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培训 》 爭奪和構建角度:品牌背後的偉大兩極 》
第27節:驚心動魄的高度爭奪戰(4)
路長全 Lu Changquan
為此,百事可樂采取全方位的、持續不斷的、攻擊性的市場策略。在“經典正宗”的大旗被可口可樂牢牢掌控後,百事可樂終於明白不能硬碰硬地和可口可樂拼口味了。因為,不管可口可樂味道如何,它在消費者心中都代表着可樂的標準口味。於是,百事可樂改變策略,放棄在整體人群上的爭奪,而是在年輕人群中建立獨一無二的高度。它將這瓶黑水演繹成年輕人心中最瘋狂的激情之水。
百事可樂提出了“渴望無極限”的廣告訴求,從而暗示可口可樂的老邁、落伍和過時。為了配合自己産品的市場定位,百事可樂不惜重金聘請第一位“百事巨星”,這就是邁剋爾·傑剋遜。這位紅極一時的搖滾樂歌星締造了百事可樂銷量的直綫上升。同時,還尋找了中國的歌星郭富城、劉德華、蔡依林及古天樂等巨星代言,與可口可樂競爭。百事還善打足球牌,利用大部分青少年喜歡足球的特點,推出了百事足球明星,將運動的激情和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演繹它的青春無極限。
百事可樂在與可口可樂爭奪市場老大的同時,兩大可樂幾乎同時出手,幾乎是心意相通地對中國本土飲品品牌采取毀滅性的打壓,對有些難對付的本土品牌,如曾經的天府可樂,則通過資本之手,並購之並無情地埋葬之。造成中國曾經輝煌一時的八大飲料潰不成軍。例如,當時紅極一時的“天府可樂”被百事可樂兼併然後被無情地埋葬掉。“鳳凰可樂”等一大批中國當時有名的飲料品牌幾乎同時被兩大可樂或收編或擊潰或埋葬。
5?韓國現代PK德國大衆爭奪誰是最大
德國大衆汽車公司於1984年就挺進了中國市場。從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天起,它就不斷地用各種手段合作和控製了曾讓中國人驕傲的一汽大衆、上海大衆,全力以赴地擴張它在中國的業務。為此,德國大衆采用多品牌戰略,實現了在中國市場總量的領先地位。
大衆汽車(中國)包括兩個合資廠,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和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它擁有約19個品牌,其産品由大衆和奧迪兩大品牌構成,有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速騰和奧迪A6、新奧迪A4、全新奧迪A6L係列産品,形成了年産66萬輛整車、36萬臺發動機、18萬臺傳動器的生産規模及能力。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2002年纔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汽車集團以韓國人的果敢和堅韌,在短短的不到6年的時間內,成就了中國市場的核心地位。韓國和中國的轎車工業幾乎同時在1987年前後起步,那時候,韓國還沒有我們國傢一汽、二汽這樣的基礎産業。他們利用韓國泡菜換回來的有限的外匯去購買外國的轎車技術和發動機技術,而不是購買大量的高級轎車來享受。利用韓國國內有效的市場,經過15年的不懈努力,將現代汽車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之後,迅速進入中國。對德國大衆在中國的市場地位發起了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挑戰,而且所取得的成就也讓全世界的汽車廠商驚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第1節:高度創造感召力(1) | 第2節:高度創造感召力(2) | 第3節:高度創造感召力(3) | 第4節:高度是最大的智慧(1) | 第5節:高度是最大的智慧(2) | 第6節:高度是最大的智慧(3) | 第7節:世界的高低層級形成驅動力(1) | 第8節:世界的高低層級形成驅動力(2) | 第9節:品牌的高度决定品牌的命運(1) | 第10節:品牌的高度决定品牌的命運(2) | 第11節:品牌的高度决定品牌的命運(3) | 第12節:品牌的高度决定品牌的命運(4) | 第13節:爭奪無形的高度(1) | 第14節:爭奪無形的高度(2) | 第15節:爭奪無形的高度(3) | 第16節:爭奪無形的高度(4) | 第17節:品牌本身無標準(1) | 第18節:品牌本身無標準(2) | 第19節:構建品牌高度三大策略(1) | 第20節:構建品牌高度三大策略(2) | 第21節:構建品牌高度三大策略(3) | 第22節:構建品牌高度三大策略(4) | 第23節:構建品牌高度三大策略(5) | 第24節:驚心動魄的高度爭奪戰(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