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北京的前世今生   》 第27节:老北京住房(2)      Feng Dabiao

  院子里有砖墁的十字甬路, 通到东西南北房的屋口, 屋门前都有台阶儿。
  街门都是在东南方的"巽"位(八卦之一,风水上是户室门常在的吉祥位置)上, 很少在正南方开门( 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 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 两房对着关的街门, 各有一个小铁环儿, 用它敲门。
  中四合院
  正房五间或七间, 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 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五间的, 是三间正房,两个"耳房", 耳房是单开门, 所谓"三正两耳"。七间的在正房与耳房之间, 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 在山墙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与耳房之间, 有个"过道儿", 可以通后院。
  东西厢房的南边, 有一道院墙, 把院子隔成里外院, 都是砖墁地, 雨过天晴的院子, 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 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们一眼就看见里院, 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 立一个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
  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 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 在院里乘凉。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外院, 东西各有"录顶"( 又名鹿顶)一间或两间。录顶的房子, 比厢房稍小一些, 用做厨房, 或是仆人们住。
  南房七间的, 尽东头的一间是大门洞儿, 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 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尽西头的一间做"车房", 或是做旁门。
  全套房子, 讲究的, 是磨砖对缝, 黄松木架,风火双檐, 屋里是方砖墁地, 窗明几净。除录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所谓"上支、下摘", 上边的,是两房糊着高丽纸(过去常用的糊窗户纸)的窗户, 外边的一扇, 可以用两极细铁棍儿支起来, 夏天, 里边的那扇窗户, 换上冷布, 以通风。到了冬天, 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 挡风避寒。下边的一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 晚上把它挂上, 早晨把它摘下来。
  大四合院
  正房是前廊后厦, 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 宫殿式的门顶, 有用木头雕刻的莲花瓣儿, 倒悬在门额的两旁, 所以叫垂花门。中四合院里的院墙也有用垂花门的), 门内是四扇木屏风, 上边有的写着"延年益寿"或"斋庄中正"四个字。
  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 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 镶上两三个"漏窗"。
  正房与厢房之间, 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 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
  外院, 东西各有一道花墙, 中间是月亮门, 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 红斗方字, 东边的是"东壁图书", 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游廊( 以山墙开门, 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 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通连的几个院落。
  清王朝的那相府( 在金鱼胡同) 和恭王府( 在什刹海西街) 等几个大四合院, 廊庑庭院, 风格极为壮丽优美, 是北京最典型的建筑。
  会 馆
  吴哲征
  会馆在北京大批兴建是明清之际的事
  在北京南城的胡同里, 坐落着各省在京的地方住宅, 这就是旧北京的会馆。
  早在汉唐时即在京城内建立有郡国公邸,供进京朝觐的地方官员居住, 可谓最早的会馆。然而, 会馆在北京大批地兴建,则是明清以后的事, 这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隋唐以来各封建王朝均设科考选拔官吏, 明清时尤盛。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 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会试录取的贡士, 还要参加皇帝亲自策问的考试( 即殿试)。所以早在宋元时民间已有"状元店",是专门接待举子的客店。明清时北京的一些民户也出租单间客房, 以供来京考试的举子食宿, 称作"状元吉寓"。这些店寓房金贵, 一般贫寒的秀才是租不起的。所以举子们迫切盼望能够有一个初次来京即能找到的、凭借乡谊能相互照应的同乡住处, 于是会馆即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
  明嘉靖、隆庆至万历仅仅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内, 京师五方已建有各省会馆。清入关后,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进京应试的秀才每次都有上万人, 而康熙、乾隆两朝大事修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均是此时问世。来京修书文人亦随之增多, 因此乾隆、嘉庆两朝是北京会馆发展最快的时期, 至光绪年间已发展到四百余所。据乾嘉时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载:"数十年来, 各省争建会馆, 甚至大县亦建一馆, 以至外城房屋基地价值贵。"又据近人徐珂《清稗类抄》记载:"或省设一所, 或府设一所, 或县设一所, 大都视各地京官之多寡贫富而建设之, 大小凡四百余所。"直到民国时候, 北京还有新的会馆修建, 不过已与科举制度无关。据统计, 民国时期北京尚存的会馆有: 直隶( 今河北省) 十二所, 山东八所, 山西三十五所, 河南十三所, 江苏二十六所, 安徽三十四所, 江西六十五所, 浙江三十四所,福建二十三所, 湖北二十四所, 湖南十八所, 陕甘二十六所, 四川十四所, 广东三十二所, 广西七所, 云南九所, 贵州七所, 绥远二所, 奉天一所, 吉林二所, 新疆一所, 另有台湾一所, 商人会馆八所, 共计四百零二所。因清政府有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和内城禁喧嚣等规定, 所以清朝时代遗留在内城的会馆逐渐废除, 而南城正阳、崇文、宣武三门一带的商业繁华区则成为会馆最集中的地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上海三联书店
第1节:谈谈北京的往事( 代序)第2节:饭 庄第3节:饭 馆第4节:风味饭馆(1)
第5节:风味饭馆(2)第6节:大 茶 馆(1)第7节:大 茶 馆(2)第8节:大 酒 缸
第9节:风味小吃(1)第10节:风味小吃(2)第11节:风味小吃(3)第12节:风味小吃(4)
第13节:风味小吃(5)第14节:老北京交通(1)第15节:老北京交通(2)第16节:老北京交通(3)
第17节:老北京交通(4)第18节:老北京交通(5)第19节:老北京交通(6)第20节:老北京交通(7)
第21节:老北京交通(8)第22节:老北京交通(9)第23节:老北京交通(10)第24节:老北京交通(1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