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国的才子佳人:现代作家的婚恋与创作   》 三、“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4)      王鸣剑 Wang Mingjian

  冰心和吴文藻订婚后,满怀喜悦地回到了燕大。两人在课余忙于筹办婚礼。此时,冰心已29岁了,吴文藻也过28岁了,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了。校长司徒雷登也很关心他们的婚事,专门将正在修缮的燕南园60号的一座二层高的小洋楼分给他们作为新房。喜事成双,正当冰心愉快地准备自己的婚礼时,又接到了许地山与周俟松女士成婚的请柬。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的婚礼在燕大校园的临湖轩举行。冰心身着洁白的婚纱,娇美可人。二排左起:刘纪华、吴文藻、冰心、陈意、江尊群;三排左起:谢为杰、杨子敬夫人(冰心舅母)、司徒雷登、鲍贵思、萨本栎。1927年,许地山从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到了母校燕大。第二年,经熊佛西夫妇介绍,与北师大数学系的周俟松小姐一见钟情,于1929年5月1日在燕大朗润园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冰心以中文贺词予以衷心的祝贺。冰心后来回忆说:“这也算是我对他那次‘阴差阳错’的酬谢吧!”同上书,第252页。
  冰心和吴文藻这对相爱六年的有情人,在1929年6月15日终于喜结连理。婚礼在燕大校园的临湖轩举行。冰心穿着洁白的婚纱,娇美可人;吴文藻西装革履,风流倜傥。主婚人是身着黑色长袍的校长司徒雷登。当他为这对新人真诚祝福后,冰心与吴文藻为来宾分切蛋糕、水果和喜糖。仪式虽然简朴,却祥和喜庆。因学校分给他们的新房尚未竣工,他们的花烛之夜是在西山的大觉寺度过的。“那间空屋子里,除了自己带去的两张帆布床之外,只有一张三条腿的小桌子——另一只脚是用碎砖垫起的。”冰心:《我的老伴——吴文藻(之一)》,《冰心作品集》,第107页。暑假,他们一同回上海度蜜月,谢葆璋为女儿的婚事宴请了亲朋好友。上海的一家画报得知消息后,还特地刊载了冰心和吴文藻两帧婚礼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随后,他们又一同回江阴吴文藻老家,吴家又举办了隆重的婚宴以示庆贺。此时的冰心和吴文藻浓情蜜意,恩爱无比,沉浸在恩爱的极乐里。
  1929年夏,新婚不久的冰心、吴文藻夫妇回上海省亲,与冰心父母的合影。当冰心和吴文藻度过蜜月返回北平时,吴文藻的恩师张伯伦来到了北平。当时,燕南园60号住宅刚修好,家里的一切生活和装饰用品都要重新添置,冰心在课余非常辛苦地经营他们的家。吴文藻则陪同恩师参观讲学。为了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吴文藻决定在新家里招待恩师。冰心在自叙传小说《第一次宴会》中,就真实地记录了新婚前后的瑛实为冰心,笔者注。和桢实为吴文藻,笔者注。为在家里筹办宴会接待C教授实为张伯伦,笔者注。的忙碌。瑛因母病比桢迟回学校一个月。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生病的母亲为唯一女儿的婚事的“简单”和“随意”而自责,父亲也为自己没有攒钱的本事,只能给女儿“一肚子的书”而抱歉。冰心通过瑛在新婚燕尔遭逢母病而不能兼顾照料丈夫与母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记载了她此时的内心感悟与体验,从中可以看出她与双亲的血肉亲情和与丈夫的恩爱情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团结出版社
苏雪林:“精神贞操之重要,更在肉体之上”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1)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2)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3)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2)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3)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5)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6)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7)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8)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9)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0)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1)
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3)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1)二、“爱在右,同情在左”(2)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3)三、“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