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破解中华女性美的密码: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27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20)      万安培 Mo Anpei

  这种风俗间接说明了宋代妓女地位不低。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自南宋起,有名头的美女大多出身青楼。(北宋也不例外,李师师的名头最响,也是妓女。不过我总怀疑此处所说的妓女,主要应是以卖艺为主的能歌善舞的歌伎之类--至少身份上是这样。)此外,宋代有关离婚的法律还规定:妻子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及婚后得自娘家及自己陪嫁财产的增值部分,改嫁时可以带走。这个规定是非同寻常的。宋代之前,没有财产权的妇女,丈夫在世时尚可衣食无忧,一旦老公病死,特别是年纪轻轻时突然死亡,孤儿寡母顿时陷入困境,即便从前家道殷实。(宋代的这项法规似乎并没得到贯彻执行,或说并没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否则明清两代就不会仍有大量官宦之家的子女沦落风尘了。)另有一种观点,非但不承认宋代妇女社会地位下降,更强烈反对把妇女地位的升降与程朱理学挂钩。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是因为一些人根本没读过宋明理学的任何一本书,便对宋明理学大加抨击,以骂朱熹来显示自己的高明。"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得宋朝的历史背景,甚至一本宋朝的书都没有看过。"①
  这显然是情绪相当偏激的说法。程朱理学在中国文化、哲学发展史上自有其无可撼动的地位,无论中国本土或西方,都有大批忠实的拥趸者;但这一学说本身当然也有其局限性或说糟粕部分。即便程朱学说"句句是真理",也有可能被继承者有意无意地扭曲和变造。如果本身就有局限和属于糟粕的部分,一旦被陈腐化和教条化,(尽管可能并非程朱理学创始者的本意。)也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一种比较"中庸"的观念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宋代初期和中期的妇女地位,尚未受到当时理学的影响而大幅滑落,与唐代比较差别不大;纵然贞节观念有所加强,也只是一种舆论导向和观念强化,于妇女们的实际行为并不重合。有宋一代,民间长期形成的妇女离婚、改嫁、再嫁等习俗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程朱理学加在妇女身上的束缚总体而言还是有限的。(李师师与皇上拜拜之后,据说嫁给了某位商人;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又嫁给了张汝舟;朱淑真自己做主与丈夫离婚后,回到娘家独居,因为父母盯得很紧,一年也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能和那个不争气的男人幽会一次。)当然,到了元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宋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这种争论和分歧,反映在美女评价标准方面,正好对应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来自士大夫阶层和正统社会的评价;来自民间的评价。
  前一种评价标准当然是与南宋后期正统的理学观念相匹配的。与《童蒙须知》、《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女诫》、《女儿经》等大批普及读物的推出相对应,美女的评价标准也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在品德方面,"女人第一是安贞","出嫁倘若遭不幸,不配二夫烈女名"。在穿着打扮方面,"修女容,要正经","光梳头发净洗脸,整洁自是好仪容。衣服不必绫罗缎,梭棉衣服要干净。"在形体方面,衣着不可暴露,要削肩束胸紧身,语不高声,笑不露齿,"三寸金莲"受到一元化的追捧,"淫色"则被视为万恶之首(刘达临先生称宦官、科举、女子缠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遗产,其中女子缠足尤有特色,因为它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从未发生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第2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2)
第3节:自序:美女:我的追求(1)第4节:自序:美女:我的追求(2)
第5节:自序:美女:我的追求(3)第6节:自序:美女:我的追求(4)
第7节:自序:美女:我的追求(5)第8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
第9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2)第10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3)
第11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4)第12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5)
第13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6)第14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7)
第15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8)第16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9)
第17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0)第18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1)
第19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2)第20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3)
第21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4)第22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5)
第23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6)第24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17)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