、平盧叛,平盧鎮將劉客奴尋挈地來歸。上元二年,史思明復並其地,後遂為盧竜巡屬。乾寧三年,李剋用取盧竜,剋營州。天末,劉守光據幽州,營州沒於契丹。五代梁乾化三年,晉將劉光攻劉守光,拔其平州,遂下營州。貞明初,又為契丹所取。《遼志》雲:營州為奚所據。契丹平奚,乃取其地。完葺故柳城,改置霸州,亦曰彰武軍節度。宋慶歷二年,契丹升霸州為興中府。金因之。元至元七年,降為興中州。明初廢。○柳城廢縣,即營州治也。章懷太子賢曰:柳城故城,在今營州南。漢置縣,屬遼西郡,西部都尉治焉。後漢縣廢。建安中,遼西烏桓蹋頓據其地。曹操伐烏桓,田疇請出盧竜達柳城。是也。晉鹹康中,慕容氏改置竜城縣。其後元興中,慕容熙於竜門外築竜騰苑,又於苑中起逍遙宮,鑿麯光海。劉宋時,亦謂之黃竜城。元嘉十二年,北燕馮弘來貢,宋封為燕王,江南謂之黃竜國。瀋約曰:北國以和竜為黃竜府。《水經註》:白狼水北徑黃竜城東。《十三州志》:昌黎有黃竜亭。蓋曹魏時,柳城為昌黎縣地,後因名和竜為黃竜城。後魏為營州治。隋開皇初,遣長孫晟出黃竜道,通使於奚、、契丹,是也。尋又改縣為竜山縣。十八年,復為柳城縣。大業八年,又置襄平郡,寄治柳城。唐亦為營州治。《開元十道志》:舜築柳城。是虞舜以前,已有柳城之地,因有營州之稱也。《郡國志》:州當營室之分,故曰營州。契丹置霸城縣於此,為霸州治。重熙中,改曰興中縣。金因之。元廢。又廣寧廢縣,在柳城南。《遼志》雲:此為漢柳城縣。阿保機以定州俘戶,置營州鄰海軍於此。又置廣寧縣,為州治,後移置於平州東南。尋廢營州,以縣屬平州。金改為昌黎縣,即今永平府屬縣雲。
陽樂城在故營州東。漢縣,屬遼西郡。後漢遼西郡治此。嘉平末,趙苞為遼西太守,自甘陵迎其母垂到郡,道經柳城。值鮮卑入塞,為所劫質。舊《志》雲:柳城東百裏,即至陽樂。是也。晉仍為遼西郡治。後魏並入徒河,又改置縣於遼西郡之西境。今見灤州甘陵,亦見前清河縣。
徒河城在營州東百九十裏。漢縣,屬遼西郡。後漢屬遼東屬國。魏省入昌黎。晉太康十年,慕容以遼東僻遠,徙居徒河之青山。尋又徙棘城。建興初,幽州都督王瀎檄慕容討遼西鮮卑段疾陸眷。遣子翰攻之,取徒河新城,至陽樂。翰因留壁徒河之青山,後遂復置徒河縣。後魏太平真君八年,並徒河入廣興縣。舊《志》雲:徒河西南百裏,即陽樂故城。又廣興城,在營州東百裏,慕容燕所置縣也。後魏屬昌黎郡。後周廢。○新城,在徒河之西。晉永嘉中,鮮卑段氏所置縣。慕容翰攻段疾陸眷,取其新城。其後慕容熙置青州,治新城,即其地也。
棘城在營州東南百七十裏。漢交黎縣地,屬遼西郡。曹魏景初二年,鮮卑莫護跋從司馬懿伐公孫淵有功,拜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之北。晉元康四年,莫護跋之孫慕容徙居大棘城,因置棘城縣。鹹康四年,石虎攻慕容於棘城,敗還。後魏太平真君八年,並入竜城縣。杜佑曰:棘城,古顓頊之墟也。
昌黎城在營州東南。漢置交黎縣,屬遼西郡,東部都尉治焉。後漢曰昌黎縣。安帝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此。魏正始五年,鮮卑內附,置昌黎郡。晉因之,又為平州治。太康二年,鮮卑慕容涉歸寇昌黎,既而安北將軍嚴詢敗鮮卑於昌黎。延康二年,慕容以其弟仁據平郭,自昌黎東踐冰而進,凡三百餘裏,至歷林口,捨輜重,輕兵趣平郭。仁不及備,遂擒之。《圖經》:昌黎南近大海也。《載記》:鹹康中,慕容都竜城,改昌黎太守為昌黎尹。又破宇文歸,徙其部人五萬餘落於昌黎,義熙五年,馮跋即天王位於昌黎。蓋燕移置昌黎郡於竜城也。後魏昌黎郡亦治竜城,省昌黎縣入焉。《括地志》:後漢省柳城入昌黎。慕容都竜城,本昌黎縣地,相去數十裏而近也。歷林口,見遼東故平郭縣。
白狼城在營州西南。漢縣,屬右北平郡。後漢省。建安中,魏公操*伐烏桓,歷平岡,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餘裏,即故白狼地也。晉鹹康六年,石虎謀伐慕容,自幽州以東至白狼,皆大興屯田。其後慕容燕復置白狼縣,又析置廣都縣,屬北平郡。太元十五年,北平人吳柱作亂,破北平郡,轉寇廣都,入白狼城。是也。北燕以白狼為重鎮,置並州及建德郡治焉。宋元嘉九年,後魏主燾攻和竜,別將拓跋健攻建德,拔之。師還,復屬北燕。十三年,北魏將娥清等攻燕,剋白狼城。魏收《志》:真君八年,置建德郡,治白狼城,領廣都、石城等縣。是時,以白狼縣並入廣都也。高齊時,復廢廣都入竜城縣。
石城故城在營州西南。漢縣,屬右北平郡。後漢省。慕容燕復置縣,並置石城郡治焉。晉隆安初,慕容寶自薊趨竜城至廣都,其子會作亂。寶馳詣竜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二年,寶復自薊城還竜城,至建安,留頓石城,尋至乙連。是也。宋元嘉九年,北燕石城太守李崇以郡降後魏。魏太平真君八年,以石城縣屬建德郡。北齊縣廢。○陽武廢縣,在故石城東。後魏正光末,置縣,屬建德郡。亦高齊時廢。
平剛城營州西南五百裏。漢縣,為右北平郡治。剛,一作岡,或作崗。後漢移郡治土垠縣,遂廢。建安十一年,曹操擊烏桓,至無終。時方夏,水雨濱海洿下,濘滯不通。敵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田疇進曰:舊北平郡治在平剛,道出盧竜,達於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絶,而尚有微徑可從。若嘿回軍,從盧竜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擒也。操從之。疇引軍上徐無山,塹山堙𠔌五百餘裏。經白檀,歷平剛,涉鮮卑庭,東指柳城,果平烏桓。《水經註》:自無終東出盧竜塞,又東至凡城,又東北趣平剛,此為正道。今自徐無轉而西北,故經白檀,乃歷平剛,所謂行兵無人之地也。自徐無至平剛,路迂而險。自平剛至柳城,則近而便矣。晉鹹康四年,後趙石虎擊段遼於遼西,遼奔平剛。永和中,慕容遣將軍叔虞攻烏桓悉羅俟於平。魏收《志》:平剛縣,後魏初為冀陽郡治。真君八年,並入昌黎郡。東魏武定五年,復置郡,兼領柳城縣。《五代志》:冀陽城,在平剛故縣東。慕容以冀州流人置冀陽郡,時又以豫州流人置成周郡,並州流人置唐國郡,又於平州界內置樂浪等郡。宋元嘉九年,魏主燾攻北燕和竜,不剋。引兵西還,徙營丘、成周、遼東、樂浪、帶方、玄菟六郡民三萬傢於幽州。是也。高齊廢平剛等縣,以冀陽郡寄治竜城。隋初郡廢。土垠,今見薊州豐潤縣。徐無,見玉田縣。白檀,見昌平州密雲縣。
營丘城在營州南。《後燕錄》:慕容以青州流人置營丘郡。《水經註》:渝水首受白狼水,南流經營丘城西。後魏初,郡縣俱廢。正光末,復置營丘郡,領富平、永安二縣。高齊時廢。契丹重熙初,析霸城縣置營丘郡。蓋因故郡為名也。
樂浪城亦在營州西南。晉建興初,慕容僑置郡於此,以處樂浪流民。後魏初廢。正光末復置,領永洛、帶方二縣。魏收《志》樂浪郡治連城,是也。高齊郡廢,而縣不改。隋開皇初,二縣俱廢。永洛,《隋志》作永樂。○襄平城,在營州東南。後魏正光中,僑置遼東郡於此,領襄平、新昌二縣。高齊郡縣俱廢。
定荒城在營州境。後魏正光末,析竜城、廣興二縣地,置定荒縣。高齊時廢。《隋志》:後魏營州領建德、冀陽、昌黎、遼東、樂浪、營丘等六郡及竜城等縣。後齊惟留建德、冀陽二郡,永樂、帶方、竜城、廣興等四縣。開皇初,惟留建德一郡、竜城一縣,其餘悉廢。尋又廢郡,改置營州。○武原廢縣,亦在營州境,慕容燕所置也。後魏初廢。
威德城在營州東北。東晉初,遼西鮮卑宇文涉夜幹之南羅城也。建元二年,慕容並其地,改為威德城。又有紫蒙城,在柳城西北。紫蒙川,宇文氏國都也。慕容擊斬涉夜幹,乘勝追逐,剋其都城,逸豆歸走死,遂滅宇文氏,闢地千餘裏。又有沙城,亦曰沙野,在竜城東北六百裏。晉太和四年,燕慕容令自秦奔還,燕主徙之沙城。既而令舉兵沙城,東襲威德城,剋之。將襲竜城,為降將所殺。○廣安城,在故棘城北。晉鹹和七年,慕容討宇文逸豆歸,軍於廣安,進築渝陰、安晉二城而還。鬍氏曰:渝陰,在渝河之陰安。晉城,在威德城東南。
乙連城在營州西南二百裏。東晉初,段國之東境。鹹康三年,慕容攻段遼於乙連城,築好城以逼之。又築興國城,與乙連城相距數十裏。段遼來攻,屢敗之。隆安二年,後燕慕容寶保竜城,議復伐魏,次於乙連。其下段速骨等作亂,寶走免。義熙十四年,魏主嗣遣長孫道生等襲燕,拔乙連城。進攻馮跋於和竜,不剋。鬍氏曰:乙連城在麯水之西。○建安城,在故乙連城南,令支之北。晉隆安二年,慕容寶以段速骨等之亂,自竜城南奔。至薊,欲赴慕容德於滑臺,不得達,引還竜城,北行至建安。既而寶為蘭汗所弒,慕容盛使慕容奇自竜城逃出,起兵建安,進屯乙連。是也。
凡城在營州西南,慕容氏所置城也。酈道元曰:自盧竜東越青陘,至凡城二百許裏,自凡城東北出平剛故城,可百八十裏,嚮黃竜城五百裏。建安十一年,曹操徵烏桓,蹋頓逆戰於凡城,被殺。晉鹹康四年,慕容卻石虎之兵,討諸城之叛者,皆下之,拓境至凡城。五年,石虎遣李農鎮令支,農帥衆攻燕凡城。隆安五年,燕慕容熙置並州刺史,鎮凡城。是也。後魏廢。又盧城,在凡城東。《水經註》:渝水南流,東屈與一水合,世名之侖水。城在水傍,故曰盧。慕容氏置城於此,為戍守處。
宿軍城在營州東北。後燕所置城也。又為平州治。晉元興初,高句麗攻後燕宿軍城,平州刺史慕容歸棄城走。慕容熙改置營州,鎮宿軍。馮跋時,復為平州治。後魏廢。○臨川城,亦在營州東北,燕置。宋元嘉十三年,後魏攻北燕,燕主馮弘請迎於高麗。高麗遣其將葛盧等將衆至和竜,屯於臨川。或曰:臨川,水名也。
武興城在營州南。其西與令支城相近。晉鹹康二年,段遼遣將李詠襲慕容。詠趨武興,將張萌擊擒之。○管子城,亦在營州西南。後漢中平五年,漁陽張純等叛,寇幽、冀諸州,公孫瓚擊敗之於屬國石門。純等逾塞走,纘引兵追純,深入無繼。純與烏桓丘力居等圍瓚於遼西管子城。即此。《志》雲:齊伐山戎,管仲嘗至此城,因以名。又州西南有蹋頓城。後漢末,烏桓蹋頓嘗屯此,因名。晉鹹康四年,石虎謀攻慕容,遣其將曹伏將青州兵渡海,戍蹋頓城,無水而還。因戍於海島,運𠔌三百萬斛以給之。隋大業八年,伐高麗,分軍出蹋頓道。是也。
懷遠城在營州東,隋所置鎮也。大業七年,將伐高麗,發民夫運米積於此。十年,復徵兵伐高麗,駕次懷遠鎮。唐為懷遠守捉城。貞觀十九年,伐高麗,李世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趨甬道,自通定濟遼水。通定,在遼水西,時世渡遼水至玄菟也。○瀘河城,在營州東南,亦隋所置鎮。大業七年,將伐高麗,發民夫運米,積於瀘河、懷遠二鎮。其相近者,又有汝羅城。《新唐書》:隋大業中,於營州境汝羅故城置遼西郡,領遼西、瀘河、懷遠三縣。蓋初置郡以處降人,唐武德初改為燕州。又廢瀘河縣。四年,以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五年,自營州遷治幽州城內。
安東城在營州東南二百七十裏。杜佑曰:本漢遼西故郡城。唐總章初,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上元二年,徙遼東故城。儀鳳二年,徙新城。開元二年,徙於平州。天寶二載,徙於遼西故郡城。是也。至德後廢。○鎮安城,亦在故營州東,唐置。本燕郡守捉城,德宗時改曰鎮安軍。又有五守捉城,在鎮安城西,亦唐置。
閭山城在營州東。《遼志》:本漢之且慮縣,遼西郡治此。後漢移治陽樂縣,遂廢。遼初,置盧傢軍。開泰二年,改置閭山縣,隸大定府。後改屬興中府。金廢。又象雷廢縣,亦在州西境。遼開泰二年,以麥務川置象雷縣,隸大定府,後改屬興中府。金廢。○興城廢縣,在營州西南。《遼志》:本漢海陽縣地,阿保機平渤海,遷漢戶雜居興州界。契丹主隆緒時建城,置嚴州保肅軍,治興城縣。金州廢,以縣隸錦州,尋改屬興中府。元廢。
慎州城在營州南。唐武德初置州,領涑氵未烏素固部落,兼領逄竜縣為州治,後寄治於良鄉縣故都鄉城。《五代志》:唐長興二年,置懷化軍於慎州,兼領瑞州,以東丹突欲為懷化節度使。蓋遙領二州也。四年,又改為昭化軍,時州地已沒於契丹。○威州城,在營州東南境。唐武德二年,置遼州總管於燕支城,尋徙治營州城內。貞觀初,改為威州,又置感化縣為州治,後寄治良鄉縣之石窟堡。燕支城,或云在遼東都司北境。瑞州,見遼東廣寧前屯衛。
師州城在營州東北。唐貞觀三年,置師州於營州東北廢楊師鎮,治楊師縣,領契丹、室韋部落,隸營州都督。天寶十一載,安祿山擊奚、契丹,為所敗,遁入師州,還平盧。是也。其後寄治於良鄉之故東閭城。又夷賓城,在營州界內。乾封中,置夷賓州,領愁思嶺部落,兼置來蘇縣為州治,後寄治於良鄉縣之故廣陽城。○帶州城,在營州境。貞觀十九年,於營州界內置處契丹乙失革部落,兼置孤竹縣為州治,後寄治於昌平縣之清水店。
順州城在營州南。唐貞觀四年,突厥亡,僑置順州於營州南五柳戍,以故東偏可汗突利為州都督,後移治幽州城內。又州南有廢黔州城,《遼志》雲:本漢遼西郡地,阿保機置盛吉縣於此。後置黔州,亦曰阜昌軍治焉。金廢。
惠州城大寧衛西南二百裏。《志》雲:本漢右北平郡土垠縣地。遼置澤州,亦曰廣濟軍,領神山、灤河二縣,屬中京路。宋宣和四年,金取遼中京,遂下澤州。是也。金承安中,改置惠州。泰和四年罷。元復置惠州,以附郭神山縣省入。《吾學編》:洪武初,割元大寧路錦、義、建、利諸州隸遼東,設北平行都司於惠州,領營興等二十餘衛、所。永樂初,司衛所悉移入內地城,遂廢。○灤河廢縣,在州東南。《遼志》:本漢徐無縣地,開泰中置縣,屬澤州。金廢。《金志》雲:承安二年,以孩兒館為灤陽縣,屬惠州。泰和四年罷。蓋即灤河舊地,《永平志》謂即今遷安縣境漢兒莊也。
崇州城在衛東南。唐武德五年,分饒樂都督府置崇州,處奚可汗部落。貞觀三年,徙治營州東北之廢楊師鎮,又置昌黎縣為州治。萬歲通天初,許欽寂與契丹戰於崇州,敗沒。劉句曰:貞觀二年,置北黎州於廢楊師鎮。八年,改為崇州,治昌黎縣。尋為契丹所陷,寄治於潞縣之古潞城。○鮮州城,在衛東。唐武德五年,分饒樂都督置,處奚部落,治賓從縣。蓋與昌黎皆因漢舊名也,後亦寄治古潞城。
建州城衛東南四百餘裏。唐武德初,嘗置昌黎縣,屬崇州。五代初,契丹置建州保靜軍於此。漢乾初,故晉李太後請於契丹主耶律兀欲,願依漢人城寨之側,給田以耕桑自瞻。許之。乃自黃竜府遷於建州南四十裏,給地五十頃,令從者耕以自給。《遼志》:州在靈河南,屢遭水患。契丹主隆緒時,又遷於河北,即唐之故崇州城治焉。初曰武寧郡,後曰保靜軍。金因之。元亦曰建州城。明初廢。《五代史》:自遼陽行十數日,過義州、霸州,至建州。鬍氏曰:建州之南為義州,建州之北則土河。土河之北,則契丹中京大定府也。《金人疆域圖》:建州南至燕京千二百四十五裏。○永霸廢縣,建州屬縣也。《金志》雲:本唐昌黎縣地,遼置永霸縣。又析置永康縣,俱屬建州。金廢永康縣。元復改置建平縣為建州治。明初廢。
玄州城在衛東南。隋初置州,處契丹李去閭部落。唐因之,治靜蕃縣,後寄治範陽縣之魯泊村。○金源城,在衛東,唐初為玄州地。景雲元年,析置青山州,治青山縣,後寄治於範陽縣之水門村。遼開泰二年,置金源縣於此,屬大定府。金、元因之。《金志》雲:縣有金甸,因名。明初廢。
惠和城衛東北百裏。遼置惠州於此,亦曰惠和軍,領惠和縣。金州廢,縣屬大定府。元因之。明初廢。《遼志》雲:惠州,唐歸義州地也。阿保機俘漢民於兔麛山下,築城居之,謂之惠州。
和衆城亦在衛東。《志》雲:漢臨渝縣地,唐初為慎州地。載初二年,析置黎州,處浮渝烏素固部落,隸營州,治新黎縣。復寄治良鄉縣故都鄉城,其地為奚所據。遼置渝州,亦曰高平軍,治和衆縣。金廢州,縣屬大定府。元因之。明初廢。○永和城,在渝州西南。《遼志》雲:漢昌城縣地,屬右北平郡,後廢。遼開泰中,置縣於此,屬渝州。金廢。
武安城衛東北二百裏。唐初為昌州地。載初中,析置沃州,處契丹鬆漠部落,治濱海縣,隸營州都督。後寄治於薊縣東南之回城。阿保機初俘漢民,置木葉山下,因建城於此以遷之,曰杏堝新城。復以遼西戶益之,更名新州。統和八年,改曰武安州,治沃野縣。金廢州,改沃野縣曰武安縣。大定七年,又改為武平縣,隸高州,尋改屬大定府。元因之。明初,華雲竜逐元孽,敗之於武平。即此城也。
高州城衛北二百裏。《志》雲:唐信州之地。萬歲通天初,以契丹室活部置信州,治黃竜縣,隸營州都督,後寄治範陽城內。契丹主隆緒開泰中,伐高麗,以俘戶置高州,領三韓一縣。金初,置節度使。皇統三年,州廢,以縣屬大定府。尋復為高州,以三韓縣省入。明初廢。又三韓廢縣,故高州治也。辰韓為扶餘,弁韓為新羅,馬韓為高麗。遼伐高麗,俘三國遺人置三韓縣。金因之。元省。○遂州城,在高州西南。《遼志》:本高州地,遼置遂州,在檀州西二百裏,東北至臨潢一千裏。
潭州城在衛東。《志》雲:本漢交黎縣地。唐貞觀二年,於廢靜蕃戍置昌州,領契丹鬆漠部落,治竜山縣,隸營州都督。後移治三合鎮,尋寄治於安次縣古常道城。契丹初置習傢寨於此。開泰二年,置竜山縣,尋置潭州廣潤軍治焉。金廢潭州,以縣屬利州。元改屬大定府。《金志》:利州所領,有蘭州寨、漆河鎮。元廢。○利州城,在衛東南,地名琵琶川。唐末,契丹遷奚人於此。統和四年,置阜俗縣。二十六年,置利州治焉,屬大定府。金因之。元省阜俗縣入利州。明初州廢。
鬆州城在衛西北。《志》雲:漢遼西郡文成縣地。本鬆林南境,遼置鬆江州勝安軍,治鬆江縣,為商賈會聚之地。金廢州,改縣為鬆山縣,屬大定府。元復置鬆州,尋以鬆山縣省入,改屬上都路。明初廢。○恩州城,在衛西南。《志》雲:漢新安平縣地也。遼開泰中,以勃海戶置恩州懷德軍,治恩化縣,屬大定府。金廢為恩化鎮。
全寧城在高州東北。元時置全寧路,領全寧縣。明初洪武二年,常遇春奉詔取開平,過惠州,取全寧,敗元丞相也速兵,進攻大興州,擒元相脫火出,遂剋開平。正統九年,成國公朱勇等討三衛。勇出喜峰口為中路,別將馬諒出界嶺口為北路,徐亨出劉傢口為南路,陳懷出古北口為西北路。逾灤河,渡柳河,經大小興州,過神樹。至全寧,遇福餘,逆戰,寇敗遁,即此。
會州城衛西南二百四十裏。明初置。又二百四十裏,即遵化州之喜峰口也。《志》雲:喜峰口北六十裏,為椴木𠔌寨。又六十裏,至富民城,鬆亭關在焉。其相近者曰寬河。自是而東北,曰鬆山,曰會州,各六十裏。由會州而東,曰東莊,曰富峪驛。又東北至新城、大寧,亦各六十裏,共四百八十裏。洪武二十年,馮勝北徵納哈出,出鬆亭關,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峪四城。是也。建文初,燕王取大寧,還至會州,簡閱將士。宣德二年,兀良哈犯大寧,經會州,將及寬河。時上親歷諸關寨,駐蹕薊州之石門驛,聞之曰:今出喜峰口路隘且險,當出其不意擒之。遂北至寬河進戰,兀良哈大敗,誅其渠帥。遂進次冷嶺,又北至會州,乃班師。是也。○青城,在衛東南九十裏。又東南至會州百五十裏,舊為戍守處。萬歷初,三衛穎剋等竊據於此。
○七金山在衛東南。中多長鬆,一望鬱然。土人皆畜牧於此。《一統志》:山有七峰,因名。衛境之大山也。又石門山,在故柳城縣西南。後漢中平五年,公孫瓚討張純等,戰於屬國石門,純等大敗,即此。
馬盂山在衛北。《志》雲:山東西千裏,南北五百裏。北接故臨潢境。高、鬆等州,皆在其南。土河之源出焉。○徹徹兒山,亦在衛北。明洪武中,燕王北討,抵大寧,沿黃河而北。掩擊遺孽,敗之於徹徹兒山,追至兀良哈之禿城而還。《一統志》:洪武中,總兵官周興北徵,自兀者河追至徹徹兒山下,大破之。
灰山在衛東北。明初,遺孽屯聚於此。洪武八年,徐達出塞討乃顔不花至北黃河,北騎駭遁。傅友德選輕騎夜襲灰山,剋之。○虎頭山,在衛北。正統中,朱勇討三衛,敗福餘於全寧,次虎頭山及流沙河,遇泰寧朵顔諸寇,又敗之。
太子山在衛西南。契丹主宗真清寧九年,田於灤水之太子山。耶律重元作亂,討平之而還。○鬍土白山,在衛境。宋宣和五年,金人陷遼上京。遼主延禧謀拒之,至中京,獵於鬍土白山。《金志》:撫州有鬍土白山,本名麻達葛山。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撫州。今興和城,似非此山也。
氈帽山在衛北。明洪武七年,李文忠攻高州大石崖,剋之。進至氈帽山,破斬虜衆。是也。○哈剌溫山,在衛東。其相近者,曰貴烈河。元至元二十五年,都指揮土土哈敗叛人乃顔餘黨哈丹於此。
竜山在營州東。燕慕容時,有黑白三竜鬥於此,率僚屬觀之,祭以太牢,二竜交首嬉戲解角而去,因名。其宮曰和竜,以柳城為和竜城,山亦曰竜山。○安蘿山,或云在營州東南。唐貞觀十八年,伐高麗,諸軍大集於幽州,遣薑行本等先督衆工造梯衝於安蘿山。
白狼山在營州西南。《志》曰:近故凡城界,漢白狼縣以此名。曹操伐烏桓,登白狼山,望柳城,卒與敵遇,操縱擊,大敗之。或謂之白鹿山。晉元興三年,後燕主慕容熙遊畋,北登白鹿山,東逾青嶺,南臨滄海而還。酈道元曰:白鹿山,即白狼山矣。魏收《志》:廣都縣有白狼山、白狼水。又云:建德郡石城縣有白鹿山祠。○馬兜山,亦在營州西南。段遼掠柳城,慕容遣封奕帥騎伏於馬兜山,破斬遼將榮伯保。是也。
青山在營州東南。《通典》:徒河縣之青山,在柳城東百九十裏,即慕容翰攻鮮卑留壁處也。晉元興三年,燕慕容熙與符後遊畋,東逾青嶺。鬍氏曰:青嶺即青陘,在竜城東南四百餘裏。蓋即青山矣。高齊主洋天保四年,擊契丹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使司徒潘相樂自東道趨青山。齊主至白狼城,進至昌黎城。又使韓軌率精騎斷契丹走路,至楊師水,倍道兼行,掩襲契丹,大破之。潘相樂至青山,擊契丹別部,亦破之。長塹,即盧竜塞,見永平府。楊師水,見下。又舊《志》:柳城東二百裏,有鮮卑山。又棘城東塞外亦有鮮卑山,土人因以為號。或曰鮮卑山即青山也。
突門嶺在衛西南,其西有甘鬆陘。晉建元二年,慕容滅宇文部,石虎遣兵自甘鬆出救之,不及。又義熙十四年,魏主嗣東巡濡源及甘鬆,遣將襲後燕馮跋於和竜,嗣屯突門嶺以待之,即此。○九荊嶺,在衛西南。《新唐志》:自漁陽郡東北渡灤河,有古盧竜鎮,又有鬥陘鎮。自古盧竜北,經九荊嶺、受米城、張洪隘、度石嶺,至奚、王帳六百裏。又東北行,傍土護真河,五百裏至奚、契、丹牙帳。又北百裏,至室韋帳。舊《志》雲:九荊嶺,亦衛境大山也。
摘星嶺在衛南境。唐末,劉仁恭據幽州,嘗乘秋深入,逾摘星嶺,以擊契丹。即此。○鬆陘嶺,《志》雲在營州西北百裏,亦曰鬆岍。岍,讀如硎。梁天監七年,魏安州三戍兵反,上𠔌賊杜洛周自鬆岍赴之。或曰即此鬆陘。誤。
冷嶺在廢會州南。又南有偏嶺。明宣德三年,車駕敗兀良哈於寬河。明日,次冷嶺。又明日,次會州。既而自會州引還,次鐵將軍店,又南次擺山站。明日,次偏嶺。又明日,入喜峰口。是也。
牛尾𠔌在營州北。晉鹹和九年,遼西鮮卑段蘭攻柳城,敗慕容將慕容汗於此。○黃榆𠔌,在營州西南二百五十裏。晉隆安初,後燕慕容寶自薊北趨竜城,宿廣都黃榆𠔌。其子會作亂處也。
索莫汗陘在營州西南。慕容寶自石城還竜城,至索莫汗陘,去竜城四十裏。又營州西境有板陘,亦險塞處也。晉隆安四年,慕容盛遣將李旱討叛將李朗於令支。軍還,聞盛誅其徒衛雙,棄軍亡走,至板陘而還。
○土河在衛南。自馬盂山發源,東南流經此,又東北流,至朵顔衛境之木葉山,合於潢水,又南入於遼河。《五代史》:土河之南為建州,北為契丹中京大定府。《金志》:大定縣有土河及陰涼河。蓋衛境之大川也。明正統八年,命朱勇等討三衛,分兵出喜峰等口,期至黃河、土河兩叉口,會遼東各路兵馬追剿,互有斬獲而還。或曰土河亦名溫榆河。○老河,在衛南。《志》雲:出會州西北,經興州南,又經大寧城南裏許,復東北流,與黃河合,又東北過火郎兀兒大山,乃東流入遼東三坌河,歸於海。土名曰老花母林。土人稱河曰母林也。或曰老河即土河之別名矣。
饒樂河在衛北。源亦出馬盂山,其下流東北入於潢河。晉大寧三年,宇文乞得歸侵慕容,遣世子等擊之。乞得歸據澆水拒,等大破之。澆水,即饒樂水矣。其後庫莫奚建牙於此,曰弱落水。太元十三年,拓跋破庫莫奚於弱落水南。又謂之澆落水。隆安二年,時慕容寶還都竜城,議襲庫莫奚,北渡澆落水,不果。皆此水也。《遼志》:庫莫奚為慕容所破,徙居鬆漠間。既復營於饒樂水南,溫榆河北。唐因置饒樂都督府,亦謂之黃河。以其下流入於潢水也。《北邊事實》:黃河離薊門邊約千三百裏,水不甚深廣,土人多駐牧於此。亦曰北黃河,土名哈剌母林。或謂之烏竜江。舊《志》:大寧在烏竜江南,漁陽塞北,即饒樂水矣。
陰涼河在衛北。自衛西北鬆林中發源,流經臨潢府南境,合於潢河。宋政和七年,遼主延禧以金人取東京,乃自燕至陰涼河,募遼人為兵處也。《遼志》:臨潢府境有陰涼河。○貴烈河,在衛東。流經廣寧北境,又東南入於遼河。元至元二十五年,皇孫鐵木耳行邊討叛人乃顔餘黨,別將都指揮土土哈敗火魯火孫軍,還至哈剌溫山,夜度貴烈河,復擊取哈丹軍,盡得遼左諸部,置東路萬戶府而還。
流河在衛西南,近密雲墻子嶺。邊外紅門川各山𠔌水泉皆流合焉。由西南而東北歷遵化諸關口外,近三臺山關北境,合於灤河。其水回環麯折,繞渡九次,有頭道、二道、三道等稱。今名之曰九道流河。○氵散河,亦在衛西南,近薊州東北大安口邊外,東流經遵化邊口,入竜井兒關,又東南入於灤河。今衛境寬漫,大川多稱氵散河川。
惡河在衛東南七十裏。東南流入遼東大凌河。土名敖母林,今訛為惡木林。○忽兒海河,出衛東廢潭州東山中,東流經遼東塞外,至女真境,入鬆花江。又有艾蔥河、莽哥河,俱出潭州東山,東流經女真境,入於海。
回水在營州西南。晉延康二年,段遼遣將李詠襲慕容,趨武興。又遣段蘭屯柳城西回水,宇文逸豆歸攻安晉,為蘭聲援,皆為所敗。或曰回水亦名麯水。鬍氏曰:回水,據《載記》當在好城西北。好城,與武興、安晉俱相近也。
白狼水在故白狼縣東南。《水經註》:白狼水出白狼縣東南,北徑白狼山,又東北徑昌黎故城西,又北徑黃竜城東,又東北出,東流為二水。右水即渝水也,自塞南入海。其一水東北出塞,為白狼水。又東南流,至故遼東郡房縣界,註於遼水。《初學記》:狼河附黃竜城東北,下即白狼水。
陽師水在營州東北。高齊主洋擊契丹,遣韓軌率精騎至此,斷契丹走路處也。後魏置陽師鎮。唐貞觀三年,於廢鎮置師州及陽師縣,皆以水為名。○錦川,在衛東南,下流入灤河。洪武二年,常遇春經鹿兒嶺抵惠州,敗元將江文清於錦川,進次全寧。或云:錦川,一名氵更水,即遷安縣還鄉河之上源。誤也。又有廣河,亦曰功河,自會州東境南流,入喜峰口,合於灤河。
紫蒙川在營州西北。《晉書·載記》:秦漢之間,東鬍邑於紫蒙川。晉時,南匈奴別部宇文氏國於此,為慕容所滅。《唐志》平州有紫蒙、白狼、昌黎等戍。蓋平州之北境,契丹之南界也。開元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初平契丹,大閱於紫蒙川,以鎮撫之。即此。
以遜川在衛西南,又西至小興州五十裏。皆諸部落駐牧處也。○白塔川,在古北口外二百餘裏。正統四年,宣府帥楊洪破三衛叛人五百餘騎於白塔兒,即此。又無礙川,去古北口三百五十裏,皆諸部落駐牧處。
薛延澤在竜城東北數百裏,與沙城相近。慕容令起兵於沙城,東襲威德,據其城,為其徒所襲,走薛延澤,被擒,即此。○橫溝,在竜城西南。晉隆安二年,慕容盛以蘭汗之亂,遣慕容奇起兵建安。事平,命奇罷兵,奇不受命,勒兵進至橫溝,去竜城十裏。即此。
○羌鬍固在營州東北。北魏主燾延和元年,伐北燕。馮弘圍和竜,燕尚書高紹保匡湖固,魏主攻拔之。○花道戍,在衛西。宋嘉定七年,蒙古將木華黎攻金北京,守將銀青帥衆禦之於花道,敗還,北京遂降於蒙古。
通天館衛南二十裏,契丹所置也。《遼史》:契丹建中京,有大同館以待宋使,朝天館以待新羅使,來賓館以待夏使。王曾《上契丹事》:自檀州金溝館九十裏至古北口,兩崖峭險,僅容單軌。又度德勝嶺,盤道數層,俗名思鄉嶺。八十裏至新館,過雕窠嶺、偏槍嶺四十裏,至如來館。過烏灤河,東有灤州。又過黑鬥嶺、度雲嶺、芹菜嶺七十裏,至柳河館,館西北有鐵冶。又過鬆亭嶺,甚險峻,七十裏至打造部落。東南行五十裏,至牛山館,八十裏至鹿兒峽館,過蝦蟆嶺九十裏,至鐵漿館。過石子嶺,自此漸出山,七十裏至富峪館,八十裏至通天館,二十裏至中京大定府,入大同館雲。
鎮安堡在衛南。正德四年,泰寧酋滿蠻率部落二萬餘,欲附居塞下,以避北虜。邊臣以聞,兵部議許居故鎮安堡。即此。○盧思臺,在營州南界。《志》雲:臺去幽州八百裏。唐貞觀十八年,伐高麗,由漕渠運米至臺側,淺澀不能進。鬍氏曰:漕渠,即曹操伐烏桓時所開平虜渠也。
神樹站在故全寧城西南。明永樂十九年,命邊將置邏騎營於古北口之北神樹之地。又正統九年,命大帥陳懷等出古北口,過神樹,破福餘於全寧。是也。○擺山站,在廢會州西南百二十裏。宣德三年,車駕自會州還,次鐵將軍店。明日,次擺山站。是也。
滿套兒地在密雲邊白馬關外二百五十裏。其南百四十裏,曰白廟兒山,近獨石境。又石伯嶺,在滿套兒北八十裏,亦曰木虎嶺,三衛皆駐牧於此。○逃軍兔,在衛南,夷巢也,去永平邊二百五十裏。
鬥裏庫地在衛西南。又西南去密雲墻子嶺關二百餘裏,西去黑𠔌關百三十裏,當東西合犯之衝。少北有把汗土門,寬敞可以屯聚。《志》曰:鬥裏庫稍西三四裏,為二條道。又西南三十餘裏,為窄道兒,窄道兒去黑𠔌關僅三十裏。又西南行八十裏,曰三坌口。三坌口西行百餘裏,犯墻子嶺。東南行百餘裏,則犯馬蘭、鬆棚一帶。故三坌口之防衛最切。
大礆場在衛東南二百餘裏。又東南至常海百餘裏,自常海至撫寧邊外百餘裏,皆三衛駐牧之地。《志》雲:大礆場南有橫山,長六七十裏,稍西曰橫嶺。
附考:
兀良哈在大寧衛北。其地東接海西,西連開平,北抵北海。古山戎地。秦為遼西郡北境。漢為奚酋所據,後漢末,為曹公操所敗,走匿鬆漠間。後魏時復居於此,號庫莫奚。其後服屬契丹。元為大寧路北境。明初,破降北鬍。洪武二十二年,故元宗室遼王阿禮失裏及朵顔諸酋請內附,詔以兀良哈之地,置三衛居之。其地在潢水之北,即遼金時臨潢、慶州諸境。中曰泰寧衛,以阿禮失裏為指揮使,塔賓木兒為同知。東曰福餘衛,以海撒男答溪為指揮同知。西曰朵顔衛,以脫魯忽察兒為指揮同知。各領部落為外藩。靖難兵起,三衛以從徵有功,盡官其長。而寧藩及都司諸衛,皆遷內郡。大寧地虛,三衛因竊出沒塞下。永樂二十年北徵,以兀良哈為阿魯臺鄉導,乃先蕩其巢。三衛創,稍復自歸。宣德二年,兀良哈侵邊,上方巡幸各邊塞,遂出喜峰口親徵之,戰於寬河,虜奔潰。六年,詔蠲其罪,使自新。正統初,三衛復通虜酋脫歡及女真,伺塞下。三年,三衛酋阿魯夕等西掠葭州,還,為邊帥所破。六年,福餘部火赤完哈等犯邊。明年,其酋孛臺等又犯遼東,邊將皆擊擒之。八年,脫歡死,子乜先屢犯塞,朵顔乘隙肆擾。明年,三衛並入寇,命成國公朱勇等出喜峰、古北、界嶺、劉傢等口,東西進討。虜敗衄,怨我益深,因導乜先入寇。十四年,福餘、泰寧結乜先犯塞,朵顔獨扼險不從,虜不得利,大掠二衛人畜去,二衛益衰。而朵顔獨強,竟與虜合緻土木之變。嗣後三衛益挾虜為重,盡沒遼河東西三坌河故地。初,衛製以泰寧為首,三衛所分地,延袤共千餘裏。及朵顔益強,遂為首稱。自廣寧前屯,歷喜峰邊宣府者,皆屬朵顔。自錦、義度潢河,至白雲山,皆屬泰寧。自黃泥窪以東,至開原,皆屬福餘,東西亙三千裏,薊遼日以多事。景泰三年,三衛言乜先將以鼕月住哈剌莽,於謙以三衛為敵間,請敕邊臣防禦。五年,泰寧酋革於帖木兒上書,乞大寧廢城,不許。天順五年,三衛與孛來通。故事,貢道由喜峰口。景泰末,漸從獨石、萬全右衛闌入。至是乃隨孛來使者入雲中,邀厚賞。成化十四年,三衛請改貢道從開原,不許。弘治十七年,時三衛屢請增貢互市,不許。朵顔遂通小王子入寇。正德四年,泰寧酋滿蠻率部落三萬餘,欲附居塞下,避北虜。邊臣以聞,兵部議許居故鎮安堡,戒邊臣毋縱之入邊。時朵顔強,而詣部中花當為貴種,數請增貢不得,遂通小王子部落,自遵化鮎魚關入犯。遣都督桂勇討之。即而復許入貢,未幾復入犯。嘉靖十年,花當諸子把兒孫犯遵化馬蘭峪。未幾,花當孫革蘭臺襲職,入犯漁陽,諸小關皆殘破。既而復導其酋阿堆哈利赤入掠遵化、遷安諸邊寨。二十一年,誘虜入犯遷安之青山口。北虜呼朵顔為遼陽軍時,告邊人曰:遼陽軍導我來耳。二十七年,革蘭臺死,子影剋襲職。三十八年,把都兒十餘萬騎挾影剋等為鄉導,潰墻深入。明年,復犯遷安縣一片石關。四十二年,糾東西部落由密雲縣墻子嶺深入。隆慶元年,復擾邊。是後督臣譚綸、帥臣戚繼光,協謀練兵增垣,製馭有方,三衛稍戢。萬歷初,帥臣李成梁復屢敗之。自是虜騎恆駐牧會州、青城間,酋帥中長昂尤黠,數擾邊。其後分部散居,莫能自振,乃折而東合,實為殘薊之本焉。《邊略》:三衛皆喜剽竊,善反覆,往往勾虜為患,而朵顔尤強狡。然貪中國賜予燕撫厚,亦時以虜情告我,得預為之防,此惟在撫之得其宜,不可輕信而墮其計中,亦不可驅迫而使為虜用也。
○臨潢城在朵顔衛北。《遼志》雲:本漢遼東郡之西安平縣,後廢。阿保機創業於此。負山抱海,天險足固。地肥沃,宜耕植,饒水草,便畜牧。初置宮曰竜眉宮。神册三年築城,名曰皇都。天顯元年,展郛郭,建宮室。十一年,更名曰上京,府曰臨潢。城高二丈,幅員二十七裏。東門曰迎春,曰雁兒。南曰順陽。西曰金德,曰西雁兒。北曰景福。又北為皇城,高三丈。東門曰安東,南曰大順,西曰乾德,北曰拱辰。中為大內之門,南曰承天,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其南為臨潢府治,其側為臨潢縣。又西南為長泰縣。金初因之,尋改為北京。完顔亮天德二年,改為臨潢府路,其臨潢、長泰縣仍舊。元府縣俱廢。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記曰:由中京正北八十裏至鬆山館,七十裏至崇信館,九十裏至廣寧館,五十裏至姚傢寨館,五十裏至鹹寧館,三十裏度潢水石橋,旁有饒州。又五十裏保和館,度黑水河,七十裏宣化館,五十裏長泰館。館西二十裏有佛捨、民居,即祖州。又四十裏至臨潢府。自過崇信館,乃契丹舊境,其南即奚地也。入承天門內,所有殿捨氈廬皆東嚮。鬍三省曰:遼大定府,北至臨潢凡七百裏。
廢潞縣在臨潢城東北。阿保機掠潞縣民置縣,並掠渤海雜戶益之。《遼志》:上京東門之北,曰潞縣。又東南曰興仁縣。南門之東,有回鶻營,回鶻商販留居上京者,置營居之。西南曰同文驛,諸國信使所居也。驛西南曰臨潢驛,以待夏國使。又西曰宣化縣。縣西南曰定霸縣,又西曰保和縣。西門之北曰易俗縣。縣東曰遷遼縣。皆遼初掠漢戶及勃海、扶餘戶置。金廢入臨潢、長泰二縣。○廢寧塞縣,在臨潢東南。金泰和初置,屬臨潢府。元廢。
廢祖州在臨潢西南四十裏。本遼右八部世沒裏地。阿保機每秋獵於此,始置西樓,後建城,號祖州,亦曰天成軍。城周九裏,東門曰望京,南曰大夏,西曰液山,北曰興國。西北隅有內城,其南門曰興聖。凡三門,上有樓閣。東為州廨。又南則東為長霸縣,西為鹹寧縣,俱在州城內。城東南二十裏,有越王城。阿保機伯父述魯封於越王,置城於此,因名。遼主延禧時,以女真叛,自將東討。其臣耶律童奴作亂,亡歸上京,掠府庫至祖州。即此。金改為奉州,尋廢。
廢懷州在臨潢西南百裏。本唐歸誠州,以契丹降部置。武後萬歲通天初,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與鬆漠都督李盡忠叛,寇營州。即此。後廢。《遼志》:廢歸誠州,太宗德光行帳牧放於此,後葬於西山,曰懷陵。因置懷州奉陵軍,其附郭縣曰扶餘縣,本勃海扶餘縣俘戶也。又領顯理縣,亦以故勃海顯理府俘戶而名。金改為奉德軍,尋廢。
廢慶州臨潢西百六十裏。《志》雲:本大保山黑河之地。岩𠔌險峻,遼主述律建城,號黑河州。後廢。聖宗隆緒復建慶州玄寧軍,領玄德、孝安二縣。金亦曰慶州,改置朔平縣,廢玄德縣入焉,有榷場務。元廢。《金志》:州為遼主陵寢所在,有行宮,比他州為富庶,寶貨多聚藏於此。其西至桓州九百裏。《北邊紀事》:舊慶州在大寧北六百餘裏,西南至開平八百餘裏。地皆大鬆,號曰千裏鬆林。明初洪武三年,李文忠敗元孽於應昌,窮追至北慶州而還。二十年,馮勝北徵,遣藍玉出遵化道鬆亭關,襲之於慶州。是也。○孝安廢縣,在慶州西南,金改為慶民縣,尋廢。
廢全州在臨潢西南二百三十裏。金主承安三年,始置全州盤安軍,治安豐縣。《金志》:承安元年,改豐州鋪為安豐縣,隸臨潢府。三年,置全州治焉。又改鬍設務為靖封縣,黑河鋪為盧川縣,並屬全州。後廢靖封縣,以盧川縣改屬臨潢府。金末,全州移寄薊州。元廢。《志》雲:盧川縣在慶州南二百三十裏。
廢泰州在臨潢東南。《遼志》:泰州德昌軍,本契丹二十部族牧放之地,因黑鼠族纍犯竜化州,民不能禦,遂移東南六百裏,建城居之,曰泰州,治樂康縣,兼領興國一縣。金大定中,州縣俱廢。承安中,改置金安縣,又於長春縣改置泰州,以金安隸焉。尋廢。○廢長春州,在臨潢東北。《遼志》:本鴨子河春獵之地。遼主宗真置長春州韶陽軍,領長春一縣,縣本混同江地也。金廢主亮降州為縣,隸肇州。承安三年,改置泰州於此,領長春縣。元廢。《金志》:泰州北至邊四百裏,南至懿州八百裏,東至肇州三百五十裏。又《北邊紀事》:長春州亦曰長春路。宋政和初,遼主延禧如長春州,至混同江釣魚。五年,遼主討女直,以兵十萬出長春路。又分五部兵出北山駱駝口,別以步騎五萬南出寧江州。蓋長春去女真最近也。邊人亦謂之新泰州。明初洪武二十年,命馮勝等討納哈出。納哈出聞之,棄金山巢穴,營於新泰州,去遼陽千八百裏,即故長春縣矣。自長春而東北,有詳穩九區,即營田九區法,今縱橫故址猶存。自長春而西北,有群牧十二所,蓋蕃育處也。今為福餘境內地。肇州、寧江,俱見遼東塞外女真之境。
廢烏州在臨潢東南。《遼志》:本烏丸地,東鬍別種也。遼北大王揆剌占為牧地,建城,因置烏州靜安軍於此,領愛民一縣。金廢。○廢儀坤州,在臨潢東。本契丹右大部地,回鶻部落所居。述律後生於此,因建為州,治廣義縣。後又析置來遠縣,尋省。
廢永州在臨潢南。阿保機置南樓於此,遼主賢始置永州永昌軍。《遼志》雲:東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曰永州。鼕月牙帳多駐此,謂之鼕捺鉢。木葉山在焉。領長寧縣。金廢州,以縣屬臨潢府。又義豐廢縣,在永州西北百裏。契丹耶律德光遷勃海義州民於此,仍置義州。重熙初,始廢州改縣,曰義豐。尋又改為富義縣,屬慶州。金廢。州西又有慈仁廢縣,耶律德光以其子衹撒古葬於此,置慈州。重熙初,改為縣,屬永州。金廢。
廢竜化州臨潢東二百裏。契丹之先奇首居此,稱竜庭。阿保機建東樓,後漸修築城邑,制度頗壯。城東有金鈴岡,阿保機自立處也。德光升為竜化州興國軍,治竜化縣。金廢。○廢降聖州,在竜化州東。本東樓地,阿保機春月行帳多駐焉。耶律德光生於此。穆宗述律建為州,統永安一縣。金廢。
廢饒州臨潢西南二百三十裏。《遼志》雲:唐貞觀中,置鬆漠府於此。阿保機完葺故壘,建饒州匡義軍,治長樂縣,兼領臨河、安民縣。金廢。
廢徽州臨潢南七百裏。《遼志》雲:在宜州北二百裏。景宗賢之女,以媵臣置徽州宣德軍,謂之頭下軍州。諸王國舅所置仿此,其州縣額及節度使,皆命於其朝雲。○廢豐州,在臨潢南三百五十裏。又廢豫州,在臨潢北三百裏。廢寧州,在臨潢東北三百五十裏,俱頭下州也。又有鬆山州,《遼志》雲在上京南百七十裏。俱金廢。
廢原州臨潢東南八百裏,西南至遼東廣寧衛三百裏。《志》雲:漢遼東郡新安平縣地。契丹始置州,金廢。又廢福州,在原州北二十裏,亦遼置,金廢。○廢橫州,在臨潢東南七百二十裏。《志》雲:漢遼陽縣地也。遼置州,以境內有橫山而名,在遼州西北九十裏。
廢鎮州臨潢西北三千餘裏。本古可敦城,契丹主隆緒始置鎮州,建安軍屯戍於此,捍禦室韋、突厥,謂之邊防城。其相近者,又有防、維二州。○廢靜州,本泰州之金山縣。契丹主延禧天慶六年,置州。金時俱廢。
河董城臨潢西北千七百裏。本回鶻可敦城,訛為河董城。契丹修築,以防邊患。又靜邊城,在臨潢西北千五百裏。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鄰突厥,每由此盜掠,因建城防禦。又皮被河城,在臨潢北千五百裏,亦契丹所置,以控北邊。又有招州,契丹主隆緒開泰三年置,亦曰綏遠軍。又搭懶主城,契丹主洪基太康九年置,在臚朐河上。俱金廢。
○馬盂山在臨潢西,南接大寧衛境。山廣袤千裏,中一峰形類馬盂。《遼志》:臨潢府境有馬盂、兔兒、野鵲諸山,皆高峻,回環甚遠。
祖山在祖州西五裏。《志》雲:州有竜門、黎𠔌、液山及白馬、獨石、天梯諸山。契丹兀欲囚述律後於撲馬山。或曰即祖州之白馬山。《五代史》:兀欲幽述律後於阿保機墓,即祖山矣。又西山,在祖州西五十裏,契丹耶律德光葬此,曰懷陵,因置懷州。蓋大山也,契丹諸主多葬此。
慶雲山在慶州東北,本名黑嶺。契丹主隆緒田於黑嶺,其東京將大延琳據遼陽作亂,副留守王道平逾城走黑嶺告變,討平之。後隆緒葬於此,曰永慶陵。瀋括曰:黑山,今名姚傢族山,長數裏,土石皆紫黑,似今之磁石。水出其下,為黑水。山在水東,水西有連山,謂之夜來山,極高峻。契丹墳墓皆在山之東南麓。又有勃突山,在州西北二百裏,阿保機五代祖勃突生於此,因以名山。
木葉山在永州東。契丹之先奇首可汗葬焉。阿保機於此建南樓,往往為射獵之處。每入犯中國,多駐於此,然後南牧雲。○烏丸山。《遼志》:烏州有烏桓山、烏丸川。蓋烏桓之地。後漢時,烏丸保據於此,曹操斬蹋頓,即其後也。
都山在臨潢南境。唐開元二十一年,郭英傑與契丹叛酋可突幹戰於都山,敗死,或以為此山也。亦作馬都山。韓愈《序烏承洽事》謂可突幹至馬都山,吏民逃徙失業。承洽塹原壘石,綿四百裏,寇不得進。蓋山近平盧界上。承洽,即烏承也。《唐紀》:幽州副總管郭英傑屯於渝關外,可突幹引突厥之衆來,合戰於都山。今亦見遷安縣。○捺祿山,在朵顔衛境。唐開元十九年,平盧先鋒使烏承破契丹可突幹於此。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亦破契丹於捺祿山。
冷刑山在福餘衛境。一作冷陘,亦曰冷岍。《志》雲:在潢水之南,黃竜府北。奚、契丹依阻此山以自固。晉義熙初,後燕慕容熙襲契丹,至陘北,即此山之北也。唐顯慶中,以阿史德樞賓為冷刑道行軍總管,討叛奚。奚降,更以樞賓等出沙磚道,討契丹,擒其鬆漠都督阿卜固獻東都。又延和初,幽州都督孫與奚酋李大戰於冷陘,全軍皆沒。即此山矣。
白山在朵顔南境。後漢時,烏桓所居。《唐志》:山在五院關外大荒中。開元二十年,幽州節度使趙含章與契丹可突幹戰於此,敗績。平盧先鋒使烏承別引兵出其右,擊敗之。○黑山,在朵顔東境。唐顯慶中,薛仁貴破契丹於黑山。又有福山,在朵顔境內,東西袤五裏,南北廣二十裏。
赤山在泰寧衛境。《烏桓傳》:在遼東郡西北數千裏。後漢建武十六年,匈奴、鮮卑、赤山烏桓,連兵入塞。永平初,遼東太守祭彤使鮮卑大都護偏何討赤山烏桓,大破之。即此。
金山在泰寧衛東境,近遼東開元衛界。唐會昌末,回鶻烏介可汗敗依室韋,其國相逸隱啜弒之於金山。明初洪武二十年,遣馮勝討納哈出,太祖命之曰:先剋慶州,則以全師徑討金山。既而勝分兵襲慶州,以大兵駐大寧。慶州下,遂渡遼河而東,駐金山西。又逾山至女直苦屯地。初,納哈出分兵為三營,一曰榆林深處,一曰養鵝莊,一曰竜安一禿河。至是大軍逼之,遂降。其所部在鬆花江北者,亦降。於是遼海悉定。鬆花江,見遼東女直境內。
天門嶺在土護真河北三百裏。唐武後聖歷中,李楷固討勃海大祚榮,逾天門嶺逼之,為所敗。○裊嶺,在臨潢西南。金主雍大定初,移剌窩叛,僕散忠義討之。自懿州追至裊嶺西陷泉,大敗之,窩走死。《金志》:臨潢境內有陷泉。
○潢河在臨潢南,或謂之黃水。源出西北平地鬆林,流經臨潢府南,至廢永州東木葉山,合於土河。又東南入於遼河。《唐志》:自營州度鬆陘,北行四百裏,乃至潢水。開元二十六年,平盧軍使烏知義擊討叛奚餘黨於潢水北,敗績。明初置三衛於潢水北。土木告變,乃竊據潢南,為薊、遼切患。
淶流河在臨潢西北。源出馬盂山,南流繞臨潢三面,謂之麯江。至城北,又東入福餘界,經故黃竜府,而東合按出虎水。至女真境內,合於混同江。遼主延禧時,女真烏古乃以五國投部叛遼,討敗之。將見遼邊將,自陳其功,行至來流水而死。即此河矣。黃竜府,在遼東塞外女真部。
{鬆}河在臨潢西南境。金主雍大定初,撒八餘黨移剌窩攻圍臨漳,兵益盛,僭稱帝。金遣兵討之,遇於長濼,敗之。窩西走,復追敗之於鬆河。窩去攻懿州長濼。或曰即饒州長樂縣。
沙河在祖州南。又東經臨潢府境,合於潢河。五代漢初,契丹兀欲自立於幽州,引還上京。述律逆戰於沙河,敗走。兀欲追執之於獨樹渡,即此處也。又黑河,源出慶州之黑嶺,流經臨潢府南,下流合於潢河。
哈剌哈河在慶州境。洪武二十二年,藍玉追元孽至此。又北為百眼井,又北即捕魚兒海。○屈烈兒河,在朵顔境內。明永樂十二年,大駕北徵,以兀良哈附阿魯臺為邊患,移軍擊之,大敗之於屈烈兒河東北深𠔌中,三衛服罪,乃班師。
臚朐河在臨潢西北。永樂八年,賜名飲馬河。自漠北流經此,下流合鴨子河,入混同江,註於海。又西北有皮被河,《遼志》雲在皮被河城北。源出回鶻北境,東南經突厥入臚朐河,沿河董城北,東流合沱漉河,入於海。○鴨子河,在臨潢東。流經長春縣境,又東經女真之會寧府境,入於混同江,《遼志》所謂沱漉河也。
竜安一禿河在金山之北,東北流入鬆花江。明初,納哈出別營於此。馮勝駐師金山,遣別將至此,受其降處也。○兀良河,在臨潢北。《志》雲:源出沙漠,東南流入女真境,合洮兒河、腦溫江,入混同江。
竜駒河《金志》:在長泰縣北千餘裏。廢主亮正隆六年,契丹西北路將撒八等叛金,金人討之。撒八懼不勝,率衆沿竜駒河西走,謀歸西遼,為其下所殺。又寧塞縣有滑河。宋政和四年,阿骨打取寧江州,遼議發滑水以北兵拒之。即此。
土護真水在臨潢東北。《唐志》:自古盧竜北至奚王帳六百裏,又東北傍土護真河五百裏,至奚、契丹牙帳。又云:出檀州燕樂縣東北百八十五裏,至長城口。又北八百裏,有土護真河,奚王牙帳也。天寶十一載,安祿山討契丹,過平盧千餘裏,至土護真水。又三百裏,至契丹牙帳,為契丹及奚所敗,走師州。○奧支水,出冷陘山南,下流入於潢河。《志》雲:東方之別種曰,唐時居鮮卑故地,保據於此。
廣平澱在臨潢東。遼主延禧以女真叛,親徵之。出長春路,次廣平澱。其臣耶律章奴等謀叛,議立耶律淳於上京。淳馳詣廣平,既而章奴大掠上京,至祖州,趨廣平澱,犯行營,不剋,北趨降虜山,敗滅。又涼澱,在臨潢西北二百餘裏饅頭山南,遼人避暑之地。《遼志》雲:地多豐草,掘地丈餘,即有堅冰。○大神澱,在臨潢西南。又永州有柳林澱,亦曰馬澱。
捕魚兒海在慶州西北。洪武二十二年,藍玉由大寧進至慶州,襲脫古思帖木兒於此。虜主走免,獲其妃主而還。○????濼,在臨潢城外。其相近者,有百狗濼、鴛鴦湖、興國惠民湖、廣濟湖。又慶州有轄失濼及興國湖。
小山泉在慶州西境。永樂中,遣將北徵,聞虜酋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遂由大寧慶州兼道而進,次遊魂南。道無水,軍士渴甚,路傍小山忽涌四泉,士馬得不睏乏,因名。
○新羅寨在臨潢城東南。金廢主亮正隆六年,契丹西北路將撒八反,為其下所殺,推移剌窩為主,擁衆東還,至臨潢府東南新羅寨,攻臨潢,圍其城。即此。○真珠寨,在祖州東。鬍嶠《陷虜記》:自契丹西樓東去四十裏,至真珠寨。又東行,地勢漸高。西望平地,鬆林鬱然,四十裏遂入平川。是也。
四樓《北廷雜記》:契丹阿保機於所居大部落置樓,謂之西樓,今謂之上京。又於其南木葉山置樓,謂之南樓。又於其東千裏置樓,謂之東樓。又於其北三百裏置樓,為北樓。按西樓為祖州,南樓為永州,東樓為竜化州。其北樓,《遼志》未載。
石橋在臨潢南。宋鬍嶠《入邊錄》:石橋,沙河之橋也。南則姚傢洲,北則宣化館。契丹突欲及述律戰於沙河石橋,即此。
平地鬆林在臨潢西,即千裏鬆林也。宋宣和二年,遣趙良嗣等使金,議攻遼,金取中京,宋取燕京,而約金人自平地鬆林趨古北口,宋人自白溝夾攻燕京。是也。
撒裏乃地在臨潢西北,金時嘗避暑於此。又臨潢有二十四堡,其十九堡俱在撒裏乃之西,蓋戍守要地也。○女直苦屯,在金山西北。明初,馮勝徵納哈出,其部將觀童以女直苦屯降。即此。
右兀良哈
契丹東夷也。《晉書》:契丹本東鬍別種。其先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魏青竜中,部酋軻比能桀驁,為幽州刺史王雄所殺,部衆遂微逃潢水之南、黃竜之北,自號曰契丹,種類漸繁。義熙元年,慕容熙襲之,至陘北,畏其衆而止。《隋書》:契丹與庫莫奚皆東鬍種,為慕容氏所破,竄於鬆漠之間。齊建元初,契丹酋帥莫賀弗勿幹為高麗所侵,帥部落萬餘口入附於魏,居白狼水東。自是部衆浸盛。大業初,入寇營州,詔韋雲起護突厥兵討敗之。《唐史》:契丹本鮮卑地,居遼澤中,潢水南岸,南距渝關千一百三十裏,自渝關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裏。其地南控黃竜,北帶潢水,冷陘屏右,遼河塹左。高原多榆柳,下濕饒蒲葦。當元魏時,有地數百裏。至唐初,大賀氏蠶食扶餘、室韋、奚、之區,地方二千餘裏。貞觀二十二年,內屬,以其地置玄州,隸營州都督府。既而所部皆內屬,乃更置鬆漠府。又以其別帥達稽等部,各建為州,置刺史。達稽部曰峭落州,紇便部曰彈汗州,獨活部曰無逄州,蘇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白連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墜斤部曰萬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大賀氏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軍事。分州建官,蓋於此。武後萬歲通天初,鬆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反,攻陷營州,尋敗死。開元四年,契丹李失活來降,仍授鬆漠都督,兼置靜折軍,以其酋長為經略大使,八部落酋長仍為刺史如故。十八年,契丹將可突幹弒其主李那固,帥其國並奚衆叛降突厥。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討平之。天寶四載,契丹王李懷節、奚王李延寵,皆降附。五載,立奚酋娑固為昭信王,契丹酋楷落為恭仁王。其後亦叛服不一。《九國志》:契丹,古匈奴種。《五代舊史》:東鬍種也。唐末,中原多故,契丹益強。其地東南接海,東際遼河,西包冷硎,北界鬆陘,闢地東西三千裏。遙輦氏更八部,曰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雞部、集解部、奚嗢部,屬縣四十有一。每部設刺史,縣置令。而阿保機以迭剌部之衆,代遙輦氏起臨潢,東並勃海。耶律德光立晉,有燕雲十六州,而契丹之盛極矣。宋氏曰:契丹之先,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至元魏時,始號契丹。唐開元二年,來歸,置鬆漠都督府,以其長失活為都督、鬆漠郡王。二十年,國亂,信安王討平之。天寶以後,契丹始盛。唐末,阿保機代有其地。今考前後紀載,宋氏之言未為詳核也。《遼·兵志》:契丹在隋世,分為十部。唐大賀氏分為八部,其後中衰,僅存五部。有耶律雅裏者,復分為八,立二府以總之,析三耶律氏為七,二審密氏為五,凡十二部。遙輦氏代大賀氏,兵力益振。阿保機在遙輦氏時,授鉞專徵,破室韋、突厥、奚三國,以功授大迭烈府夷離堇。復侵擾代北。遙輦可汗卒,遜位於阿保機,悉平東西奚,有奚、之衆。旋略幽州境,伐背陰國,俘獲甚衆。神册初,親徵突厥、吐渾、党項、小蕃、沙陀諸部,還攻振武,略蔚、新、武、媯、儒五州,盡有代北、河麯、陰山之衆,遂取山北八軍。四年,平於骨裏國。明年,破党項,攻矢德軍,拔十二柵。六年,出居庸關,掠檀、順等州及定州以北諸城鎮。天贊初,以戶口滋多,統轄疏遠,分北大濃兀為二部,立兩節度統之。三年,又徵党項。四年,徵渤海。天顯初,滅渤海。此契丹侵並之次第也。鬍氏曰:阿保機自唐末擊滅七部,並為一國,北侵室韋、女真,西取突厥故地。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國兵。東北諸夷,皆畏服之。又契丹初滅奚,奪其營州地。五代梁乾化三年,為後唐所取,尋復得之。同光初,並陷平州。其後屢犯幽州諸巡屬,河北為之衰耗。長興三年,移營而西,窺伺雲、代之境。石晉資其力,代有唐祚,因以燕、雲十六州酬之。契丹四境,幾於萬裏。中國之禍,契丹為厲階也。
奚亦東鬍種也。或曰即烏桓蹋頓之後。晉永嘉以後,有庫莫奚,屬鮮卑宇文部,與契丹同類而異種。《隋書》:庫莫奚為慕容氏所破,遺落竄匿鬆漠間。其俗甚為不潔,而善射獵,好寇抄。後魏太和十四年,庫莫奚寇魏邊,安州部將婁竜兒擊卻之。高齊天保三年,齊主洋伐庫莫奚,大破之。其後單稱為奚,有五姓,一阿會部,二處和部,三奧失部,四度稽部,五元俟折部,各有酋領。《唐史》:貞觀二十二年,奚酋所部皆內附,以其地為饒樂府。又以阿會等部為弱水、祁黎、洛環、太魯、渴野等五州,皆統於營州。萬歲通天中,奚酋叛附於契丹。開元二年,奚酋李大來降,仍授饒樂都督。元和初,奚王海落可入朝,以為饒樂郡王,遣歸。唐末,徙居陰涼川東,去營州都督府五百裏,西南去幽州九百裏,東南接海,山川延袤三千裏。後為契丹所並,徙居琵琶川。《五代舊史》:奚之先為匈奴所破,保烏丸山。後為五姓奚,各有屬紇主為之酋領。歐陽修曰:五部奚,一阿薈,二啜米,三粵質,四怒皆,五黑紇支。唐末居陰涼川,後徙琵琶川,去幽州東北數百裏。五代初,五姓奚皆役屬於契丹。既而苦契丹苛虐,奚王去諸以別部西徙媯州,依北山射獵,始分為東、西奚,附於劉守光。守光滅,附於後唐。石晉初,復屬於契丹。自是東、西奚皆為所並。今大寧衛境廢利州,即故琵琶川也。
亦東鬍種,一名白。唐貞觀四年,突厥亡,奚、、室韋等皆內附。二十八年,以白部為居延州。《五代史》:與突厥同俗,保冷陘山南奧支水。後為奚及契丹所侵,益徙而北。女真以其地置郡,南去燕山千裏。《宋史》:靖康二年,金人劫上皇及帝於燕山,遷於郡,居於相府院,繼又徙之韓州。蓋為女真所並也。韓州,見遼東三萬衛。
室韋《北史》:契丹類也。其南即契丹。宋祁曰:室韋,契丹別種,居東鬍北邊。蓋丁零苗裔,地據黃竜,北傍峱越河,西南去長安七千裏。國無君長,惟大酋號莫賀咄管。析為七部,曰嶺西、山北、黃頭、如者、婆萵、訥北、駱丹,皆附於突厥。宋白曰:室韋在柳城東北,近者三千裏,遠者六千裏而嬴。東黑水,西突厥,南契丹,北瀕海。其別種曰黑車子。唐會昌三年,回鶻烏介可汗敗保黑車子族。唐賜黠戛斯詔雲:黑車子距漢界一千餘裏。是也。又唐末,契丹阿保機擊黃頭室韋,破之。其種又有臭泊室韋,或曰臭泊。蓋因所居以名其部。五代初,七姓室韋皆役屬於契丹。室韋本有二十餘部,其近契丹者七姓也。
烏桓《後漢書》:烏桓故地,在丁零西南、烏孫東北。武帝遣霍去病擊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於上𠔌、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始置護烏桓校尉監領之。後漢初,漸為邊患,遼東太守祭彤討破之,尋皆降附。靈帝初,分為四部,各稱王。建安中,遼西烏桓蹋頓有武略,總攝上𠔌、遼東、右北平三部大人,助袁紹滅公孫瓚。紹承製皆賜以單於印綬,而蹋頓常為雄長。建安十二年,曹操擊烏桓,斬蹋頓,諸部皆降。又代郡、上郡境內,亦皆有烏桓錯居其間。二十年,代郡烏桓三單於反,曹彰擊平之。自是衰弱,服於鮮卑。
鮮卑東鬍也。別依鮮卑山,因以為號。漢初為冒頓所破,遠竄遼東塞外,與烏桓相接,不通中國。後漢建武十七年,始入塞為寇,遼東太守祭彤討破之,後遂服屬焉。和帝永元中,耿夔等討破北匈奴,鮮卑因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安帝時,屢寇代郡上𠔌以東,為邊患。桓帝時,鮮卑益強,其長檀石槐立庭於代郡高柳北三百餘裏彈汗山。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裏。延熹末,益為邊患,自分其地為三部。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餘、貊二千餘裏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至上𠔌十餘邑為中部。從上𠔌以西,至敦煌烏孫二千餘裏為西部。各置大人領之,大為邊患。光和以後稍衰息。建安末,別種軻比能復強,衆推為鮮卑大人。魏黃初中,自云中、五原以東抵遼水,皆為鮮卑庭。青竜三年,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韓竜刺殺軻比能,自是種落離散。景元中,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復雄於代北,即北魏之先也。
烏羅護亦東夷也。一名烏洛侯。《北史》:烏落侯國,在地豆幹國之北,去代四千五百餘裏。後魏太平真君三年,烏洛侯遣使如魏,言其國西北有魏初起時石廟,去平城四千餘裏雲。《唐書》:烏羅護,亦曰烏羅渾,即後魏之烏洛侯也。東鄰,風俗相似,直長安東北六千裏。貞觀二十年,討薛延陀,遣宇文法詣烏羅護、二國。是也。後亦為契丹所並。
地豆幹亦東鬍別種。《北史》:地豆幹,在室韋西千餘裏。其室韋在勿吉之北。勿吉在高麗之北。後魏太和十四年,地豆幹頻寇邊,魏將拓跋頤擊走之。正光二年,柔然主示發為其族婆羅門所敗,奔地豆幹,地豆幹殺之。後為突厥所滅。
右東北諸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