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集 柳宗元集   》 捲二十七 記亭池      柳宗元 Liu Zongyuan

  ○潭州楊中丞作東池戴氏堂記(一本無“楊中丞”三字。永貞元年,公謫永
  州司馬,過潭而作。)
  弘農公刺潭三年,(楊憑,字嗣仁,虢州弘農人。貞元十八年九月,自太常
  少卿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因東泉為池,環之九裏。(或作“三裏”。)
  丘陵林麓距其涯,(丘,土之高者。林屬於山為麓。大陸曰阜,大阜曰陵。牧外
  謂之野,野外謂之林。)坘島渚洲交其中。(坘,小渚。海中有山可依止曰
  島。水中可居者曰洲。又小洲曰渚。坘,音遲,與“坻”同。)其岸之突而出
  者,水縈之若玦焉。(玦,如環而缺。)池之勝於是為最。公曰:“是非離世樂
  道者不宜有此。”卒授賓客之選者,譙國戴氏曰簡。(《晉史》:戴逵,譙國人。
  簡,其裔也。)為堂而居之。(“而”下一有“令”字。)堂成而勝益奇,望之
  若連艫縻艦,(音檻,艫,船後持棹處。艦,今戰船也。一本“艫”作“艦”,
  “艦”作“艫”。)與波上下。就之顛倒萬物,遼廓眇忽。樹之鬆柏杉櫧,(音
  諸,杉、櫧,皆木名。櫧似柃,葉鼕不凋落。)被之菱芡芙蕖,(菱,芰也。)
  鬱然而陰,粲然而榮。凡觀望浮遊之美,專於戴氏矣。
  戴氏嘗以文行,纍為連率所賓禮,(謂為方鎮所闢也。)貢之澤宮,(《禮
  記·射義》:天子將祭,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註:澤,澤宮。)
  而志不願仕。與人交,取其退讓,受諸侯之寵,不以自大,其離世歟?好孔氏書,
  旁及莊、文,(謂《莊子》《文子》也,《漢書·藝文志》:《文子》九篇。註:
  老子弟子。)莫不總統。以至虛為極,得受益之道,(《書》:謙受益。)其樂
  道歟?賢者之舉也必以類。當弘農公之選,而專茲地之勝,豈易而得哉!地雖勝,
  得人焉而居之,則山若增而高,水若闢而廣,堂不待飾而已奐矣。(奐,明奐。
  《禮記》: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戴氏以泉池為宅居,以雲物為朋徒,攄幽發
  粹,(攄,抽居切。)日與之娛,則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懋,交相贊者
  也。既碩其內,又揚於時,吾懼其離世之志不果矣。
  君子謂弘農公刺潭得其政,為東池得其勝,授之得其人,豈非動而時中者歟!
  於戴氏堂也,見公之德,不可以不記。(一有“之”字。)
  ○桂州裴中丞作訾傢洲亭記(公刺柳時為桂州裴中丞行立作。訾,姓也,音
  紫,又即移切。一無“裴中丞”三字。《姓苑》曰,訾,今齊人,本姓蔡氏。
  《漢元帝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
  大凡以觀遊名於代者,不過視於一方,其或傍達左右,則以為特異。至若不
  騖遠,(騖,音務,馳也。)不陵危,環山洄江,四出如一,誇奇競秀,鹹不相
  讓,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桂州多靈山,發地峭堅,林立四野。署之左曰灕水,
  (署,州署也。灕水出零陵。灕,音離。)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嶠南之山川,
  (嶠,渠妙切。越人謂山銳而高曰嶠。)達於海上,於是畢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來莅茲邦,(裴行立,元和十二年徙為桂州刺史、桂
  管觀察使。)都督二十七州諸軍州事。盜遁姦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
  庶。當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於諸侯,公既施慶於下,(元和十二年鼕十月,
  剋淮蔡。十三年春正月,赦天下。)乃合僚吏,登茲以嬉。觀望悠長,(“悠”,
  一作“攸”。)悼前之遺。於是厚貨居氓,移於閑壤,伐惡木,刜奧草,(刜,
  扶勿切,斫也。)前指後畫,心舒目行。忽然若飄浮上騰,以臨雲氣,(《莊子》:
  乘雲氣,禦飛竜。)萬山面內,重江束隘,(鳥懈切,亦作“阨”。)聯嵐含
  輝,(嵐,盧含切。)旋視具宜,(“具”,一作“其”。)常所未睹,■A9
  然■A9見,(“■A9”,與“互”同。)以為飛舞奔走,與遊者偕來。乃經
  工化材,考極相方。(《周禮》:夜考諸極星。)南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
  衣,(司馬相如賦:步櫩周流。步櫩者,言其下可以行步,即今之步廊。
  “櫩”,與“檐”同。)周若一捨。北有崇軒,以臨千裏。左浮飛閣,右列閑
  館。比舟為梁,(比,聯也。)與波昇降。(“昇”,一作“升”。)苞灕山,
  涵竜宮,(“涵”,一作“含”。)昔之所大,蓄在亭內。(“亭”,一作“廷”。)
  日出扶桑,(《淮南子》:日出於暘𠔌,拂於扶桑。扶桑,東夷地名。)雲飛蒼
  梧,(在今梧州。)海霞島霧,來助遊物。其隙則抗月檻於回溪,出風榭於篁中。
  晝極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顥氣回合,(班固《西都賦》:鮮顥氣之清英。
  顥,音浩,白也。)邃然萬變,若與安期、羨門(安期、羨門,古仙人也。《列
  仙傳》曰:安期生,琅琊阜鄉人。《史記》: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
  接於物外。則凡名觀遊於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讓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歡極而賀。鹹曰:昔之遺勝概者,必於深山窮𠔌,人罕能至,而
  好事者後得以為己功,未有直治城,挾闤闠,(音環潰,市墻曰闤,市門曰闠。)
  車輿步騎,朝過夕視,訖千百年,莫或異顧,一旦得之,遂出於他邦,雖博物辯
  口,莫能舉其上者。然則人之心目,其果有遼絶特殊而不可至者耶?蓋非桂山之
  靈,不足以瑰觀;(瑰,一作環。環,姑回切。觀,音灌。)非是洲之曠,不足
  以極視;非公之鑒,不能以獨得。噫!造物者之設是久矣,而盡之於今,餘其可
  以無藉乎!(“藉”,或作“籍”。籍,謂記也。)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鼕十月,作新亭於馬退山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面勢,謂方面形勢,
  事本《周禮》。)無欂櫨節梲之華。(欂,柱也。櫨,柱上跗也。《語》:
  山節藻梲。註:節者,栭。刻鏤為山。梲者,梁上楹,畫為藻文。欂,音薄。
  櫨,音盧。梲,音拙。)不斫椽,不翦茨,不列墻,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
  昭其儉也。(《左傳》桓二年,臧哀伯之辭。)
  是山崒然起於莽蒼之中,(《莊子·逍遙遊篇》:適莽蒼者三飧而返。莽蒼,
  草野之色。並作上聲。崒,慈恤切,謂突出也。)馳奔雲矗,(初六切,直也。)
  亙數十百裏,尾蟠荒陬,首註大溪,諸山來朝,勢若星拱,蒼翠詭狀,綺綰綉錯。
  蓋天鐘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國語》:戎翟荒服,在九州
  之外。荒忽無常,故曰荒服。言此以見邕州遐遠。)俗參夷徼,(音叫,境也。)
  周王之馬跡不至,(謂周穆王駕八駿之乘,肆意遠遊,宿於昆侖之阿,賓於西王
  母,觴於瑤池之上,而不至此也。《左傳》昭十二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謝公之屐齒不及,(《南史》:謝靈運登躡,常着木屐,
  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岩徑蕭條,登探者以為嘆。
  歲在辛卯,(元和六年。)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試於是邦。(公從兄名寬,
  字存諒。公嘗有祭文,雲“從事諸侯,假於郡藩”,即謂此也。)夫其德及故信
  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嘗徘徊此山,以寄勝概。乃塈乃塗,(
  《書》:若作室傢,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塈,音洎。仰塗也。)作我攸宇,
  於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風止雨收,煙霞澄鮮,輒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
  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椒,山顛也。“椒”,一作“極”。)於是手揮絲桐,
  目送還雲,西山爽氣,在我襟袖,八極萬類,攬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
  (王羲之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自為序,有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
  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麯水。)是亭也,僻介閩嶺,佳
  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鬱堙,(一作堙。)是貽林澗之愧。故志之。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一無“韋使君”三字。公貶永州十年,其州刺史見公
  集者六。元和元年,刺史韋公,見《賀改元表》。二、三年,刺史馮公,見《修
  淨土院記》。五年以前,刺史崔君敏,見《南池宴集序》及《墓志》。後又有崔
  簡者,未上,以罪去。見《簡墓志》等文。十年,刺史崔能,見《湘源二妃廟碑》、
  《萬石亭記》。所謂韋公,蓋在七、八年間者也。見《上嶺南鄭相公啓》及《黃
  溪祈雨》詩。)
  將為穹𠔌嵁岩淵池於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凌絶險阻,疲極人
  力,乃可以有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鹹無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昔之所難,今於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九疑,山名。在零陵。麓,山足也。)其始度土者,
  (《書》:惟荒度土功。)環山為城。有石焉,翳於奧草;(“於”,一作“乎”。)
  有泉焉,伏於土塗。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遊,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
  植,號為穢墟。韋公之來既逾月,理甚無事,望其地,且異之。始命芟其蕪,行
  其塗,積之丘如,蠲之瀏如。(瀏,音瀏,音溜。水清貌。)既焚既釃,(山宜
  切。)奇勢迭出,清濁辨質,美惡異位。視其植,則清秀敷舒;視其蓄,則溶漾
  紆餘。怪石森然,周於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僕,竅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
  棟宇,以為觀遊。凡其物類,無不合形輔勢,效伎於堂廡之下。外之連山高原,
  林麓之崖,間厠隱顯。邇延野緑,遠混天碧,鹹會於譙門之外。(《漢書》:陳
  勝攻陳,守丞與戰譙門中。譙門,謂門上為高樓以望也。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
  樓為麗譙。)
  已乃延客入觀,繼以宴娛。或贊且賀,曰:“見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
  土而得勝,豈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擇惡而取美,豈不欲除殘而佑仁?公之蠲濁
  而流清,豈不欲廢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遠,豈不欲傢撫而戶曉?夫然,則是
  堂也,豈獨草木土石水泉之適歟?山原林麓之觀歟?將使繼公之理者,視其細,
  知其大也。”宗元請志諸石,措諸屋漏,(西南隅謂之奧,西北隅謂之屋漏。一
  作“措諸壁遍”。)以為二千石楷法。
  ○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
  御史中丞清河男崔公,(崔公,名能。公嘗作《湘源二妃廟碑》,雲“州刺
  史御史中丞崔公”,即此。)來莅永州。閑日,登城北墉,(“閑”,一作“百”。
  墉,垣也。)臨於荒野藂翳之隙,(藂,與“叢”同,聚也。)見怪石特出,度
  其下必有殊勝。步自西門,以求其墟。伐竹披奧,欹側以入。(“側”,一作
  “仄”。)綿𠔌跨溪,皆大石林立,渙若奔雲,錯若置棋,怒者虎鬥,企者鳥厲。
  抉其穴則鼻口相呀,(虛加切。)搜其根則蹄股交峙,(“股”,一作“肱”。)
  環行卒愕,(上七沒切。)疑若搏噬。於是刳闢朽壤,翦焚榛薉,(於廢切,與
  穢同,荒蕪也。)决澮溝,導伏流,散為疏林,洄為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
  者始判清濁,效奇於茲地,非人力也。乃立遊亭,以宅厥中。直亭之西,石若掖
  分,(掖,肘掖,臂下也。)可以眺望。其上青壁鬥絶,沉於淵源,莫究其極。
  自下而望,則合乎攢巒,(“攢”,當作“巑”,巑岏,小山貌。巒,小山而銳
  也。巑,在官切。)與山無窮。
  明日,州邑耋老,(年八十曰耋。)雜然而至,曰:“吾儕生是州,蓺是野,
  眉厖齒鯢。(厖,黑白雜也。《詩》:黃發鯢齒。註:鯢齒壽徵。鯢,音倪。齒
  落更生細者。)未嘗知此。豈天墜地出,設茲神物,以彰我公之德歟?”既賀而
  請名。公曰:“是石之數,不可知也。以其多,而命之曰萬石亭。”耋老又言曰:
  “懿夫公之名亭也,豈專狀物而已哉!公嘗六為二千石,既盈其數。(“盈”,
  一作“贏”。)然而有道之士,鹹恨公之嘉績未洽於人。敢頌休聲,祝於明神。
  (“祝”下,一有“公”字。)漢之三公,秩號萬石,(漢製,三公號稱萬石。
  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我公之德,宜受茲錫。漢有禮臣,惟萬石君。(孝景時,
  以石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
  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舉集其門。”且號奮為萬石
  君。)我公之化,始於閨門。道合於古,佑之自天。(《易》:自天佑之吉無不
  利。)野夫獻辭,公壽萬年。”
  宗元嘗以箋奏隸尚書,敢專筆削,以附零陵故事。時元和十年正月五日記。
  ○零陵三亭記(一有“薛令作”三字。零陵,永州縣。集有《送薛存義之任
  序》,雲“假令零陵二年矣”,然月日不可考,要皆在永州作。)
  邑之有觀遊,或者以為非政,是大不然。夫氣煩則慮亂,視壅則志滯。君子
  必有遊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夷,恆若有餘,然後理達而事成。
  零陵縣東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塗,(《詩》:彼汾沮洳。沮洳,陷濕
  地也。沮,將預切。洳,人恕切。)群畜食焉,墻藩以蔽之,為縣者積數十人,
  莫知發視。河東薛存義,以吏能聞荊、楚間,潭部舉之,(潭部,謂湖南觀察使。)
  假湘源令。(湘源縣,屬永州。)會零陵政厖賦擾,民訟於牧,推能濟弊,來莅
  茲邑。遁逃復還,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辨,音瓣。)宿蠹藏姦,
  披露首服。(首,音狩。)民既卒稅,相與歡歸道途,迎賀裏閭。門不施胥吏之
  席,耳不聞鼛鼓之召。(《周禮》:以鼛鼓鼓役事。鼛,音臯,大鼓也。一本作
  鼛鼓,徒宗切,鼓聲也。)雞豚糗醑,(糗,丘救、去九二切,熬米麥也。醑,
  司呂切,漉酒也。)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然而未嘗以劇自撓,山水
  鳥魚之樂,澹然自若也。(澹,音淡。)乃發墻藩,驅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
  麓,(音鹿。)萬石如林,積坳為池。(坳,於交切,時窳下也。)爰有嘉木美
  卉,垂水藂峰,瓏蕭條,(瓏,音籠。,即玲。音零。)清風自生,翠
  煙自留,不植而遂。魚樂廣閑,鳥慕靜深,別孕巢穴,沉浮嘯萃,不畜而富。伐
  木墜江,流於邑門。陶土以埴,亦在署側。人無勞力,工得以利。(“工”,一
  作“土”。)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巔,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饔,
  於恭切,熟食也。)列置備具,賓以燕好,旅以館捨。高明遊息之道,具於是邑,
  由薛為首。
  在昔裨諶謀野而獲,(《左傳》襄三十一年:裨諶能謀,謀於野則獲,謀於
  邑則否。諶,鄭大夫也。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則必使乘車以適野,謀作盟會之辭。
  諶,音忱。)宓子彈琴而理。(宓不齊,字子賤,為單父宰。鳴琴不下堂,而單
  父治。巫馬期為單父,戴星而入,以身親之,單父亦治。子賤曰:“彼任力,我
  任人。任力者勞,任人者逸。”宓,音伏。)亂慮滯志,無所容入。則夫觀遊者,
  果為政之具歟?薛之志,其果出於是歟?及其弊也,則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
  繼是者鹹有薛之志,則邑民之福,其可既乎?餘愛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
  以書於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 雅詩歌麯捲二 古賦捲三 論捲四 議辯
捲五 古聖賢碑捲六 釋教碑捲七 釋教碑銘捲八 行狀
捲九 表銘碣誄捲十 志捲十一 志謁誄捲十二 表志
捲十三 志捲十四 對捲十五 問答捲十六 說
捲十七 傳捲十八 騷捲十九 吊贊箴戒捲二十 銘雜題
捲二十一 題序捲二十二 序捲二十三 序別捲二十四 序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