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   》 第27节:一失足成千古恨      马未都 Ma Weidou

  一失足成千古恨
  瓷器到了乾隆时期,尤其青花,都变成一种熟练制作,工艺上没有难度了,不需要创新了,所谓创新都是在原有框架之内。工艺越娴熟,态度就越中庸,颜色也越中庸。
  比如乾隆的六方大瓶,是生产得很多的一种官窑。我们都知道,瓷器是圆器,非常容易生产,能拉坯,在转盘上一转,就拉圆了。但任何一个不是圆的东西,制作起来都比较麻烦,像六方大瓶,就一定要有模具。有一对青花六方大瓶,66公分高,是德国人瓦德西从中国带走的,在他们家搁了一百多年。瓦德西,大家都清楚,就是八国联军总司令,跟赛金花有点儿关系,或者说赛金花跟他有点儿关系。这个瓦德西当年能挑中这样的东西带走,可见它在当时也非常重要。2006年7月12日,这对大瓶在英国伦敦拍卖,拍了70多万英镑,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
  这种官窑是有定式的,有很多一模一样的,国内也卖过很多。前几年,北京翰海拍过一个,结果在展览期间,被一个愣头愣脑的人打碎了。那天是展览快结束的时候,事后查看录像,看到那个人急匆匆地进来了,一看这东西,很高兴,大官窑摆在眼前,迫不及待地把脑袋往前一伸,想看仔细点儿。没想到这瓶子放在玻璃柜里,中间还有一层玻璃呢,结果一脑袋把玻璃撞碎了,玻璃又把瓶子切碎了。我们总结教训:见到好东西的时候,要抑制内心的激动,一定要谨慎小心。你想,这个瓶子都二百五十多年了,您这一脑袋还没直接撞上,要是直接一脑袋把它撞碎了,也算光荣,是吧?可你撞到玻璃上,玻璃把它切碎了,就不怎么光荣。如果不小心,有时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第1节:过渡期第2节:天启崇祯青花(1)第3节:天启崇祯青花(2)
第4节:崇祯笔筒第5节:笔筒在晚明出现第6节:明末江山之争
第7节:正月理发第8节:顺治青花第9节:筒瓶
第10节:康熙大帝第11节:康熙青花第12节:康熙青花枯枝花鸟梅瓶
第13节:刀马人第14节:勤能补拙第15节:寄托款与文字
第16节:墨分五色 紧皮亮釉第17节:雍正皇帝的政治与文化(1)第18节:雍正皇帝的政治与文化(2)
第19节:雍正青花风格(1)第20节:雍正青花风格(2)第21节:赏瓶
第22节:督陶官(1)第23节:督陶官(2)第24节:十全老人--乾隆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