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皇傢醫事 》
宮廷秘方的現代利用(2)
屈維英 Qu Weiying
清宮醫案專傢指出,此方取效妙在將藥物放在炭火上薫之。蓋細辛、乳香皆富含揮發油,一經炭火之薫,其解毒消腫鎮靜之功便發揮出來。此方說明,清宮太醫院對於瘟疫已能采取積極的消毒預防措施。
回生第一仙丹:光緒朝宮廷秘方。土鱉蟲五錢,自然銅三錢醋製,乳香二錢,陳血竭二錢飛淨,辰砂二錢飛淨,麝香一錢,當歸一兩酒炒。此方七味藥均係攻破之品,堪稱“虎狼之藥”,功能接骨活血止痛,凡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墜車落馬、壓傷砸傷、劇烈疼痛等外科諸癥皆宜。現今天津生産跌打丹成藥,即本此方。
御制平安丹:為清代宮廷名方。由白豆蔻、沉香、蒼術、陳皮、山楂等組成,主治心胃疼痛、水停心下、嘔吐惡心、胸膈痞滿、大便溏瀉等癥。此方在雍正、乾隆年間,多為蜜丸,每丸重三錢;光緒年間多為水丸,瓶裝備用。資料證實,御制平安丹在清宮配製數額很大,久用不衰。此藥製成後,首先保證帝後使用,其次賞賜皇親貴族、太監和禦醫,再次賞賜各路駐防和軍務大臣,最後由禦醫在臨床應用。本丹清代宮廷極為重視,曾在清代軍務係統中大量使用,以防治軍旅生活中常見的暈動病和單純性急性胃炎。
1986至1990年,陳可冀、李春生、張國璽等當代醫學專傢,同國防科工委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廈門中藥廠等合作,對御制平安丹進行了係統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服用安全無毒,既具有中樞性調節前庭——植物神經係統功能、改善軟腦膜微循環和輕度鎮靜作用,又具有外周性鎮吐、解除腸道平滑肌痙攣、保護胃黏膜和抗菌等功效。臨床驗證173例,證實它在防治暈動病和治療急性單純性胃炎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小貼士
清代宮中除了患病時由禦醫開方用藥外,對於日常防病的方藥也甚為留意,無並小並換季之時,常用方藥製成丸藥服用,以達到預防與調理之功效。其實這些方藥與民間傢常小方相似,但就是因為宮廷成藥是以皇帝、妃嬪為主,毫無疑問,為他們提供的藥品質量應該是上品,具體體現在:選藥地道,炮製得法,製作精細,所謂“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省物力”的原則在宮廷中得到無以復加的體現,療效自然就高。僅以清暑益氣丸為例,嘉慶朝華妃“素有氣血兩虧舊癥”,嘉慶八年(1803)五月初七日經禦醫塗景雲、張鐸診治,認為“時屆暑令,議用清暑益氣丸補氣養血,除濕健脾,長服調理”。其方為人參六錢,葛根五錢,五味子五錢,灸芪八錢,青皮四錢(炒),澤瀉一兩,蒼術五錢(炒),麥鼕一兩,焦白术一兩,神麯一兩(炒),黃柏五錢(酒炒),陳皮五錢,歸身一兩,升麻三錢(灸),灸草二錢,合為一起,研成細末,再製成蜜丸,重三錢,每天早晨服一丸,開水送下。禦醫開出此方製成丸藥用於華妃,暑日常服,既補氣養血,又可清熱益氣,防病治病兩兼顧,實為妙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皇傢醫事》目錄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藥(1) | 帝王也需用猛藥(2) | 醫療護理方法多(1) | 醫療護理方法多(2)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 | 藥材地道要講究 | 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 | 重視未病控病情(1) | 重視未病控病情(2) | 中醫治西人 | 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 | 臨終救命生脈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