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集:曙光集 》
CCTV的訪問(5)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翁帆 Weng Fan
王志:我們也註意到,楊先生很多的成果、重要的成果都是跟人合作的。那麽是您喜歡跟人合作呢,還是別人覺得您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
楊振寧:我想一方面我喜歡跟人合作,一方面近代物理很多理論工作都是合作的。合作有很多的好處,因為你知道你在討論一個問題,有時候走不通了,你的想法都走不通了,那個時候假如另外有一個人跟你討論討論,問你幾個問題,或者想出來一個新的方向,於是你就又起勁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研究的途徑。
王志:可能有人看到的就是楊先生您得了諾貝爾奬,但是業界的人士評價楊先生應該得第二次。
楊振寧:通常得諾貝爾奬的重要性,可以說那是10年之間最重要的物理的文章。那如果你問“宇稱不守恆”是不是當時10年之間最重要的文章呢,我想這是當之無愧的。所以它得到諾貝爾奬,是所有的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規範場的研究沒有得到諾貝爾奬,可是我想你要是去問內行的人,現在所有的人都會認為規範場的重要是世紀性的重要,不衹是10年的重要。就是它要長期下去到21世紀、到22世紀還是重要的,因為它把一個基本原則給找出來了。那當然你就會問了,說那為什麽還沒得到諾貝爾奬呢。這個很多人都猜測,這個與諾貝爾奬委員會他們認為諾貝爾奬應該不應該給一個已經得過諾貝爾奬的人,恐怕有很密切的關係。
王志:另外一個人沒得。您的合作者沒有得過。
楊振寧:他叫米爾斯。他沒有。他是1999年過去的。他是一個非常誠懇的人。1984年規範場文章發表30年以後,在北京大學有一個討論會。在那個前後有人問他,說是米爾斯教授,你們這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當初是怎麽寫出來的。米爾斯的回答是:“我在裏頭做了一些貢獻,不過主要的發展都是楊振寧的功勞。”圖A05q.5 米爾斯,攝於1982年
王志:您喜歡這樣的合作者?
楊振寧:你如果要我講的話,是他不必要的太誠實了。他不應該加最後的一句話,說是所有重要的觀念都是楊振寧的。我想你知道人有很多種,有的人是他如果對一件事情有30%的貢獻,他就跟人講他有70%的貢獻。米爾斯是如果他有70%的貢獻,他要講他衹有30%的貢獻;假如他有30%的貢獻,他就會講他衹有5%的貢獻。
王志:那他這樣說不是對您很好嗎?
楊振寧(激動十分):他不必。他到臨死,在物理學界對於他的評價,我認為是不公平的。因為規範場這篇文章,很多人會告訴你,是20世紀最後50年理論物理學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我想俄亥俄州立大學這50年,我可以講,沒有一篇他們的教授的文章比這個文章重要。把所有的文章都加起來,物理、數學、天文、生物都加起來,這也是最重要的,這不是我在這兒吹。可是因為米爾斯的作風,使得他們沒有瞭解到,他應該得到他們所有能夠給的榮譽。都應該給他的,而他們沒給。
(旁白:回國之後的楊振寧除了參與清華高等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之外,還親自擔任大學一年級的本科生的基礎物理課程。2004年9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的“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楊振寧做了一篇名為《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報告,指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次報告引起了海內外華人圈,尤其是易學專傢們的強烈反響,在一些人眼中,楊振寧甚至成了中華文明的離經叛道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1) |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2) | 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前言 | 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前言(圖) | 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後言 | 鄧稼先(1)(圖) | 鄧稼先(2) | 鄧稼先(3) | 鄧稼先(4) | 父親和我(1) | 父親和我(2)(圖) | 父親和我(3)(圖) | 父親和我(4)(圖) | 父親和我(5)(圖) | 父親和我(6)(圖) | 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1) | 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2) | 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3) | 歸根反思(1) | 歸根反思(2) | 歸根反思(3) | 歸根反思(4) | CCTV的訪問(1)(圖) | CCTV的訪問(2)(圖)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