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   》 第27節:就這樣開始了小說創作(2)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許金竜 Xu Jinlong

  --那種感覺被反映在了作品中出場人物的身上,而且,還與在尚未確定方向的狀態下經濟便開始好轉的六十年代初期的時代感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吧,宛如被時代賦予了某種使命一般。也不知為什麽,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剛上小學那會兒,也就是六十年代中期,從傢父那裏聽來的話語,說是"有一個名叫大江健三郎,具有非凡才能的作傢出現了,同時代那些立志要當作傢的青年們,把筆都給折斷了"。
  我最初寫的那些作品被法國加利瑪出版社翻譯出版,在相關評論中,積極的評價占了較大比例,比如針對《死者的奢華》和《鴿子》等短篇小說以及《十七歲》那樣的中篇而作的積極評價。這些作品確實出色地表現了戰爭結束十年前後,由日本農村來到大都市的青年,在東京過着怎樣一種生活,體驗着怎樣一種鬱悶,懷着怎樣一種被排斥的感情……那些批評大多集中在以上這些方面。
  評論認為,寫出這些作品的青年無論怎麽過於觀念性,卻正因為年輕,才能將孩童時代的記憶融入小說之中。而且,在東京這個陌生環境裏剛開始生活不久,他便把觀察到的東西寫進了小說裏。雖然自己並未意識到,可還是描繪了值得一讀的具體狀態。這就是小說的力量,準確反映了同時代的現實以及那個時代的日本人。為了法譯文本的翻譯,我與相關方面有過工作接觸,以此為契機,重新閱讀了初期那些作品,自己終於也有所覺察。
  尤其在《人羊》這部作品裏,曾塑造一個與自己等身大的青年形象,藉助想象力使其形象豐滿,該作品也因此而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所謂編織故事,需要超越寫作者本人……我本身比較幼稚,是個受到挫折後似乎立刻就要倒下的愣頭青(笑),而寫作則使得那種表現及其表現者我本身都堅強起來。倘若不寫小說的話,我覺得自己會在心理上陷入危險狀態,在當年二十五六歲的時候。結果,我因為寫作小說而得以存活至今,現在我就是這麽考慮的。就在如此這般生活着的時候,由於長子光的誕生,不知該說是撲通一聲被推下去,還是該說是被一口氣推開,我被置放在了難以稱之為心理危機的處所,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相面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1)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第3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3)第4節:多餘的序言 文/莫言
第5節:作傢生活五十周年來臨之際第6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1)
第7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2)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第9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4)第10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5)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第12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1)
第13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2)第14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3)
第15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4)第16節:立志要當小說傢(1)
第17節:立志要當小說傢(2)第18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1)
第19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2)第20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3)
第21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1)第22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2)
第23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3)第24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