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27節:一句話影響一生      柯雲路 Ke Yunlu

  (6)一句話影響一生
  一個中學生很苦惱,她在信中告訴我:“我從小學到初一學習都非常好,可是初二換了班主任。一天,班主任在校園裏見到我說:我怎麽看你都不像班裏考前十名的人。我心裏一震,脫口而出:為什麽?班主任說:我覺得你上課的時候神情不太對。我心裏頓時像被塞滿了石頭,夜裏覺都沒睡好,以後雖然照常上課,總覺得不像原來那樣自信了。
  一天課上,老師提問,當我回答到第三個小題時,可能沒聽清楚說錯了,她又叫起另一個同學,他講完後讓我復述。因為緊張,我又說錯了。這樣周而復始了三次,我勉強說對纔坐下。一堂課的後半節都不知道怎麽過的,結果一個學年下來,從原來的年級前100名以內滑到了400多名。
  現在我已經上了高中,父母也很為我着急。我在上課時雖然總想集中註意力把老師講的內容理解並全部記住,可是往往這會兒記住了,再等一會兒又記不清了。每天晚自習時腦子裏想着這些,學習效率很低。我從老師的寵兒變成一個棄兒,心裏真不是滋味。感覺就像掉進了一個懸崖,總試圖爬出山𠔌,可是每次都摔得很慘。我開始懷疑自己了,我是否有能力再爬上高峰?”
  從信中看,她是個對自己要求嚴格、上進的好女孩。之所以給我寫信,是因為不久前她的母親將我寫的《中學生成功法》送給她。她讀了,覺得有啓發,希望和我進一步交流。
  女孩子的境遇很令人同情,衹因為班主任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我怎麽看你都不像班裏考前十名的人”,就對她形成致命打擊,從此一蹶不振,不到一年時間,成績竟從年級前100名下降到400名之外。寫信的時候女孩已上了高中,相隔幾年,當年的班主任老師恐怕早就忘了曾經的這次簡短對話了。相信他絶對不會想到,這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這確實是太小太小的一件事,不就是一句話嗎?似乎也不應要求人每時每刻都小心翼翼、字斟句酌的行為。然而,假如你面對的是一個尚未成熟的孩子,而你是他心目中有着很高權威的父母或師長,你說什麽,就一定要小心,因為你的評價對他而言可能是天大的事情。
  孩子可能因你的一句誇奬而信心倍增。
  也可能因你的一句批評而萬分沮喪。
  遺憾的是,成年世界對這一點往往是忽略的。
  我曾經在一本書中寫過,我之所以後來成為作傢,除了很多社會性原因之外,追溯自己的童年,很可能起源於一粒小小的種子。我在小學寫第一篇作文時,老師不僅給了我一個鮮紅的“5分”,而且把它當做“範文”,讓我站在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大聲朗讀。那篇作文的內容早已記不起來(肯定幼稚得一塌糊塗),但當時的情景一直深深印在心裏。這激發了我在學生時代對作文課的熱愛,我不僅喜歡作文,而且每次都努力寫好。這其中,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無疑是那個小孩子的“寫作”動力之一。
  我們都有自己的童年,然而,成年之後許多人會忘記童年時的許多感受。他們在匆忙與辛勞中忽略了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靈是多麽稚嫩,多麽易受傷害。
  我給女孩回信,沒有講任何具體的學習方法,因為很多方法在她手中的那本《中學生成功法》中已經講了。我衹告訴她,對於你來講,目前最重要的是確立人生的信心,而不要特別在意考試成績的一時好壞。一個人身處順境時可能會精神愉快,學習也更有效率,但身處逆境也要學會慢慢調整自己。你已經慢慢長大了,終有一天會走上社會,到那時會面對種種不順。而挫折是成長的必要條件,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是不會成熟的。你現在就經歷着一點挫折,戰勝了這個挫折,你會比同齡人更堅強。你還在少年,人生的路很長。一定要明白,你在為自己學習,為自己未來的人生準備資源和力量,不要在意別人有什麽說法,哪怕這個人是你的老師。你要用自己的堅強和長時間的努力嚮父母和環境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女孩。
  希望我的信能夠對女孩的成長有一點正面的支撐,也希望女孩的信能夠得到成年人的理解。
  孩子需要呵護,讓孩子們在自信、自尊和健康的環境中順利成長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