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王曉峰博客文集:文化@私生活   》 第27節:火星文(2)      王曉峰 Wang Xiaofeng

  濫用生僻字或生造字現在成了一個時髦,國傢語委的人跟我說,給孩子起名字用生僻字的人往往是受教育不高的人,所以就更看重孩子名字中的僅有的一兩個字,字不驚人死不休。還有人給孩子起名"歐陽奮發圖強",其實你就是給孩子起"歐陽奮發圖強將手下無弱兵強馬壯志凌雲中漫步步為營……"也沒關係,不就是想用名字激勵孩子積極嚮上嗎?但是倒黴的是這個孩子。有一次我去銀行給一個朋友的卡裏打錢,這個朋友的名字裏有個""字,之前她千叮嚀萬囑咐,記住啊,那個字用拼音代替:yao。是的,現在凡是要在電腦裏登記自己名字的地方:戶籍、單位、機場、銀行……大概都會遇到類似的尷尬,父母起名字,多半希望來突出一下孩子的與衆不同之處,在用筆寫字的年代,倒沒問題,但是在數字時代,麻煩就來了。你說你真叫"歐陽奮發圖強",名字欄上最多能容忍四個字,對不起,您衹好叫"歐陽奮發"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無情的電腦就這樣幫助你父母輕輕地侮辱了你。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深知文字統一對他統治的重要性,於是,他宣佈其他六國的水星文、金星文、火星文、木星文、土星文……之類的亂七八糟文字都要廢掉,統一成小篆體的地球文。但是秦始皇並沒有阻止後來人們對文字的發明創造,隨着漢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漢字被發明出來。漢字到底有多少,沒人能說清楚,比如,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收錄了9353個字。宋朝人比較重視文字收集整理,《類篇》和《集韻》收錄的漢字比較多,後者收錄了53525個漢字。著名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據說現在收錄漢字最多的字典是《中華字海》,裏面有85000個漢字。
  但是這麽多漢字,絶大多數都成了古董。我們日常用到的漢字4000個足以讓你知識淵博了,一個研究古漢語的大學教授,也就能認識6000多漢字,剩下那麽多漢字,多半是異體字、繁體字或是生僻字,因為使用頻率越來越低而被人遺忘。在信息時代,GB2312 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這足以夠人們日常使用了。但是由於在選錄漢字的時候是由當時的電子工業部來操辦的,這些沒文化的人選錄時沒有考慮到一些常用的漢字,結果被拒之門外,這在新聞出版界很麻煩。比如涅的"",望的""……打字員要花半天的時間去造字。所以後來又弄出來一個GBK大字符集,一共收錄20912個字,基本上能滿足人們各種需要了。當然,個別想挑戰電腦漢字字庫的人除外。
  文字的特徵就是,你不用它,它就消亡。對於現在網絡驚現的火星文,我看也就是一時的現象,當環境發生改變,就會淘汰掉一批,真正能留下來的,肯定是有用的。現在老有人擔心網絡會破壞漢字的純潔和美麗,這真是杞人憂天,歷朝歷代外族入侵和統一,外來文化的融合,也沒有改變漢字,幾個破火星文就能把漢字毀掉,那還叫漢字麽? 其實真正影響惡劣的倒是那些被人忽略的另一類"火星文"。比如最具中國特色的標語口號,到處都是用火星人思維創造出來的,舉幾例:"橫臥鐵軌,不死也要負法律責任","嚴禁觸摸電綫,5萬伏高壓,一觸即死,違者法辦","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熱烈歡迎人大代表來我校明察暗訪"……除了口號,還有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各種領導放之四海而皆可的套話,比現在網絡火星文還具有污染性。衹不過,這些文字久經考驗之後,沒有文法和語法錯誤,很難跟火星文聯繫在一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惡之花開(1)第3節:惡之花開(2)
第4節:惡之花開(3)第5節:想變成人的貓第6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1)
第7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2)第8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3)第9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4)
第10節:北京到底有沒有文化?(1)第11節:北京到底有沒有文化?(2)第12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1)
第13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2)第14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3)第15節:沒有性生活的雞(1)
第16節:沒有性生活的雞(2)第17節:開頭與結尾第18節:把韓寒拉出去斃了
第19節:給你自由過了火(1)第20節:給你自由過了火(2)第21節:王朔:"飛"越瘋人院(1)
第22節:王朔:"飛"越瘋人院(2)第23節:王朔:"飛"越瘋人院(3)第24節:王朔:"飛"越瘋人院(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