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梦中醒来,迷迷惑惑,若有所失。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得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贾宝玉红涨了脸,把她的手一捻。袭人年纪本比贾宝玉大两岁,渐通人事,今见贾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忙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就是内裤)来与贾宝玉换上。这个袭人,明知故问:“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贾宝玉便把梦中警幻所授云雨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请注意,女人一笑,就有文章。)贾宝玉于是就要与袭人同领警幻仙姑所训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贾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
在《红楼梦》中,真正写到和贾宝玉发生过性关系的人,仅有一个袭人。而且,他们都很主动、很配合,是纯粹的通奸。
别的蛛丝马迹也还是有的。一次,贾宝玉对晴雯说:“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贾宝玉与碧痕洗个澡,合4——6个小时,地下、席子上都是水,作为公安机关来定案,恐怕已经够了。
4、薛宝钗
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老表。
她父亲亡故。自己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有才有貌,“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通今博古”,“无书不知”。由于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她的住房,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王夫人、王熙凤送来的装饰物,她都退回去了。贾母摇头说:“使不得。”“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犯忌讳。
她到京城来的目的是准备“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也就是来参加海选。这个海选,和“超级女生”是不一样的。“超级女生”没有门槛,交足够的钱就行。而选秀女,首先要看门第,要是仕宦名家之女。
不知什么原因,薛宝钗没有进宫。是没选上呢,还是根本就没有选呢?甚至有人提出怀疑,说薛宝钗来参加海选就是一个幌子,她其实是为了给到贾府找一个借口。
不管怎么说,薛宝钗在贾府住下了。
为了巩固在姨母家这个生活据点,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请注意,她是“藏愚”,并不是真的“愚”;她是“守拙”,并不是真的“拙”。
要说薛宝钗能干,例子太多。举个偏一点的例吧。贾惜春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薛宝钗出主意说:“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美术、美学,薛宝钗也十分在行。她讲的一通藏和露的学问,正是她的生活原则。
要藏要守,薛宝钗的日子过得很辛劳,有点象演戏。
她做生日,贾母问她“爱听何戏,喜吃何物”,她“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点菜点的红烧肉、点戏点的《西游记》。
贾宝玉挨打之后,想吃莲叶羹。贾宝玉说的这莲叶羹,要用上好鸡肉、香菇做馅,用银制的汤模子三、四十样扣出来,因为太麻烦,家常不大作。王熙凤说,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贾母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薛宝钗马上补了一句:“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贾母听了,无比舒坦。薛宝钗对贾母的阿谀逢迎,不同于王熙凤的世俗,而是优雅大方,得体识趣,不着痕迹。
金钏儿投井自杀,王夫人心中郁闷。薛宝钗是这样劝王夫人的:“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如果她真是生姨娘的气投了井,那“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当王夫人说叫裁缝赶两套衣服给金钏儿时,薛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薛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这番话,叫王夫人听了多么滋润。这是薛宝钗送给王夫人的精神礼物。薛宝钗把金钏儿死亡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死者自己。如果评心理咨询师,薛宝钗肯定成绩优秀。但反过来看,她对金钏儿又多么冷酷,丫头一条命,不过几两银子就摆平。
薛宝钗与癞头和尚,也有一段瓜葛。她从小有病,是从胎里带来了一股热毒,无名之症。癞头和尚给她看了病,说了一个海上方,发了病时吃一丸就好。这方儿,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个药,名冷香丸。冷香丸,恰是薛宝钗的性格写照,又冷又香。
《红楼梦》写薛宝钗与贾宝玉第一次接触,是贾宝玉到薛宝钗住处,薛宝钗要看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口中的那块玉。薛宝钗挪近前来,贾宝玉亦凑了上去。薛宝钗把玉托于掌上,念上面镌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贾宝玉这才知道,薛宝钗平常戴的那个项圈上也有字,便要赏鉴赏鉴。贾宝玉看了上边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不禁大惊:“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不少红学家指出,从此以后,金玉良缘之说就在贾府不胫而走。薛宝钗在舆论上占得了上风。甚至有人认为,玉、锁相逢这场戏,本来就是薛宝钗导演的。
我倒有点小看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