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 “吹捧委员会”(1)      马瑞芳 Ma Ruifang

  从五月下旬开始,百家讲坛连续播出讲经典。
  讲明十七帝的毛佩琦讲经典时,我恰好有事没看。
  易中天发条短信对我说:“毛佩琦的经典讲得棒极了,还特可爱。”
  我给毛佩琦发条短信,告诉他:易中天正夸你呢。
  毛佩琦回一条:“咱们成立个互相吹捧委员会吧。”
  如果成立这样的委员会,当然得易中天做主席了。他不是先在博客上吹个“于丹真棒”,又吹个“秦汉风云两立群”,现在又吹毛佩琦了?
  易中天是百家讲坛最红的主讲人,但他并没有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小视他人。相反,他经常从其他主讲人身上发现优点,而且乐于把他的发现告诉第三者。
  易中天多次向我夸奖他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于丹:“小妮子的口才太棒了。她的语言真叫华丽、优美、流畅。她简直不用写稿子,张嘴就来。她的书稿,是别人照她的演讲整理的。唉,我的书稿,可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易中天曾对我表扬过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康震:“康震有一集讲得特别好。他讲李白的思想,道家思想是什么,佛教思想是什么,一、二、三、四,头头是道。”
  易中天曾提醒我:“你得看看钱文忠,他是很有潜力的。”
  我曾发短信调侃易中天:台湾学者曾仕强讲《易经》讲得太棒啦,易大佬的第一名受到挑战啦。
  过了没几天,易中天给我发来短信,详细告诉,读经典现在知道的收视率。我发现,那个收视排行上,曾教授位列第一,略高于易中天。如果易中天采取对曾教授的优点视而不见的“驼鸟政策”,他肯定不会把这样的结果特地发短信告诉我。我看了那条短信,感叹:易大佬争强好胜,可他在需要谦虚时也非常谦虚,而且是真诚的谦虚。
  这样时时取他人之长的人怎么会落于人后?
  有位记者报道过易中天的一段话:“事实上,人应该要学会从别人身上看见可取之处,你从张三身上学一个优点、从李四身上再学一个优点,你最后能学到多少优点啊?这总比老挑别人的毛病好吧!”
  易中天这个性极强的人,能这么真切地说别人的好话,实在难得。
  其实,易中天向来嘴不饶人。当然,只是朋友之间斗嘴时。
  有一次,我进化妆间,看到易中天在化妆,就挖苦一句:“嗬,假冒伪劣就是这样产生的!”
  易中天不假思索回一句:“你就是一个!”
  我又说:“待会儿易大佬录像,我就到台下听。不时做出不以为然的神情,叫你没法讲。”
  易中天立即回道: “你到台下听?你录像的时候,我也到你台下听,叫你的听众都看我。”
  易中天这样说,我自然就不敢到他台底下听了。到我录像时,易中天坐在高虹身后认真地看,然后,毫不客气地给我提意见。我也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
  百家讲坛的专家之间唇枪舌箭时,易中天机敏异常,很难被难倒,只有一次,我用一句吹破天的话,叫易中天对答不上来。
  易中天问我:“小妮子说她是四岁学《论语》的,你是几岁读《聊斋》的?”
  我回答:“我在娘肚子里就读呀。我母亲的嫁妆书箱就放着《聊斋志异》和《红楼梦》!”
  易大佬被我的牛皮吹得瞠目结舌。
  其实百家讲坛的专家之间,并不是那种庸俗的互相吹捧的关系。大家总是有建议,有疑问就毫不保留地提出来。王立群跟我谈过如何讲经典。我也对他的讲座“指手划脚”,有一次,我发条短信给他:“立群:你讲得很好。但有三点请注意:一是要正视镜头;二是在叙事之中适当地加一些描写和渲染。三是要精练。”
  王立群在饭桌上把我的短信给万卫、解如光看了。
  易中天更是经常来对我这个“老虎姐姐”说三道四:
  “千万别把讲座写成论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1)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2)
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1)二 为什么必须观众喜欢(2)
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1)三 《百家讲坛》是不是“魔鬼的床”(2)
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1)四 学术为什么要向大众传播(2)
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1)五 我们应该怎样走上讲坛(2)
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1)六 观众想在《百家讲坛》那里看到什么(2)
“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1)“开坛元勋”和“一千零一人”(2)
公路铁路饭店通票(1)公路铁路饭店通票(2)
“我很高兴做学术明星”“两大好处”和“一个观众”
于丹“酷评”和“捧哏”性情中人易中天
易中天神猴也?(1)易中天神猴也?(2)
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1)不给你这个鸡场下蛋了(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